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意大利履带式步兵战车
一、VCC-1履带式步兵战车
(一)简介
该车是根据意大利机动车辆技术局(Automotive Technical Service)的发展计划而研制的,其研制和生产均由奥托·梅拉拉公司完成,目的在于提高M113A1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战斗性能。因此VCC-1是以意大利奥托·梅拉拉公司根据美国食品机械化学(FMC)公司特许生产的M113A1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M113A1相比,主要改进是增强装甲防护和改善步兵从车内瞄准射击的条件,此外步兵的座位也有改进。最后一批VCC-1于1982年交付意军使用,同年开始向沙特阿拉伯交付采用该车底盘研制的“陶”式(TOW)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二)结构特点
1.总体布置
驾驶员在车体前部左侧,其前部和左侧有4个M17潜望镜,另外还有1个装在驾驶窗上能旋转360°的M19潜望镜,后者也可换成红外夜间驾驶仪。
该车基型车,即MK1型,主要武器为1挺12.7mm的M2 HB机枪,装在能旋转的枢轴上。未列装的MK2型的主要武器类型和口径与MK1型一样,但为遥控式。目前仍处于样车阶段的MK3型,主要武器为1门外置式20mm机关炮。
动力舱位于驾驶员右侧,进、出气百叶窗均在车体顶部。
车长位置紧挨驾驶员后,有5个M17潜望镜;炮手在车长右侧,也有5个M17潜望镜。舱门有3个舱盖,打开时可用于两侧与后方防护。前上装甲板上和载员舱内均有保养发动机的工具。
载员舱可容纳步兵6人,有4人在两侧,面朝外;右侧还有1人靠近后门,面向后;另外1人在车体后部中央,也是面向后。该舱两侧上部甲板倾斜度大,以提高防弹性能。车体每侧都有2个射击孔,射击孔上方均有观察镜。车体后门用动力操纵,放下时可作为跳板,便于步兵上下车。后门右侧有1个射击孔,左侧有安全门,一旦跳板式的后门失灵时可以启用。载员舱顶部后面还可安装1挺7.62mm机枪,以掩护该车的后方。
车体顶部后面机枪手两侧各有1台风扇,用以排除载员舱内的烟气。后门的两侧各有两个铝制油箱。
2.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车的主要武器为1挺12.7mm M2 HB机枪,弹药基数为1050发。
(2)辅助武器 辅助武器为1挺7.62mm机枪。弹药基数为1000发。
3.动力装置
该车采用了通用汽车(GM)公司生产的型号为6V-53的6缸水冷柴油机,在转速为2800r/min时,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58kW。
4.传动装置
采用的是阿里逊(Allison)公司的TX-100三速自动变速箱。
5.行走系统
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5个双轮缘负重轮,无托带轮。第1和第5负重轮处有液压减振器。
该车可水陆两用,水上行驶时用履带划水推进,入水前将车前防浪板升起,并使2个电动排水泵工作。
6.防护系统
(1)装甲防护 该车车体采用铝合金焊接结构,并在车体前部和两侧披挂附加钢装甲,从而增强了防护性能。
(2)特殊防护 舱内有火灾报警与灭火装置。
(三)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该车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见表1-28。
表1-28 VCC-1履带式步兵战车主要性能
续表
二、OTO C13履带式步兵战车
(一)简介
该车是奥托·梅拉拉公司专门为出口设计的,与早期的装甲人员输送车比较,装甲防护增强,机动性提高,而且外形也较矮。
该车于1982年公布于世。第一辆样车没有射击孔,于1983年初完成,第二辆样车有射击孔,于同年晚些时候完成。到1987年年初,已完成不同结构的5辆样车。
(二)结构特点
1.总体布置
该车车体采用铝合金焊接结构,车体前部和两侧上部倾斜较大。为保证在限定的重量内获得最佳的防护性能,采取的其他措施是增加附加装甲并用螺栓与车体前部和两侧装甲连接。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在其前方和左侧有4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红外或被动式夜间驾驶仪。
炮手兼车长在车体中央,有1个指挥塔。指挥塔可旋转360°。
动力装置和所有的机动性部件均在驾驶员右侧。动力舱有1个较大的双开门。进出气百叶窗位于车体顶部及左侧。在发动机上方有散热器和风扇,与发动机连接较好。转向差速器在车体的最前部。
载员舱在车体后部,人员通过液压操纵的跳板式大门出入,该门比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大。另外,在左侧还有1个门。在顶部有3个舱门,其中两个为长方形,一个为圆形。顶部后方两侧还有2台电扇,用以排除武器发射时所产生的烟气。载员座位为单人座,可以折叠。载员舱右侧有3个、左侧有2个射击孔,每个上方均有观察镜。舱内空间便于12名乘载员存放个人的装具和5挺5.56mm突击步枪。
