第六讲 人生的智慧是重视资历,还是重视能力
引导故事
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在战场上打拼数十年的刘备,一开始东征孙权,犹如秋风扫落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时,东吴的名将周瑜、吕蒙都已经去世。朝中上下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主张割地求和。但是派出的大臣回来报告孙权,“蜀不从讲和,誓欲先灭东吴,然后伐魏”。意思是,你想求和,那是鸡蛋上刮毛——痴心妄想。孙权也惊慌失措。
就在这危急关头,谋士阚泽站出来对孙权说:“现有擎天之柱,主公为何不用啊?”孙权急忙问是何人。阚泽说:“昔日东吴大事,全靠周瑜;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逊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在臣看来,不在周瑜之下,先前破关公,都是他的计策啊。主公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果有闪失,臣愿与他同罪。”
阚泽的话,就像落进油锅里的一滴水,让平静的场面一下子噼啪作响。
这时,一直在旁边的张昭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连说:“不行!不行!陆逊乃一书生,不是刘备的敌手啊!”意思是,让一个书生上阵,顶不了多大的事。
又一个“大神”顾雍也上前谏言说:“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
步骘像被蝎子蜇了一下,腾地站起来,也说:“陆逊确实有才,但是他的才能处理州郡这样的行政事务没有问题,倘若托付他军国大事,好像不太合适。”
还有一些反对者,像口袋里装茄子——叽叽咕咕。
阚泽听了这些尖锐的话后,心想,这些人真是俗眼不识神仙,大声喊道:“主公,如果不用陆逊,我们东吴就完了啊!臣愿以全家人的性命担保陆逊!”
孙权想了想,一拍桌子对朝堂上的大臣说:“孤也听说陆逊是一奇才!孤意已决,你们就不要吵了。”于是命召陆逊。
孙权召见陆逊,说:“现在蜀国大军已经开始进攻我们吴国了,我想让你领兵破敌。”
陆逊说:“江东文武,皆大王故旧之臣;我年幼无功,怎么能担当这样大的重任啊?”
孙权说:“阚泽以全家人之命力保你,我也知道你才华出众。所以今天拜你为大都督,就不要推辞。”
陆逊又问道:“如果文武百官不服从我怎么办?”
孙权取出自己所佩之剑交给陆逊,说:“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
但是陆逊仍然担心众人不服,向孙权请求道:“还是希望大王于来日会聚众官,然后赐臣之剑。”阚泽也在旁边建议孙权应该设坛拜将,整出点场面来,这样既尊重陆逊,也能够威震众大臣服从陆逊的统帅。孙权听从他们的建议,命令手下的人连夜起造金台,大会百官,在造足了声势之后,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
孙权同时又对众人宣布说:“阃以内,孤做主;阃以外,陆将军负责。”意思是,城门里边的事我负责,城墙外边的事我就全交给将军你啦。这就是说,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以及荆州等地所有的疆土都交给陆逊支配了。众将听了这话,就像掌秤杆的报数——句句有分量,大部分就都心服口服了。东吴的将军朱然、潘璋、韩当、周泰都战功赫赫,有的是孙策的部将,有的还是孙坚手下的部将,他们对孙权委任年轻书生陆逊做大都督,内心很不服气,但是陆逊有“尚方宝剑”的“先斩后奏”大权,也只好咸菜煮豆腐——不再加言(盐)了,也不敢不听从陆逊的号令。
陆逊领命后马上率军到了前线,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力排众议,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方针,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一些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
当刘备连营七百里于夷陵林木之中时,马良多次提醒刘备:偷袭荆州就是陆逊出的计谋,并说:“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但刘备却依旧蔑视陆逊,他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后来由于陆逊审时度势,相机行事,待蜀军“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时,夷陵之战一把火烧了蜀军连营七百里,烧得刘备仓皇逃跑,差点丧命,保全了东吴,为三足鼎立立下了大功,也让那些对陆逊抱有各种成见的文臣武将心服。就连被陆逊打得大败的蜀国皇帝刘备也又是惭愧、又是懊恼地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刘备的话里话外,好像在说我一个寿星打算盘——老谋深算者,还真败在陆逊这娃娃手里,不是天数吗?
