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堂集林·敦煌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巴黎藏最早之敦煌寫卷《金光明經》(P.4506)跋

法京所藏敦煌卷子,以P.4506之《金光明經》卷二為最早。寫本原物為黃絹,墨色晶瑩,卷頗長,整潔可喜,最難得者,為卷後長篇題記,蓋寫於北魏獻文帝皇興五年(471)。茲錄其文如下:

皇興五年,歲在辛亥,大魏定州中山郡盧奴縣城內西坊里住,原鄉涼州武威郡租厲縣梁澤北鄉武訓里方亭南葦亭北,張主,父宜曹諱昺,息張保興。自慨多難,父母恩育,無以仰報。又感鄉援,靡託思戀。是以在此單城,竭家建福,興造素經《法華》一部、《金光明》一部、《維摩》一部、《无量壽》一部,欲令流通本鄉,道俗異翫。願使福鍾皇家,祚隆萬代祐例(列)。

亡父亡母,託生蓮華,受悟無生。潤及現存,普濟一切,群生之類。咸同斯願。若有讀誦者,常為流通。

造素經之張(1),原籍鄉為涼州武威郡租厲縣。租厲即漢時之祖厲,《漢書·地理志》,祖厲屬安定郡二十一縣之一。《續漢書·郡國志》武威郡十四城,其一為租厲,注「故屬安定」。與此題記合,字亦從禾作租。《晉書·地理志》,涼州武威郡統縣七,無租厲縣,時或省罷。《水經·河水注》:「河水東北流逕安定祖厲縣故城西北,漢武帝元鼎三年,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西臨祖厲河而還,即于此也。王莽更名之曰鄉禮也。李斐曰:『音賴。』又東北祖厲川水注之。水出祖厲南山,北流逕祖厲縣而西北流,注于河。」案《漢書·武帝紀》,臨祖厲河事在元鼎五年冬十月,戴震校酈注云「近刻訛作五年」,則以不誤為誤。李斐曰音「嗟賴」,酈氏引脫「嗟」字。地名每異讀,祖厲蓋音如「嗟賴」也(2)。祖厲之山川,以武帝登陟而著名。沈欽韓云:《玉篇》,祖,子邪切,縣名,字從衣,不從示。所引《水經注》祖字皆從衣。此題記則從禾不從衣,與劉昭志同。《明史·地理志》:「靖虜衞(今甘肅靖遠縣)……西南有祖厲河。」明胡汝礪《寧夏新志》:「靖虜堡屬右屯衞。」《清一統志》:「祖厲河在鞏昌縣會寧縣南,本名庲岔河,又西北逕靖遠縣界為祖厲河,下流入黃河。」《魏書·地形志》:「涇州隴東郡,領三縣,其一為祖居縣。」下云:「前漢屬,罷,後復,屬武威,晉罷,後復屬。」齊召南謂:「祖居即二漢之祖厲縣也。前屬安定,後屬武威,此注『前漢屬』下似脫『安定』二字,衍『罷』字。」中華書局標點本《魏書》校記云:「兩漢或曾罷縣,魏收別有所據,不一定衍訛。」今據此《金光明經》題記,北魏皇興初,租厲縣實屬於涼州武威郡。豈魏收撰志時,改屬隴東郡,且易名為「祖居」乎。《清一統志》:「祖厲故城在今靖遠縣西南。」

張氏造此經時,籍貫已改屬定州中山郡盧奴縣。《地形志》:「定州原為安州,天興三年改,領郡五,首即中山郡,有盧奴縣,為州郡治。」定州之名始此,以平定天下為名也。《水經·滱水注》:「(定州)治水南盧奴之故城……盧奴城西北隅有水淵而不流,俗名黑水池,或曰水黑曰盧,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元和郡縣圖志》十八定州安喜縣下「後燕慕容垂都中山,故改盧奴為弗違縣。後魏平燕,又改為盧奴」與此題記合。清趙東潛有〈盧奴水考〉謂由《水經注》城內有泉一語推之,盧奴城在今州治西北,隔越唐河(《東潛文稾》)。題記云「自慨多難」,其時敕勒屢叛,軍旅旁午,百姓多被迫遷徙。《魏書·顯祖紀》:「(皇興五年)夏四月,西部敕勒叛,詔汝陰王天賜、給事中羅雲討之,雲為敕勒所襲殺,死者十五六。」又《高祖紀》:「冬十月丁亥,沃野、統萬二鎮敕勒叛,詔太尉隴西王源賀追擊至枹罕(《地形志》:『河州治此,領金城臨洮四郡。』)。滅之,斬首三萬餘級,徙其遺迸於冀、定、相三州為營戶。」《源賀傳》云:「是歲河西敕勒叛,遣賀率眾討之,降二千餘落……虜男女萬餘口、雜畜三萬餘頭。復追統萬、勇平、上邽三鎮叛敕勒,至于金城。」多難云云,殆指敕勒為患也。《定州志》卷三「歷紀」書北魏時大事略如下:

元年閏十月,定州丁零叛。

三年,詔定州及冀相二州造船。

四年,賑定州饑民。

太平真君五年,徙北部民于定及冀相二州。

太平真君七年,發定州及冀相二州兵屯長安……發定、司、幽、冀四州兵築塞圍。

《世祖紀》:「(太延二年)八月丁亥,遣使六輩使西域。帝校獵於河西。詔廣平公張黎發定州七郡一萬二千人,通莎泉道。」《張黎傳》云:「世祖詔黎領兵一萬二千人,通莎泉道。」此又定州人民被徵調至西北築路之事實。張主「題記」在此「單城」,自指盧奴縣,而云「興造素經,流通本鄉」,必指武威祖厲縣。定州當北魏時饑饉薦臻,徭役繁興,其民或自河西遷徙至定,或被徵發服役於河西,流轉溝壑。張氏之亡父昺,死於何地不可得知,其子寫經求託生於淨土,並為群生祈脫苦難,陳詞哀戚,即今讀之,有不勝亂離瘼矣之感。

敦煌經卷寫於定州者,尚有S.2106(即英藏斯坦因卷目二一〇六,下同)之《維摩義記·囑累品》。其題記云:「景明原年二月廿日比丘曇興于定州豐樂寺寫訖。」即宣武帝元年(500)。今存《維摩經義記》,寫於北魏者尚有釋瓊許大統三年正月十九日寫(3),大統十四年十月五日普濟寺僧清鸞寫(4)。據《魏書·世宗紀》:「(永平二年〔509〕冬十月)己丑,帝於式乾殿,為諸僧、朝臣講《維摩詰經》。」由於在上之提倡,故此經義記寫者獨多。其一寫於定州豐樂寺,此與《金光明經》皆非敦煌當地所寫者。豐樂寺在定縣七帝寺左近,曾出土武定五年「豐樂七帝二寺造象記」,其中僧人以曇為號者有曇斑、曇秀、曇哲、曇靈、曇端等,獨不見曇興。豐樂寺造象拓本見《定縣志》卷十八《志餘金石上》(原石存眾春園)。《定縣志·古跡篇》寺塔,於七帝寺敍述至詳,七帝寺為定城最古之剎,北魏時豐樂與七帝二寺並稱,見《武定五年造象記》,此記出土與七寶瓶同地,今得此卷題記,關於北魏豐樂寺,又添一資料。定州於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刺史城陽王元鸞以赤金三十六萬斤造大佛像(5),繕起佛寺,釋教更盛(6),曇興所寫經在城陽王鑄像前五年耳。

《魏書·地形志》序稱:「今錄武定之世以為志,州郡創改,隨而注之,不知則闕。」錢大昕云:「伯起志州郡,不述太和全盛之規,轉錄武定分裂之制;至秦雍以西,不在東魏疆域之內,乃據永熙綰籍以足之,未免自亂其例。」《地形志》之作,向頗為人詬病,溫曰鑑因撰《地形志校錄》,惟可援據之新資料殊不多覯。若《水經注》引《魏土地記》及《大魏諸州記》,只寥寥數語。今此題記於武威郡及隴東郡所屬之租厲縣問題,提供一答案,可補伯起之缺。至租厲縣屬下鄉里名稱尤向所未聞。題記有裨於史學,更不可忽,爰不辭覼縷,為考證如上。

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