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实施定制化生产面临的问题
在智能制造的时代,世界经济类型将会从市场导向型转为消费导向型,而定制化生产的模式也会普及开来。但在此之前,中国制造面临着不少严峻问题,如内外市场萎缩、成本优势渐失、品牌溢价失效和欧美国家高端制造倒逼中国制造业变革。面对这四大问题,中国制造业的真正出路就在于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
内外市场萎缩,制造业市场饱和
由于中低端制造业的门槛低、参与程度广泛,三十多年来,中国制造企业层出不穷。每年制造产生的产品由满足内需到对外出口,所占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每年工业产值的不断增加,制造业产能和产量已经明显过剩,供给也早已远超预期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中国消费结构却在不断升级,消费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的功能性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本土消费者的需求,而个性化和科技感强的创新性产品却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中,年轻的消费者将视线更多地锁定在“智慧型和时尚型”产品上,如苹果手机。在这个过程中,低端大众化的制造产品正在不断被驱逐出市场。
从目前看,虽然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功能型、品牌化向体验式、参与感转变,但是多数的中国制造企业却跟不上消费者的步伐,甚至可以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在外需萎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市场早已饱和,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业空心化的不断加剧。
收益杠杆失衡,成本优势渐失
长期以来,依靠廉价的生产成本中国制造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迅速扩大市场的目标,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但随着生产成本的快速上涨,中国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领域的竞争优势正在一点点消失。
日前,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已经接近美国,其生产成本的差距也缩小到5%的范围之内。其中,除了汇率变动的影响之外,还来自于劳动成本和能源成本的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劳动成本平均比美国要低22%。2008年,生产成本的优势下降到只剩下5.5%。中国制造的成本正在逼近美国。时至今日,与十年前相比,中国工人的工资年均上涨了12%,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除此之外,中国近十年地价飞涨,制造业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各种叠加因素让中国制造的产品运往各地的成本大幅提高,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在一点点消失。
品牌溢价失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在借助成本优势和广阔市场赚得“第一桶金”之后,也曾效仿欧美制造企业,试图摆脱产品同质化的发展瓶颈,用消费者的品质和情感诉求重塑品牌,实现品牌的再次溢价。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制造业都在中低端市场中徘徊,无论是格力、海尔,还是其他数以万计的贴标产品,中国制造企业多数都是依靠“薄利多销”来创造利益价值,品牌难以形成企业的一种可变现资产,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面前难逃厄运,始终未能实现向高端领域的突破。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制造业欠缺工匠精神,从而一直被外界贴上廉价、低质形象的标签。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制造业很难从需求、动机培育、价值和角色塑造、习惯和归属感塑造等方面对品牌溢价形成拉力。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前任董事长罗伯特·士普·伍德鲁夫曾说: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即使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企业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一定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再细数一下中国的制造产业,相信没有哪家企业的领导者会像伍德鲁夫这样自信。
欧美国家高端制造倒逼中国制造业变革
制造产业高端化成为大势所趋,美国的制造业“回流”就充分论证了这一点。欧美国家倡导的“再工业化”,为中国制造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制造业回流不单单是指将传统的制造产业迁回到国内,而是战略性制造产业的主导权的控制。长期以来,美国以创新、科技和品牌元素所积累的制造产业正在向新的领域迈进,在这之中,高端智能化是主要方向之一。
作为“代工生产”的制造大国,中国尽管实现了制造业年产值2万亿美元的突破,并在规模和产值上一路领先,但在竞争力上却始终赶不上美、德、日等制造大国。
随着这些国家向高端制造业领域迈进,中国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也将会受到狙击。现如今,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是难以应对来自低生产成本国家的竞争挑战,造成中低端制造产业的外流;二是在高端制造领域难以与欧美国家相匹敌。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道路愈加艰难。
中国制造业的真正出路: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
随着消费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国正在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进入到精益求精的定制化时代。在定制化时代,中国的制造业最需要做的就是要保证自身的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它指的是专注于某一领域,且针对某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苛求完美的一种精神理念。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一种“差不多”的精神——凡事只是满足于99%,甚至90%就不再继续推敲打磨产品。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曾在公开场合发问:“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企业,却生产不了让消费者想要的马桶盖、电饭煲?”而这,也恰恰隐射了中国制造业的诟病,也就是“差不多”思维。
在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就要摒弃“差不多”思维,不要让短期的利益熏染了自己的双眼。只有经过精工制造,拥有切合实际的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众多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品质融入产品当中,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口碑,摆脱粗制滥造的形象,增加今后用品质获得品牌高溢价的能力和机会。
当然,工匠精神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除了将工匠精神纳入国民教育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工匠精神的养成的制度体系外,还要在社会上树立起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
在“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下,只有当个人、社会、政府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制造,才能让中国制造业的筋骨强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