智慧悟语
中国历史上不乏拜将的动人故事,但是孙权拜陆逊为将,其智谋更高一层:孙权扩大识人视野,注重实际才干,不论资排辈;注重人才主流和长处,不为各种非议所左右;搭建相应舞台,扶人才上马,严明军纪,树人才威望;放心放权放手,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智慧的认知,具体如下。
(1)资历不等于能力。资历是年限、证书、学历和实践经验的一种反映,而能力是在获得资历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水平的运用、深化和创新的实践过程。资历是能力的一种来源和基础,具有提高和推进能力的作用。一个人的资历虽然能反映出他的工作和知识的积累程度,但是资历并不能自然变成能力,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这就如同山楂串到一起并不是冰糖葫芦,还要有蘸糖过程一样。资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是更具有意义的过程,是人才还是庸才不在于工作和知识的积累程度,而在于资历到能力的转化水平。资历丰富并不等于能力超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资历不深的人却有雄才大略,有些资历深的人却是名声很高、实质秕糠的庸才。同样是初出茅庐,诸葛亮能“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以少胜多,打得曹兵大败,一鸣惊人;赵括却在纸上谈兵,丢了身家性命,在历史上留下了笑柄。
成就领导事业的是能力而不是资历。领导者要克服只看资历、不问能力的论资排辈的做法,因为用有能力的人还是用有资历的人关系到组织的兴衰。当年陆逊年仅二十六岁,而率兵来攻的刘备已经六十岁了。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论资历,论战功,都不能与身经百战的前辈比。当阚泽一举荐陆逊,老臣张昭、顾雍、步骘就极力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由是“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张昭、顾雍均系东吴老臣,忠心耿耿,为什么反对孙权用陆逊呢?原因之一是论资排辈的思想在作祟。这反映出提拔陆逊为帅,首先就遭到来自内部的重资历、不重能力的传统守旧思想的阻力。但孙权知道吕蒙破关羽的谋略就出于陆逊,那时的陆逊更年轻,因此坚信用陆逊抗击刘备是当时东吴的最佳选择,他力排众议,决定越级提拔,让陆逊统领三军,全力抵抗刘备的进攻。正因为孙权能够突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去提拔有能力的年轻将领并委以重任,如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才能坚守江东数十年。同样是一方君主,刘备就没有孙权认识高,当马良告知刘备“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时,刘备却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这也是重资历、轻能力的意识,甚至刘备彻底败在陆逊手中后,仍然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自己的失败不归罪于自己把资历和能力画等号的主观认识错误,而归于天数使然。幸亏刘备再没有机会了,否则这样的错误理念不知要给蜀国造成多大的损失!一个权威机构调查统计的资料显示:1500—1960年,世界1 249名杰出科学家大部分年龄在25~45岁。由此可见,作为资历的年龄并不与能力等同。
(2)能力不等于威望。张昭、顾雍、步骘反对孙权用陆逊,第二个原因是未悉陆逊之才。在张昭等人的眼里,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敌手;恐不可用”“才堪治郡耳”。一个有才能的人,在其才能未释放出来之前,是不会形成社会公认的威望的,相反,其才能还会遭到嫉妒和偏见。能力转化成威望有一个由“潜”到“显”的过程。因此,领导者不能以一个人的威望不足为借口,对有能力的人搁置不用,而是要重用和充分信任有才能的年轻人,并支持其才能的全面发挥。陆逊年轻,虽然不是洒在沙漠上就找不到的一粒沙子,但在威望上,还欠点火候,需要在一定的光环下才能够让人们注意和重视。为弥补这一短板,树立陆逊的威望,孙权命人连夜筑坛,大会百官,营造声势,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授任命仪式隆重、热烈、严肃,在众人面前,清楚地、准确地、强烈地表明孙权对陆逊的信任、倚重,树立了陆逊的威信、威权、威严:一方面,使陆逊有了威仪,“众人自无不服矣”,从而能够统帅号令三军,将自己的意图贯彻到全军,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另一方面,陆逊在感受到风光、体面、荣耀的同时,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神圣感,有了战胜蜀国、捍卫吴国的动力。
正因为威望有一个由“潜”到“显”的过程,尽管陆逊上任时,孙权为树立陆逊的威望,筑坛会百官,拜为大都督,授权统领六郡八十一州诸路兵马,并授予其“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的特权,一些老将还是表面上服从但内心不服,特别是武将韩当、周泰还发出这样的惊问:“主上如何以一书生总兵耶?”武将对陆逊不服的心理因素,使他们对陆逊的总体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不理解、不信任。蜀国大军气势正盛,陆逊传下号令,让诸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敌。诸将都以为陆逊“懦”。直到陆逊与刘备在夷陵相持六七个月后,等到了刘备兵疲意沮,才下令火攻,一夜之间把刘备苦心经营的七百里连营之阵彻底摧毁。夷陵一战的胜利,保住了江东的安全,巩固了政权,韩当、周泰等老将才对陆逊用兵的韬略、指挥战争的才干心服,并俯首听命。陆逊的真正威望才开始树立起来,东吴的人才真正对陆逊投以青睐的眼神。
