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古镇文化大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达州·石桥

石桥,旧称石桥河,因场内溪河上有多座石桥而得名。先秦及以前,这里为巴族先民聚居地和巴国领地,秦灭蜀后,属于巴郡辖地。隋开皇初年(581年),此地为永康县属,永康县后于开皇十八年(598年)时改为永穆县,当时的永穆县辖石桥等十多个乡场。唐武德二年(620年),永穆县西境改置太平县,石桥为永穆县西境内大场,或为太平县治所(另一说是在大竹石桥铺),太平县后于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并入永穆县。宋元时期沿用旧制。明初,置柳阳县,治地石桥,后于明末清初战乱时撤销。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石桥河等4场划属宝芝乡,清嘉庆时期,绥定府设外委(清代武官名)于石桥处。按清时的辖制关系,石桥河地名全称为:四川绥定府达县宝芝乡三保义十甲石桥河。石桥河场于民国中期改设为石桥乡,乡制一直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改设为镇。

达州,古名通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通川县,意即“万居四达”之地。宋乾德三年(965年)改设达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称达县,清嘉庆七年(1802年)升为绥定府。地处川陕鄂交界地带,据凭山险,达州历来是四川东北部的防卫重地,经历过数次战乱。南宋抗蒙期间,达州军民修建起多处城寨,深沟坚壁,以守为攻,取得辉煌战绩。元末明初,元军与朱元璋部队,以及地方武装也在这一带厮杀拉锯。明末清初,明军与满军,以及张献忠部队也在这里各据山头,苦争恶战。石桥,达州西部防守,历次战乱中均是护城之要隘,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宋元及明清时期,石桥周边设有仙女寨、云幕寨、火盆寨、英武寨、安平寨、天鹏寨、威武寨、高寺寨、绢机寨和东升寨防卫。至今,石桥及其周边仍保留有很多古时的营寨地名,如库楼营、高寺寨、帽落寨、五安寨、威武寨、金城寨、保顶寨、天蓬寨、云雾寨、清明寨、陆陈寨等。

军屯与民屯,石桥渐成人居大场,加之这里是巴州与达州古道的中部驿站,也是陆路辐射东至营山、仪陇,西通达州、宣汉的道口,自然这里也是商集要地。明代以来,这里一直是远近人员过往与停歇、农商物资储运与集散的大场。明末清初,战乱停歇,石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清康熙至乾隆时期,先后有来自湖广省、江西省、广东省等多地的移民辗转迁徙而来,大量移民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及其祖地的民风民俗。勤劳修业,耕读传家,移民们安居于此,和睦相处,齐心合力于石桥河场的建设与拓展。清中期时,石桥河场形成了有大小街道十多条的大场,人户数千,商铺上百,至晚清民初时,更被誉为达县之首场。

石桥河场的老街,包括抚州街、广东街(后改名为花市街)、梁子街、大井街、平桥街、烟市街、糖市街、后街、太平街、新场街等。依山顺势,各街道由青石板铺设,规整有序,街巷间有石梯相连互通。抚州街和广东街,为清初江西籍和广东籍移民集中居住地,这些街名也是外省移民落业在此的重要史证。如当地徐姓住民,其先祖就是于清乾隆年间从“江西抚州府崇仁县永秀乡单八都”迁徙来此地的。场上的烟市街和糖市街为古时石桥河场商业分区设市的明证。老街区现存的民居建筑,沿街两旁而立,高低错落,大多是清代至民国时期修建的,以二层穿逗式坡屋顶房屋为主,其间不乏四合院和套院。很多宅居房屋一层带有骑槛商柜,旧时“前店后宅”或“下商上宅”的功用十分明显。

作为古老的县城和乡场,石桥还有众多的公共建筑,包括各类会馆和大小寺庙等。清中期至晚清期,落户石桥的各省移民先后修建了各自的同乡会馆。禹王宫,又称湖广会馆,位于梁子街,为湖广籍移民所建;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分别位于抚州街和太平街,为江西籍移民所建;龙母宫,又称广东会馆,位于现园丁街;神龙庙,为湖广、江西、广东等八省公署,位于现列宁街。移民会馆之外,还有文昌宫、楼子庙、地母庙、灵官庙等建筑,以及建于民国初期的天主教堂。这些古代建筑,规模宏大、工造精美,极具艺术欣赏和历史文化价值,遗憾的是大多已被损毁,或仅有残存。