2.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该车的主要武器是1挺12.7mm M2 HB机枪,弹药基数为800发。
3.动力装置
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艾索达·芙拉西尼公司生产的ID 38 SS V6机械增压发动机,在转速为2800r/min时的功率为265kW。
4.传动和操纵装置
该车采用了带液力变矩器的液力机械传动装置,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转向装置类型为液压转向,助力操纵。采用了液压操纵的盘式主制动器和机械操纵的停止制动器。
5.行走系统
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有6对负重轮和3对托带轮,在第1、2、5和6负重轮处有液压减振器。在履带的上部有防护裙板,必要时裙板可以打开,便于对履带上部进行检查。
6.防护系统
(1)装甲防护 该车可防穿甲枪弹和炮弹破片,如在100mm以内距离上可防12.7mm穿甲弹。
(2)特殊防护 车内发动机舱内有自动灭火装置。任选设备有空调系统、三防装置。
(三)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该车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见表1-29。
表1-29 OTO C13履带式步兵战车主要性能
续表
(四)改进车型
1.OTO C13/20步兵战车
该车有乘员9人,其中包括步兵6人。装有奥托·梅拉拉T20双人炮塔,用动力操纵,内有1门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20mm MK20 Rh202机关炮、1挺7.62mm并列机枪,两侧各有3具1组由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战斗全重15.5t。
2.OTO C13/25步兵战车
该车有9名乘员。采用奥托·梅拉拉公司的T25双人炮塔,也用动力操纵,内装1门厄利空-比尔勒(Orelikon-Buerhle)公司的25mm KBA机关炮,1挺7.62mm机枪。两侧各有1组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3具。战斗全重为15.7t。
3.OTO C13/60A和OTO C13/60M步兵战车
该车有乘员7人,其中包括步兵4人。战斗全重18.0t。采用奥托·梅拉拉公司的T60/70双人炮塔,用电操纵,内装1门60mm的60/70超高速炮、1挺7.62mm并列机枪,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4具。
T60/70炮塔有两种,一种为T60/70A型,有自动装填,另一种为T60/70M型,人工装弹。T60/70A型可选用两种火控系统,一种是FCS Mod 60 MK1,为昼间型;另一种为FCS Mod 60 MK2,为昼夜型。
4.OTO C13/90步兵战车
该车的乘员也是9人,其中包括步兵6人。采用奥托·梅拉拉公司的OTO T90CKL双人炮塔,内装1门90mm火炮、1挺7.62mm并列机枪,两侧各有3具1组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该车战斗全重为16t。
三、VCC-80履带式步兵战车
(一)简介
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方案确定之后,意大利陆军方于1982年2月与奥托·梅拉拉和伊维科·菲亚特两家公司签订了5年的研制合同,包括生产3辆样车。到1988年,3辆样车已完成,并由意大利军方进行野外鉴定试验。
(二)结构特点
1.总体布置
该车车体和炮塔均采用铝合金焊接结构,车体有附加钢装甲,并用螺栓与车体连接。车体低矮,至炮塔顶部仅2.250m。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其前部和两侧共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微光驾驶仪。
炮塔位于车辆中央,用电驱动,旋转360°所需时间为6.3s,车长在左,炮手居右。动力舱位于驾驶员右侧,进出气百叶窗均在车体顶部,排气管则在车体右侧。
载员舱在车体后部,可容纳6人,两侧各坐2人,均面向前;中央也是2人,1个面朝前,另1个面向后。有5个射击孔,每个上方有观察镜。载员通过车后液压操纵的跳板式后门上下车,此外还有安全门。顶部有2个长方形舱门和1个圆形舱门。
2.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车的主要武器为1门厄利空-比尔勒(Oerlikon-Buerhle)公司KBA-B02型25mm机关炮,主要部件有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等。
