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麻醉学科的发展
一、麻醉学科和麻醉专业组织的成立
从1842年乙醚麻醉出现到现在,一个半世纪以来,特别是在近半个多世纪,是近代麻醉学飞跃发展的时期,不仅麻醉学技术和理论得到空前进步和日趋完善,而且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麻醉专业人才,兼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身,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麻醉学发展日新月异。麻醉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中叶麻醉学逐渐从外科学中分化独立出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建立起一支专科性更强的麻醉专业化队伍,既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848年一位15岁的女孩死于氯仿麻醉,这是麻醉导致的第一例死亡报道,随后,有关麻醉药物并发症及麻醉相关死亡率逐步得到广泛关注,并推动了由专业人员来实施麻醉管理的共识。1893年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提出,麻醉应该由专业人员,尽可能的是医生来做。1927年,美国第一个麻醉医生培训基地建立。随后,麻醉医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麻醉护士还继续为患者提供麻醉服务,但是已经从外科医生指导下转换成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最终,形成了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组成的麻醉团队(anesthesia care team)。1927年,Waters在Wisconsin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麻醉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开始了麻醉医生的正规培养。世界上第一个麻醉科在纽约大学医学院设立,自此,麻醉学科终于正式从外科学中独立出来。随后世界各国诸多医院,以教学医院为主,也先后设立了麻醉科。
麻醉专业组织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1893年在英国出现了伦敦麻醉医学会。1905年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麻醉医师协会“长岛麻醉医师协会”,1911年更名为纽约州麻醉医师协会,1936年,再次改名为美国麻醉医生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即ASA成立,1941年,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承认,麻醉为一个新的医学专业,自此麻醉学作为一个医学专业被美国医学会认可。之后在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麻醉专门学会。1955年,成立了世界麻醉医师联盟(WFSA),至今已有107个国家麻醉学分会参与组成,1956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麻醉学会。1962年,亚澳麻醉理事会(AARS)成立,并每隔四年召开一次亚澳麻醉学会(AACA)。其他麻醉相关的专业组织包括世界疼痛学会联合会(WFPS)、世界危重病医学会联盟(WFSICCM)等也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麻醉专业的系统论著和杂志创立开始于20世纪。1941年Gwathmey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麻醉的专著《麻醉》(ANESTHESIA)。关于麻醉专业杂志,最早于1922年美国麻醉学会主编出版了麻醉与镇痛杂志(Current Researches in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1923年出版了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1940年麻醉学杂志(Anesthesiology)出版,以后陆续在世界各国发行了英、德、法、日、中等语种德麻醉、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等杂志约50种。这些麻醉专业组织的成立以及麻醉专著和杂志的创立对于交流学术、发展麻醉学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发展也标明麻醉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和医学专业已被普遍承认和接受,麻醉学专业已趋于成熟及良性的发展阶段。
二、麻醉理论范畴和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
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迈进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伴随着麻醉理论和麻醉学科的范畴不断地更新,麻醉学又分支出若干亚学科,伴随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现代麻醉学的内涵。
传统的麻醉工作仅仅局限于简单给予某些麻醉药,现在,麻醉不只是单纯解决手术止痛,工作范围也不单局限在手术室,麻醉临床工作者的足迹已涉及整个医院。1942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麻醉后恢复室,这是加强监护病房(ICU)的早期雏形,也是麻醉专业的最早分化。现今,麻醉学有了进一步的分化和综合,不仅分出了心血管、儿科、妇产科、神经外科等专科麻醉,而且工作范围已经扩大到手术室以外的心肺脑复苏、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和急救医学。此外,麻醉医师还常规地承担起临床上诊断性和治疗性神经阻滞,以及输液、输血和氧疗等项工作,近年来疼痛门诊和呼吸功能不全的康复治疗门诊也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现代麻醉还拥有许多新型的技术手段,例如低温体外循环技术、多功能多用途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应用、电子技术和微电脑监测仪器以及质谱仪等先进设备的配置等,使麻醉工作迈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现代麻醉学科的概念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而且涉及麻醉前、麻醉后整个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治疗,监测手术麻醉时重要生理功能的变化,调控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以维护患者生理功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提供保障,一旦遇有手术麻醉发生意外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抢救患者。此外,还承担危重患者复苏急救、呼吸疗法、休克救治、疼痛治疗等临床诊疗工作。
三、麻醉学科在临床重要作用的不断延伸和麻醉学科建设的继续发展
麻醉学在临床医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手术患者提供无痛、安全、肌松、无术中知晓、无不良反应和良好的手术条件以完成手术治疗。同时通过它所掌握的复苏急救知识和技术,对各临床科室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发生的循环、呼吸、肝肾等功能衰竭的处理,并在加强治疗病房(ICU)、疼痛诊疗门诊以及其他有关治疗诊断场合等方面,也都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麻醉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日益紧密起来。麻醉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学科。在基础医学方面以药理、生理、生化、病理生理学为基础。近年来麻醉学又以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免疫、遗传、生物医学工程学密切联系,进一步探讨和阐明疼痛与麻醉对机体的影响和机制。在复苏和危重症医学方面研究机体死亡与复活的规律。反过来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和丰富诸如疼痛学说、麻醉药作用机制、麻醉对遗传的影响等。随着整个医学科学和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科技高速发展、麻醉安全性和可控性不断提高的今天,麻醉医生仅仅关注于手术期间麻醉实施的传统工作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了。麻醉医生必须思考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这不仅是社会广大群众对麻醉医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麻醉学发展的大好契机。如何保障围手术期安全、减少麻醉对手术患者造成的长期影响,并积极参与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实践中,将成为麻醉管理质量优劣的新标准。为此,2016年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年会中特别设立年会主题“从麻醉学到围手术期医学”,就是为了引导麻醉学科更好适应围手术期医学发展的要求。因此,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实施精准麻醉、加强培训和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并在临床推广,使麻醉科成为医院临床安全的关键学科,舒适医疗的主导学科,未来医院的支柱学科,科研创新的重点学科、社会熟知的品牌学科,定然会为患者预后的改善带来最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