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血涂片检查
208.为什么要做显微镜血涂片检查
答:显微镜血涂片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血细胞形态及仪器法检验结果异常时的复核。仪器法检测对异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寄生虫等形态识别仍存在局限性,因此,使用显微镜辨认外周血细胞形态,是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筛查和诊断血液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一个极其重要、至今无法替代而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更是血液病诊断的第一窗口。
血涂片制备有手工推片法和仪器自动涂片法。①手工推片法:包括薄血膜推片法和厚血膜涂片法。薄血膜推片法用血量少,操作简单,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厚血膜涂片法适用于疟原虫、微丝蚴检查等,阳性检出率高。②仪器自动涂片法:可按操作者指令执行自动送片、取血、推片、标记,染色等。涂片制作质量较规范一致,可与血液分析仪配套使用,有利于血涂片细胞形态信息的保存、随时查阅和复核,提高白细胞分类效率和减低漏诊率。
209.为什么要规范血涂片制备程序
答:要获得一张能保持血细胞形态的良好血涂片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血涂片是显微镜下准确识别细胞形态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规范制备血涂片的程序。通常血涂片制备分为以下4步:①采血:常用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法采集血液(后者用于多项血液学检验);②制作血涂片:取一适量血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或玻片的3/4处的中央,左手持平载玻片,右手持推玻片接近血滴,使血液迅速沿载玻片与推片间扩散成一均匀的血液线,推片与载玻片间的角度宜在30°~60°,自右向左,均匀而平稳地用力向载玻片另一端滑动推进,直至玻片尾部,形成类似 “子弹头”样、有 “头、体、尾”而厚薄逐渐过渡无痕的血膜;③干燥:推好的血涂片应立即在空气中挥动,使其迅速干燥,以免细胞皱缩而形态变异,切勿在火焰上烘烤;④标识:用铅笔在载玻片适当位置标记患者相关信息,如姓名、条码号、床号等。
210.为什么要重视血涂片制备注意事项
答:血涂片制备优劣可直接影响血液细胞学形态的观察,涂片太厚,细胞未单层展开而重叠,其形态难以辨认;涂片太薄,则细胞太散且易破碎。因此,在制备血涂片过程中要注意涂片前、涂片中和涂片后三要素。①涂片前:载玻片必需中性、洁净、无油腻、无划痕、边缘完整光滑。②涂片中:血涂片的厚薄与血滴的大小、推片与载玻片的夹角、推片时的速度及血细胞比容有关。一般血滴大且血较浓时,角度要小些,推的速度要慢些;反之,血滴小且血较稀时,角度要大些,推的速度要快些。只有控制好血滴量、推片速度和角度,才能推出厚薄适宜的血膜。③涂片后:血涂片需及时干燥、标识、固定,妥善保存。如血膜未及时干燥,尤其湿度较大时易造成细胞假性皱缩;血膜未及时做好标识,容易造成差错。
211.为什么血涂片染色方法各有不同
答:常用血涂片染色方法有瑞特(Wright)染色法、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和瑞特-吉姆萨复合染色法3种,各有其特点:①瑞特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因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对染料亲和力也不一样,尤其适合于颗粒和细胞质的染色;因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②吉姆萨染色法:染色原理与瑞特染色相同,噻嗪染料质量提高,加强了天青染料的作用,对细胞核着色效果较好,但对中性颗粒着色较瑞特染色差。③瑞特-吉姆萨复合染色法:瑞特染色液对细胞质、颗粒着色好,吉姆萨染色液对细胞核着色好,两法合并,可取长补短,使血细胞的细胞质、颗粒及细胞核均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212.为什么瑞特染液可用于血涂片染色
答:瑞特染色法特点是同时对血涂片进行固定和染色,操作简便,染色时间短,对白细胞中的颗粒和细胞质着色较好,对细胞核着色略差。瑞特染液由酸性伊红及碱性亚甲蓝染料溶解于有机溶液甲醇中所组成。血细胞的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有不同数目的氨基、羧基和其他活性基团。因此,细胞内含有不同等电点的蛋白质在相同酸度下带有不同电荷,能选择性地吸附相应的染料而着色。在pH 6.4环境下,有些蛋白质解离的氨基带正电荷,能与带负电的酸性伊红的染料结合被染成红色,这类物质称为嗜酸性物质(如嗜酸性颗粒);有些蛋白质解离的羧基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的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被染成蓝色,这类物质称为嗜碱性物质(如嗜碱性颗粒);核酸、有些蛋白质在pH 6.4恰为等电点,蛋白质解离带正电荷的氨基和带负电荷的羧基相等,能同时吸附酸性和碱性染料,但解离电荷相等,吸附染料相等,因此,着色较弱,称为嗜中性物质(如中性粒细胞颗粒及细胞核)。
213.为什么要规范血涂片瑞特-吉姆萨染色操作
答:为了观察血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血涂片瑞特-吉姆萨染色需分步操作。在准备好瑞特-吉姆萨复合染色液和pH 6.4~6.8磷酸盐缓冲液后,血涂片染色一般在室温按以下步骤操作:①平置血涂片:将充分干燥的新鲜血涂片水平置于专用染色架上;②滴加染色液:加瑞特-吉姆萨复合染色液数滴,以覆盖整个血膜为宜,静置约1分钟;③滴加缓冲液:加相当于染色液1~2倍的pH 6.4~6.8磷酸盐缓冲液,并与染液充分混匀,可用洗耳球对准血涂片加液处轻轻来回吹动混匀,染色20~30分钟;④冲洗多余染液:从血涂片一侧用流水缓缓冲净多余染液(切忌直接倾倒染色以免染渣沉淀);⑤晾干血涂片:将标本片竖置于片架上,自然干燥或风干后待检。
214.为什么要重视血涂片染色注意事项
答:血涂片染色质量直接影响细胞形态观察和检验结果。在血涂片染色过程中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血膜和染液:染色前血膜一定要充分干燥;染液如新配制,则染色效果较差,如染液配制后置放时间越长则亚甲蓝转为天青越多,染色效果越好;稀释液须用pH 6.4~6.8磷酸盐缓冲液。②染色时间:与血膜厚薄、染液与缓冲液之比例、室温高低、有核细胞数多少有关。因此,血膜厚、染液浓度低、室温低、有核细胞多,则染色时间需长些;反之,则染色时间要短些;染色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在更换新染料时必须经试染,摸索最佳染色条件。③染液量:不能过少,以免蒸发后染料沉淀于血膜影响镜检。④冲洗操作:应用流水冲洗多余染液,切勿先倾去染液再用水冲洗,以免染料颗粒沉淀于血膜上,干扰镜检对细胞的识别;冲洗时间不可过长,冲洗力亦不可太大,以防脱色或血膜脱落。⑤血涂片保存:新鲜血涂片应尽快染色,否则,未染色血涂片一般保存不应超过1周,且不应置于含有挥发油质的木盒内,以免血膜沾上挥发油质而影响细胞着色;如需长时间保存,则应用甲醇固定,但细胞着色不佳且形态多发生变异。