(3)人才资源不等于矿藏资源。矿藏资源是无生命资源,暂不开采资源还在。人才资源负载在人的生命体中,在一定时间内不“开采”,就会随着生命过程的演变和消逝自生自灭了。矿藏资源的最大开采量就是资源的存量,而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开采”还能够使原有的资源扩大,形成资源的增量。埋没人才和用错人才一样都是领导者的过失。因此,领导者要及时发现和大胆“开采”人才资源。假如孙权不在一片反对声中大胆起用陆逊,陆逊这个“内藏韬略”“不露于外”的“书生”便不会有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战绩,再丰富的“资源”也会被埋没。人才,尤其是能够洞明世事,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才,更是极度稀缺的资源,他们是领导事业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得者兴,失者亡。这样的人才开始就像矿藏资源,以“藏”的状态存在,那些鼻孔望人——有眼无珠的领导者是发现不了,也开采不出来的。韩信是个能带兵打仗、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的战神级将才,这样的将才就在项羽的眼皮底下,项羽就是不能发掘,让韩信任炊事兵与守门官,韩信曾经数次向项羽献策,但项羽没有采用。韩信认为项羽也就是掉进酱缸里的鹅卵石——糊涂蛋一个,跟着他干没有前途,于是当汉王刘邦进入巴蜀时,韩信逃离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其才干被萧何发现后荐给刘邦,拜为大将军,成为灭项羽的中坚力量。诸葛亮是一个具有高瞻远瞩能力的旷世奇才,就在刘表的身旁,可遗憾的是,刘表就是没有发掘,与上天赏赐给自己的最大人才资本失之交臂,也葬送了自己本该前途似锦的事业。刘备正是在高人水镜先生的指点下,请到了诸葛亮出山相助,才摆脱了寄人篱下、亡命天涯的困境,使自己领导的事业从此如日中天。
(4)将军的威名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而不是从内部“争来”的。陆逊不仅出山挂帅之前,内部对他排挤很厉害,就是捧了“尚方宝剑”,有了“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实际上也只是有了权威,将军们也只是不敢不听陆逊的指挥,并没有建立起让将军们心悦诚服的威名。直到“一介儒生”的统帅,一把火把戎马一生、久经沙场的刘备及其数万大军烧得片甲不留,迫使刘备烧铠塞道,败还秭归,退守白帝城,才威名扬天下。所以,将军的威名不是从内部同僚手里“争”来的,而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中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其在组织内部的职位高低、排名先后就代表着资历深浅、威望高低,所以总是眼睛向内,触斗蛮争蜗角中,争着往前挤,以鹤立鸡群,甚至不惜用排挤同僚的各种不光彩手段,来与内部的所谓竞争者争位子、争威望。这种人也可能一时因为排挤同僚的能力强而得到一定的位置,但决然得不到与位子相应的威望,到头来会因为同室操戈,造成组织内耗,能力低下,给组织造成损失。
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提到三国时期吴蜀的夷陵之战时曾经指出:“年轻的无名小辈战胜了年老的庞然大物。”“年轻的无名小辈”就是陆逊,“年老的庞然大物”就是刘备。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刘备也是重资历而轻能力了。在刘备眼里,陆逊不过是一个“黄口孺子”,没有什么资历,因而也就没有什么能力。刘备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地来进攻东吴,最后遭到了彻彻底底的失败,而且就败在一个他眼里的“黄口孺子”手里。我想,这也是刘备心里想不开、转不过弯来的最郁闷的一点,刘备之所以夷陵失败后大病不起,乃至最后离开人世,与此心病不无关系。在《三国志》中除了君主之外,独立立传的只有两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陆逊。由此可见陆逊的地位和作用。
全面地看待孙权的用人智慧,其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显著特点,那就是大胆破格地起用有能力而无资历的青年拔尖人才。一个成熟和渴望成功的领导者是绝不能按照论资排辈的原则来用人的。赤壁大战是关系东吴生死存亡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孙权任命年仅三十四岁的周瑜为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迎战曹操,结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东汉末年第一场最大的赤壁之战的胜利。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时,鲁肃才二十多岁,资深老臣张昭甚至向孙权说反对话:“肃年少粗疏,未可用。”孙权没有理会张昭的话,相反,对鲁肃“贵重之”,留在核心层,参与重大决策。鲁肃为孙权制定了与刘备结盟共同抗曹的正确国策,周瑜死后,孙权又提拔鲁肃继任都督。吕蒙十五六岁就跟着姐夫出来东征西讨,二十多岁就被封为横野中郎将,鲁肃死后接任都督,无人能敌的关羽就败在他的手上。孙权如此大胆地起用有能力而无资历的青年拔尖人才,会使这些被委以重任的青年才俊从心底里激发起“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尽忠尽力,效命疆场。这不能不说是孙权坐镇江东,与蜀、魏鼎足而立于天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根据人才的资历推断人才的能力,这是不科学的;根据人才的资历而选择是否重用人才,这是不明智的。重视能力,而不是只重视资历,应该成为今天领导者用人的智慧认知。要给有能力而没有资历的人机会,让他在实际工作中施展能力,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