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查
47.为什么可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进行红细胞计数
答:改良牛鲍计数板由优质厚玻璃制成,每块计数板由 “H”形凹槽分成2个同样的计数池,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条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1mm的计数池。计数池内划有长、宽各3.0mm的方格,分为9个大格,每个大格面积为1.0mm 2,容积为0.1mm 3(μl)。其中,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成25个大方格,每个中方格用单线分为16个小方格。四角的4个大方格用单线划分为16个中方格。在2ml红细胞稀释液中加血10μl,混匀后充入计数池并静置3~5分钟,待细胞下沉后,在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N)。计数时需遵循一定方向逐格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对压线细胞采用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
计算公式:红细胞/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5×10×200×10 6/L
式中:×5,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1个大方格容积为0.1μl,换算成1.0μl;×200,血液实际稀释倍数应为201倍,按200倍计是便于计算;×10 6,由1μl换算成1L。
48.为什么要确保细胞计数板和盖玻片的质量
答:因每单位体积血液中有大量的细胞,细胞计数时需用稀释液对血标本进行稀释后才能计数,结果需乘以稀释倍数后才能报告临床,计数板上的少量误差便能造成最终计数结果的更大误差,影响结果准确性,因此,要求计数板计数池的表面光滑、透明,划线清晰,计数室划线面积准确。必要时采用严格矫正的目镜测微计测量计数室的边长与底面积,用微米千分尺测量计数池的深度。根据1941年国际标准局(NBS)规定,大方格每边长度允许误差为±1%,即(1±0.01)mm,盖玻片与计数池间隙深度允许误差为±2%,即(0.1±0.002)mm。改良牛鲍计数板应每年鉴定1次,以防不合格或磨损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盖玻片应具有一定重量,平整、光滑、无裂痕,厚薄均匀一致,可使用卡尺多点测量,不均匀度在0.002mm之内,必要时采用平面平行仪进行测量和评价,要求呈现密集平行的直线干涉条纹。
49.为什么细胞计数板和盖玻片要保持清洁干燥
答:使用细胞计数板可测定在一定体积悬液中均匀分布的细胞数目,并换算为每毫升悬液细胞数目。如细胞计数时有轻微偏移,则红细胞或白细胞最终的计数结果就有较大的差异。细胞计数操作过程中,要求细胞悬液一次性充满计数池,并静置3~5分钟,待细胞下沉后再高倍镜观察计数。如计数板不清洁不干燥,则细胞分布不均匀且易沉积于计数池凹槽内,还会影响下一次细胞计数的准确性;盖玻片上有杂质,可影响观察视野的清晰度,且易在充池时出现气泡,影响充池稀释液体积。此外,气泡与红白细胞形态极相似,会影响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因此,细胞计数操作充池时应避免污染计数板表面,细胞计数板使用完毕后应依次用95%乙醇、蒸馏水棉球、清洁绸布擦拭干净;还应使用表面平整光滑专用的合格盖玻片。
50.为什么有多种红细胞稀释液
答:常见红细胞稀释液主要有赫姆液、枸橼酸钠稀释液、枸橼酸钠盐水稀释液和普通生理盐水稀释液。赫姆液由氯化钠、硫酸钠、氯化汞溶于蒸馏水制成;其中,氯化钠可调节渗透压,硫酸钠可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氯化汞为防腐剂;赫姆液优点在于配置简单,红细胞不凝集,且在稀释数小时后红细胞仍保持正常的圆盘状,但遇到高球蛋白血症患者标本时,因蛋白质沉淀易造成红细胞凝集。枸橼酸钠稀释液由枸橼酸钠、甲醛、氯化钠和蒸馏水组成;其中,枸橼酸钠可抗凝和维持渗透压,甲醛可防腐和固定红细胞,氯化钠能调节渗透压。枸橼酸钠盐水稀释液含31.3g/L枸橼酸钠,可使自身凝集素增高凝聚的红细胞分散。如无上述稀释液,则可用普通生理盐水稀释液替代。红细胞稀释液配置过程中,应过滤除去杂质和微粒等,以免误认。
51.为什么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时需与酵母样菌鉴别
答: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使用红细胞稀释液可提供等渗环境、避免红细胞凝集或聚集。镜下未染色红细胞为无色或淡黄色,双凹圆盘状,大小均一,平均直径7.2μm(6.7~7.7μm);酵母样菌菌体形态为球形、卵圆形、腊肠形和藕节形,大小为3~6μm;此时,红细胞与酵母样菌形态极为相似,因此,显微镜计数红细胞、特别在计数体液如脑脊液和滑膜积液标本红细胞时,需微调细准焦螺旋,观察其双凹圆盘状结构,与酵母样菌鉴别。当显微镜鉴别诊断有困难时,标本可用冰醋酸预处理后再计数,因红细胞可被冰醋酸溶解,而酵母样菌不被破坏。
52.为什么红细胞碎片会造成血液分析仪计数发生错误
答:血液分析仪主要用电阻抗法检测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当有一个细胞或颗粒通过计数小孔管时的瞬间,即引起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数量与细胞数量呈正比,脉冲高度与细胞体积呈正比。脉冲信号经放大、阈值调节、甄别、整形后,送入计数系统进行处理,得出被测细胞的数量。白细胞主要分布在35~450fl范围内;红细胞在50~200fl范围内;血小板主要集中在2~30fl范围内,主峰在7.6~13.1fl之间。当红细胞破坏较多时会产生大量红细胞碎片,碎片大小不一,当碎片大小在35~90fl时体积接近淋巴细胞;当碎片大小在90~160fl时体积接近单个核细胞;因此,在经过计数小孔管时,被血液分析仪错误地计数为白细胞或者血小板,导致红细胞计数假性减低而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现象。
53.为什么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需要有参考方法
答:最初血细胞计数是用显微镜人工目视方法计数镜下规定视野内的各种细胞。1953年,Coulter公司创始人W.H.Coulter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自动计数流体中悬浮颗粒分析仪之后,经过不断技术革新,自动化技术逐步应用于血液分析仪中。1963年,在欧洲血液病学会里斯本会议上,召开了题为 “血细胞分析技术及其标准化”的研讨会,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血液分析仪对同一份标本检验结果存在差异,为解决这个问题,大会设立了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致力于确立血液细胞分析的国际参考方法,并于1994年确立电阻抗法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的国际参考方法。因此,一般医疗机构血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在理论上可溯源至国际参考方法以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54.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能定量检测有核红细胞
答:不同血液分析仪利用不同技术检测血液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NRBC),主要包括VCS即体积、传导性和光散射(volume、conductivity、scatter,VCS)技术、核酸荧光染色组合分析技术和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ulti-angle polarized scatter,MAPSS)技术等。在VCS技术分析白细胞的散点图中,在已知白细胞下方可形成一个为非白细胞群落的区域,包括难溶红细胞、感染疟原虫红细胞、有核红细胞、聚集血小板和大血小板等;在仪器散点图上,可从非白细胞区域确定有核红细胞位置。核酸荧光染色组合分析技术采用有核红细胞专用通道,以水杨酸钠溶血剂破坏成熟红细胞,同时使有核红细胞呈裸核并缩小胞核,而白细胞不受溶血剂影响。因白细胞体积较大,胞核和胞质内细胞器DNA/RNA含量明显高于经处理的有核红细胞,经聚亚甲基荧光染料染色后,仪器检验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荧光信号,鉴别和计数有核红细胞。MAPSS技术同时采用光学法白细胞计数(WOC)和电阻抗法白细胞计数(WIC),并进行数据比对;在白细胞检测通道中,有核红细胞会提高WIC值,使WIC>WOC,但有核红细胞在0°和10°的散射光特性与白细胞不同,从而被WOC识别,仪器选择WOC值并选择NRBC报警标识;计算公式:NRBC(%)=(WIC-WOC)/WOC×100。
55.为什么要分析红细胞直方图
答:在血液分析仪电阻抗原理细胞计数时,红细胞直方图近似正态分布曲线,横坐标表示红细胞大小(fl为单位),纵坐标表示某一大小红细胞出现频率。仪器在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因正常红细胞分布在50~200fl范围,直方图上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一个是在50~125fl区域之间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高而狭窄的正态分布,另一个是在125~200fl区域,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为偏态分布曲线图,峰值表示一定数量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正常人峰值一般在82~94fl之间。通过观察红细胞直方图,可了解红细胞体积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初步判断贫血类型。当血液中有白细胞碎片、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等干扰时,则可导致直方图峰左移;当白细胞极度增高、红细胞聚集等干扰时,则可导致直方图右移;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时,可致直方图峰值变低、基底部增宽;因此,观察直方图可提示标本中的病理性或非病理性的干扰因素。
56.为什么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左移而巨幼红性贫血右移
答: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需铁量增高和(或)铁的吸收减低致机体储存铁消耗,引起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所需铁量不足。机体缺铁的发展阶段不同,贫血程度可轻重不一。轻度贫血时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缺铁加重时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血红蛋白减低。缺铁持续3个月以上,血红蛋白进一步减低,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红细胞体积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严重时呈环形,为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红细胞直方图横坐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频率,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减小,因此,红细胞直方图左移。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原因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 12缺乏,使DNA合成障碍,导致细胞核发育障碍所致;因骨髓幼红细胞内DNA合成不足,胞核和胞质发育不同步,不能按时正常分裂,幼红细胞体积增大,脱核后形成体积增大的成熟红细胞,因此,使红细胞直方图右移。
57.为什么铁粒幼细胞贫血红细胞直方图有双峰
答:铁粒幼细胞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红素合成过程发生障碍,铁不能与原卟啉螯合而积聚在线粒体内,引起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和无效造血,机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多为中至重度贫血,呈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MCV大多减低,血片中常可见形态正常和异常两类红细胞,呈双形性改变,后者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央淡染区扩大,异形表现明显。红细胞直方图横坐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频率,铁粒幼细胞贫血时存在两群不同形态特征的红细胞,异常红细胞在红细胞直方图上发生左移现象,而正常形态红细胞在直方图上的位置无改变,因此,直方图呈双形性改变。直方图上除正常红细胞处有一个峰外,在其左侧小体积红细胞处出现另一峰,表现为双峰;类似现象也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或输血后。
