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基础兽医学部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血管生理

1.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动脉血压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管壁的侧压力。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舒缩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在心动周期内,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在心舒期内,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增加时,射入动脉的血液量增多,收缩压升高,由于收缩压升高使血流加速,使心舒期末大动脉内存留血量增加不多,故舒张压增高不明显而使脉压增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少。

(2)心率 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舒张期内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致使心舒末期主动脉内存留的血液量增多,舒张压升高明显。由于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流加速,在心缩期内有较多的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外周。所以,尽管收缩压也升高,但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致使脉压减小。相反,心率减慢,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但舒张压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致使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 如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改变时,对收缩压、舒张压都有影响,但以对舒张压影响更显著。当外周阻力增大时,动脉血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动脉内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相反,当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下降,但舒张压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致使脉压增大。

(4)主动脉与大动脉管壁弹性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对动脉血压起缓冲作用,可使脉压减小。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相适应,才能使血管足够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如果血管容积不变而循环血量减少,或者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容积增大,都可使体循环的平均充盈压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上述影响因素都是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讨论某一因素变化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实际上,在各种不同生理情况下,各种影响因素都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在某种生理情况下,血压的变化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1)中心静脉压及其影响因素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压力逐渐降低,当到达微静脉时,压力降至15~20mmHg,到达右心房处时,血压最低,压力接近0mmHg,即接近大气压。通常将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而把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内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如下。

①心脏射血能力。心脏射血能力强,能及时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则中心静脉压较低。反之,心脏射血能力减弱,中心静脉压将会升高。

②静脉回心血量。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加快,则中心静脉压升高;反之,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减慢,则中心静脉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可作为监测输液量和控制输液速度的指标。输血、输液过多超过心脏负担时,中心静脉压将升高,当中心静脉压超过1.6kPa以上时,输液要慎重或暂停。

(2)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凡能影响上述因素者,都能影响静脉血的回流。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当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时,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也增多;反之,静脉回心血量就减少。

②心肌收缩力。心脏收缩力越强,心舒期心室内压越低,对心房和大静脉中血液的抽吸力量也越大,故促进静脉血回流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相反,心肌收缩力减弱,大量血液淤积于心房和大静脉,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如右心衰竭时,右心收缩力减弱,血液淤积于右心房和腔静脉内,使中心静脉压升高,静脉血回流受阻,静脉系统淤血,病畜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后肢浮肿等症状。如左心衰竭,则可因肺静脉血回流受阻,而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

③体位改变。动物由卧位转为立位时,由于重力影响,使心脏水平以下的容量血管血管扩张,容量增大,故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收缩时,挤压静脉血管,使静脉血回流加快,由于外周静脉中有瓣膜存在,使静脉内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回流。骨骼肌舒张时,静脉内血压降低,可促进毛细血管血液流入静脉而重新充盈。因此,骨骼肌的节律活动,也起到“泵血”的作用,称为肌肉泵或静脉泵的作用。

⑤呼吸作用。吸气时胸腔内压力下降,使胸腔内大静脉和心房被动扩张,容积增大,压力下降,从而使静脉回流加速,促进静脉血回流入心脏。呼气时,胸膜腔负压值减少,由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量也相应减少。因此,呼吸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吸气动作产生的促进作用。

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系统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并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及微静脉七个部分组成。

(1)营养通路(又称迂回通路) 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

特点:血液流经该通路途径长,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因此有利于物质交换。

功能: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血液经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回到微静脉。

特点:这一通路途径较短,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血流速度较快,在物质交换上意义不大。该通路在骨骼肌组织的微循环中较为常见。

功能:使部分血液能及时通过微循环快速返回心脏。

(3)动静脉短路 血液经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直接回到微静脉。

特点:这一通路管壁较厚,途径最短,血流速度快,但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多分布在皮肤、手掌、足底和耳郭。

功能:具有体温调节作用。

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1)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血浆成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都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血浆滤出血管壁的动力是有效率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取决于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四个因素,其中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毛细血内液体滤出而生产组织液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是促使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之差决定着液体进出的方向和流量。

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有效滤过压约为1.33kPa,而在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约为-1.6kPa,因此,在动脉端,液体就由毛细血管滤出生成组织液;而在静脉端,液体从组织间隙中被吸收回毛细血管。组织液不断生成又不断回流,形成动态平衡。在回流中,约90%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约10%的组织液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再经淋巴系统汇入静脉。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如因某些原因使组织液生成过多或回流障碍,可导致组织水肿。

(2)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①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加。如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结果组织液生成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 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可导致组织水肿。如动物长期营养不良或肝病导致蛋白合成减少以及因肾病引起蛋白排出增加,都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过多而造成组织水肿。

③淋巴回流 约10%组织液是经淋巴管回流入血,一旦淋巴液回流受阻,在受阻部位远端的组织间隙中组织液积聚,也可引起水肿。

④毛细血管通透性 如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显著增加,部分血浆蛋白可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是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大,导致水肿。如动物被烧伤、出血过敏反应以及发生炎症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易引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