215.为什么良好的血涂片和染色是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的必要前提
答:良好的血涂片应符合:①肉眼观察:血膜厚薄适宜,由厚到薄逐渐过渡,厚度以透过血膜可看清字迹为限;血膜有头、体、尾三部之分,尾部呈弧形,上下两边整齐、离玻片边缘有1~2mm空隙;血膜外观呈淡紫红色。②显微镜下观察:血膜体尾交界处血细胞均匀分布,无人为形态改变;红细胞呈淡粉红色,中性颗粒呈淡紫色、嗜酸颗粒呈橘红色、嗜碱颗粒呈紫黑色;白细胞胞核、胞质能显示各类细胞特有染色特征;细胞内外无或少见染料沉渣等。
血涂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如血涂片太厚或太薄、染色过深或过浅等,常使显微镜下的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因此,制备良好的血涂片和染色不但是是血液检验的基本技术,而且是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的必要前提。
216.为什么血涂片瑞特染色会偏红或偏蓝
答:细胞染色深受酸碱度(pH)的影响,因细胞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当pH小于等电点(pI)时,即在偏酸环境中蛋白质带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而当pH>pI时,即在偏碱环境中蛋白质带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要使细胞获得良好染色,瑞特染色时pH以6.4~6.8为最佳,为此常用pH 6.4~6.8缓冲液进行调节,以达到满意的染色效果。
217.为什么要掌握血细胞识别方法和要点
答:识别血液细胞形态有一定规律,通常按 “核质兼顾,以核为主”的原则,再遵循胞体、胞质、胞核、核仁的次序 “从外向里”一步一步地细心检查和分析。血细胞识别的内容一般包括:细胞大小形态、边缘是否整齐,有无伪足突出,核质比例、胞质量多少;胞质染色,胞质颗粒有无及性质特征、数量、大小和分布情况;胞核大小形态、染色质结构及核仁有无、数目、大小、形态和染色等。总之,依据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可较准确识别细胞的类型和判断形态是否正常。准确识别血细胞需养成全面综合分析的良好习惯,切忌单凭一、两个特点片面下结论;识别细胞宁可量少而仔细,不要贪多而马虎;还须与临床沟通,此对临床疾病尤其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会有很大帮助。
218.为什么形态学检查可识别粒细胞发育不同阶段
答:血细胞发育,犹如人的生长发育一样,也是从幼稚到成熟逐步发育壮大。按粒细胞成熟过程,可人为分成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粒、红两系统细胞较多,幼稚阶段又分成早幼、中幼、晚幼三阶段。粒细胞系统按中幼阶段胞质内所含颗粒特性不同,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粒细胞系统发育阶段的划分有利于观察各阶段细胞的形态特点和比例,从而有助于判断机体骨髓造血是否有变异。
粒细胞系统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主要特点为:①胞体:由小→大→小。②胞质:天蓝色→灰蓝色→粉红色。③胞质颗粒:无颗粒→嗜天青颗粒颗粒→中性、嗜酸性、嗜碱性颗粒。④胞核:体积:大→小;形状:圆→椭圆→凹陷→杆状→分叶;染色质:细致→粗糙→凝块;核仁:多、清晰→少、小、不清→消失。掌握粒细胞发育成熟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助于辨认显微镜血涂片细胞的阶段和临床意义,例如,如出现原始粒细胞,则提示恶性血液病可能性要多于感染性疾病。
219.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时要先观察显微镜低倍镜下形态
答:显微镜低倍镜下所见细胞虽小,但数量多、视野广,容易找到目标细胞。因此,应首先用低倍镜浏览全片、特别是血膜的尾部和两侧,以防漏检体积较大异常细胞。同时还需观察:①血膜厚薄是否适度:血膜太厚,细胞重叠,难以辨认形态;血膜太薄,细胞太分散,常致细胞变形。②着色是否鲜明:细胞着色应红蓝分明;染色太深,细胞结构不清;染色太淡,细胞结构不易辨认。
220.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时要用油镜观察血细胞形态
答:显微镜油镜(放大1000倍)下观察血细胞形态,操作方法简便、细胞形态清晰、结果客观而准确,对临床血液病及其他疾病的筛查、诊断、鉴别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油镜下主要应观察:①粒细胞:有无幼稚型,属何阶段,杆状核粒细胞多少,是否有分叶过多和形态异常(如白细胞性染色体特征、胞质空泡、中毒颗粒等);②淋巴细胞:有无幼稚型及数量多少,形态是否有变异(如淋巴样浆细胞、包涵体、双核、核出芽等);③单核细胞:有无幼稚型或形态变异;④红细胞:有无有核红细胞及数量多少;成熟红细胞形态是否有变异(大小、着色深浅、多嗜性、碎片、泪滴状、缗钱状、靶形、球形、口形、异形、嗜碱性点彩、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等);⑤血小板:注意观察血小板大小、形态和分布情况等;⑥其他细胞:如恶性组织细胞、恶性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核分裂细胞等;⑦有无寄生虫等。
221.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答: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是粒细胞系统的成熟细胞,正常形态特征是: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0~13μm;胞核形如腊肠状、马蹄铁状、S形、U形等;与分叶核粒细胞的区别要点是:在核膜之间核染色质,如两叶(或数叶)核之间相连的仅为核膜细丝者则为分叶核;与晚幼粒的区别要点是:胞核的凹陷超过了假设圆径的3/4,且凹陷的宽度相当长。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核染色质已凝集成大块状,着色不均匀深紫红色;胞质量丰富,粉红色,充满中性颗粒。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1%~5%,在急性化脓菌感染、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患时增高。
222.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答: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是粒细胞系统中最成熟的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数量最多,易见于血涂片。正常形态特征是: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0~13μm;胞核呈分叶状,少者分2叶,多者可达5叶以上,但常分2~5叶并以3叶核为主,分叶间由核膜细丝相连,其间无染色质,核分叶越多,表示细胞年龄越老;核染色质粗糙,深紫红色;胞质量丰富,粉红色,充满中性颗粒;中性颗粒多表示细胞代谢活动和吞噬功能强;有的细胞核有鼓槌样突起,此即所谓的X性染色体,见于女性。
