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解红楼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 以素报冤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大体上是说,人生一世,你总会遇上一些冤家对头,说到底是过去生当中惹了人家,结了梁子,这辈子遇上了,怎么办呢? 自己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跟人家的恩怨情仇,难得糊涂,别太较真,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族中男女无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续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平常心人人本有,所以“亦系金陵名宦之女”,从金陵来的,从本心净土来的。李纨就是比喻这种素心。

“纨”,即“素”;“宫裁”,即“公裁”。她又自号稻香老农,对于什么知识、富贵、男女这些,一概是心如死灰,只以尽自己的人伦本分为务。不被私欲或者私利蒙蔽了,遇事自然就能“公裁”了。

她爸爸叫“李守中”,“国子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最高长官,这是因为学问的极致就是“致中和”,不管你认不认得字,这才是最高的学问。

在小说的主要叙事时空里,她儿子贾兰一直比较幼小,但后来家道复兴,就要靠这孩子出头了。幽兰在空谷,不求人知,但就因为品格高贵,世人反而敬重;人也一样,你越是素心不求闻达,大家越觉得你厉害,越抬举你,即使一时上不去,迟早也有上位的一天,这就是《老子》反复谈的“不敢为天下先”“大器晚成”的原理。在儒家看来,这种现象,不光是人事上的原因,还有老天爷欣赏的因素,比方说,《中庸》有一大段“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故大德者必受命”的话,插在“修身齐家”和“治国”的中间,就是告诉我们,你修身齐家做得好了,福报积累够了,上天会给你天命的。孟子也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意思差不多。

雨村听了大怒道:……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 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

这里“门子”“出身之地”,都是关键字眼。面对冤怨之事,世间的逻辑是“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修行人现在已入了佛门,来自“庙”里,以修行为务,还能“大怒”然后报复吗? 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所以“门子”提醒雨村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之地”。

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

门子告诉雨村,后天的因果,不是普通人力所能强行违背的。就像佛说的:“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祖师说,修行这种事,就是“随缘消旧业,不更造新殃”,坦然面对过去的业报现前,该还的债还了也就是了,别再闹腾出新的孽债了。

禅宗的初祖达摩,写了《大乘入道四行观》,在“四行”里,有一个“报冤行”,告诉修行人,受到冤害的时候,明白那是我宿世恶业现前了,不是谁加给我的,说到底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也别怨天尤人了,这么一想,跟道就相应了。

儒家重视射箭,认为射箭是一种君子式的体育活动,射不中,或者比别人射的成绩低,不怪人家,从自身找原因,总结提高,这跟孔子提倡的“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一致的。面对冤怨,孔子说,你不用那么虚伪搞什么“以德抱怨”,你就“以直抱怨”就行了,始终回到自己的心上来,不要掉到讨好人的陷阱里去,想讨好人家的话说明你还是把这个事当真了,这个“直”,不是反击人家,而是回到内心。

现代有些人很反感这种教导,就像尼采看不惯基督教倡导的“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一样,鲁迅写了很多文章,说你们看看,这种教导害死人,对于敌人,我们一个都不能宽恕,一定要痛打落水狗。其实圣贤经典本来就只是针对愿意听的人才有效的(即使听了,有多少人照着做呢?)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点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忙具衣冠接迎,有顿饭工夫方回来。问这门子,……

乍一看,护官符好吓人,天好黑呀! 实际上,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豪贵情况,是要修行人反观内求,本心之中无限自足、无限宝贵,面对敌怨的时候,千万不要向外计较,把自己的无量财富便宜卖了。不光是面对冤家的时候,凡是贪瞋痴,都是向外计较,不懂得、不珍惜自心的无量财富。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也是这个情况。

这贾、史、王、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王”是心,本心的财富,说“假”其实不假,虽然我暂时还没有看到,但是有过去的无数圣贤作证(“史”),是昭彰的(“雪”)。

王老爷来拜,雨村出去迎接叙谈一番,喻指修行人向自心中反省。

听完门子对案情的介绍,喻指结合佛理进行的反省,雨村脑洞大开:

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上了这英莲! 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且又是个多情的,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 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定情于一人。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

这就是践履“报冤行”。既然这样,那就糊涂度日算了,对眼前的不幸遭遇睁只眼闭只眼OK,这就叫“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当然了,小说这里都是比喻,是葫芦“僧”断的案子,只对修行人自己有效,要不然国家法律都成儿戏了,法官要是也这样断案,会有相应果报的。

虽然明白以素报冤的道理,但各种习气都还很重,得慢慢来。比如说粗暴放纵的习气,薛蟠上场了:

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那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注意,薛蟠也是“金陵人氏”,一切习气、心性,总不过是本心变现出来的。“蟠”就是龙,在佛门里,属于畜生道,比通常所说的动物要灵得多了,跟神差不多。

龙是怎么来的呢?《佛说骂意经》告诉我们,堕在龙类里,有四个因缘:一是前世布施的多;二是瞋心重;三是瞧不起别人,怠慢别人;四是老子天下第一,觉得自己了不起。第一个因缘让他福报大,后面三个因缘导致他得畜生身。

薛蟠虽然有福报,但是性格脾气与生活作风上粗暴、自大、散漫不检,是修行人心性当中这一面习气的喻象。

“文起”,就是“靠文方能起”,靠读书转化气质。

薛蟠是薛宝钗的哥哥,薛宝钗比喻不舍众生而入世的一面,她胎里带来一股热毒,需要定期服用海上方,薛蟠比喻的就是这股热毒的部分症状。

小说里,这种习气是怎么逐渐转化的呢?

明显的线索是这样的,先是香菱学诗,这是以诗境化解燥气;然后薛蝌和邢岫烟入住贾府,这是比喻自甘寒微,你想想,跟龙比起来,蝌蚪多卑贱呀,远山偏僻处一缕云烟就更是不起眼了,还带个“邢”(刑)字,说明对自己下手狠一点,自克;然后没事跑大牢里坐坐,这是比喻栽跟头或者闭门思过;然后夏金桂(谐音“瞎金贵”,即“老子天下第一”)事发而死,真的不想自大了;最后一回香菱扶正,薛蟠发誓“若是再犯前病,必定犯杀犯剐”,都是修行人对这一恶劣习气的检点历程。

薛蟠与后面即将登场的“焦大”(骄大)很像,只是那个“骄大”是恃功而骄,觉得自己对世界、对人类还是做了点事情的,薛蟠的自大,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