5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散点图比直方图更能直观地反映细胞特征
答:血液分析仪散点图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各自对应一种光学信号,每个细胞在经过分析仪光源小孔时可产生不同角度或波长的光信号,从而生成对应的散点图位置。最常见的散点图是由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组成。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体积,如体积越大,则照射后的前向射光信号就强,对应的投影值就高;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内部结构复杂程度,颗粒越多、分叶明显的细胞对应的投影值也越高;最终可判断出细胞各自的形态特征。直方图是细胞体积大小的一种分布曲线,横坐标为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体积大小不一的细胞各自出现的频率。散点图显示的不仅是细胞的大小,而是更直观表现出细胞内部的多种形态信息,从原理上更接近人眼对细胞形态的分析,因此,散点图比直方图能更直观地反映细胞形态。
59.为什么要测定血红蛋白浓度
答: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它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能从肺携带氧经由动脉血运送给组织,又能携带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静脉血送到肺再排出体外。血红蛋白检测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和判断血液方面是否有疾病。不管血红蛋白含量是增多还是减少,都反映了人体在身体健康指数上的相应变化。血红蛋白变化主要原因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因此血红蛋白测定是诊断多种血液病的重要依据,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近年来,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使血红蛋白测定逐步以仪器法取代手工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可以获得多项红细胞的参数,血液分析仪法测定血红蛋白的原理与手工法原理相似,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60.为什么有多种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答:血红蛋白测定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检测试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aemiglobincyanide,HiCN)测定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odium dodecyl sulfate hemoglobin,SDS-Hb)测定法等,不同检测方法优点和缺点见表1-6。
表1-6 不同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61.为什么氰化高铁法能够检测血红蛋白
答: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有4条珠蛋白肽链,每条肽链结合1个亚铁血红素,形成具有四级空间结构四聚体。亚铁血红素无种属特异性,由Fe 2+和原卟啉组成。Fe 2+位于原卟啉中心。在HiCN转化液中,红细胞被溶血剂破坏后,血红蛋白(除硫化血红蛋白外)中的亚铁离子(Fe 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离子(Fe 3+),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高铁血红蛋白与氰根离子(CN -)结合,生成稳定的HiCN。HiCN最大吸收波峰为540nm,波谷为504nm。在特定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cm)。HiCN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溶液中的浓度呈正比,根据测得吸光度可求得待测标本的血红蛋白浓度。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标准曲线:
将HiCN参考液稀释为4个浓度(200g/L、100g/L、50g/L、25g/L),然后以HiCN试剂调零,在540nm处分别测定吸光值。以血红蛋白浓度(g/L)为横坐标,其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用Y(A540)=a+bX(C)进行直线回归处理。
(2)常规检测血红蛋白:
先将20μl血用5.0m l HiCN试剂稀释,混匀,静置5分钟后,在540nm下测定吸光值,从而得出待检标本的血红蛋白浓度。通过公式 计算,公式中A 540为患者待测HiCN在波长为540nm的吸光值,C为血红蛋白浓度g/L,a为截距,b为斜率。
62.为什么血红蛋白测定后的比色液需经特殊处理后才能排放
答:测定后的HiCN比色液不能与酸性溶液混合(目前大都用流动比色,共用1个废液瓶,尤其注意这一点),因氰化钾遇酸可产生剧毒的氢氰酸气体。为防止氰化钾污染环境,比色测定后的废液集中于广口瓶中处理。废液处理:①以水稀释废液(1∶1),再按每升上述稀释废液加入次氯酸钠35ml,充分混匀后敞开容器口放置15小时以上,使CN -氧化成CO 2和N 2挥发,或水解成 再排入下水道;②碱性硫酸亚铁除毒:硫酸亚铁和KCN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无毒的亚铁氰化钾,取硫酸亚铁50g,氢氧化钠50g,加水至1000ml,搅匀制成悬液。每升HiCN废液,加上述碱性硫酸亚铁悬液40ml,不时搅匀,置3小时后排入下水道,本法除毒效果不如前者好。
63.为什么氰化高铁法为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
答:血液中血红蛋白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Hi)或其他衍生物。为测定血中总血红蛋白浓度,需制备一种含各种血红蛋白形式的稳定衍生物。因高铁氰化钾能够氧化除硫化血红蛋白外所有形式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为高铁离子,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氰根离子结合生成稳定的HiCN,因此,推荐HiCN测定法为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方法。HiCN法具有操作简单、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读取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等优点;其缺点是氰化钾试剂有剧毒,使用管理不当可造成公害。现已研发了不含氰化钾的测定血红蛋白方法,如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SDS-Hb)等,结果稳定、准确,并用于血液分析仪上,但这些仍须溯源到HiCN测定法。
64.为什么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时要特别注意操作事项
答: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一些操作事项:①试剂储存:如用塑料瓶储存,易引起CN -丢失,造成测定结果偏低,建议储存在棕色硼硅酸有塞玻璃瓶中,置于2~8℃,不可冷冻,因结冰可引起高铁氰化钾破坏;试剂应至少1个月配制1次,保持新鲜,否则易失效。②试剂配制:氰化钾是剧毒品,配制时要严格按照剧毒品管理程序操作。③标本干扰因素:脂血症标本浑浊,可引起血红蛋白假性增高;白细胞计数>20×10 9/L、血小板计数>700×10 9/L及异常球蛋白增高的标本也可混浊,使血红蛋白假性增高;如因白细胞过多引起的混浊,则可离心后取上清液比色;如因球蛋白异常增高引起的混浊,则可在比色液中加入少许固体氯化钠或碳酸钾,混匀后可使溶液澄清。④废液处理:测定后HiCN比色废液不能与酸性溶液混合,否则可产生剧毒氢氰酸气体污染环境,因此,废液需集中处理后排放。
65.为什么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需要检查标准曲线是否呈线性
答:因为检测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和浓度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制定标准曲线来检查仪器是否符合线性要求。将已知浓度的HiCN标准物准确稀释呈各种浓度,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稀释液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进行描点,并通过各点作直线。如测试各点均在直线上,则证实仪器的线性良好。如有个别点不在直线上,作直线时应使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将不在直线上的点的吸光度与所代表的浓度在直线的吸光度比较,如两者之差在5%以内,则可认为仪器的检测线性符合要求。
6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能检测血红蛋白浓度
答:血液分析仪使用分光光度法原理测定血红蛋白,含溶血剂的稀释液可溶解红细胞释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溶血剂中某些成分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在波长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变化与血液血红蛋白浓度呈正比。目前,用于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的溶血剂有2大类,一类是含氰化物溶血剂,形成氰化血红蛋白,最大波峰在540nm,显色稳定。另一类是不含氰化物溶血剂,如SDS-HGB测定法,其检测精密度和准确性与HiCN法相当,并可避免HiCN法对操作人员和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此法除硫化血红蛋白外,血液各种血红蛋白均可与SDS作用生成SDS-HGB棕色化合物,测定波长为555nm。
67.为什么要建立不同人群血红蛋白参考区间
答:人体血红蛋白浓度与长期生活的地理环境(温度、湿度、日照、降水量、水质和土壤等)有着密切关系。例如,高海拔地区是一个特殊环境,大气物理、地球化学及生态结构均与平原不同,慢性低氧环境可刺激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促使造血多能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系统的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生成成熟的红细胞,因此,高海拔地区人群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均超过低海拔地区的人群。血红蛋白浓度与性别有关,成年男性比女性高,因男性雄性激素水平较高,而睾酮与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有关。血红蛋白浓度还和年龄有关,新生儿、婴幼儿和成人之间在多种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因在出生前处于相对缺氧的母亲子宫内,可刺激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高;3个月~2岁的婴幼儿因生长发育迅速所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及血容量的增高,可导致血红蛋白生理性减低;老年人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低;妊娠中晚期为适应胎盘循环的需要,血容量明显增高而使血红蛋白减低。参考区间是临床医生解释检验结果、做出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建议每个有条件的临床实验室应根据不同人群建立实验室自己的检测项目参考区间。
68.为什么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测定结果会不成比例