223.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单核细胞
答: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体积最大,占白细胞总数的3%~8%,可见于血涂片。正常形态特征是:细胞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伪足出现,直径12~20μm;胞核大且不规则,呈肾形、山字形、马蹄形、扭曲折叠不规则形;核染色质疏松网状,淡紫红色,有膨胀和立体起伏感;胞质量丰富,半透明如毛玻璃样,灰蓝或灰红色,偶可出现空泡,部分细胞含有颗粒细小、尘土样、弥散分布、数量不等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224.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嗜酸性粒细胞
答:嗜酸性粒细胞较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略大,占白细胞总数的0.5%~5%,数量虽较少,但可见于血涂片。正常形态特征是: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4μm;胞核常分2叶,眼镜形、八字形,少见分为3~4叶,分叶间由核膜细丝相连;核染色质粗糙,深紫红色;胞质量丰富,着色不清,充满富含组胺的嗜酸性颗粒,颗粒橘黄或橘红色、粗大而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有立体感和折光性。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性和吞噬作用,特别与可溶性细菌因子、抗原复合体和过敏性疾病有关。
225.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嗜碱性粒细胞
答:嗜碱性粒细胞体积较同阶段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为小,占白细胞总数的0%~1%,数量最少,在血涂片中很难见到。正常形态特征是:细胞圆形,直径9~12μm;胞核多分2~4叶或因颗粒遮盖而不清晰;核染色质粗糙,深紫红色;胞质充满粗大、量少、大小不均、排列杂乱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着色不清;在染色过程中,有些嗜碱性颗粒可溶解而成为空泡;颗粒含有酸性糖胺聚糖、组胺、肝素和一些酶类,嗜碱性粒细胞无吞噬功能。
226.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淋巴细胞
答:淋巴细胞数量较多,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易见于血涂片。正常形态特征是: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4~8μm为小淋巴细胞,8~10μm为中淋巴细胞,10~15μm为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数量最多,胞核圆形、椭圆形、少数肾形,染色质粗糙成块、结构紧密、深紫红色,胞质透明、淡蓝色、量极少、颇似裸核、颗粒甚少;中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的胞核圆形、类椭圆形、少数肾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质粗糙成块,有时可有外形较平坦、核膜清楚的假核仁,胞质透明、淡蓝色、量较多,常有少量粗大、不均匀的紫红色颗粒。
227.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浆细胞
答:正常时,骨髓中浆细胞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当有抗原刺激或某些传染病感染时,外周血中亦可出现幼稚浆细胞和成熟浆细胞。例如:在大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晚期患者外周血中,可出现浆细胞;在浆细胞性白血病时,外周血可出现与骨髓相同的幼浆细胞。正常浆细胞形态特征是:细胞直径7~12μ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较小,约占细胞的1/3,圆形或椭圆形,明显偏位,无核仁;核染色质浓密成块,似龟背状;胞质量丰富,边缘多不规则,可有刺状突出,偶尔呈现多层状,似圆木横断面板花层,染深蓝或紫蓝色,不透明,有泡沫感,核周有明显淡染区,常有小空泡,偶见少数嗜天青颗粒。
228.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红细胞
答: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主要功能是以血红蛋白作为呼吸载体携带氧和二氧化碳,并协同维持酸碱平衡,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等。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天。正常红细胞形态特征是:直径6~9μm(平均7.2μm),双凹圆盘形,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大小相对均一;淡粉红色或琥珀色,血红蛋白充盈良好,呈正色素性、向心性淡染,即中央为生理性淡染区,约占细胞直径1/3;无细胞核;胞质内无异常结构,故成熟红细胞形态易与其他有核细胞区别。正常红细胞形态虽见于健康人,但也可见于急性失血性贫血和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229.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血小板
答:血小板源于骨髓巨核细胞,由产血小板巨核细胞胞质脱落而来。巨核细胞胞质成熟和血小板形成受血小板生成素的调节。血小板寿命约为7~10天,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正常血小板形态特征是:直径一般2~4μm,血小板新生时体积大,成熟者体积小;两面微凸圆盘状,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无胞核;胞质淡蓝色或淡红色,中心部位有细小、分布均匀、相聚或分散于胞质中的紫红色颗粒,此为血小板颗粒区;有时胞质周围呈淡蓝色,无颗粒,称为血小板透明区。因血小板具有聚集性,因此,在非抗凝血血涂片上血小板常可3~5个成簇分布。
230.为什么血涂片检查可见有核红细胞
