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定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企业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

工业定制要求有与之适应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虽然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少企业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但当前我国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企业生产缺乏柔性,对市场反应能力低

柔性生产的基本特征是:技术柔性、时间柔性、分散生产、产品种类多和弹性生产,其要求加工制造做到灵活、可变和可调节。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用户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征,因此产品生命周期和交货期在不断缩短,这就要求企业以柔性生产管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要想适应现在市场多变性的需求,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必须要在短时期内,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如果不迅速调整战略的话,可能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位置。比如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编制生产计划的。投入产品与调整产品对整个计划影响较大,再加上企业生产的反馈信息比较慢,下月初才有上月末的生产统计资料,无法实现动态调整,生产严重滞后,从而导致生产系统速度慢。

企业的“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

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指的是各个零部件生产阶段,各自都以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生产,而后推到下一级,由此逐级下推形成“串联”,平行下推形成“并联”,直到最后的总装配,构成了多级驱动的推进方式。

由于生产是“多动力源”的多级驱动,加上没有严格有效的计划控制和全厂的同步化均衡生产的协调,各生产阶段的产量必然会形成“长线”和“短线”的境地。长线零部件“宣泄不畅”进入库存,加大库存量,而短线零部件影响配套装配,形成短缺件。然后,当“长线”越长,“短线”越短时,使各种库存无法起到协调生产,保证生产连续性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会造成多方面不利的影响,比如:在制品积压;流动资金周转慢;生产周期长;给产品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等带来影响。

单一产品的“大而全”或“小而全”生产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生产结构方式,不仅排斥了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和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也排斥多样化经营,只靠增大批量降低成本生产。实际上,这样的生产结构方式不利于企业分散风险,更不利于企业提高效益,以及促进企业顺利成长。

现代化大生产是充分利用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协作,组成专业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整机厂和专业化的零部件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且消费需求也多样化,从而引起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应缩短。为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企业必将转向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的生产。

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计划控制力弱

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单位进行的,但由于各生产阶段内部的“物流”和“信息流”是以零件为单位,因此作为厂一级的生产计划只能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下达到各生产阶段,而不能下达到生产车间内部。生产车间内部则根据厂级生产计划,以零件为单位自行编制本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但由于各生产车间的工艺、对象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各生产车间产量进度也不相同。而厂级计划是以产品为单位编制的,无法对各车间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作业计划起到控制作用。

如果用西方管理的观点来审视管理,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征,就是伦理与管理合而为一,如将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合在一起。在这种管理思维下,企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只知做人的道理,却不知做事的方式。也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要克服传统生产方式的管理弊端,并从传统观念向先进生产组织方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