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用合适的节奏让沟通津津有味

俗话说“会说话赢天下”,沟通过程中语言是重中之重。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知识丰富、词汇丰富、言语流畅,就可以实现顺畅沟通?当然不是!

以上这些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说话的节奏。说话的节奏主要包括说话时的发音与停顿,以及说话速度的快慢。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说话,很少注意过说话的节奏,结果影响了沟通的效果。


剑飞说话的语速非常快,无论表达什么都犹如“连珠炮”,而且很少有停顿的时候。剑飞曾沾沾自喜这样的表达方式,认为这是自己口才好、反应快的表现。但是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人跟自己分享的欲望极低,沟通时似乎都不怎么跟自己互动,经常搪塞和敷衍,甚至排斥与自己接触。

为此,剑飞求助过一位前辈,前辈一语中的——“你的语速太快。”

“这样不好吗?”剑飞不解地追问。

“语速飞快的说话者,在言语上有进攻性,会让人感觉这个人很急躁、很强势,且沟通氛围很紧张,如此就很难达到沟通的目的。”

“那语速慢一点,就代表更好吗?”当剑飞想到这点时,自己摇了摇头。他曾经的一位直属领导就是这种类型,话少、语速慢,经常是剑飞说了好几句,他也不接话……剑飞害怕冷场,只好接着往下说,这种对话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

“说话速度太快,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一泻而下,会给人紧张和焦虑的感觉;说起话来慢慢吞吞、没有高低起伏,则显得低调乏味,令人昏昏欲睡。在和他人沟通时,只有说话的速度适中,并且抑扬顿挫,犹如连绵起伏的群山,时高时低,才能引人入胜……”前辈笑眯眯地解释道。

接下来,前辈让剑飞观看了一段视频:

偌大的演讲台上,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正在讲话。据说她是一位女艺人,正在美国演出。此刻,她说的是波兰语,视频上没有字幕,剑飞完全听不懂。不过,剑飞觉得她说得非常流畅,听起来令人愉快,台下的观众们似乎也很享受。

女人接着往下说,语调渐渐转为热情,最后在慷慨激昂、悲怆万分之时戛然而止,台下的观众鸦雀无声,同她一样沉浸在悲伤之中,剑飞也是。

“你知道她在说什么吗?”前辈神秘地一笑,“她在用波兰语背诵九九乘法表。”

那一瞬间剑飞顿时领悟,原来说话的节奏和语调竟然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即使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也可以完全影响到对方。


与人沟通时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语速,该快的时候就要加快,该慢的时候就要放慢,要做到快慢适中,急缓有致,与所说的内容、表达的感情、使用的修辞紧密联系。这恰恰是引起沟通对象注意,并促使对方及时做出积极反应的恰当的“节奏”。

问题又来了:沟通的时候,我们感觉很不错的节奏,对方肯定就喜欢听吗?不见得!这就如同我们欣赏音乐一样,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节奏的音乐。沟通中的节奏包括了语速快慢、语调起伏、声音强弱,是口语中带有的规律性的变化,如此才能让沟通语言更加生动,甚至成为艺术。

这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不过不要紧,想想音乐的节奏,我们就容易明白了。说话的节奏,相当于音乐的节奏。听没有节奏感的话,就好像听没有节奏感的音乐,不仅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甚至还会引起对方反感。一旦音乐演奏中有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就会变得很吸引人。

那么,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怎样选择不同的节奏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与别人交流时多注意对方说话的节奏,从他表现出来的情绪判断他的感觉,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说话节奏。也就是说,现成的“范本”放在那里,我们可以根据对方说话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节奏,与之“相配”。

另外,我们也要依据话题的不同,调整语言的节奏。

快,一般用于表达激昂、紧张、震怒、兴奋等情感。在叙说幸福、紧张或者冒险的故事时,讲到高潮之处就要加快说话速度、提高音量。

慢,一般用在表述安闲、平静、沮丧、悲哀等情感。主题严肃、感情压抑或者容易令人疑惑的部分,语速应当适当减速,留给听者一些理解、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以合适的音量进行表述。声音过小,对方听起来会很费劲;声音过高,又会给人没有素质的坏印象。一般以柔和的谈吐为宜,音量让人听清即可,明朗、平和、愉快的语调最吸引人。在正式场合中,比如演讲、发言,声音可适当洪亮,展现强劲的力量。

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速度的节奏、语流顿挫的控制和变化能力,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当我们能根据谈话的对象、内容、场景等,有高低抑扬、快慢急缓、强弱轻重等多种变化,整个沟通过程就会变得具有节奏感,更易入耳入心,引人入胜,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