答:正常人血涂片中,只有成熟无核红细胞,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多表示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可少量见于1周内新生儿,如见于其他年龄则为病理现象,如:①骨髓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因红细胞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部分幼稚红细胞提前释放入外周血,说明骨髓有良好的调节功能。②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各种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因骨髓充满大量白血病细胞而使幼红细胞提前释放,或因髓外造血所致,有核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特别是红白血病时,可见更早阶段幼稚红细胞,并伴形态异常。③骨髓增生障碍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来自髓外造血和纤维化的骨髓。④脾切除后:骨髓个别有核红细胞能到达髓窦,当脾切除后,不再被脾脏扣留,从而进入外周血。
231.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答:红细胞大小不均是指同一张血涂片上的红细胞直径之间相差1倍以上。正常红细胞大小较一致,直径6~9μm,平均7.2μm。直径>9μm者为大红细胞,>12μm者为巨红细胞,>16μm为超巨红细胞,<6μm者为小红细胞。小红细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大红细胞、巨红细胞常见于缺乏维生素B 12及叶酸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且可有严重的红细胞大小不均,各红细胞直径之间可相差2~3倍或更多;大红细胞、巨红细胞和超巨红细胞也可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32.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染色过浅
答:红细胞染色深浅取决于血红蛋白含量,含量多者着色深,含量少者着色淡。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仅于周边着色,中央淡染区明显扩大,整个红细胞呈浅粉红色圆环状,称为中心染色过浅红细胞,如患者给予铁剂治疗有效后,则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很快恢复正常。
233.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
答:破碎红细胞又称裂(片)红细胞,系红细胞通过管腔狭小受阻的微血管时,被挤压或被纤维切割破碎所致;呈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片状,如三角形、半圆盘状、碎瓦片状、枪头样、钝齿状、盔形等。破碎红细胞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癌转移等。
234.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泪滴状红细胞
答:成熟红细胞向一侧伸长形成棒状、泪滴状或梨状,中心凹陷明显,有时也呈逗点符号形,称为泪滴状红细胞;可能因细胞内含有Heinz小体或包涵体所致,也可能是红细胞膜某一点被粘连而拉长,被拉长的细胞可长可短。泪滴状红细胞偶见于正常人,多见于骨髓纤维化,少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骨髓转移癌、骨髓病性贫血等。
235.为什么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
答:靶形红细胞中央深染,外周呈苍白圈,在近红细胞边缘处又深染,宛如射击之靶,故名;主要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成分变异,以及铁代谢异常所致。靶形红细胞形成过程是:红细胞血红蛋白首先溶解成镰状或弓形空白区,其后弓形空白区两端继续向内弯曲延伸,以致连接成一环形透明带。靶形红细胞的生存时间仅为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或更短。靶形红细胞常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其他贫血。
236.为什么血涂片可见镰状红细胞
答:在严密封闭的湿标本中,红细胞如形成两端尖锐、长而狭、形如镰刀状、鱼翅状、线条状或 “L”“S” “V”等异常形态,称为镰状红细胞。红细胞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含有异常血红蛋白S(HbS),在缺氧情况下溶解度减低,形成长形或尖形结晶体,使细胞膜发生变形。在血涂片中呈现的镰状红细胞可能是红细胞在脾、骨髓或其他脏器的毛细血管中因缺氧而致,常见于遗传性镰状细胞性贫血。
237.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
答:红细胞体积较小,中心着色深浓,有球形之立体感,称为球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厚径加大,细胞直径与厚径之比达2.4∶1或更小(正常3.4∶1),可能是部分红细胞膜先天性或后天性异常丢失,表面积/体积减小所致。球形红细胞的气体交换功能较正常红细胞弱,易破坏溶解;主要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直接理化损伤如烧伤等),但须>20%才有诊断价值;也可偶见于小儿,但无临床意义。
238.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椭圆形红细胞
答:红细胞呈椭圆形、杆形,两端钝圆,长轴平均8.13μm,短轴平均5.3μm,甚至可达12.2μm×1.6μm,称为椭圆形红细胞。此红细胞生存时间一般正常,有时可缩短,但血红蛋白无异常,可能与细胞膜异常基因遗传有关,因红细胞只有成熟后才会呈椭圆形,且置于高渗、等渗、低渗溶液内,椭圆形保持不变。椭圆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25%~50%时才有诊断价值;在巨幼红细胞贫血可达25%,偶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正常人。
239.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棘形红细胞
答:红细胞边缘有较大针状或指状突起、间距不规则、长度与宽度不一,称为棘形红细胞。出现棘形红细胞者并不一定引起贫血,有时可伴轻度贫血。此红细胞主要见于严重肝细胞损害、先天性β-脂蛋白缺乏症,少见于脾切除后、慢性饥饿、神经性厌食等。棘形红细胞应与锯齿形(皱缩)红细胞鉴别,后者边缘钝锯齿状突起、排列均匀、大小一致,多因人为因素(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皱缩)造成。
240.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口形红细胞
答: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有一条扁平状苍白开口或裂缝区,酷似微张之嘴或鱼口,称为口形红细胞。此红细胞膜有异常,对钠离子透过性增高而对钾离子减低,细胞膜变硬,因而脆性增高、细胞生存时间缩短。常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酒精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及肝病患者;少量口形红细胞有时也可见于正常人但不超过4%。
241.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咬痕细胞