(2)辅助武器 该车的辅助武器为1挺7.62mmMG42/59并列机枪。在炮塔两侧各有3具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
(3)观瞄装置 车长有6个潜望镜,便于周视观察,其中车长门前的1个潜望镜可360°旋转。炮手前面有1个瞄准镜,用于主炮和并列机枪瞄准。
3.动力装置
该车采用了菲亚特(FIAT)公司生产的6V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其功率为353kW(480马力)。
4.传动装置
该车采用的传动装置是ZF公司的ZF 20 SHT 500液力机械传动装置。
5.行走系统
该车可采用扭杆或液气悬挂装置。行动部分有6对负重轮、3对托带轮,其上部有护板。
(三)主要技术技术性能
VCC-80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见表1-30。
表1-30 VCC-80履带式步兵战车主要技术性能
续表
四、“达尔多”履带式步兵战车
(一)简介
在完成新型步兵战车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论证之后,意大利陆军于1982年2月与奥托·梅莱拉公司和依维柯公司签订了1份为期5年的研制合同,合同内容包括生产3台样车。1998年,3台样车完工,随后交由意大利陆军进行评定,车辆取名为VCC-80步兵战车。车辆安装1种双人炮塔,炮塔装有1门厄利空·康特拉弗斯公司的25mm KBA机关炮和1挺7.62mm并列机枪。车载的计算机化火控系统与意大利陆军已装备的“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和“公羊”主战坦克上所装备的火控系统相似。
后来,意大利陆军决定新型步兵战车沿用VCC-80的底盘,不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双人炮塔。炮塔装备1门25mm机关炮和1挺7.62mm并列机枪,并可在炮塔两侧各装1具莱西昂系统公司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此外,炮塔还安装了1种与以往不同,又较为便宜的火控系统。这种组合的车辆被取名为“达尔多”(Dardo)步兵战车。
1998年年底,依维科·奥托合作团队获得了第一份“达尔多”履带式装甲车的生产订单,提供首批200辆“达尔多”履带式装甲车。在订购的200辆车中,有196辆车是安装奥托·梅莱拉公司“重拳”(HITFIST)双人炮塔的基型“达尔多”步兵战车,另外4辆分别是反坦克型步兵战车、追击炮车、救护车和指挥车。基型车的炮塔装有1门厄利空·康特拉弗斯公司的25mm KBA机关炮和1挺7.62mm并列机枪;反坦克型步兵战车实际上就是在基型“达尔多”步兵战车的基础上在炮塔两侧各装1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顺便指出,所有“达尔多”步兵战车的炮塔都能够安装“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及制导系统。2002年5月30日,首辆“达尔多”步兵战车交付意大利陆军。虽然“达尔多”履带式装甲车的交付进度比原定计划推迟了10个月,不过,依维科·奥托合作团队希望能够恢复正常交付进度,在2004年12月之前完成所有车辆的交付工作。
(二)结构特点
“达尔多”步兵战车的车体和炮塔均采用铝装甲全焊接结构。车体和炮塔拴接有一层附加的弹道钢装甲,以提高防护能力。
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左侧,配有1个向右开启的单扇舱盖。舱盖的前面装有3具前视观察昼用潜望镜;夜间驾驶时,中央1具可换成被动式潜望镜。
动力舱位于驾驶员的右侧,用一块隔板与车辆的其他部分隔开。进气/排气百叶窗设在车体顶部,排气口设在车体右侧。车辆采用的发动机与意大利陆军现役“半人马座”(8×8) 105mm坦克歼击车所采用的发动机相同,为依维科公司的8260 V-6型四冲程多燃料水冷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520hp。
传动装置采用ZF公司的LSG1500自动传动装置。这是1种液力机械换挡&转向系统,共有4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带有嵌入式减速制动器。LSG1500自动传动装置带有1个液力变矩器、1个减速制动器及3个行星齿轮排。转向系统与传动装置采用集成式设计,转向系统可实现对转向半径和原地转向的连续静液控制。前进挡和倒挡的控制机构采用电动自动控制,其中包括变矩器锁止离合器。变速范围可在4个程序之中进行人工预选,随后,挡位即会自动选定。制动盘为自通风式,通过花键连接到侧减速器的轴上。制动系统为全动力型双回路制动系统,由1个发动机直接驱动的泵提供动力。