答: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成比例关系。但在有些贫血时,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同,两者之间会发生不成比例现象。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时,红细胞计数减低比血红蛋白的减低相对较少,以致贫血较轻时红细胞计数可不低于正常,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机体需铁量增高、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和铁丢失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机体代偿以骨髓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为主,但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质量少,血红蛋白量形成不足,此时可造成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减低,而红细胞计数仍正常或增高的现象。地中海贫血是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致,骨髓象与缺铁性贫血相似,轻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而血红蛋白浓度减低。
69.为什么有些标本会造成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值假性增高
答: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原理是比色法,当血液稀释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并释放出血红蛋白,与溶血剂某些成分结合,形成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在530~550nm下比色,其吸光度变化与稀释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呈正比。血标本如存在干扰物质可引起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的系统误差。例如:高值白细胞标本可使血红蛋白溶液吸光度增高,血红蛋白测定值假性增高;高脂血症标本富含三酰甘油、乳糜微粒等脂质,使血浆浊度增高,致血红蛋白测定值假性增高;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浆存在冷球蛋白,在EDTA-K 2抗凝血标本中可发生颗粒状沉淀,引起血红蛋白溶液吸光度增高,使血红蛋白测定值假性增高。
70.为什么要做血细胞比容
答: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曾称红细胞压积。它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积压后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目前临床以仪器法测定为主。血细胞比容测定的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测定,常用作贫血诊断和分类的指标。还可用于临床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补液及补充电解质的实验检查依据。血细胞比容升高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严重腹泻、大量呕吐等各种有脱水或血浆丢失的患者;继发性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的患者、心肌梗死患者。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正常孕妇;应用干扰素、青霉素、吲哚美辛、维生素A等药物的患者;各种贫血患者。但由于贫血类型的不同,红细胞体积大小也有不同,故血细胞比容的减少与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并不一定呈正比。因此必须将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三者结合起来,计算出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
71.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微量血细胞比容测定法为首选方法
答: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微量法血细胞比容测定为首选方法,理由是:此法因使用相对离心力较大,血细胞间残留血浆量较温氏法低,且标本用量小,操作简捷。微量法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用一次性毛细玻管(管长75mm,内径0.8~1.0mm,厚壁0.20~0.25mm);用抗凝静脉血或用肝素化干燥管(每支含肝素2u)直接采集毛细血管血,以相对离心力12 500g离心5分钟,取出毛细玻管,测量红细胞柱、全细胞柱和血浆柱的长度,红细胞柱长度除以全细胞柱和血浆柱的长度之和,即为血细胞比容。此法的注意事项包括:采血后应弃去第1滴血,抗凝剂应选用EDTA-K 2或EDTA-Na 2,毛细玻管两端须平滑、整齐,吸血量以达管长2/3处为宜,避免离心时间太短或速度太低导致残留血浆增高(1%~3%);红细胞异常患者因红细胞形态大小异常,易造成红细胞相互之间不能压实而存有少量血浆而产生错误结果;在读取数据时,应先使微量管底部红细胞基底层与标准读数板的基线重合。
72.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能检测血细胞比容
答:血液分析仪使用电阻抗法原理,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总数(RBC)后,再计算出血细胞比容(HCT),即HCT=MCV×RBC。红细胞经过血液分析仪检测小孔时会产生脉冲信号,脉冲数量由红细胞总数决定;脉冲强度由红细胞体积决定,MCV是仪器测定大量红细胞体积产生的脉冲叠加后换算而来。正常血液白细胞比例小(RBC∶WBC=750∶1),因此,可忽略不计。血液分析仪检测HCT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都优于温氏法,可避免血细胞离心后血细胞之间残留血浆引起的误差,但准确性仍不及微量HCT测定法。
73.为什么血细胞比容测定会有假性变化
答:血细胞比容发生假性变化有以下几种因素造成:①标本采集:采血过程不顺利,血液被组织液稀释或形成凝块;静脉采血时没有拔下采血针管的针头,直接将血液推注到标本管中,血液经过过细的针管导致溶血;血液和抗凝剂混匀时,血液中产生过多气泡。上述因素可造成结果降低。标本放置时间不可过长,血液浓缩,造成结果升高。②标本检测:往毛细管中加血液标本时,要适量,不可过多或过少;毛细管密封不可采用烧融其一端的密封方法;测量红细胞柱长的时候不可将白细胞层和血小板层计算在内;离心机要符合要求,离心半径和相对离心力都要在规定范围之内,以避免形成过多的残留血浆。③疾病因素: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小红细胞、大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或镰形红细胞等)和红细胞增多时,可使血浆残留量增加,导致血细胞比容假性升高;高网织红细胞或高白细胞等也可使血细胞比容假性升高;高胆固醇血症等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引起血细胞比容假性升高。
74.为什么临床大量输入血浆时会造成假性贫血
答:贫血是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容量减低至正常范围以下所致。虽然可测定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但操作技术复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一般以测定血液红细胞浓度等来诊断是否有贫血,即凡是循环血液单位体积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区间,即为贫血。血容量是全身循环血液的总量,由红细胞容量和血浆容量组成。某些情况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浓度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全身红细胞总容量。如机体失水时,血浆容量缩小,红细胞容量即使减低,但血液浓度改变也可不明显;如红细胞容量本来正常,机体失水时反而可造成红细胞增多的假象。当临床输入大量血浆时,机体血浆容量瞬间增高,而红细胞容量并无改变,但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浓度均变低,因此,造成假性贫血现象。
75.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报警有提示作用
答: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广泛应用,可将射频、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等多项技术联合同时检测一个细胞,再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并区分辨别细胞,最后得到较为准确的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结果,提高了对异常形态血细胞的筛选能力。对于有异常的标本,血液分析仪虽不能提供完全准确的分析结果,但可通过现有的分析技术在其主机电脑屏幕上提示白细胞异常散点图,未成熟粒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细胞、有核红细胞、双峰红细胞、血小板凝集等警示信息和可供参考的研究参数,实验室可根据Flag直方图、DIFF散点图、IMI散点图和IG%等信息筛选并挑出需要显微镜复检的标本进行分析,并最终给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76.为什么要建立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复核规则
答:临床实验室如过分依赖于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而未做或少做复核(如血涂片复核),则导致较高的漏诊率,影响临床诊治效果;但如果仪器出现报警就全部复核,特别是血涂片复核,则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美国病理学家协会Berend Houwen意识到建立一套循证的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复核规则的必要性,于2002年组织邀请了来自6个国家、17个实验室的20位专家针对血细胞分析相关的每个参数进行深入讨论,共同商议通过了83条规则,并在15个实验室初步验证;随后,此国际血液学复核协作组历经3年、详细分析了由当时几种高端血液分析仪检测的13 298份血标本数据,将之前已定的83条复核规则整理、充实、精简为目前在用的41条规则。实验室可结合自己不同血液分析仪检测系统和医院患者特点,建立或验证适合本实验室的复核(包括血涂片复核)规则,从而保证血液分析仪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77.为什么不同实验室需建立各自血液分析仪血涂片复核规则并定期验证
答:血液分析仪不仅能提供血细胞计数结果及其有关参数的计算结果,同时还可提供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以及对标本可能存在的原始细胞等异常情况做出报警提示。虽国际血液学复核专家组已推荐血液分析仪41条复核规则,但是各实验室的血液分析仪型号、检测原理和患者人群不尽相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复核规则,而有必要结合各自医院的疾病特点和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合各自实验室血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复核规则,此复核规则应编入实验室血液分析仪检验程序。同时,应选择一定数量和疾病种类的血标本,将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涂片镜检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实验室制定的复核规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室还应定期验证血液分析仪复核规则,在保证血液分析仪筛查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低假阳性的复核率,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
7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复核规则假阴性率应小于5%
