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人生的智慧是重视血缘,还是重视资源
引导故事
关东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各领兵将在洛阳外围驻扎,平原令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等人也随北平太守公孙瓒来了。各诸侯共推袁绍为盟主,歃血为盟。会后,长沙太守孙坚为讨贼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董卓以华雄为骁骑校尉,迎战孙坚。华雄是很有实力的,孙坚被华雄打败。袁绍又问哪个敢去战华雄,骁将俞涉从背后闪出,说:“小将愿往。”袁绍大喜,遂派俞涉出战华雄。俞涉出战不一会儿,就有快马飞报,说:“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这么快就被砍了,众人都吓坏了。
这时太守韩馥说:“我有一个上将叫潘凤,武艺高强,取华雄首级,如同探囊取物。”袁绍就命大将潘凤出战。潘凤威风凛凛,手持一把劈山巨斧去战华雄,也没多长时间,快马来报:“潘凤将军与华雄战不多时,又被华雄斩于马下。”
袁绍举目四望,见北平太守公孙瓒背后站着几个人,容貌异常,其中更有一人与众不同。不由得问道:“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现居何职?”公孙瓒呼刘备而出,答道:“这是我自幼同舍兄弟,现居平原令的刘玄德。”曹操惊问道:“莫非是破黄巾贼的刘玄德?”公孙瓒笑道:“正是。”即令刘玄德拜见各诸侯,并将刘玄德前功及其汉室宗亲的出身介绍一番。袁绍动容道:“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命坐。刘备持礼逊谢。袁绍轻慢地说道:“我非敬你名爵,我敬你乃汉室之后也。”刘备于是坐于末位,关羽、张飞侍立在后。
面对华雄的汹汹来势,众诸侯你看我,我看你,大眼对小眼,都是干瞪眼而无良策。袁绍无奈地感慨道:“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没到!哪怕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还怕他华雄不成!”话音未落,只听台下有一人声如巨钟般地喊道:“小将愿去取华雄人头,来献于帐下!”众人寻声而望,只见那人身高八尺开外,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胸前飘洒二尺长髯,站在帐前。袁绍问是什么人,公孙瓒答道:“这是刘备的弟弟关羽。”袁绍又问他居什么职位,公孙瓒说是刘备的马弓手。袁绍一听这话马上就瞧不上眼了,这边几个大将军都“挂”了,你一个小小的马弓手,哪儿来这么大自信和勇气。再说,派你出去,显得我这儿多没人啊?我的面子往哪儿搁?于是怒吼:“你是嫌我们诸侯中没有大将了吗?区区一个马弓手,也敢讨令!快给我拉出去!”袁绍真是狗眼看人低,愚昧到不知“莫小池中水,浅处有卧龙”的道理。曹操见此连忙阻止,说:“主公息怒。这个人既然能口吐狂言,想必有惊人本领。且让他出马试试又何妨,若能战胜华雄也罢,若不能取胜,再责罚他也不迟啊!”袁绍一听有理,把令箭举起来,举到半空又放回桌上,说:“让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被华雄笑掉大牙!”曹操摆了摆手,说:“此人气度非凡,相貌堂堂,华雄怎么就知道他是个马弓手?”关羽也趁势说道:“如不取胜,请斩我首级!”一个小小的弓箭手居然敢夸下这样的海口,袁氏兄弟嗤之以鼻。但曹操十分欣赏,把令箭接过去,并亲手给关羽倒了一碗热酒,要敬关羽一杯,说:“云长,喝了这杯酒,再战不迟。”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谢谢曹公厚意!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出帐,手提青龙偃月刀,飞身上马而去。关羽说话的口气和这种上阵的豪气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很震惊。随后营门外鼓声大振,喊声震天,众诸侯都惊慌失措。袁绍心想,又是一个纸糊的大鼓——不堪一击。袁术冷眼看着曹操,心里嘀咕着:“关羽被斩,我看你这脸往哪儿搁。”正要派人打听战况,只听马走銮铃声,关羽提着华雄人头下马,跟着腾腾几步径直走到军中把它扔在地上。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此时杯中的酒还是温的呢。关羽不仅斩了华雄,还是秒杀!