答:咬痕细胞(degmacyte,bite cell)是一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在红细胞边缘出现一个或多个弧形缺失(咬痕),这种被咬除掉的部分是脾脏的巨噬细胞去除变性的血红蛋白的结果。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时,人体不能降解有毒代谢物如过氧化物。这时如果机体暴露于氧化剂,这些氧化物质就会开始攻击血红素和球蛋白之间的链接,导致球蛋白链断裂,形成一个个的小球黏在细胞膜内(这些小球即海因小体)。脾脏中的吞噬细胞遇到这些海因小体就会将其吞噬并清除掉,从而形成了咬痕细胞。咬痕细胞的咬痕比裂红细胞的形态缺失要小。
242.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答:通常,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即成为无核红细胞,含大量血红蛋白和少量嗜碱物质(核糖体),前者与瑞特染液伊红有亲和力,染成红色;后者与瑞特染液亚甲蓝有亲和力,染成蓝色;红、蓝色混合则成灰蓝色或灰红色,称为嗜多色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是新生、刚脱核而尚未成熟的红细胞,相当于活体染色的网织红细胞,因此,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其增多时说明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活跃,主要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以溶血性贫血时更为多见,而减低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人外周血可见约1%嗜多色性红细胞。
243.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双相形红细胞
答:观察红细胞形态时,一般可从大小、形态、色素含量和细胞内含物四个方面考虑。有时,同一血涂片上可出现差异明显的两大细胞群体,此即双相形红细胞(又称双形性红细胞)现象:即有两种或以上形态或染色不一致的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正常红细胞,低色素小红细胞、高色素大红细胞等。双相形红细胞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输血后、营养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双相形红细胞与 “红细胞大小不等、血红蛋白含量不均”等描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血液分析仪检测RDW,可反映 “红细胞大小不等”;而检测血红蛋白分布宽度可反映 “血红蛋白含量不均”。
244.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答:瑞特染色时,红细胞或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深蓝色点状颗粒,称为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变性的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在正常人血涂片中罕见,约占0.01%。此细胞数量增多时,表示红细胞系统生成旺盛但有紊乱现象,可能是重金属(如铅中毒)抑制了嘧啶-5′-核苷酸酶和钠钾ATP酶,从而红细胞供能减低,胞膜完整性破坏,而嘧啶-5′-核苷酸酶又是去除胞内RNA凝集所需酶,重金属铅中毒可抑制此酶,致使RNA复合物凝集,最终形成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因此,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常作为诊断铅中毒贫血的依据之一,也可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245.为什么血涂片可见豪焦小体红细胞
答:红细胞或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含1至数个直径为1~2μm、无任何结构、暗紫红色或暗紫黑色圆形小球,称豪焦(H-J)小体或染色质小体。H-J小体常位于细胞一侧,可出现1到数个,甚至弥散于整个胞质中,大小不等,小者如尘样,大者达2μm,可能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染色质,也可能是核碎裂或溶解后所剩核残余,常与卡波环(Cabot's ring)同时存在。H-J小体可见于脾切除术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红白血病和某些贫血,特别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时。
246.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卡波环红细胞
答:红细胞或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出现由紫红色的细丝或紫红色小粒联缀成的线条所组成的环状、“8”字形或卵圆形的环,称之为卡波环,可能是核膜或纺锤体的残余物,也可能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出现卡波环表示核分裂异常,常与H-J小体同时存在。含卡波环红细胞可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铅中毒、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和脾切除后等。
247.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缗钱状红细胞
答:血涂片中红细胞沿长轴一个个相连,如一串缗钱状,称为缗钱状红细胞。血浆某些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含量增高时,可改变红细胞膜正负电荷性,使红细胞互相粘连。红细胞如形成重度缗钱状,则已完全失去活力,不仅限制了氧气的自由交换,而且减低了毛细血管的血流量,此时,单个红细胞不仅一个个相互叠加,而且可在血中形成红细胞团块,堵塞血管。缗钱状红细胞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248.为什么三种粒细胞胞质颗粒形态各有特点
答:粒细胞系统从原始粒细胞晚期开始先出现非特异性颗粒,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及之后阶段,又分别出现含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和嗜碱性颗粒的三种粒细胞。这三种颗粒各有形态特点:①中性粒细胞中性颗粒:非常细小、大小一致、密集而均匀分散,淡红或淡紫红色;②嗜酸性粒细胞嗜酸颗粒:较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一致、形如小珠,橘黄色,均匀布满胞质;③嗜碱性粒细胞嗜碱颗粒:粗大且大小不一致,深紫红或深紫黑色,数量少而排列零乱,常遮盖胞核上,致胞核不清晰。
249.为什么嗜天青颗粒与特异性颗粒不同
