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庄子经典理念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1.尊重、接纳和顺应自然
贯穿庄子思想的主线之一就是自然。
庄子和弟子们外出,看到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树身粗壮,树高百尺,树冠如巨伞,十分显眼,想必此树已经有千年之久。庄子在此树前徘徊良久,但匠人却不屑一顾。庄子问匠人道:“这般好的木材,为什么不砍伐它,制成木器呢?”匠人说道:“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庄子恍然大悟道:原来此树因不成材才得以免遭斧斤,保全性命到如此长寿。人也一样,身上有跛疾、道德有残疾的人,是不成才之人,但也能保全性命。所以,大材有大用,小材有小用,无用之材有无用之用。而其中,“无用之用”才是最大的用处。这一论断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和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考入好大学,取得好的文凭。因此,很多学生的特点特长都被忽视和埋没,成了高考独木桥下的牺牲品。他们中很多也许不适合走高考这条道路,换条道路也许能更适合他们,他们就像庄子笔下的大葫芦一样,惠子则代表按照惯性思维的老师和家长,他们认为大葫芦就是要用来盛水和装粮食的,学生就是要好好学习,考入好大学的,所以一旦不如意,即使本可以将大葫芦系于腰间漂游在江湖,本可以另辟蹊径促成学生的发展,却被“惠子们”判为“无用”,将梦想的萌芽硬硬地扼杀。我们的社会组成是多元化的,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学校也不是一个工场,负责批量生产出同一种规格的学生。因此,教育者应该转变思维,首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而且各有其用,还要立足于学生的本身,深挖学生的特点,善于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走上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还需要教育者顺应学生天性,不要将成人的标准和要求强加给学生。鲁侯养鸟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笔者小时候读过一则童话,至今印象深刻。小鸡要请小鸭、小狗、小猫等动物做客,它为大家准备了它最喜欢的青草,并且信心百倍地认为大家都会喜欢。结果小鸭喜欢吃蚯蚓,小狗喜欢骨头,小猫喜欢鱼。大家都没有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欢而散。与人相处之道,不能完全从自己出发,以己度人,要从对方出发,了解对方的喜好和特点。其实教学的过程也是一种交往的过程,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尤其是儿童,要以儿童之道来对待儿童,而不要将成人的意愿或标准强加到儿童身上。卢梭反对城市中的父母将儿童看作小型的大人,按照成人的方式去培养儿童,完全泯灭了儿童的自然天性,而庄子则告诫人们,要“以鸟养鸟”,尊重天性,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可谓是异曲同工。用儿童的方式对待儿童,对当下的教育不无启发。
2.内心虚静,修身养性
庄子的“心斋”思想对于学生甚至是教师的个人修养都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所谓“心斋”,指的是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地拿起。《庄子》中有很多故事,正有能工巧匠虚静其心,雕琢出栩栩如生的雕像,令人惊叹,反有赌者以金相赌,往往较之以瓦、钩相赌的人更容易输,因其心念完全在金之上,患得患失而精力分散。这些都说明了心静对于处世、学习的重要性。在悟得真知方面,学生只有保持内心虚静,不为外在的、强制的、功利性的目的所惑,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体会到求知的乐趣,不至于使学习变成苦差事。事实上,由外在附属性的动机所引起的学习,往往是不长久、不深入的。学习变成了谋求利益、表扬、奖励或其他目的的手段。这并不是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要弃绝奖励,而是要避免使孩子以奖励作为学习的终极目的,从而使学习沦为追求外物的手段。正确的做法应是培养孩子的虚静之心,以自然之态接受学习,体会到学习本身的乐趣,从而获得真知,得到启发,持之以恒。当下很多学者和教师往往出于升职加薪或评定职称而进行学习,其成果往往比较粗陋肤浅,在此过程中,他们为声名所累,往往体察不到学习的真正乐趣。而且,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为名利而读书的行为往往会滋生拜金、享乐、个人主义等毒素,污染学术界和教育界,使之蒙受腐靡的利欲之风,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和年轻人品行的塑造。因此,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提升个人修养,庄子的“心斋”都启示我们回归原点,回归本质,摒除外在利诱,达到神化之境。
总体来说,《庄子》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典教育理念,其所提倡的自然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极为受用,启示着我们当下的教育者发现儿童,发现自然,接受儿童,顺应自然。但教育者应该理性看待《庄子》及其思想,它也夹杂着消极的反对教育、反对知识、坚持相对主义以及幻想返古式思想,应该被批判和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