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尔集”出版说明
1988年,迈尔(Heinrich Meier, 1953—)因发表《隐匿的对话: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1988/1998/2013)一举成名,时年35岁。
人们以为迈尔是研究施米特的专家,其实,他的本行是卢梭研究。31岁那年,他出版了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法-德对照考订笺注本(附三个手稿残篇,还有涉及《论不平等》的书信、评论和对批评的回应等历史文献),就版本校勘和笺注而言,法国的卢梭专家编订的本子也相形见绌。
迈尔出生的前一年(1952),西德政府与占领军经过九个月谈判,在波恩签订了确认相互关系的“一般性条约”(史称《波恩条约》):美、英、法三国结束对联邦德国的军事占领(柏林除外),承认其为“国际社会中自由平等的一员”。可是,《波恩条约》之一《关于外国军队及人员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的权利和义务条约》规定,美、英、法三国仍保留在联邦德国驻军的权利,所谓联邦德国获得了“内部独立权”无异于自欺欺人。迈尔做《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法-德对照考订笺注本,恐怕不仅仅是出于政治思想史的旨趣:何谓“国际社会中的自由平等”?
从为考订本撰写的导言来看,迈尔熟悉施特劳斯提倡的“字里行间阅读法”。这让笔者感到好奇:迈尔还在念大学的时候,施特劳斯就去世了,他从何得知施特劳斯的思想?直到今天,施特劳斯在德语学界也算不上什么如雷贯耳的人物,何况迈尔上大学的1970年代。
迈尔那么年轻就遇上施特劳斯让笔者羡慕,更让笔者感激,因为他随后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考订编辑施特劳斯的早期文稿和书信集,让后学受益无穷,为学界作出了具有思想史意义的重大贡献。
迈尔的学术思考有幸在一开始就追随施特劳斯关切的根本问题,即追问何谓真正的哲人生活。在现代学术语境中,这个问题仅仅对极少数人来说具有迫切性和严峻性。如今大多数学人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因为我们已经认为,实现民主是一切思考的前提。
欧洲进入民主时代之后,最具争议的思想家莫过于卢梭和尼采——他们是真正的哲人吗?卢梭显得是“人民民主”的思想家,尼采则痛斥民主思想,叱骂卢梭是“毒蜘蛛”。迈尔模仿施特劳斯的读书方式识读卢梭和尼采,得出的结论让人刮目相看:卢梭与尼采都是真正的哲人。
迈尔年轻时细究过施特劳斯与施米特之间的“隐匿对话”,差不多三十年后,迈尔提醒读者,他释读卢梭和尼采的专著应该被视为姊妹篇。这是否在暗示我们,尼采与卢梭也有过“隐匿的对话”?对话不得不以“隐匿”形式呈现,多半是政治处境的含混和严峻使然。毕竟,美国对德国的占领绝非仅仅是军事性的,毋宁说,文教性的占领更为有效。如今德语学界的现状的确让人们有理由问:德国还会产生真正热爱智慧的头脑吗?
迈尔的写作风格明显模仿施特劳斯的《思索马基雅维利》,其形式特征主要体现为:语言表述具有沉思品质,注释非常讲究,以辅助正文铺展思考线索。笔者相信,迈尔的论著为以哲学方式阅读经典作品树立了榜样,这意味着,模仿施特劳斯不仅可能而且值得。
我们的文教领域早已被美国占领,尽管我们在军事上有底气也有能力排斥美国的军事占领。既然如此,迈尔的论著系列对我们中的极少数人的思考肯定具有启发性。
刘小枫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