答:嗜天青颗粒又称为非特异性颗粒、嗜苯胺蓝颗粒、初级颗粒等;初见于原始粒细胞晚期,在早幼粒细胞中数量最多,至中幼粒细胞阶段数量显著减低,一般在晚幼粒细胞消失。嗜天青颗粒还可存在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中;嗜天青颗粒含有髓过氧化物酶、溶菌酶、吞噬素、酸性水解酶等多种活性酶,这些酶类物质都与中性粒细胞依氧和非氧杀菌功能密切相关,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酶。特异性颗粒,又称为次级颗粒,是从中幼粒细胞阶段开始生成,随细胞成熟逐渐增多;特异性颗粒又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三种颗粒,分别见于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50.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中会出现中毒颗粒
答:在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中毒、恶性肿瘤等情况下,在瑞特染色血涂片上,可见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一、分布不均、深紫黑色或深紫褐色的中毒颗粒,可能与中性颗粒生成过程受阻或嗜天青颗粒变性融合有关。中毒颗粒易与嗜碱性颗粒相混淆,应注意鉴别。中毒颗粒在pH 5.4时染色最清晰,而正常中性粒细胞颗粒在pH酸性染色时不着色。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时,常表示细胞处于濒死或死亡状态。
251.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中会出现杜勒小体
答:杜勒(Dö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天蓝色或灰蓝色,直径0.1~2μm,最大可达5μm,单个或多个,常位于细胞边缘,是胞质局部不成熟,即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是细胞严重的毒性变化。杜勒小体本质是含RNA的一小块胞质,也称RNA包涵体。杜勒小体可见于猩红热、丹毒、白喉、结核、麻疹、烧伤、白血病化疗等。
252.为什么棒状小体有助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
答:在血涂片瑞特染色的粒细胞或单核细胞胞质内出现酷似细棒状或针状的小体,1至数条,长约1~6μm,其结构均匀一致,染色深紫红色,称为Auer小体,来自嗜天青颗粒。如胞质中出现数条Auer小体呈束状(柴捆样)排列,则此细胞称为faggot细胞。Auer小体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的特征之一,可见于任何AML亚型。Auer小体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呈粗短棒状,常1~2条;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呈细长杆状,常1条;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常见faggot细胞;但不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此,有助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253.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Pelger-Hüet畸形
答:Pelger-Hüet畸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退,成熟粒细胞胞核呈肾形或哑铃形(或者称为熊猫眼、眼镜形核)等。粒细胞从中性中幼粒阶段开始,胞核向内凹陷,待发育至杆状核时,则难于拉成细丝,以至胞核在将要分开时,仍由核膜及其内少量染色质组成的粗索状物联结,其形酷似夹鼻眼镜状,称为Pelger-Hüet现象。Pelger-Hüet畸形又称家族性粒细胞分叶异常,不影响寿命,但患恶性疾病的机会较多。此外,获得性Pelger-Hüet粒细胞异常,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偶见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而假性Pelger-Hüet畸形也可见于某些严重感染。
254.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Chediak-Higashi畸形
答:Chediak-Higashi畸形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影响粒细胞功能,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其主要的形态特点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几个至数十个直径为2~5μm的包涵体,呈异常巨大的紫蓝色或淡灰色块状物,为异常溶酶体颗粒融合所致,也可见于其他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中。
255.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Alder-Reilly畸形
答:Alder-Reilly畸形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影响粒细胞功能,但常伴有骨或软骨畸形疾病。其主要的形态特点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巨大深染嗜天青颗粒(呈深红色或紫色包涵体),其颗粒特别粗大,有时似杜勒小体,但不伴有白细胞增多及核左移、空泡等毒性变化,与白细胞内溶酶体不能分解黏多糖,使黏多糖沉淀形成大而粗糙颗粒有关,也可见于其他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中。
256.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May-Hegglin畸形
答:May-Hegglin畸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良性畸形。其主要的形态特点为中性粒细胞胞质内终生含有无定形的淡蓝色包涵体,与严重感染、中毒时出现杜勒小体相似,但常较大而圆。也可见于其他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
257.为什么要观察血小板形态
答:显微镜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是否异常很有临床价值。正常血小板直径2~4μm,两面微凸圆盘状,多为圆形、椭圆形。血小板异常包括:①大小异常:直径<2μm称小血小板,5~7μm称大血小板,>7.5μm称巨血小板;>20μm称超巨血小板。②形态异常:畸形血小板可呈花生形、蝌蚪形、长轴形、蛇形等;蓝色血小板胞质嗜碱,无颗粒或有少许颗粒。③聚集性和分布异常: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在血涂片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聚集与散在血小板之比为20∶1;在异常情况下,血小板聚集可成片、成簇、成团出现,或呈 “满天星”样散在分布等。异常血小板增多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脾切除后等。
