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嬉笑怒骂真夫子
1.圣人亦凡俗
读《论语》和《史记》,人们强调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作为万世师表的飒爽风姿。但细细琢磨,发现孔子温柔敦厚,温文尔雅,是个性情中人。他学问好,有人格魅力,有真情有实感,敢怒,敢骂,敢哭,有血有肉,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并非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人物,作为至圣,倒有一股亲切、可爱之气扑面而来。
《论语》中孔子的话语充满哲理,却不乏风趣。有一次,有人问孔子人对道德追求的自觉性是什么样的,孔子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喜欢高尚的道德,就像喜好女色一样,那么追求道德的自觉性就已经很高了。这样一种易于理解的比喻,如一句俏皮话,巧妙而幽默地表达了孔子的意思。还有一个广为熟知的故事是“子见南子”。当时的南子妍姿卓绝,但名声不好。孔子的学生,尤其是子路,反对孔子单独会见南子。《论语》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2]所以孔子单独会见南子,还与南子聊得很投机,心直口快脾气冲撞的子路不高兴了。对此,孔子着急地辩护:“如果我与南子有任何一点暧昧的话,让老天厌弃我吧!”夫子的可爱跃然纸上。
孔子也有自己的悲欢喜乐。孔子喜欢音乐,精通一些乐器,更喜欢唱歌。《论语》记载,孔子与学生子路、冉有、公叔华在一起谈论生活志趣时候,在一旁的曾点“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他最喜欢在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深深叹着气说:“你和我想的一样!”这段对话,显示了孔子不是一个呆板的学究,他非常懂得享受生活,很有生活情趣。但这样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未免也有苦恼的时候。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布道,推广自己的学说,可是始终不被重用。孔子常常感叹,天下人都不懂我啊!一天,苦闷的孔子在家中一边击磬一边唱歌。走过家门的一位挑着箩筐的人听出了孔子的委屈与郁郁不得志,说道:“这磬击得有深意啊!”听了一会儿,那人又劝说道:“这磬声好像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没有人知道自己,这就罢休好了。水深,索性连衣裳走过去;水浅,无妨撩起衣裳走过去。”这一典故的真实性已不可考,但孔子借路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并说明了自己今后的想法。这一段对话,显示了作为圣人的孔子,也有难以如愿的理想,也有不能超脱的困状。
2.良师亦益友
孔子的弟子有出身贵族的,也有出身贫寒的。孔子对贵族子弟不偏私,也不对贫寒子弟讽刺挖苦,而是一视同仁。只要是学生象征性地送十条微薄的干肉作为束脩,孔子都乐意收其为弟子。在探讨学问上,虽然孔子博学多知,但从不摆老师架子。相反,他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并指出自己的错误。孔子虚心地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就有我的老师啊。并且,孔子对学生也说,我只不过比你们年长一些,知道的事情多一些罢了,不要觉得我有什么太了不起的地方。一次,当子路、冉有和公叔华等人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之后,在一旁的曾皙表示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孔子说道:“那有什么妨碍呢?只不过是个人表达一些不同的志向罢了。”相反,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一辈子对孔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很信服,没有提出过疑问和反对意见,孔子对此颇有遗憾。不仅如此,孔子还会通过积极“改过”来使自己得到提升,并以此劝勉自己的学生。孔子说,人都不是圣贤,谁的一生能不犯错呢?犯了错知道改正,并且改正了,这难道不是很好吗?他还教导自己的学生,君子犯错就好像是发生了日食月食一样,人们都能看得到。但只要君子改正了错误,人们就会抬起头仰望他。孔子对学生的每点进步都看在眼里,并且毫不吝啬夸奖。比如,孔子夸赞颜回是贤人,夸赞闵子骞孝敬,夸赞子贱和南宫适是君子,等等。同样,对于学生的错误,孔子也是毫不隐藏,但批评的力度会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过错是否严重决定。对于小的过错,孔子心胸宽广,一般态度温和,不予计较。比如有一次,鲁哀公问宰我,社神的牌位是用什么木头做成的。宰我告诉他,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到这里已经答得很完美了,他却又加了一句,说周朝之所以用栗木,意在使百姓战栗。这种画蛇添足的说法让孔子不满。孔子批评宰我“成事不说,遂事不谏”,但又显示出老师的宽容大度“既往不咎”。虽然宰我多说了几句,但并无大错,所以孔子没有过于责备。但孔子也有对弟子大发雷霆的时候。据《论语》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冉求,在孔子这里学成之后,不仅没有按照老师的愿望去造福百姓,反而为虎作伥,搜刮百姓民脂民膏。孔子得知十分震怒,说道:“冉求这个人不是我的学生了。大家可以敲着鼓去攻击他。”此外,孔子还十分看重自己的弟子是否用功读书,对弟子懒散的学习状态予以批评。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认为这是不思进取,一寸光阴一寸金,白天是读书学习的好时机,怎么能睡觉呢?于是孔子骂宰予是垃圾,还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可见宰予昼寝,已经触动了老夫子的底线,所以这批评也是毫不留情面。不过,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受到老师痛骂的宰予,不仅没有因此憎恨老师,反而一直对其忠心耿耿,在孔子去世后为其学说奔走游说。