刘备背后的张飞这时比谁都高兴,禁不住冲着二袁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你们还不赶快传令,借此杀进汜水关去,生擒逆贼董卓,还等什么时候!”袁术听了大怒,呵斥道:“我们这些大臣都尚且谦让,一个县令手下的小卒,怎敢在此耀武扬威?虎贲军,给我赶出帐去!”曹操说:“立功就该奖赏,何计贵贱之分呢?”袁术说:“既然您一直看中这个县令和小卒,那在下就告退了。”袁术真是恶木多斜纹。曹操忙解围说:“何必为几句话误了大事呢?”于是命令公孙瓒带刘备、关羽和张飞回寨去,众官也各自解散。
至此,对立功之士进行嘉奖的常理在这里一直无人问津,而曹操随后却暗自派人送牛肉、美酒抚慰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曹操的这番做法博得了各路诸侯的好感,暗暗称赞曹操办事有方。
智慧悟语
斩华雄是关羽一生英雄的战斗历程的开端,不仅使一个县令手下的马弓手声名大振,而且也为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联军赢得了第一个胜利,为联军进入汜水关,大破虎牢关打开了胜利之门。但是在这场战斗中,联军高层领导人物中针对关羽的言论和表现却值得我们从领导者用人智慧方面进行审视。
(1)重职位、轻人才是偏见。关羽请战,像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涟漪。袁氏弟兄出身四世三公,满脑子的门第偏见,袁绍第一句问话:“现居何职?”就明显地带有重职位、轻人才的偏见,尤其是听到关羽不过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后,这种偏见就更强了,竟然怒吼起来:“你是嫌我们诸侯中没有大将了吗?区区一个马弓手,也敢讨令!快给我拉出去!”英雄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袁氏兄弟因关羽是区区县令手下的马弓手,歧视和阻挠关羽出战华雄,真是目光如豆,有眼不识英雄。曹操则持不同看法:“此人气度非凡,相貌堂堂,华雄怎么就知道他是个马弓手?”和袁氏兄弟一再力争:“且让他出马试试又何妨,若能战胜华雄也罢,若不能取胜,再责罚他也不迟啊!”最后达到了让关羽上阵战敌的目的。结果温酒斩华雄,关羽这棵被巨石压住的野花终于有机会绽放了异彩。三国中的董卓也是一个重职位、轻人才的人。朝廷派中郎将卢植率兵攻打黄巾军,卢植曾经是刘备的老师,所以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两个兄弟来帮助卢植攻打黄巾军。因卢植没有取胜,朝廷又派时任西凉刺史的董卓取代卢植,并将卢植押解回京治罪。后来董卓被黄巾军围困,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乱军中奋力冲杀,救回了董卓。董卓开始还表达了感激之情,但是问起三人担任什么官职,知道他们都是没有一官半职的白身时,立刻拉长了老脸,轻蔑地走开了。张飞气得要杀了董卓,幸亏刘备和关羽及时劝阻,才没有闹出人命。董卓和袁绍属于一路人。《抱朴子·博喻》上讲:“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意思是,珍贵无比的宝珠是由不值钱的蚌产出的,价值连城的美玉是从难看的璞石里分离出来的。英雄不问出身,领导者不应过分看重一个人过去的头衔,应该敢于给没名气、没光环的能人崭露头角的机会。干事业需要人才,干大事业更需要发现和提拔使用那些开始没有什么名气的顶尖级的人才。曹操曾经三下求贤令,推行的就是“唯才是举”的政策。吴国的使者赵咨到访魏国,当魏国的人问他孙权有什么长处时,赵咨说:我主孙权的长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从“凡品”中提拔重用了鲁肃。曹操和孙权比袁绍和袁术大有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曹操和孙权都会破除门第和职位等级,大胆提拔和重用人才。
(2)重血缘、轻资源是腐朽。无论是政治资源,还是经济资源、军事资源,与血缘出身并不是孪生姊妹,你即使继承了家族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军事资源,它也是一种不稳定的资源,更不会是跟着你一生的资源。你自己还要成长,还需要在不断的历练中获得能力,并成为你独有的特殊资源,这样才能够巩固继承的资源,开发出更大的资源。袁绍就是重视血缘而轻视资源的偏见者,当公孙瓒把刘备汉室宗亲的出身介绍一番后,袁绍马上就动容了,并说:“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命坐。刘备持礼逊谢。袁绍轻慢地说道:“我非敬你名爵,我敬你乃汉室之后也。”意思是,我不是敬重你个小县令和灭黄巾军有什么功劳,而是敬你血统好。袁氏兄弟就是重自己贵族出身的血缘、轻自己资源开发的无能鼠辈。他们始终把自己“四世三公”的出身和自以为高贵的血统作为资本和金字招牌,自己据此养尊处优,不思进取,还用这个标准衡量别人,打压别人,即使当上了讨伐董卓的盟主,也始终抱持着狭隘的门第观念。袁绍之所以在各路诸侯中最强大而又最早地由强转弱,以致彻底从历史舞台中消失,不能说与此无关。曹操第一个起来号召南北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他本来可以做盟主,但他不愿意做表面上的出头鸟,以免四面受敌,而要做一个实质上的盟主,号召群雄,角逐天下,于是就假意捧着袁绍说:“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几句话就触到了袁绍兴奋的神经,美滋滋地当上了表面的盟主,兴高采烈地成为曹操的冤大头,最后被曹操整死了。袁术更是这个德行,当关羽斩了华雄,张飞大喊“借此杀进汜水关去,生擒逆贼董卓”之时,对这种英雄的见地和杀敌勇气,袁术听了竟然大怒,“我们这些大臣都尚且谦让,一个县令手下的小卒,怎敢在此耀武扬威?”