258.为什么反应性淋巴细胞增高有助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答:正常人血涂片中偶见异型淋巴细胞(现归入反应性淋巴细胞)。一般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5%,而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其异型淋巴细胞常>10%~20%,甚至更多;异型淋巴细胞常在疾病第4~5天出现,第7~10天达高峰。经治疗有效后,常在1~2周消失。异型淋巴细胞按形态特征常分为3型:
Ⅰ型(空泡型或浆细胞型):
最常见。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圆形;核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偏位,无核仁,染色质粗网状或粗糙块状,不规则聚集;胞质较丰富,深蓝色,一般无颗粒,含大小不等空泡或泡沫状。
Ⅱ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型):
胞体较Ⅰ型细胞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似单核细胞;核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较Ⅰ型细致,网状;胞质丰富,淡蓝或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蓝色较深,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一般无空泡。
Ⅲ型(幼稚型或幼稚淋巴细胞样型):
胞体较大,胞核大、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致网状,可有1~2个核仁;胞质较少深蓝色,多无颗粒,偶有小空泡。
259.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卫星核淋巴细胞
答:微核(micronucleus,MCN),也称为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形成卫星核的机制是:细胞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染色体片段不能随有丝分裂进入子细胞,而在细胞质中形成直径小于主核的1个或数个微小核,直径小于主核1/3,圆形或椭圆形,嗜色与主核一致或稍淡,但在胞质中完全独立于主核。卫星核主要见于机体接受较大剂量电离辐射、核辐射、抗癌药物等,故是诊断慢性放射病、评价职业性辐射损伤的一项重要检验指标。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卫星核细胞参考区间为0%~0.6%,均值为0.12%。
260.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毛细胞
答:毛细胞是一种病理性淋巴细胞,形态特征为:胞体大小不一,圆或多角形,直径10~15μm,似大淋巴细胞;胞核居中或稍偏位,圆形或椭圆形,可有凹陷和轻度折叠,核膜清晰,核仁1~3个或不明显;染色质点状较淋巴细胞细致;胞质中等量,蓝色或浅蓝色,云雾状,无颗粒,常有空泡;核质比例约2∶1。毛细胞最突出的形态是:胞体有许多不规则绒毛状胞质突起,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或伪足状,但有时不显著,在活体染色时更为明显。毛细胞多见于毛细胞白血病、伴外周血毛细胞增多的脾淋巴瘤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等。
261.为什么淋巴细胞白血病易见涂抹细胞
答:涂抹细胞亦称篮细胞,尤以退化淋巴细胞多见,因淋巴细胞脆性较大,因此,在制作涂片过程中易于破碎,仅留下无胞质的一个胞核,核形不定,呈篮状、扫帚状、放射状、网状、羊胡状或圆形等。因胞核退化,染色质模糊不清。有的细胞虽轮廓清晰,但胞核、胞质均已推散,如退化的晚期早幼粒和早期中幼粒细胞,染色质粗网状,核仁明显,但扁平,无立体感;胞质淡蓝色,周边不整,多在核之一侧,其间散有少许嗜天青颗粒或松散的嗜酸性颗粒,前者为 “Ferrata”细胞,后者为 “组织嗜酸性细胞”,其实都是退化细胞。退化细胞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重要征象。
262.为什么血涂片可见莫托细胞
答:莫托细胞(Mott cell)即充满拉塞尔(Russell)小体的浆细胞。拉塞尔小体为大小不等,直径2~3μm,呈紫蓝色或肉红色的小球体。这些小球体紧密堆聚,状如桑葚,因此,又有桑葚细胞之称。如将细胞推散,这些球体可稀疏地散布于胞质之中,形如地图样或称葡萄状细胞。拉塞尔小体如呈棒状或菱形者,称为结晶包涵体。目前,已知拉塞尔小体是球蛋白的聚集产物,因在球蛋白分泌过程中受阻塞而形成,此小体一旦形成,细胞很快死亡。莫托细胞偶见于正常人,主要见于慢性浆细胞增生性疾病、寄生虫病、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有时,在后者骨髓涂片中可见推散后Mott细胞形成地图样浆细胞,有助于诊断。
263.为什么要鉴别小淋巴细胞与微小巨核细胞
答:小淋巴细胞:胞体大多为圆形,直径4~8μm;胞核圆形,见小切迹,染色质粗糙团块状,结构紧密,暗黑紫色,无核仁;胞质量极少,有时不可见或仅见一个深蓝色边缘;偶见1~数个嗜天青颗粒。在病理情况下,尤其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多见小淋巴细胞。微小巨核细胞:又称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类圆形,直径<10μ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致密浓染略带暗黑色,无核仁;胞质量少,深蓝色或灰蓝色,似小淋巴细胞,但微小巨核细胞胞质常有指状、撕扯状或伪足状突起,含少量紫红色小颗粒。微小巨核细胞为巨核细胞病态造血所致,主要见于恶性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核细胞白血病等。
264.为什么要鉴别单核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
答:细胞形态学检查可通过观察胞体、胞质及胞核特点区别单核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鉴别点见表1-16。
表1-16 中性中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鉴别要点
265.为什么血涂片检查可见内皮细胞
答:内皮细胞有时可见于正常人血涂片,系采血时刺破毛细血管壁,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致。内皮细胞形态特点:多为长条状,长轴可达40μm以上;胞核为梭形,染色质致密块状,无核仁;胞质淡蓝色,位于核之一端或两端,多呈长尾状。在亚急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和败血症等疾病时,可见内皮细胞有强烈的吞噬作用。
266.为什么髓外造血时血涂片检查可见幼稚细胞