答: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假阴性,是指仪器检查结果为 “阴性”(未触及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为 “阳性”的报警复核规则),但显微镜的检查结果是阳性(真阳性)的标本。因阳性标本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决不能漏检,因此,制定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允许的最高假阴性率是仪器检查阳性结果复核规则的关键参数。国际血液学复核协作组认为,为保证患者检验结果安全性,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可接受的最大假阴性率是5%。如假阴性率>5%,须查明原因,重新核查结果的真实性,确定是哪些复核规则导致了假阴性结果,并进行调整,之后,再重新验证调整后新的复核规则。同时,在保证较低假阴性率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减低假阳性率,因过高的假阳性率会增高无意义的工作量、延迟检验报告发放时间和检验成本。在血液分析仪血涂片复核规则的临床应用中,要特别注意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复核规则,提高复核的质量和效率。
79.为什么血涂片镜检可作为复查血液分析仪结果的标准
答:血涂片镜检是指将血液经推片、染色后通过显微镜用人工镜检方式观察各种血细胞形态,是血液中有形成分质量的检查和数量的评估,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大小、形态、染色和结构等全面的检查,有助于鉴别白细胞增高原因、判断感染程度、贫血病因分析和形态学分类,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和了解血小板功能,可以发现血液中某些寄生虫感染。目前血液分析仪利用各种检测原理对血液进行分析,对异常数量和形态通过报警方式显示出来,但由于不同原理和使用者的差异,处理报警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和选择性,所以需要通过作为金标准的人工镜检方式进行标本复核。血涂片阳性标准:①细胞形态改变,包括RBC明显大小不等,染色异常RBC>30%;巨大PLT>15%;见到PLT聚集;存在Döhle小体;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0.1;空泡变性粒细胞>0.1。②细胞数量/比例改变,原始细胞≥0.01;早幼粒细胞或中幼粒细胞≥0.01;晚幼粒细胞≥0.02;异常淋巴细胞>0.05;有核红细胞>0.01;浆细胞>0.01。血涂片镜检发现上述异常即为真阳性,所以血涂片镜检是复查血液分析仪结果真阳性标准。
80.为什么新生儿首次检测标本需要涂片镜检
答:2005年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通过对13 298份血液标本进行详细分析后,推荐了41条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其中新生儿首次检测标本需要涂片镜检。虽然血细胞分析仪简便快捷,但其检测原理基本基于正常人正常细胞形态来设计,然而新生儿的血常规各项指标与成人均有一定差异,需要通过涂片镜检来确认新生儿的血常规各项指标,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如新生儿外周血中可存在较多有核红细胞,从而导致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偏高,即需通过人工镜检矫正白细胞计数。新生儿的红细胞形态相较于成人红细胞偏大,红细胞直方图偏右,需通过镜检确认是否为生理性红细胞偏大。此外,新生儿外周血中还可含有少数幼稚细胞,也需通过涂片镜检确定是否为正常形态幼稚细胞。通过外周血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大小形态还可初步筛查血液遗传性疾病。
81.为什么需验证血液分析仪多个方法学性能指标
答:2006年颁布的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临床实验室在开展新项目之前,应对检验项目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所选分析系统达到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要求明确规定实验室检测系统在使用之前需要验证,以证实厂家声明的分析性能,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血液分析仪性能验证包括以下要素: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线性;正确度;不同吸样模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实验室内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准确度。携带污染率是反映仪器的自动清洗能力,从而保证高浓度样本转换为低浓度样本时检测通道前后不存在高浓度样本污染;批内和日间精密度是反映仪器的重复性好坏,只有在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才能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线性是反映仪器可报告范围;正确度是反映大量均值与真值之间接近程度;不同吸样模式和实验室内部不同仪器之间的可比性是反映同一份标本在同一台仪器中利用不同进样模式下或者在实验室内部不同仪器上进行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准确度是反映一次性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血液分析仪在更换重要部件(旋转阀、吸样针、空气泵、定量模块和电磁阀)或重大维修后等情况下可能影响血液分析仪的上述检测性能,所以故障修复后,也应对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重新检测、验证。
82.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做携带污染率测试
答:携带污染(carryover)是指由测量系统将一个检测样品反应携带到另一个检测样品反应的分析物不连续的量,由此错误地影响了另一个检测样品的表现量,它反映仪器在检测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情况。临床关注的是仪器检测的高值标本可能使随后检测的细胞较少的标本或贫血标本的结果升高,给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带来影响,所以应评价高值标本对低值标本的携带污染率。影响血液分析仪携带污染率的主要因素是吸样针、各路管道清洗条件和清洗温度等。按照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规定,血液分析仪的携带污染率应符合WBC≤3.0%、RBC≤2.0%、Hb≤2.0%、Plt≤4.0%的要求,其验证方法是:取一份高浓度的临床样本(EDTA-K 2或EDTA-K 3抗凝静脉血),混合均匀后连续测定3次,得到A1、A2和A3,再取一份低浓度的临床样本,连续检测3次,得到B1、B2和B3,按公式计算携带污染率
83.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做精密度测试
答:精密度是指一份标本重复多次测定所得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取决于随机误差的分布。一台血液分析仪精密度是仪器的基本性能,只有在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才能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细胞浓度越低,检测细胞数量越少,不精密度就越大。不精密度用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variation,CV)表示。在血液分析仪报告结果中每个参数都应建立精密度,包括低值计数,特别是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输血的阈值附近。精密度包括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批内精密度应包括所有参数,由同一个标本在一个批次内重复测定10次得到,其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应有正常值、低值和高值,需要覆盖临床可能碰到的各种生物标本浓度,因为临床会遇到化疗、高值白血病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标本。批间精密度受仪器校准和偏移的影响,同一份标本每天测定1次,重复测定20~30天得到。适当时,应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的异常低值和高值标本的批间精密度,但标本需要经固定的血液标本,使用制造商提供的质控物更为方便。
84.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建立参考范围
答:血细胞分析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健康者体检都有重要意义。血液分析的参考范围是有针对性的,它们不但因种族、群体、性别、年龄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因为实验室和血液分析仪不同,检测方法和采血部位的不同,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所以一台血液分析仪有必要建立参考区间。在理想状态下,应在静脉采血4小时后完成至少120份正常的个体标本检测,应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CBC)和分类参数的测定值。如有需要应考虑性别、新生儿和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参考区间。若组内数据呈正态分布,参考区间的上、下限用均值±2s表示;非正态分布,用百分数和可信限来表示。只有在确立一台血液分析仪参考范围后,仪器才能用于临床的正式使用。
85.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验证线性范围
答:监管部门要求临床实验室在仪器用于患者标本检测前应确认仪器的可报告范围。假设仪器没有恒定的偏倚,则线性为仪器直接提供与细胞浓度呈正比结果的能力。不同稀释度测定参数的线性范围应越宽越好。应选择整个分析测量范围从最高值到最低值的各种稀释度。若临床实验室曾遇到极低浓度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时,最好对低浓度标本的线性作独立评价。如取血小板50×10 9/L做系列稀释到5×10 9/L,取白细胞2.0×10 9/L做系列稀释到0.2×10 9/L。作为仪器评价的一部分,还应评价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interval,AMI)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 reportable interval,CRI)。AMI是指不做稀释、浓缩或其他非常规预处理操作,对标本直接测定所得的测量范围。有时AMI可认为是线性的同义词。可通过评价已知异常高值和低值的患者标本或使用已知高值和低值的校准品完成对AMI的验证。CRI是待测物浓度范围,此范围如果超出AMI,允许对标本进行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最后结果乘以稀释或浓缩的倍数。CRI是基于诊断需求和临床实验室发布的临床决定值,与临床实验室内的稀释和浓缩程序有关。可使用已知异常高值或低值的患者标本或使用已知低值或高值的校准品来验证CRI。
8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验证准确度
答: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实值或标准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是利用一种检测方法来获得真实结果的能力,准确度主要由系统误差决定,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也高,而精密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血常规是临床最基础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医生诊断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手段之一。血常规的真值由决定性参考方法获得,能够正确估计的参数是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和白细胞分类。依据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规定血液分析仪准确度是指单次检测结果与参考值间的一致程度,以总误差为评价指标,用相对偏差表示,相对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其验证方法为:至少使用5份质评物或定值临床样本分别进行单次检测,计算每份样本检测结果与靶值(公议值或参考值)的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要求的比例应≥80%。