这又是重血缘、重出身的鼠辈之见,最愚蠢的是竟然下令:“虎贲军,给我赶出帐去!”从他那骄横无礼的行为中更让人看到了昏庸腐朽贵族的丑恶嘴脸。正如曹操所说:“袁术是坟墓里的乱骨头,我早晚得捡了他。”后来,袁术从孙策那里得到了传国玉玺,本来就是一个物件,可是在重血缘、重名分的袁术眼里,不得了了,认为这是天意让他这个贵族出身的人称帝,从此他的人生和事业就会顺风顺水,扶摇直上九万里了。可结果呢?袁术只重视血缘,而不重视自己资源的开发和周围资源的利用,落得个天下声讨,玉玺也不顶用,皇帝梦也不过是黄粱一梦而已。曹操与袁氏兄弟的不同之处是,他认为打仗和血缘以及身份没有什么关系,英雄不是生出来的,而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他看到关羽身高体壮,相貌堂堂,再加上在大家面对气势汹汹的华雄毫无招法时敢于请命出战的精神气质,相信他并力保他出战。当然,曹操也不得不兼顾袁氏兄弟的门第观念,画蛇添足地加上一句话:“此人气度非凡,相貌堂堂,华雄怎么就知道他是个马弓手?”把袁氏兄弟逼到了无话可说的墙角,不得不让关羽出战。这是曹操胜过袁氏兄弟的地方,也是曹操能够成功的不同凡响的地方。纵观历史,寒微出英雄,纨绔少伟男。那些出身卑贱的人,没有高贵的血统,但也往往因此而有一颗不甘如此的心,通过努力奋斗开发出了自己的发展资源,创造出了辉煌的事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刘邦、朱元璋。相反,那些重血缘、轻资源的人,在丛林法则的竞争中,命运都很悲催,以致不能自存,如袁绍、袁术。这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应该为今天的领导者吸取,永为明鉴。
(3)重出身、轻功赏是昏庸。根据激励原理,应该论功行赏,不分贵贱,不分等级,同功同赏。关羽得胜归来,可谓大功一件,而且是在几个著名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的情况下秒杀华雄。仅凭这一点,关羽就可以称得上超级将军,无出其右。俗话说得好:“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袁氏兄弟也应该对关羽刮目相看并予以重赏了吧?帅才惜将,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袁氏兄弟偏把关注点放到重血缘、重出身上,仍然以“县令手下的马弓手”的出身为由不给奖赏,认为这么一个马弓手战胜一个大将军也就是凭一时的运气而已,如果给马弓手奖赏,传播出去大家都丢份子。对立功者因身份低贱就歧视,就觉得难堪,甚至有功也不封赏,这是袁氏兄弟不智少识的昏庸表现。试想,一个把立有大功的下属不当回事,不给予相应奖励的领导,谁还会真心地继续帮他做事,继续为他卖命?与此不同的是,曹操不仅战前给关羽斟满酒预祝胜利,让他先饮一杯,然后出战,而且关羽得胜回来,他又针对袁氏兄弟对关羽的不公正待遇,高喊道:“立功就该奖赏,何计贵贱之分呢?”曹操战前敬关羽这一杯酒和战后与袁氏兄弟争辩坚持给关羽奖赏,以及又在事后暗中送牛肉、美酒抚慰刘备、关羽和张飞,表现了曹操识才爱才的政治家风度,同气量狭小、见解偏激和腐朽昏庸的袁氏兄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切有智谋的领导者,都应该以袁氏兄弟为戒,公平对待奖赏,绝不能因出身低微之类的邪理而歧视立功者。
家族企业中的家族式管理,就是重血缘而轻资源、重出身而轻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家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确定和传承的。但所有是“财气”,经营是“才气”。所有者的“财气”凭着血缘关系是可以获得的,但是经营者的“才气”却不是凭着血缘就能自然获得的,它是通过一定的资源积累才能够获得的。有“财气”,不一定有“才气”。企业竞争的胜败取决于人才的多少和优劣。靠血缘关系这种狭隘的范围选拔优秀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无限的成长和永续性发展对经营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和渴望。为什么很多明星家族企业很快变成了流星企业,根本原因就是经营人才资源枯竭了。一个家族式的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将重视血缘、轻视资源的做法做个彻底的易位,即重视资源、轻视血缘,在制度上创新,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度地分离开来,按照血缘关系拥有和继承所有权,按照人才关系向经理人让渡经营权。这样就可以突破血缘关系,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去选择优秀的经理人来经营自己的企业。即使开始选择的优秀经理人一定时间后知识水平降低,能力老化,也可以很容易地在经理人资源市场上获得新的更好的经理人。这就解决了家族式企业经营者拉链中因出现薄弱环节而导致整个拉链崩溃的问题,也满足了企业无限的成长和永续性发展对经营及各种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和渴望。
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也必须重资源而轻血缘,否则,仰仗血统好,而忽视成长资源的积累,就会成为废人。因为发展资源才能造就成功的人,而血统和特殊的出身有可能会让人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以致成为破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