答:正常情况下,骨髓是人体出生后唯一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的造血器官,其他造血器官如肝、脾、淋巴结等已不再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但在病理情况下,如骨髓造血组织破坏,如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时,或原有造血组织已不能满足造血需要时,骨髓以外的造血器官或造血组织又出现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的造血灶,可部分代偿骨髓造血活动,此即髓外造血。骨髓造血有屏障,只允许成熟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但骨髓外的造血器官或造血组织无屏障,生成的细胞不经筛查即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故血涂片中可见较多幼稚细胞如有核红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及原始细胞。
267.为什么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和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形态不同
答: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和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两者有形态上的区别:前者是指成熟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超过5叶,后者指成熟中性粒细胞胞体巨大、直径可达25μm以上,核分叶常为5~9叶,甚至10叶以上,各分叶大小悬殊,染色质疏松,胞质内充满中性颗粒(比一般粗),有时颗粒分布不均或颗粒稀疏。两者均可因造血物质缺乏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因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也可见于恶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抗肿瘤放疗和化疗后等。
268.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有助于巨幼细胞贫血诊断
答:巨幼细胞贫血病因是:维生素B 12和(或)叶酸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导致细胞核发育障碍,造成大细胞性贫血。血涂片特点是:红细胞明显大小不一、以椭圆形大红细胞为特征,红细胞正常中央淡染区消失,染色较深,体积大,平均直径在8μm左右;可见巨红细胞、H-J小体、红细胞碎片、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等。MA早期血涂片可见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即成熟中性粒细胞胞体偏大、核右移、核分叶可达6~9叶以上,染色质疏松染深紫红色,胞质粉红色、充满中性颗粒,偶见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可见大血小板、巨大血小板;红细胞系统改变与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均有助于巨幼细胞贫血诊断。
269.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有助于诊断类白血病反应
答:类白血病反应简称类白反应,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类白反应时,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明显增高,也有少数不增多。类白反应按细胞类型分为中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嗜酸性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等,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多见。不同类型白细胞可有形态异常,如胞质中出现中毒颗粒、空泡、核固缩等,并可见数量不等幼稚细胞,但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改变。病因去除后,类白反应逐渐消失。类白反应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phosphatase,NAP)活性积分显著增高。类白反应最常见于感染和恶性肿瘤,其他见于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及过敏等。
270.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有助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
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大多>30×10 9/L,一般在(100~300)×10 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性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比例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亦明显增高,尤以后者增高最突出,是CML特征之一。在CML慢性期,原始细胞<5%,可见红细胞有大小不均和异常,血小板明显增多且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甚至消失(NAP积分减低甚至为 “0”分),治疗缓解后NAP活性增高。
271.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有助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
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以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中成熟小淋巴细胞蓄积,并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通常>30×10 9/L,分类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一般在60%以上,甚至可达90%~95%。小淋巴细胞核染色质紧密,无核仁;胞质量少,染浅蓝色。血涂片可见少量幼稚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通常<2%,篮细胞明显增多为其特点之一;红细胞和血小板形态基本正常。WHO淋巴组织肿瘤分型中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归属于同一类疾病。
(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