87.为什么推荐使用流式细胞术为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答:流式细胞术是利用造血白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特定单克隆抗体进行分类,不但能提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还对显微镜不能识别的细胞做进一步分类,减少白细胞在显微镜分类和计数时的主观性。在ICSH的支持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要获得白细胞分类新方法的预期性能特征需使用8种及以上配色组合如流式细胞仪。利用免疫表型特点能够一次性识别计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活化、静止和未成熟)、粒细胞(成熟和未成熟)和浆细胞,同时包括原始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目前,ICSH工作组正在用最新的 “ICSH/ICCS细胞荧光检测确认指南”做进一步评价和确认,最终推荐流式细胞术作为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同时流式细胞术也能为校准品和质控品赋以更准确的值。但这种方法目前主在给血液分析仪制造商检测、试制样机和全面执行监管评价的场所使用。
88.为什么要验证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的正确度
答:正确度是大量测定的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是对系统误差的评价,常以偏倚来表示;偏倚越大正确度越差。为了避免随机误差的影响,偏倚试验须进行若干次或由大批量测试结果得到的平均数才能求得。这也是正确度定义所强调的 “若干次或大量测试的理论依据”。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正确度验证参照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至少使用10份检验结果在参考区间内的新鲜血标本,每份标本检测2次,计算20次以上检验结果的均值,以校准实验室的定值或临床实验室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的测定均值为标准,计算偏倚。规范操作检测系统指使用配套试剂、用配套校准物定期进行仪器校准、仪器性能良好、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良、检测程序规范、人员经过良好培训的检测系统。如检验项目偏倚小于厂家指标,则通过验证;如偏倚大于厂家指标,但仍在验证限的范围内,则通过验证;如偏倚不在验证限范围内,则未通过验证,须联系厂家协助检查检测系统明确是否存在故障,寻找原因并排除。
89.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定期校准
答:血细胞分析是临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实施血液分析仪校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47—2011《血细胞分析的校准指南》第2条指出 “应对每一台血液分析仪定期进行校准”。校准步骤包括:①校准准备:确认仪器的背景计数、携带污染率、线性要求和精密度符合仪器说明书标示的性能要求范围。②环境要求:18~25℃。③校准物选择:使用仪器制造商推荐的配套校准物或校准实验室提供的定值新鲜血。④实施校准:取2管校准物混匀后,分装2个试管,其中一管用于校准物检测,另一管用于校准后验证;取一管连续检测11次,计算第2~11次检测均值,比较均值与校准物定值,判别是否需要调整仪器。⑤验证校准结果。
90.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发生故障维修后需进行相关检测和验证
答:血液分析仪发生故障后,应首先分析故障原因,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有计数小孔堵塞、吸样针堵塞、泵管老化、过滤器不畅、电磁阀堵塞、废液杯积液、感应器失灵和外界磁场干扰等,可以通过排除各种管道堵塞、更换泵管、吸样针、旋转阀、空气泵、消除外界环境干扰等方法加以解决。维修后可能影响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性能,所以故障修复后,应该对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重新检测、验证,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对其验证:可校准的项目实施校准验证,必要时,请工程师对仪器进行重新校准;实验室内部人员可以采用室内血液质控品检验,要求维修后的仪器结果重复性稳定、结果要求落在规定范围内;与实验室内部规范操作相同检测系统作比对,或者检验过的样品再检验,检测结果应符合实验室内部规定的要求。所以当血液分析仪故障维修后,只有通过验证合格后才能重新应用于临床检测。
91.为什么不能用血液质控品代替校准品校准血液分析仪
答:室内质控品是精密度质控品,其主要目的是用于监测检测系统是否稳定,并非是提供准确性的依据。质控品可具或不具有赋值,不要求有测量不确定度。校准品可为单一测定值提供准确性依据,其主要目的是校准某一测量系统,因此,具有赋值和已知的测量不确定度,从而建立此系统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血液分析仪用于检测新鲜血标本,因此,后者是校准血液系统的最佳物质,但新鲜血标本无法长时保存,而需用校准品替代。关键是如何确定校准品的校准值,评价校准值可靠性的唯一要求是:经校准品校准后的检测系统,检测患者标本的结果与用参考方法检测患者标本的结果具有可比性。IFCC定义质控品为专门用于质量控制、不能用于校准目的的标本或溶液。质控品是一个定值范围,是多家使用同样检测系统的临床用户多次测定的均值。简而言之,校准品是个纠正值,而质控品是个靶值,因此,血液质控品不能代替校准品校准血液分析仪。
92.为什么要正确进行室内血液质控
答:实验室通过检测室内质控品,可观察仪器分析过程中的精密度和正确度,从而发现操作者、检测系统和环境因素等导致的结果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为了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可靠,正确使用室内质控品显得十分重要。血液分析仪应选择仪器配套的血液质控品,至少使用2个浓度水平(正常和异常),根据标本量选择质控的频度,至少1天1次。应使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质控图应包含质控品检测时间范围,质控图中心线和控制线,仪器/方法名称,质控品名称、浓度水平、批号和有效期,试剂名称和批号,数据点时间和操作人员等。血液质控品中心线应在不同时间段至少检测3天,使用10个以上检验结果的均值作为中心线;每个新批号质控品在日常使用之前,应经检测确定质控品的均值,而制造商提供的质控值只能作为参考。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质控规则,但至少采用13s和22s质控规则。当发现有失控现象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纠正,须做好失控分析报告,并有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质控原始数据记录至少需保存2年。
93.为什么可用患者全血标本进行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
答:为保证血液分析仪正常运行和准确的测定,每日室内质控是必需的程序,但质控物可能价格高、不稳定、存在基质效应且不能及时供应等因素,给实验室正常使用带来不便。同时质控物分析只能用于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如果使用患者标本可节省质控成本,而且直接监测患者标本结果。Bull法是一种利用患者血液标本用于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的方法,因为血液红细胞计数可因稀释、浓缩,病理或技术性因素而增减,但每个红细胞的体积及其血红蛋白含量或单位血细胞比容中所含血红蛋白相对稳定,几乎不受各因素影响,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监测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均值变动来进行质控分析。Bull法是建立在20个患者红细胞指数的多组均值基础上,控制限一般定为±3%。移动均值的另外一种是最近3个Bull的均值,超过2%就算失控。
94.为什么同一实验室不同血液分析仪之间各检测参数需定期比对
答:在同一个检验科内会有两台或以上的血液分析仪,可能是同种品牌同型号,或同品牌异型号,或异品牌异型号。同一患者血标本可能会在不同的血液分析仪上检测,实验室检验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仪器间的检验结果差异。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不同,必然存在系统误差,结果不一致。不同血液分析仪定期比对是保证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血液分析仪各自的质量控制仅是了解各自仪器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各自的专用质控品不能相互使用,无法反应各仪器检验结果间的一致性;室间质评也是比较相同型号仪器之间的检验结果,无法评价不同型号仪器之间的检验结果。为了保证实验室多台仪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实验室应将定期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血液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用新鲜全血校准其他血液分析仪;只有结合仪器定期比对与室内质控,才能保证不同仪器间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
95.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结果应具有溯源性
答:溯源性是指一个测量结果能够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连续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使所有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从而保证准确性和一致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提出血液分析的参考方法,血红蛋白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分光光度法、血细胞比容用微量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使用单通道半自动的电子计数仪、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术等。血细胞分析结果的溯源性使用上述国际参考方法对加入抗凝剂EDTA-K 2的正常人新鲜血液进行检测,其结果作为该标本参数的真值,而后需要校准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一标本,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使其与国际参考范围的检测结果相同,则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可溯源性。但仅仅用同一份新鲜健康人血液进行检测在实际中存在许多困难,所以可以用已溯源至国际参考方法的检测系统检测可以长期保存固定后的血液,然后再用市场上其他相同的检测系统检测该样品,这样市场上的检测系统可以同与国际参考方法可溯源的仪器进行间接溯源,从而市场上的检测系统可以与国际参考方法进行溯源。
9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要安置在合适的工作环境
答: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系精密电子仪器,必须安装在一个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放置仪器的实验台要稳固水平,设备的倾斜除了影响工作运转外,还会降低仪器精密度。仪器两边、后部和上面至少要空出0.5m的空间,以便于保养和使用,后板和墙壁间至少留出0.2m,以便于散热和清洗,工作环境要清洁(最好操作间单独隔开)、防潮、防止日光直射、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在30%~80%,为了安全和抗干扰,仪器应用电子稳压器并连接符合标准的专用地线。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为颗粒计数,故放置环境应十分洁净,避免灰尘影响计数及造成电路板短路。上述工作环境要求可提高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提供可靠的临床结果。
