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史研究的趋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新的难题

可是,事物往往是长短兼有、利弊并存。种族问题在给美国史学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新的难题。

最突出的一点,是如何把握美国历史和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如果美国历史乃是各个种族自己的历史,而不同种族又有不同的历史体验和观察角度,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国历史的主线?或者说,美国历史还有没有主线可言?应当如何理解美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或者说,美国历史还是否存在基本特征?如果对各个种族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等量齐观,那么,应当怎样解释美国的自由观念和民主制度的渊源?对此早已有学者表示忧虑。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警告说,种族多元性可能导致美国“解体”。[1]劳伦斯·莱文认为,史学的“碎片化”乃是美国社会和种族的“碎片化”的一种反映。[2]甚至高木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强调族裔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是否会损害全体美国人的统一性,是否会引起美国人的分裂和巴尔干化?[3]可见,多元种族史观所引发的挑战,实际上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如果美国社会不能在种族多元的情况下保持国民认同,不能在文化的多样性中求得文化的统一性,史家也就无法从种族和文化的“碎片化”中发现美国历史的整体性。

另一个问题是,围绕种族问题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限制学术自由和误导研究取向的因素。种族主义早已臭名昭著,而历史上盛行的种族主义又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的重大污点,因之任何为白人开脱历史责任的立论、任何引起少数种族不满的历史解释,都有可能带有种族主义的嫌疑,成为“政治上”不“正确”的东西。[4]而且,白人在历史上总是以种族压迫者的形象出现,而新的种族史学很少关注种族主义的成因及其具体形态、白人的历史局限性和白人的反种族主义思想等问题,从而在整体上把白人都当成了种族主义者。更严重的是,少数种族出身的学者通常研究自己种族的历史,而这种研究往往受到种族意识和现实关切的制约,难以成为一种中性和中立的学术,以致出现“非洲中心论”这样的意识形态倾向。[5]

在历史教学中,种族问题也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在有的学校,少数种族的学生对于非本种族的教师是否有资格讲授自己种族的历史持怀疑态度,对教师的工作百般挑剔,使课堂成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场所。有位白人教师撰文谈到他讲授黑人史的经历,感到自己得不到黑人学生的信任,无法和他们沟通和交流,连他选择的教科书也不为他们认可,所以他在教学上很难有什么作为。为此,美国历史协会的《视角》杂志组织了一个讨论专栏,中心议题就是:白人教授是否有资格讲授黑人史?[6]

总之,种族问题为美国史学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也使之陷入新的困境。美国史学界能否成功地建构宏观的美国史体系,对种族问题的处理将是关键因素之一。对此一些学者已有模糊的意识,但目前显然还没有找出很好的解决途径。对于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者来说,认识种族问题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性,了解最近几十年种族问题与美国史研究的纠葛,对于理解美国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998年写于天津

[1] 小阿瑟·施莱辛格于1991年出版《美国的解体》(Arthur M.Schlesinger,Jr.,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一书,在美国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2] 莱文:《克列奥、准则和文化》,第866页。

[3] 高木:《通过一面不同的镜子讲授美国史》,第8、9页。

[4] 在当前美国大学和学术界,存在一套关于种族和性别的话语限制,被称作“政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意即任何带有种族偏见或性别歧视倾向的言论在政治上都是不正确的。在1993年《美国历史杂志》所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20.3%的美国学者认为,“政治正确性”乃是美国史学的最大缺点。见戴维·西伦:《美国史学的实践》(David Thelen,“The Practice of American History”),《美国历史杂志》,第81卷第3期(1994年12月),第936页。

[5] “非洲中心论”是针对“欧洲中心论”而提出的,其主旨是完全否定传统史学关于世界文明形成的解释,认为非洲乃人类和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主张从非洲的角度理解世界历史的进程。在美国阐述这种主张的代表性著作有莫勒菲·阿桑特:《非洲中心观》(Molefi K.Asante,The Afrocentric Idea),费城1987年版;马丁·贝纳尔:《黑色雅典娜》(Martin Benal,Black Athena:The Fabrication of Ancient Greece,1785-1985,vol.I;Black Athena:The Afroasiatic Roots of Classical Civilization,Vol.II),新布伦瑞克1986、1991年版。

[6] 《视角》,第31卷第6期(1993年9月),第6—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