孔子不仅是学生的良师,关心他们的学习,还是学生的益友,甚至是家长,关心学生们的生活和做事方式。孔子的学生子路,向来为人刚烈,脾气暴躁。一次,孔子看到弟子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侍立两侧,闵子骞是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了。但看到子路是一副刚烈的样子,未免深深地担忧起来,说道:“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一语成谶,在卫国内乱之中,子路死于乱箭之下,甚至被削成了肉泥。孔子得知后悲痛不已,从此以后再也不食肉酱。孔子早先对子路已经多次劝勉,努力使之成为一个谦和的人,不要树敌过多,但子路始终没有改变他的个性,孔子之悲,是为子路之惨剧而悲,更是为痛失弟子而悲。除了子路,孔子对弟子伯牛的感情也很深。伯牛得了重病,孔子赶忙前去探望,询问病情。临别的时候,孔子依依难舍,他走到了门外,又转身来到伯牛的窗前,隔着窗户紧紧握着伯牛的手,感慨再三,叹息再三,才走了。而到了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去世,孔子也到了残烛之年,本应该保持心平气和,不宜过喜过悲,但颜回去世让这位老人悲恸不已,连连感叹,日日哭泣,感叹道:“这是老天要葬送我啊!这是老天要葬送我啊!”
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导,赢得了学生对他的拥护和爱戴。有一次孔子得了病,性格刚烈冷漠的子路竟然也虔诚地为他祈祷。叔孙武叔等人诋毁孔子,子贡坚决为他辩护。孔子死后,学生们为他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才挥泪而去。孔子去世后,弟子为了怀念恩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记录下来形成《论语》,并继承了老师未完成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谨记老师的教诲,终生实践着他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学说——儒学,使孔子的思想光照千秋,使孔子名垂万代。
3.真实谦虚的学问家
孔子是大学问家,但从不高傲摆架子。孔子信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史料记载,孔子东游,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赶上去听个明白,原来是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一个小孩认为是早上的时候太阳离地球近,说道:“我认为物体总是近大远小的。早上起床时候,可以看到太阳像锅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太阳就像盘子那么大了。所以是早上太阳离我们近一些。”孔子觉得有道理。另一个小孩不甘示弱,说道:“就像人在火堆前一样,离得近了就感觉热,离得远了就感觉不那么热。我们在早上的时候感觉很凉爽,到了中午就感觉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难道不是太阳早上近,中午远吗?”孔子忽然觉得两人都有道理,一时间不能决断哪个对哪个错,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两小儿见状讥笑道:“谁说你什么都知道呢?”在这个典故中,首先孔子愿意倾听两小儿的争辩,表现了孔子的人文情怀,说明孔子自己也有一颗童心。另外,对于两小儿的争辩,孔子不能决断,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而不是摆架子,正是践行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的信条。另有前面引文中所述项橐筑“城”挡车,巧妙地表达了“车让城而非城让车”的道理,机智地回答了孔子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孔子瞠目解舌不能答。孔子当着弟子的面被小童为难,他不仅没有感到难堪,反而认为此儿聪慧过人,竟恭恭敬敬地拜项橐为师。
真正有才德和知识的人都是谦虚的。从中国的孔子,到西方的苏格拉底,无不承认“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孔子作为千古第一儒师,其影响力和贡献不仅在于思想精深,弟子众多,更重要的是孔子师德高尚,身体力行,实事求是,为万世做出楷模。
[1] 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2] 同上书,第113页。
[3] 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