97.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在送检和报废之前须做去污染处理
答:去污染是指将微小生物体或毒物去除或减少感染性或其他有害性达到一定安全水平的过程。检验科是极其容易发生传染病的科室,往往存在大量的污染源,如果不合理处理,就会造成实验室内外的严重污染。《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需要有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的程序、废弃物处理和处置程序。血细胞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各部件和仪器表面都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因此在维护、修理、报废或移出实验室前应先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以免在设备运输或处置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员存在潜在危险。首先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通常在实验室区内,且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之后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无害化处理:①危险品和感染性物质的去除;②设备去污染处理,设备去污染最好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也可以根据设备以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污染严重性进行评估,然后采用相应去污染措施。经去污染处理的设备可以挂上 “已经去污染处理”的标签。
9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宜使用配套试剂
答:血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稀释液、溶血剂和清洗液。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血液分析仪对试剂要求不完全相同,有进口的、国产的、有实验室自制的,即使试剂的配方相同,其内在参数也不完全相同,主要包括试剂的pH、电导率、渗透压和离子强度。因此想要得到准确结果,原则上应使用原厂仪器的配套试剂。试剂是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配套试剂可以保证检测结果具有ICSH的溯源性要求。由于血细胞分析仪属于故障率较高的检验设备,采用的是全血标本,有较多的蛋白和脂肪,而且全血中活体细胞对试剂的理化性质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使用仪器配套试剂能够保证仪器管路的畅通,延长管路的使用寿命,使仪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99.为什么从事血液分析的检验人员需做颜色视觉障碍测试
答:因为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分析得出最为准确的结果,常需要进行末梢血涂片染色甚至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显微镜肉眼观察才能了解各种细胞的染色质、颗粒、胞质颜色和细胞内结构的变化。而血涂片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前需要固定和染色使细胞保持原有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并对细胞的主要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染成不同的颜色,以便于镜下观察识别。检验人员确认细胞是不能单凭一、二个细胞特点下结论,各系统细胞均有其鲜明的特征,应综合细胞大小、核质比例、核的形状、染色质结构、核仁、胞质胞核颜色和颗粒等条件全面分析判断,因此需要检验人员对颜色辨别和图像细节辨认具有极强的能力。所以从事血液学检查的检验人员需定期进行颜色视觉障碍测试以确保在肉眼观察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00.为什么应定期考核从事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检验人员
答: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包括血细胞、尿有形成分、体液脱落细胞和各类标本寄生虫和结晶等的检查。目前自动化检验仪器虽能筛查血液、尿液、体液细胞等,但都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镜检。细胞等形态学检查是最经典、最直接、最有效的诊断手段;例如:白细胞检查有助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和遗传性性疾病诊断,尿液红细胞有形成分检查有助于判断血尿来源,识别管型有助于肾病的分型、病变程度和预后的估计,体液确定脱落细胞形态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实验室从事形态学检验人员应不断提高细胞形态学识别的能力,接受定期考核,确保能持续维持和不断提高准确识别常见细胞等形态的检验能力。定期考核可发现检验人员在形态学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为实验室之后新的培训计划指明方向。
(高原)
101.为什么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能使网织红细胞出现网状结构
答: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指有核红细胞转向成熟红细胞的过渡型细胞,其胞质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呈胶体状态分散于细胞内。经煌焦油蓝、新亚甲蓝等活体染色后,活体染料的碱性着色基团(带正电荷)可与网织红细胞RNA的磷酸基(带负电荷)结合,使RNA胶体间的负电荷减低而发生凝缩,形成蓝色或紫色的颗粒,颗粒多时可连缀成线,线可交织呈网状结构。
102.为什么骨髓和外周血的网织红细胞成熟度不同
答:骨髓和外周血中的RET有不同的发育阶段。RET自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后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约1~2天后,过渡为完全成熟红细胞。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Ⅰ~Ⅳ型:Ⅰ型(丝球型)、Ⅱ型(花冠型或网型)、Ⅲ型(破网型)、Ⅳ型(颗粒型)。生理状态下,Ⅰ型RET只存在于骨髓,Ⅱ型在外周血也很难见到,Ⅲ型仅有少量释放到周围血,因此,外周血中RET以Ⅳ型为主;正常时外周血中Ⅲ型RET约占20%~30%,Ⅳ型RET约占70%~80%。外周血中各型RET的有无及多少可反映骨髓的造血情况,如骨髓增生明显时,外周血可出现Ⅰ型和Ⅱ型RET。
103.为什么试管法网织红细胞计数为手工参考方法
答:手工网织红细胞计数分玻片法和试管法。因玻片法易使混合血液中的水分蒸发,染色时间偏短,导致结果偏低;而试管法容易掌握,重复性较好,必要时还可从混合血液中再取标本重新涂片复核。因此,试管法为手工RET计数的参考方法。在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中,试管法RET计数的操作程序是:①在小试管中加入染色液2滴;再加入静脉血(或末梢血)2滴,混匀后放置37℃恒温水箱中。②10分钟后取1滴混悬液制成涂片。③油镜下观察记录1000个红细胞中的RET数。
104.为什么网织红细胞计数对红细胞计数量有要求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时,成熟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要分别记录,网织红细胞的比值(rp)可用公式计算:
为获得令人满意的精密度,当CV值分别为2%、5%和10%时,对于不同的网织红细胞比值,要求计数的红细胞总数亦不相同(表1-7)。
表1-7 不同网织红细胞比值需计数的红细胞数
105.为什么显微镜计数网织红细胞要用Miller窥盘
答: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计数RET时,为了缩小细胞分布误差,减低劳动强度,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及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使用Miller窥盘(图1-1)进行RET计数。
图1-1 Miller窥盘构造
Miller窥盘计数法:将Miller窥盘置于目镜内,计数Miller窥盘小格A内所有成熟RBC,及大格B内(含小格A)所有RET数。
计算:
106.为什么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网织红细胞进行分型
答:RET内的嗜碱性物质RNA随着细胞发育成熟,含量从多到少,直至完全消失。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学会(CLSI)判定RET的标准为:无核红细胞用新亚甲蓝染色液染色后,在胞质内出现两个以上、远离细胞边缘的蓝色颗粒。RET分型及特征见表1-8。
表1-8 网织红细胞分型及镜下形态特征
107.为什么要正确辨认镜下网织红细胞形态
答:红细胞经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后,显微镜下红细胞内有些颗粒或包涵体易误认为RET,因此,须正确识别各种颗粒形态特点。活体染色后红细胞各种包涵体的形态特点见表1-9。
表1-9 红细胞活体染色后各种包涵体的形态特点
10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可检测网织红细胞
答: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可采用荧光或非荧光染料进行细胞染色,并结合运用鞘流技术和射频技术进行测定。仪器可提供RET百分率和绝对值、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reticulocyte volume,MRV)、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eticulocyte maturity index,RMI)等许多参数,为网织红细胞分析、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但亦存在不足之处,目前尚无法完全取代手工RET计数法。干扰仪器网织红细胞检测的因素有:①计数结果易受豪焦小体、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等因素影响而引起假性增高;②冷凝集素、红细胞聚集、某些病理因素或药物都能使红细胞产生自身荧光而干扰检验结果。
109.为什么流式细胞仪可分析网织红细胞成熟度
答: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分析网织红细胞的方法是:特殊荧光染料如派洛宁、吖啶橙、噻唑橙等可与网织红细胞中的RNA结合,当FCM激光照射于网织红细胞上时,根据细胞能否发射出特定颜色的荧光,经单参数定量测定RNA,从而精确测定网织红细胞占成熟红细胞的比率。FCM还可根据激光照射后网织红细胞发射出的荧光强度,或网织红细胞光吸收量大小、光散射量多少等参数的比例关系,对RET成熟程度进行分群,分为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ow fluorescence ration,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iddle fluorescence ration,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igh fluorescence ration,HFR),荧光强度越强RET越幼稚,反之则越成熟。同时可根据公式计算出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即:RMI=(MFR+HFR)×100/LFR。
110.为什么要检测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
答: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指含高RNA量的网织红细胞(HFR+MFR)与总RET的比值,是评价红系增生的有用指标。IRF水平与骨髓增生状态相关,可在铁代谢指标与细胞形态变化不典型的情况下,提供骨髓增生状态的信息,辅助鉴别贫血的类型。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的IRF水平较高,而恶性肿瘤和肾病患者往往较低。IRF亦是放、化疗时反映骨髓抑制和恢复较敏感的指标。
111.为什么贫血患者需要检查网织红细胞
