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土溪
土溪镇,位于渠县北约20千米处的渠江河边。汉承秦制,时设巴郡宕渠县,治地就在土溪镇渠江对岸的城坝村。东汉建安时期,汉中王刘备在此设益州宕渠郡,辖管汉昌(今巴中)、宣汉、宕渠3县,时因人户过万,宕渠县被列为上等县。唐武德元年(618年),置賨城县,后于唐武德八年(626年)撤。唐宋元明历朝历代,土溪一直是渠江边的码头集市。清雍正八年(1730年),设土溪场,民国初期,置土溪乡,乡制延续至本世纪初,后改设为镇。
土溪建制久远,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其实远在秦以前,这里就是人居要地。近年来,对土溪城坝的考古有了新的发现。城坝遗址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至六朝时期,遗址中有夯筑城墙残留和大量两汉时期的堆积物,城址外分布着众多的水井、土窑和房屋基址,还有很多西汉时期的土坑墓和木椁墓,而遍布最多的则是大小与形制不同、图案花纹各异的汉砖。各类出土物中,15枚汉代竹木简牍尤为珍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批竹木简牍记载的内容丰富,包含有当时的法律文书、书信等,其中还有“河平二年”“竞宁元年”的明确年代记载。出土物中还有大量的竹编器物,包括竹筐、竹篓等,这些器物表明了两千多年前土溪的竹编工艺就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城坝遗址中发现的“石渠”文字瓦当,更充分地证明了此地就是古“宕渠城”所在地。
土溪历史,往前追溯,涉及古賨国。东晋《华阳国志》中记有:“宕渠盖为故賨国”,民国《渠县县志》中也记有:土溪城坝“属巴之賨国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賨”字:“賨,南蛮赋也。”即“賨”为古时西南少数族裔缴纳的特别税赋之名称。后称呼这些缴纳賨赋的人为“賨人”。据记载,賨人勇猛彪悍,且善歌舞,战争中常被征召为先锋。关于賨人,有说其是巴人一支的,也有不同的看法。商周时期,賨人就生活在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流域,战国初期,楚王将賨人领地分封给芈姓宗裔并在土溪城坝建立賨国。后在秦楚相争中,賨国被灭。
西晋晚期,李雄在成都称王,后又称皇帝,改元晏平,国号大成。李雄即为賨人之后,其祖籍就在宕渠,李雄登基后在土溪城坝复置宕渠郡以振故里。李雄称帝时期是賨人在其领地最后的辉煌时期。东晋末及南北朝时期,大量南方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先后进入巴蜀地区和賨人领域,地盘与资源的争夺不可避免。“地为诸僚所侵,郡县悉废”,历经多年的残酷战争,賨人最终逃离故乡外迁,后与廪君种巴人及其他部族融合。賨人部族逐渐消失,退出历史舞台。比较多的观点认为,现在的土家族人就是賨人与巴人的后裔。土家族人现在仍部分保留着古賨人的语言及其生活方式,包括织锦、服饰、民居、丧葬与崇巫习俗等。
土溪及其周边,汉代遗迹处处皆是。走进村子或农户,到处可看到汉砖堆积——垒砌的田坎和围墙、铺设的道路和院坝。许多房屋、圈舍直接用汉砖为建材。真正让土溪名声在外的就是其境内的多处汉阙,故土溪素有“汉阙之乡”的美称。全国仅存的不足30处汉阙中,土溪就占有6处。汉阙,即汉代石阙,是一种仿木结构的纪念性建筑物,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之人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级建阙。土溪汉阙,雕刻技术精湛,雕饰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渠江,流经四川东北部,其东源州河出自大巴山西南麓,北源巴河出自米仓山南麓。州河西流,巴河南下,在渠县三汇镇合流为渠江。渠江经三汇、土溪,过渠县、广安,在合川汇入嘉陵江。渠江流域,自古是人类居住、生活与劳作的地方。借助这条水路,土溪上通秦陕,下达巴渝;陆路则可通过万州东连渝北和鄂西,西边可到顺庆(南充)和遂州(遂宁)。