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5年版)(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6 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测

目前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价是痴呆治疗药物疗效评价的最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认知功能、由临床医师评定的患者全面功能(主要指照料者或临床医师会晤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行为的全面评价)、生活质量(包括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行为及照料者负担)和精神症状四个方面。部分试验也将患者住院率、致死率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等多个方面也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此外,人群的异质性是影响疗效疗效判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使用PET和脑脊液、血液外周标志物的检测提高观察人群的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痴呆疗效判定中的一个趋势,尤其认知障碍等临床表现轻微或未出现前的疾病早期阶段。
2.6.1 认知功能测评
药物疗效的评价与观察时间、神经心理量表的选用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6个月以内的试验,测量误差可能干扰主要疗效指标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评测(ADAS-cog)评分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811](Ⅲ级证据)。目前治疗痴呆药物的临床试验疗效观察时间应不少于12个月,18个月是AD药物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最常选用的临床试验观察时间 [812](Ⅱ级证据)。在大多数AD药物疗效的评价中,ADAS-cog量表是最常用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尤其对轻、中度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813](Ⅱ级证据)。中度-重度痴呆药物疗效评价中常需要选用的严重障碍量表(severe impairment battery,SIB)或严重认知损害量表(severe cognitive impairment,SCIP)。少部分AD临床试验选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评价,通常在上述成套量表基础上,增加执行功能、视空间能力的认知域检测量表,如:词语流畅性测验、Stroop试验、数字划销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数字广度测验等 [814](Ⅱ级证据)。
基线期疾病严重程度、受试者年龄、ApoEε4基因型分布、脑脊液中Aβ(1-42)含量均可影响疾病进程,并与治疗前后认知能力下降幅度及量表测量的变化率相关 [815](Ⅱ级证据)。老龄(71岁及以上)AD患者比年轻些的(70岁以下)AD患者的ADAS-Cog和MMSE在观察18个月时间终点中下降的分数少,但CDR-SB分数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不显著 [816](Ⅱ级证据)。80岁及以上老年轻、中度AD患者达到30%疗效的显效患者比率是70岁及以下AD患者的2倍 [817](Ⅱ级证据)。
需要提出的是在观察药物延缓疾病进展的方面疗效,单个量表的评价效果有一定局限,需要多个量表的协同判定。一项基于23个临床试验(观察时间至少18个月)荟萃分析研究显示,约25%的患者ADAS-Cog在观察期间变化不大,恶化分值没超过1个分值。提示临床试验不能很有效地识别中等效果药物疗效,尤其是当药物作用是延缓功能减退,而不是改善功能。因此,在评价延缓功能减退药物疗效中,ADAS-Cog不适合作为独立的疗效评价指标,增加额外的神经心理量表作为补充可能弥补该量表的不足 [812](Ⅰ级证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集合分[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um of Boxes scores(CDR-SB)]可作为ADAS-Cog一个有效的补充。CDR-SB包含了认知和功能评测两部分,在一些MCI临床试验中已作为独立的疗效终点评价指标。CDR-SB每年在MCI患者中下降0.5分,在轻度AD中每年下降1.4分 [818](Ⅱ级证据)。CDR-SB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在MCI临床试验中显效的观察时间较长,如以CDR-SB下降1分,与对照比相比80%权重,可达到30%或以上的疾病获益,则需要至少2年的临床试验观察时间方能有显著差异 [819](Ⅱ级证据)。

(魏翠柏)

2.6.2 非认知功能测评
痴呆临床试验中日常生活能力评测、总体功能评测和神经精神测查也是疗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全面功能测评量表包括:临床医师整体印象变化量表(clinician’s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CGIC)、临床医生会晤总体印象变化量表(扩充)[clinician’s interview based impression of change,CIBIC(plus)]、总体衰退量表(global deterioate scale,GDS)。目前CGIC、CIBIC是最为常用的评测患者全面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概念上应涵盖在全面功能测评范围内,但因其在患者生活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测评成为痴呆疗效评价中的一个必不可少内容,其主要使用的是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量表,极少数研究使用照料者负担问卷(care giver burden questionnaire,CBQ)测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症状评测包括: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rating scale of 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 disease,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痴呆情绪评价量表(dementia mood assessment scale)、加利福尼亚痴呆行为问卷(CDBQ)、Sandoz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其中NPI问卷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精神行为症状的量表。此外,除上述评测量表内容外,以评测患者对自身身体、社会、经济、心理状况及生活的满意度等方面为内容,反映个体对整个生活环境满意度的生活质量(QOL)的测评量表也被应用到痴呆疗效评价中,但目前生活质量量表仅在个别临床实验中使用。

(魏翠柏)

2.6.3 临床试验外周标志物测评
外周标志物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主要为两个方面:提高对疾病诊断准确率,以避免对疗效的干扰;作为客观定量检测指标,评价疗效和揭示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AD患者脑脊液中Aβ 1-42降低、T-tau和P-tau 181含量增高,以及PIB标记PET显示淀粉样蛋白的异常增多均是AD患者特征性病理表现。外周标志物的测定可以定量反映AD患者在痴呆前阶段和临床前阶段的患者脑内神经病理表现,常作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AD临床疗效评价的纳入人群筛选的条件。这种方法对于AD,特别是AD痴呆前阶段无症状期的一些预防性干预临床试验可极大提高受试者诊断准确率,优化药物干预的临床试验的疗效判定的准确率 [820,821](均为Ⅱ级证据)。神经心理认知测查,结合神经结构影像和外周血标志物,与PIB标记的PET测定AD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有中度的一致性,敏感度可达68%,特异性达78% [822](Ⅱ级证据)。
【推荐】
认知障碍的疗效评价应包括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和全面功能等多方面测评。(A级推荐)
治疗痴呆药物的临床试验,疗效观察时间至少12个月。(B级推荐)
可使用外周标志物测评降低临床试验纳入人群异质性,提高临床疗效评价准确性。(B级推荐)

(魏翠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