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长沙方服用有讲究,论风寒中西迥不同
忙碌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是两天以后。席建中和仲小依清晨正在门诊上忙碌,忽然注意到诊室里进来两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两人定睛一看,原来正是两天前来求治感冒的夫妇俩。此时,先生看上去精神不错,谈笑自若,但依偎在身边的妻子却精神不展。妻子坐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说每次刚服完药后感觉不错,但由于寒假里忙着照顾孩子上辅导班,便没有时间待在家里好好休息。所以每次服药后不久,身上怕冷症状就又出现,伴轻度发热、头痛,一活动就会有出汗的感觉。
病人的一席话使席建中和仲小依记起郭教授两天前的教诲: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尤其是合格的中医,并不是仅仅做到辨证诊断准确、处方用药精当就可以了。中医的理法方药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临床疗效。如临床使用桂枝汤,除了告诉患者煎药时加入适量的生姜外,还应该告知其使用文火久煎,这和普通的解表药使用武火快煎的煎煮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更为重要的是,服用桂枝汤后,还必须遵照仲景在《伤寒论》中的要求,施以恰当的调护。如由于桂枝汤的发汗作用较弱,服药后患者必须卧床盖被子保暖,并服用热粥或开水助汗。如果上述方法仍然没有汗出,便可以继续服药,直至汗出。如果服用桂枝汤而没有得汗,患者体内的风寒便无法根除,外感病也不会痊愈。同时,患者服药期间还应该避免进食生冷、油腻、辛辣等物,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席建中和仲小依相互对望了一下,脸色不禁都有些泛红。
郭教授并没有怪罪两人的意思,反而和蔼地说:“下面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患者现在该如何处置?”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两个小医生记录病史如下:患者感受风寒后服用桂枝汤两剂,但因调护不当而病邪未解。刻下仍恶寒,发热,头痛,时时汗出,不咳嗽,鼻音较重,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患者的基本证候没有变,还是应该给予桂枝汤治疗。”席建中抢着说。
“可是病人的脉象出现了虚象,还可以发汗吗?”仲小依则比较慎重,试探地问郭教授。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郭教授抑扬顿挫地吟道,“这个病人,尽管脉象显示出虚象,但由于病邪在表,故仍须发汗以达邪出表。而且,桂枝汤证患者所出之汗乃为‘病汗’,邪不去则汗不止,‘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则愈加伤正,用桂枝汤达邪出表即是顾护正气。且方中桂枝合甘草辛甘化阳,芍药合甘草酸甘化阴,故整个方剂在外可以解肌和营卫,在内可以化气调阴阳,自有扶正达邪之功。”
郭教授又让仲小依给夫妇俩中的妻子开了两剂桂枝汤,并详细说明了桂枝汤的煎服法。
“你的感冒好了吗?”席建中对着妻子旁边的先生问道。
“是的,不过我正好还有个问题要请教你们,”先生说,“我每次服了中药后都没有出汗,所以发热一直没有缓解,并且反而不时感到一阵阵地心烦,但怕冷、头痛、关节痛的症状却有所减轻。今天早晨我服完最后一次药后不久,突然开始流鼻血。但等止住鼻血后却发现,发热、怕冷、头痛等症状都消失了,而且也没有再出现心烦,身上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伤寒论》里好像记载有服用麻黄汤后出现鼻衄的条文,可是记不起来了。”仲小依不无遗憾地说。
真是书到用时方很少啊!仲小依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学习的时候应该把书上所有的原文都背下来,而不应该只选择一级和二级条文,毕竟,临床上的疾病可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啊。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46)。”郭教授吟道,“对于服用麻黄汤后出现的鼻衄现象,后世医家也称为‘红汗’,这是风寒表邪从鼻随出血而外泄的一种表现,所以病人鼻衄后外感症状随之消失,疾病痊愈。”
听着郭教授熟练地诵出,仲小依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制订学习计划,把《伤寒论》所有的条文都背下来。
待病人走后,郭教授又对两位实习医生说:“服麻黄汤后出现的鼻衄,虽然是一种邪气外解的现象,但是对于病人却往往缺乏这样的认识,反而容易误认为病情加重了。因此,作为临床医生,一是要在使用麻黄汤时务必告知其正确的调护方法,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像我们刚才的病人如果能够正确地温覆发汗,其实鼻衄的情况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二是医生对患者的病证演变要具有预见性,提前给予必要的解释与指导,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恐慌。”
“原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相关知识以及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品德,真是‘功夫在诗外’啊。”席建中感慨道。
“不过,我还是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我们诊治的夫妇两人,明明是在一起同时患了感冒,可为什么一个得的是‘中风’,另一个则是‘伤寒’?”席建中继续小声嘟囔,“原来就觉得中医不够科学,现在发现真的如此啊。难道自然界的风邪、寒邪伤人还具有选择性,一个人只是伤了‘风’,另一个则只是感受‘寒’邪?”
“哈哈!”郭教授听到这里和蔼地笑了,“仲小依,你作为中医,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我知道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主要指的是临床证候,和单纯的伤了‘风’或伤了‘寒’在含义上是有所不同的。”仲小依老实地回答。
“你们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学过,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外感邪气,这称为‘六淫’,它们的致病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其实,中医学的六淫学说,是根据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把人体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结合自然现象属性,进行广泛的比较、联系,来推求病因。它并非直接研究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而是研究由于气候因素而导致机体做出类似自然现象的病理反应,再据其病理反应与自然现象相互类比,进而得出的一种‘模拟病因’。因此,中医对病因的认识,并不注重其客观实在,而主要是根据病证的临床表现,即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也就是所谓“辨证求因”。然后再据其推求得来的“因”,进行“审因论治”。因此,有时尽管在相同的环境下得病,但由于病人体质等的不同,在临床表现上就可能出现差异,据此也就可能推导出完全不同的病因。因此,中医的‘病因’其实已经具备了‘病机’的特征。”
看着两个小医生还有些迷茫的样子,郭教授继续说:“前面外感的夫妇两人,他们感受的邪气当然都是风寒,但妻子体质偏弱,患病后出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等表现,其证与自然界‘风’邪致病的属性相类,因此,辨证求因,得出其病因为‘风邪’;而丈夫体质健壮,发病后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与寒邪致病属性类似的表现,所以辨别其病因为‘寒邪’。清代的钱天来有句话概括得非常精当,他说:‘外感之邪,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席建中和仲小依正听得入神,忽然被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欲知后续诊治中又会出现哪些波折,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