汉唐以来,土溪水陆码头承担了客商驿站和货物转运的功能,东来西往,上通下达。晚清民国时期,是土溪镇兴隆之鼎盛时期,当时的土溪场建立了商会,各种商帮多达近20个。土溪码头,舟船密布,上游及周边地区的粮食、山货、木材、药材等在这里集结转运至下游;下游合川、重庆等地的食盐、布匹、百货等在这里囤积转运至上游及周边。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土溪场有大小造船厂10余家、工场30余处,场镇上旅店、饭馆、茶馆、酒肆、商铺比邻而建,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乡场上车水马龙、帘幌招摇,十分热闹。
与巴蜀地区其他乡镇一样,土溪人也多是早期移民后裔。东汉豫州、幽州刺史冯焕为中原人,其家族迁徙至土溪,土溪赵家坪的汉阙即为他而建造,阙身正面铭文“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冯焕家族大概是有记载的来此最早的一批移民。城坝村傅姓家谱记载表明,其先祖为明初时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扒凿岭黄泥嘴迁来此地。移民姓氏变化最有意思的当属土溪涟水村雷巨坪的雷氏族人。据称元末时,李君佑因仕入川,后携家人从湖广麻城迁徙至渠县云合里刘家湾(今土溪雷巨坪),向、左、温、周几家世在李氏邀约下一同从老家迁了过来。后来时局发生变化,兵燹丁乱,乡民担心受恐产,为凝聚乡邦,同心合力,以避外侮,在李氏入川四世祖的倡议下,李、向、左、温、周五家经过商议,确定五姓归一,改姓为雷,后又共同建起了“雷氏总祠”。雷姓渐渐发展成当地的大姓。土溪雷姓的由来,为华夏姓氏研究提供了特别案例。
移民们非常重视子弟的修学进取,清中晚期时,土溪场就有多个私塾,民国九年(1920年),当地坤粮贤达出资在盐店巷子和新街之间的文昌宫里创办了土溪完小,开设新学课程,培养乡中子弟接受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
古賨人文化与移民文化给土溪留下了深厚的印记。当地的“巴渝舞”“竹枝歌”“耍锣”和“舞龙”等活动,都是古时延传下来的民间表演活动。巴渝舞,传为早期賨人战前用于鼓舞士气的舞蹈,也是賨人练兵习武的一种运动方式。表演者披盔挂甲,手持武器,在铜鼓击节中载歌载舞。汉代以来,特别是唐代以后,巴渝舞渐渐成为官定舞种并在民间广为传演。竹枝歌,也称竹枝曲,宋《太平寰宇记》中就记载有:“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清人于鹄写有一诗:“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竹枝歌为土溪及渠县多地明清时期甚为兴盛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对后来的诗歌、号子的格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耍锣,属于传统打击鼓乐,也是流行于土溪及周边乡里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表演器具包括锣、鼓、镲、钹等,通常在节庆或婚丧嫁娶等活动中进行,特别是在丧事中盛行。耍锣的曲牌多样,打法变化多,节奏感强,极富地域色彩,被称为是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土溪乡也被冠以“耍锣之乡”。舞龙,由清初移民带来,四川很多乡地都有类似的表演活动。土溪舞龙,由20多个壮汉舞动两条金龙,上下翻飞于火花之中,灯光点点,鞭炮阵阵,场面惊险刺激,热闹非凡。
土溪镇尚保留有几条老街,清代民国时期的民居还有部分留存。只是各个宫观寺庙,多已被毁或仅留残遗。老街上有不少茶馆,里面坐满了乡人,很多小店铺,门里门外也坐着人,当地居民那闲适、慢板的生活,着实让人羡慕。江边码头,渡船来回载运过往的人,站在高处,看着他们上船下船,以及江边洗衣的场景,感觉似乎回到了远远的过去,让人联想翩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