冷却系统的设计使车辆能够在环境温度高达49℃、灰尘较大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转。风扇采用液压控制,转速根据冷却液温度进行调节。进气格栅设在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涡轮增压器排出的废气进入配有消声器的歧管,在与经过冷却系统排出的冷却空气相混合之后,再通过车体右侧的排气格栅排出车外,以降低车辆的热信号特征。
电动炮塔位于车体中央。车长在炮塔内左侧,炮长在炮塔内右侧。两人各配有1个向后开启的单扇圆形舱盖。炮塔采用奥托·梅莱拉公司的TC-25双人电动炮塔。虽然炮塔有两名乘员,但也可由一个人进行控制。车长配有6具昼间观察潜望镜;而炮长配有1具安装在炮塔顶部的带有热像仪的昼夜瞄准具,瞄准具引入有人眼安全型激光测距仪。
1999年年中,奥托·梅莱拉公司与美国科尔斯曼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3400万美元合同,从后者购买202具DNRS昼/夜测距瞄准具,用于安装到“达尔多”步兵战车上。首批两具DNRS瞄准具于1999年年底交付奥托·梅莱拉公司,所有订货于2004年交付完毕。DNRS瞄准具被安装在奥托·梅莱控公司TC-25双人电动炮塔的炮长站上。无论车辆是在静止时还是在行进间,炮长均可借此昼夜探测、识别和打击目标,提高首发命中力。
“达尔多”步兵战车上安装的DNRS瞄准具带有:1个热像通道;1个昼间通道,放大倍率为12倍;1个集成的人眼安全型激光测距仪;以及集成的“陶”式导弹跟踪能力。此外,还可在车长站上显示炮长瞄准具的热像图像。
炮塔装有1门厄利空·康特拉弗斯公司的稳定型25mm KBA双路供弹机关炮。机关炮的左侧装有1挺7.62mm MG 42/59型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装有1具莱西昂系统公司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导弹最大射程3750m。此外,炮塔两侧还各装有一组4联装80mm电控烟幕弹发射器。
车辆后部为载员舱,可搭载6名步兵。搭载步兵通常通过车辆尾部的液压操纵坡道板式舱门进出车辆。当坡道板式舱门不能开启时,搭载步兵可通过设在坡道板式大门上的1个小应急门进出车辆。载员舱内的座椅布置形式是:每侧各有两个座椅,搭载步兵面朝前乘坐;中间有两个座椅,一名搭载步兵面朝车辆左侧乘坐,另一名搭载步兵面朝车辆后部乘坐。载员舱顶部设有1个向后开启的单扇舱盖,可使搭载人员在装甲防护之下对“陶”式导弹发射器进行再装填。
载员舱共设有5个射孔,其中,车体两侧各有两个射孔,尾部坡道板式舱门左侧的小应急门上有1个射孔,每个射孔都配有相应的观察镜,从而,搭载步兵中有5名可从车内对外进行射击。
车辆采用扭杆悬挂系统。车体两侧有6对双轮缘挂胶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有3个托带轮。悬挂系统上部覆盖有裙板。
“达尔多”步兵战车的标准设备包括:全套被动夜视装置;空调系统;乘员舱、动力舱自动灭火系统;NBC防护系统;使车辆涉水深度可达1.5m的装置。车辆的选装设备包括:液气悬挂系统。可取代现用的扭杆悬挂系统;顶置激光报警系统;顶置车长稳定瞄准具。
(三)制式生产型“达尔多”步兵战车
制式生产型“达尔多”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为23t,在加装附加装甲之后,车辆的战斗全重增至26t。
奥托·梅莱拉公司表示:“达尔多”的发展潜力还包括:给炮长配备伽利略航空电子设备公司的新型第二代红外潜望镜;给车长配备周视潜望镜;给车辆配备SICCONA导航、指挥和控制系统。其他改进设备包括:地雷防护组件、热信号特征和电磁信号特征降低组件、620hp发动机、油气悬挂装置。此外,目前的生产型车辆只有6对负重轮,通过增加1对负重轮来获得加长型车体,平台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
1.30mm炮塔系统
作为25mm炮塔的替换产品,奥托·梅莱拉公司研制了1种配备30mm“大毒蛇”Ⅱ型机关炮的“重拳”(HITFIST)炮塔。炮塔集成装有“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这种炮塔已被安装在阿尔维斯·维克斯公司的“风暴”30装甲车的底盘上进行过试验。
2.T60/70炮塔系统
奥托·梅莱拉公司自筹资金研制了用来满足对于先进武器系统需求的OTO T60/70A炮塔,以对抗21世纪的轻型装甲车辆和步兵战车。
炮塔装备1门60mm高射速火炮和1挺7.62mm并列机枪。截至2004年年中,这种炮塔仍停留在样机阶段。
(四)主要战技性能
“达尔多”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数据见表1-31。
表1-31 “达尔多”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数据
续表
注:在加装附加装甲之后,车辆的最大战斗全重为2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