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意义
中国各项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与完善,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与此同时,在财政“分权”和GDP“锦标赛”的影响下,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本地区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会利用行政权力等人为壁垒来阻止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3)。因此,只有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划桎梏,突破体制上的障碍,才能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在区域内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外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中国可以适当借鉴国外这些经验,但是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就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中国关于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相关理论尚不完善,虽然有几个发展相对成熟的典型案例,但是由于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只能用这些典型案例作为重要的参考,各区域仍然需要根据各自区域的具体状况来研究适合自身的治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因此,对于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对于丰富中国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中国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区域协作治理的治理模式问题,研究在京津冀区域目前的状况下应该采取何种协作治理的模式,并对该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治理机制、评价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在以往的区域协作治理的研究中比较多的是对推动区域协作治理的体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体制决定机制,只有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体制,区域协作治理才有可能实现,但在区域协作治理的实践中,完美的区域协作治理体制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面对不同的区域状况建立不同的区域协作治理机制,即某种模式,所以说良好的区域协作治理模式对于区域协作治理而言更加务实有效,在现行的体制框架下如何搭建一个适合本地区的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对于区域协作治理更为重要。
另外,京津冀区域作为中国区域治理中的典型代表,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案问题,而是很多其他区域在进行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可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因此从历史和制度变迁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运用总体的方法来系统分析和研究京津冀政府协作治理中面临的问题,也是为正在进行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构建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理论体系。
1.2.2 现实意义
京津冀区域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和长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它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聚集区,但是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与世界上典型的大都市区乃至其他两个区域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面临诸多问题。而同时,协作治理与协同发展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只有通过打破原有秩序、突破发展壁垒、形成创新要素的“新组合”,才能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因此,研究政府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协作治理模式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性作用。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于解决北京市的“大城市病”、京津冀三地间的发展差距等问题抱有重大期望,因此为京津冀区域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协作治理模式,并且充分论证该协作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评价机制等,对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建立这种合理可行的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可以促进三地政府在未来的发展中转变职能,打破区域间的低效流转,增强共同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水平,从而推动京津冀区域整体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带动作用大、辐射作用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最终实现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很多经济区正处在建设或者发展的过程中,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长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等发展比较成功的经济区域,成为了其他经济区域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照样本,但是由于区域间差异较大,很多仍在建设过程中的经济区域还是无所适从。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又为中国增加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实践样本,虽然受区域特殊性的限制,它在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要比绝大多数区域更加复杂难解,但是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示范效应,背负着对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区域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的使命,和对中国区域政府治理模式提供未来导向的作用,所以,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探索和解读反而具有更加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