石桥场现存且保留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当属建于清代的石牌坊群,这些石牌坊也是石桥场的标志性建筑物。石桥场共有四座清代石牌坊,皆为当时的节孝牌坊,即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老街中由东向西,第一座牌坊建于清同治六年(1868年),为当时官人马春芳之妻许氏而建;第二座牌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为当时官人马洲之妻郭氏而建;第三座牌坊建于清同治九年(1871年),为当时官人徐文点之妻李氏而建;第四座牌坊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当时官人徐定国之妻汪氏而建。四座牌坊皆为青石砌筑,“四柱三门三叠檐”,檐角上翘,牌坊上部刻有大字“圣旨”“恩赐”“节孝”“诰封宜人”等,立柱正反面刻有颂扬女主人的楹联。这些刻字均为当时朝廷大员、地方高士,或书法名家所书写。牌坊上还雕刻有花卉、动物等各类图案,以及神话故事或历史典故,如“八仙过海”“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二十四孝”等。石桥场的清代石牌坊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并被古人所看重。移民们来到石桥后,辛劳之余,不忘教启后人,各同乡会,以及一些大户人家出资或集资举办私塾、义学,培养乡人子弟。清道光三年(1823年),当地乡绅贤达出资在石桥河场南外的帽落寨开建“宝善书院”。民国期间,“宝善书院”先后更名为“石桥河县立第四国民高级小学”“县立第五区石桥河小学”“石桥乡中心国民学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又在龙母宫(广东会馆)里开建“达县私立宝善初级中学”,设有“仲尼班”和“孟轲班”。近两百年里,石桥各学堂庠校培养出了大量的俊良贤才,给石桥之历史添上了光彩的一笔。

石桥有一条以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为名的街道——列宁主义街。该街由原太平街、新场街,以及去往鲁家坪的街组成。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十一师进驻石桥,是年底,红九军、红三十军政治部先后抵达石桥,当时的红三十军政治部就设在文昌宫内。在石桥期间,红军建立了区乡两级苏维埃政权,开展打土豪、分土地活动,并组织赤卫军、童子团进行广泛的红色宣传,动员民众参加红军。为扩大影响,红军将太平街、新场街命名为“列宁主义街”,通过书写口号、錾刻标语,以及街头表演等方式,介绍和说明革命的任务和目的。

当年红军在列宁街四座节孝牌坊上留下的多处錾刻标语,记录下了这段历史,这些錾刻标语也成为了如今石桥最为显著和有特色的文化遗迹。留下的錾刻标语内容,包括“活捉刘湘,活捉杨森”“巩固赤区,扩大赤区”“工农专政、无产独裁”“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唯有我们劳苦工农”“打倒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刘湘是帝国主义走狗”“打倒三民主义,打倒国民党”“实行共产主义,拥护共产党”“刘湘是剥削工农的强盗,刘湘是奸淫妇女的魔王”“打垮杨森、田颂尧、刘存厚,坚决消灭刘湘”“拥护共产党,活捉刘存厚”“打倒帝国主义,武装拥护苏联”“刘湘、杨森不是川军,乃是整川里穷人的军队”等,还刻有大字“列宁”“列宁主义街”等。此外,红军还在石桥场其他一些地方留有錾刻标语。

石桥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明末清初多省移民的到来,更是带来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几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和纯朴的民风民俗并沿袭至今,各类民间表演活动包括“烧火龙”“娃娃班”“车车灯”“打花鼓”“划旱船”“抬花轿”“踩高跷”“川剧坐唱”“翻山铰子”和“烟火架”等,其中“烧火龙”和“翻山铰子”尤为有名。

石桥的“烧火龙”活动,由早期南方移民带来,是为防火防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由青壮年汉子组成的舞龙队,手举用竹篾和麻布做成的龙头、龙身、龙尾、龙珠,伴随着鼓点沿街舞动,街人及观者则用配制出的焰火对长龙进行喷射燃放,整个活动仪式包括扎龙、点睛、请水、烧龙、送龙等几个部分。游龙翻飞腾跃,火花流光四溅,场面十分热闹。

“翻山铰子”,又称“刷铰子”,据说是由清咸丰年间石桥河的民间艺人冯白仁首创。150多年来,一直深受巴山各地乡民的喜爱,石桥周边多地,以及平昌、渠县、营山等地乡村都有“翻山铰子”的表演活动。“铰子”是当地人对“镲子”的俗称,艺人表演击打镲子中,挥动双镲,不时甩过头顶,或绕过腰腿,翻旋飞转,这种甩过头顶的动作被称为“翻山”, “翻山铰子”由此而得名。关于“翻山”,另一说法是表演队经常翻山越岭去农户家表演,故取名“翻山铰子”。“翻山铰子”可由一人表演,也可由多人表演,根据表演场地的不同可分为“高台铰子”和“平地铰子”;根据系绳的长短不同可分为“长绳铰”和“短绳铰”。相当长的时间里,“翻山铰子”主要在迎亲送亲、祭神驱邪等活动中表演,或者作为一种仪式,现在作为川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乐舞,经常表演于各种农乡活动中。

丰富的古建遗存和红色革命历史,以及特有的民风民俗活动,为石桥镇珍贵的文化资源,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得到体现。可以相信,石桥的魅力还远不止这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