答:贫血是症状,可由许多病因引起,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RET计数可用于评价患者的骨髓增生能力,鉴别贫血的病因类型。
(1)RET增多: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种增生性贫血均可增多,溶血性贫血增多尤为显著。
(2)RET减低:
是无效红细胞造血的指征,见于非增生性贫血(如铁、铜、维生素B 6、维生素B 12缺乏)、慢性病性贫血(如慢性炎症、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鉴别贫血:
①小细胞性贫血:当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时,RET增多常见于血红蛋白病,RET正常则常见于慢性炎症性疾病。②正细胞性贫血:RET增多常见于急性出血和溶血综合征,RET正常或减低常见于骨髓衰竭或慢性贫血。
112.为什么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判断贫血疗效
答:RET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良好,贫血治疗有效,则外周血RET增高。如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分别给予铁剂、维生素B 12或叶酸治疗2~3天后,RET开始增高,7~10天达到高峰,2周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此时,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开始增高,表示贫血得到纠正。如RET居高不下,则提示尚未达到治疗效果或尚未纠正病因。
113.为什么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更具临床价值
答:RET计数,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骨髓中RET均值为150×10 9/L,血液中为65×10 9/L。当骨髓RET增多,外周血RET减低时,提示骨髓释放障碍;骨髓和外周血RET均增高,则提示骨髓释放增高。RET绝对值计数是指每升血液中RET数量浓度(×10 9/L):网织红细胞/L=红细胞数/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而网织红细胞百分率是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RET数量得出的,虽然其是评价红系造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受红细胞计数的干扰,尤其是严重贫血患者的标本,而计算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则可更直接准确地反映红系造血的状态。
114.为什么要用血细胞比容纠正网织红细胞计数值
答:因在生理和病理不同情况下,RET从骨髓释放入外周血变为完全成熟红细胞所需的时间不同,因此,未考虑RET生存期限、未经纠正的RET计数值不能确切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一般RET在血液中的生存期是1天左右;如红细胞生成加速,释放入血液的未成熟RET增高,会过高估计RET实际生成速率。为了纠正此偏差,可使用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index,RPI)来反映网织红细胞生成的相对速率。
计算公式:
根据公式,如正常人RET为1%,HCT为45%时,RET成熟天数为1天,则RPI为1;如患者RET为15%,HCT为25%,RET成熟天数为2天,则RPI为4.17。RPI增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RPI减低提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系成熟障碍。HCT与相应的RET成熟天数见表1-10。
表1-10 HCT与相应的RET成熟天数
115.为什么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平均血红蛋白量可为诊断缺铁的指标
答: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reticulocyte hemoglobin equivalent,RET-He)是与RET质量有关的参数;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hemoglobin content of reticulocyte,CHr)是RET内血红蛋白含量,直接反映新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水平。在贫血诊断用于判断缺铁的指标中骨髓铁染色为侵入性检查,血清铁检验结果的日间波动较大,转铁蛋白为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和肝脏疾病时也可增高。RET在外周血1天后就成熟为红细胞,而RET-He和CHr两项指标则反映体内铁蛋白代谢的最新状态,通常功能性缺铁患者RET-He和CHr可减低,因此,可作为诊断铁缺乏的新指标。
116.为什么网织红细胞参数可用于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
答: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和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是临床常见的两类贫血,两者的鉴别诊断,尤其对不典型IDA和伴缺铁ACD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
ACD患者多有铁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清铁减低、血清转铁蛋白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血清铁蛋白增高等,多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但也有20%~50%的患者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与缺铁性贫血相似。AC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发现一些ACD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水平较低。EPO是红系造血的重要细胞因子,主要作用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和红细胞生成,同时促进骨髓中网织红细胞释放到外周血。EPO水平减低使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减弱,红细胞生成减低,导致ACD患者骨髓代偿能力不足,故IRF、HLR%未有明显改变。
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贫血,患者骨髓增生活跃,尤其幼红细胞增生,向外周血释放增高。HLR%反映幼稚RET水平,大量幼稚RET从骨髓释放进入外周血,使HLR水平增高,IRF值增高,能灵敏地反映骨髓增生能力,IDA患者IRF、HLR%明显高于ACD患者。因IRF反映骨髓增生的灵敏度高,因此,可作为临床鉴别IDA与ACD的参考指标。
117.为什么网织红细胞计数可用于鉴别正细胞性贫血
答:RET计数在鉴别诊断正细胞性贫血(MCV 80~100fl)有重要价值。正细胞贫血时,如RET计数增高则提示急性出血、溶血性贫血等;如计数减低则提示骨髓衰竭、慢性病性贫血等(图1-2)。
图1-2 正细胞性贫血
118.为什么网织红细胞计数可用于鉴别小细胞性贫血
答:在诊断可疑小细胞性贫血(MCV<80fl)时,进行RET计数尤为重要。小细胞性贫血时,如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提示营养性缺铁、慢性失血;如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时,可结合RET计数,RET正常则提示慢性炎症性疾病,增高则提示血红蛋白病等(图1-3)。
图1-3 小细胞性贫血
119.为什么网织红细胞计数可用于鉴别大细胞性贫血
答:RET计数在诊断大细胞性贫血(MCV >100fl)有重要价值。如大细胞性贫血伴RET正常或减低,常提示叶酸或维生素B 12缺乏,患者经治疗后或伴急性出血时则RET计数增高(图1-4)。
图1-4 大细胞性贫血
120.为什么手工法可以检测红细胞平均指数
答:红细胞平均指数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手工法根据RBC、HGB、HCT测定结果可计算出红细胞平均指数,见表1-11。红细胞平均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前提是准确测定同一份抗凝血标本的RBC、HGB、和HCT。除作好这些项目测定的质量控制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标本溶血、检验前应再次彻底混匀标本,检测结果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表1-11 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
121.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可检测红细胞平均指数
答:血液分析仪可采用电阻抗法和光散射法检测MCV。电阻抗法:当红细胞通过敏感电极的小孔时,脉冲个数和细胞数量有关,脉冲大小和细胞体积成比例。光散射法:在流动室内一定量标本经流体力学聚焦,由一束激光或汞-卤素光照射到每个红细胞上产生不同角度的散射光,测量前向低角度和高角度的散射光,能同时反映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强弱与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浓度呈正比。因此,仪器可直接检测每个红细胞体积大小,继而得到MCV。
除了MCV,血液分析仪还能直接测定得到HGB、RBC参数,进一步计算导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表1-11)。
122.为什么冷凝集素会影响仪器检测红细胞计数等参数
答:冷凝集素IgM(冷抗体)为完全抗体,20℃以下作用活跃,可直接凝集红细胞。通常,血标本在10℃左右易出现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可严重影响红细胞计数等参数的测定。红细胞凝集时,虽有多个红细胞同时通过血液分析仪计数小孔,但仅被当作1次计数,因此,导致RBC、HCT假性减低,而MCV、MCHC、RDW可假性增高。当怀疑检验结果受冷凝集影响时,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对血液标本与检测试剂进行双重加温,15分钟后再做检测,如此可消除冷凝集素的影响。
123.为什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越高红细胞大小不一越明显
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用来测量红细胞大小变量宽度的参数,由红细胞直方图导出,通常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或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表示。正常红细胞体积主要分布在50~125fl范围,其RDW-CV在11%~15%。如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则RDW明显受到影响。RDW值越高表明红细胞体积的变量范围就越大,红细胞大小不一越明显。
124.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会假性增高
答: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达到一定时,会造成MCV和RDW检验结果假性增高。这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方面因素有关:①糖尿病患者Na +-K +-ATP酶活性减低,致使细胞内水钠潴留,体积增大,从而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低,变形能力减低。②高血糖患者红细胞内葡萄糖含量较多,血标本的渗透压相对较高,当高渗透压血标本与血液分析仪使用的等渗稀释液接触时,红细胞发生肿胀,从而导致MCV假性增高;同时RDW也相应增大。因此,临床使用MCV和RDW这两个参数对贫血患者诊断分型时,要考虑患者的血糖浓度,判断MCV和RDW增大是否因血糖增高所致,以避免对贫血类型诊断的误导。
