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目标及其演变
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当前实际已经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一道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作为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既与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本质相同,同时基于自身社会主义制度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且基于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历史背景,在具体的现代化目标规划上也有着独特的中国特色。纵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目标的演变上从最早的单一工业化到新时代的全面现代化,最终以“两个一百年”的形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大根本目标的有机统一,并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愿景所在。
一、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关注点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超越本身独具优势,这一方面决定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性特色;另一方面决定于后发展国家的后发优势。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应当体现西方现代化先进的技术与物质条件,还应当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与正义作为现代化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制度本质上就决定了必须包含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及关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的本意,这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必须包含对于民生、福利、绿色等的多重现代化发展理念,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最大不同之处。而且,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也相应具有后发优势。这是由于中国作为世界性现代化的后来者,作为早期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批判吸收者,既可以学习又超越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吸取它们的教训,避免它们的劣势,在更高、更新、更绿色的起点上创新绿色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此外,中国现代化进程还具有鲜明的文化优势。中国有着长达五千年积累和厚重的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源于它们,还要使它们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与世界其他文化相互学习、借鉴、交流、融合,就会成为创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巨大的文化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大优势决定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关注点上既与传统西方现代化有相同之处,也实现了后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超越。
一是人民生活幸福。这是基于人民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在新时代发展理念下的重新阐述。这一目标在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就被邓小平同志部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不仅要求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要求人民生活比较富裕,采取了“共同富裕”来定义这一目标。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这一概念被进一步扩展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归结为人民美好生活。通常的现代化指标强调人民的生活质量,涉及营养水平、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经济学更是强调人民富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表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还要加上共同富裕的要求。“富裕”体现的是整体社会所创造的财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同时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其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发动经济增长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发展的动力问题。当经济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现代化就要明确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要求,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大多数人富裕起来。此时的共同富裕含义不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还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居民家庭财产明显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随之增加。其次是居民享有的公共财富,特别是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是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人民富裕程度的集中表现。
二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有两个层次:其一,科学技术本身的现代化;其二,生产和服务领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这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重要观点,人是具有创造性的,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参与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显示了人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基于科学技术这一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表明从现代化角度界定的科技进步,突出的是人作为基础性的创新力量,必须大力发展原发性的自主技术创新,从根本的生产方式现代化上实现劳动生产力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升,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科学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一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初始我国确立“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道路时就已经确立,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工业化、农业化紧随其后的第三化,占据了我国早期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科学技术现代化在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过去由于发展水平等原因我国错过了几次产业革命的机会。而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互动,使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个国家都是均等的。当前在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产生的新产业革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极大机遇,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促进新产业的成长,从而促进整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三是社会发展水平现代化。现代化不只是注重经济发展,更是社会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社会发展主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现代化。生态和环境不仅影响着居民健康水平,还关系到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必须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社会形态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应的环境和生态的国际标准就成为基本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具体地说,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现代化水平。其次是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现代化。这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只是影响人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发展文学艺术及其他文化事业对于普遍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为劳动者创造一种健康、文明、欢愉的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相对于早期现代化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在于缩短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即以经济现代化为主体推动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四大后,随着生态环境的趋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理念更加成为时代主流。当前我国进入后发展阶段,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所缩短,此时在生态、文化、教育及医疗方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凸显,因此,这些方面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
二、“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关注点,在具体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上,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我国提出相应战略目标与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水平实现统一。我国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后提出了21世纪“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发展目标顺利完成后,我国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界定为“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经过长期的努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党的十九大重申“两个一百年”,并提出“中国梦”,进一步分两个阶段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由此,“两个一百年”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统一起来,形成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最终远景,以“两个一百年”为两大发展阶段性目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线。
第一个百年发展目标,即建党一百年(2021年前后)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攻坚阶段。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领域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得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球经济治理参与度大幅提高,提高了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第二个百年发展目标,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2049年前后)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阶段将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具体指标主要有: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战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国家支柱和主导产业,产业技术和竞争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科技强国;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达到70%,服务业部门中的现代服务业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优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居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收入差距大幅缩小,共同富裕目标基本实现;教育、卫生保健、文化、体育、娱乐、生活服务、社会治安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成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幅下降;现代化进程从经济向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发展,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
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是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这两个前后继起的发展阶段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能否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平稳承接决定了能否最终实现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愿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必将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抓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就抓住了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按照党的“十三五”规划,在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个历史交汇期,“新四化”的同步铺展、互动提升,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多元动力、多级支撑,中国将迎来有温度的发展、有质量的发展、有保障的发展。在这个历史交汇期,机遇如下:“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技术、新概念、新业态方兴未艾;城镇化目标激发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激活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十三五”规划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基础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才能实现平顺的转承接续,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迎来更加有利的战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