125.为什么要注意血液分析仪分析红细胞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答:血液分析仪可提供多项红细胞相关参数,有些参数之间关系密切。首先,虽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但不同原因的贫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却未必一致;不同数量、大小及形态的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比例也不尽相同。RBC、HGB、HCT三个参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加深对红细胞参数特征的认识,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其次,有些红细胞参数并非由仪器直接测得,而是由相关参数的检验结果导出。例如,血液分析仪直接测定MCV、HGB、RBC,可导出MCH、MCHC。因此,在分析红细胞参数时,应关注有密切关联性的红细胞参数之间的关系,如RDW与红细胞形态一致性的关系,RBC、HGB与MCV、MCH、MCHC之间的变化关系等,以判断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同时,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了受到仪器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外,还受到标本中多种疾病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分析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时要综合考虑,才能得到合理而正确解释。
126.为什么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可提示仪器和标本异常
答:同一患者(除贫血患者外)的MCV、MCH和MCHC常十分恒定,因此,基于患者红细胞指数的Bull浮动均值法可用于监测血液分析仪的稳定性。正常时,MCHC的变异性最小,对判断血液分析仪是否失控较敏感。如MCHC超出允许的变异范围,则提示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有潜在干扰因素。在病理状态下,MCHC增高可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贫血,而减低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如MCHC异常与相应疾病的血涂片红细胞形态不一致,则提示MCHC异常与RBC其他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错误有关,原因可能来源于仪器,或者标本自身的问题,包括:含冷凝集素、脂质或血浆副蛋白的标本,使得MCV和MCHC假性增高;白血病标本可使MCHC减低;高脂血症标本可改变MCV。因此,当MCHC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先排除检验中可能的异常因素,再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才能合理解释。
127.为什么红细胞指数可用于贫血形态学分类
答: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反映了平均红细胞的大小及其血红蛋白量含量,可用于贫血形态学分类及提示可能的贫血原因(表1-12),将贫血分为正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平均值仅反映红细胞群体平均情况,无法阐明红细胞彼此之间的差异,对一些早期贫血如缺铁性贫血也缺乏灵敏度。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小红细胞MCV、MCH可分别减低至50fl、15pg,而大红细胞MCV、MCH又可分别达150fl、45pg,而MCHC却无明显变化,总体计算MCV、MCH也可在正常范围;缺铁性贫血和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都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在血涂片上前者的红细胞却明显大小不均。
表1-12 贫血形态学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128.为什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诊断早期缺铁性贫血有价值
答:缺铁性贫血(IDA)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机体缺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临床上分为隐性缺铁期、早期缺铁性贫血期及缺铁性贫血期。隐性缺铁期除有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减低外,无任何血液学改变。早期缺铁性贫血期,HGB低于正常,但可无红细胞其他指数的改变。铁缺乏严重时,可出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改变,此时,根据HGB,MCV等红细胞参数变化可诊断IDA。因此,需要一种比测量铁更简单的诊断隐性缺铁的检验指标。因在机体缺铁早期,RDW已发生改变且与血清铁蛋白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RDW是筛查早期IDA的灵敏指标。
129.为什么要联合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答: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是反映红细胞群体体积大小的参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则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大小差异)的参数,两者结合更有助于贫血的分类诊断和鉴别。Bessman根据MCV/RDW将贫血分为六类,见表1-13。
表1-13 Bessman贫血分类方法
(丁磊)
130.为什么要做红细胞沉降率
答: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血沉测定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很多疾病可导致血沉加快,故特异性差,临床上主要用于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区别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及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等。
(1)生理性血沉加快:
血沉受年龄、月经周期影响。①新生儿红细胞数量较高,血沉(≤2mm/h)较慢;②儿童(<12岁)红细胞数量生理性低下,血沉稍快;③女性因纤维蛋白原含量高,血沉较男性快;④孕3个月~产后3周妇女因生理性贫血、胎盘剥离、产伤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沉加快;⑤月经期妇女因子宫内膜损伤及出血、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沉加快;⑥年龄>50岁,因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高,血沉加快。
(2)病理性血沉加快:
对于疾病鉴别和动态观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见表1-14。
表1-14 病理性血沉加快常见疾病及临床意义
续表
(3)血沉减慢:
临床意义不大,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球形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缺乏等。
131.为什么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应在1小时终点读取结果
答:动态红细胞在血沉管中下沉分为3个阶段:①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红细胞的“盘状平面”彼此贴合而形成红细胞缗钱串,两个红细胞贴合即消除两个 “盘状平面”,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一个贴合的红细胞,即多消除两个 “盘状平面”。该过程约需10分钟;②红细胞快速沉降期:相互贴合的红细胞逐渐增多,聚集逐渐减弱,细胞以恒定速度下沉,约40分钟;③红细胞堆积期:此期贴合的红细胞数量达到饱和而缓慢下降,紧密堆积于容器底部,约10分钟。因此手工魏氏法要求在1小时末报告血沉结果。
132.为什么可用仪器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
答:仪器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是根据手工魏氏法检测原理以及红细胞下沉的特性设计的。其基本原理是:使用配套枸橼酸钠真空标本采集管,可同时对多个血液标本进行检测。通过红外线发射和接收装置自动测定管内初始液面高度,并开始计时。红外线不能穿过含大量红细胞的血液,只能穿过红细胞沉降后的血浆层,可用于检测红细胞下降水平。仪器在单位时间内扫描红细胞高度,直到30分钟推算出每小时红细胞沉降数值。自动血沉仪的红外线定时扫描检测动态,监测记录红细胞沉降全过程,显示检测结果并提供红细胞沉降动态图形。目前仪器型号较多,工作原理各有不同,方法也尚未达到标准化,必须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并进行操作。测定结果应与 “参考方法”比较,制定参考范围。
133.为什么要规范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的抗凝剂
答: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是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方法。通常用枸橼酸钠(trisodium citrate,Na 3C 6H 5O 7·2H 2O,分子量294.12)作为抗凝剂,配成109mmol/L(32g/L)水溶液,与血液按1∶4比例混匀。因枸橼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故常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ICSH近年推荐用EDTA作抗凝剂(1.5mg/ml,稀释<1%)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其抗凝原理与枸橼酸钠相同,但抗凝作用比枸橼酸钠强。
134.为什么血浆蛋白会影响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果
答: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所带正、负电荷呈平衡状态,而红细胞因胞膜表面的唾液酸而带负电荷,彼此排斥间距为25nm,较为稳定。白蛋白带负电荷,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带正电荷,如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含量增加或白蛋白含量减少时,使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故红细胞容易形成缗钱状而使血沉加快。反之如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含量减少或白蛋白含量增加,则血沉减慢。
135.为什么要关注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注意事项
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过程中一些不当操作会影响检测结果,故应特别注意:①血与抗凝剂(枸橼酸钠)的比例(4∶1)要准确,要充分混合,不能形成血块。②血沉管要干燥洁净。③血沉管应完全直立,倾斜会加速红细胞沉降。血沉管倾斜3°即可增加沉降率30%,所以血沉架的结构必须保证血沉管垂直直立。④温度可影响沉降率。温度高则沉降快,反之则慢。在室温15~25℃影响最小,超过这个范围应校正。⑤取血后应尽快测定,一般不超过3小时,存放时间超过3小时的标本会出现假性增高。采血时间过久,血浆成分及红细胞数量与形态会发生变化,引起溶血等现象。
136.为什么环境因素影响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果
答:血沉是临床广泛应用以分析疾病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血沉测量结果因素较多,其中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规定:①应在18~25℃、2小时内测定;温度波动稳定在±1℃之内;温度增高,血沉会加快。②室温过高时,应校正血沉测定结果;室温低于18℃时,应置于20℃恒温箱内测定;室温过低时,血沉减慢,无法校正。③测定过程中避免振动、风吹、阳光直射。
137.为什么要用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参考方法来验证其他测定方法
答: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学会(CLSI)以及WHO均有血沉检测的标准化文件。ICSH方法(1993)及CLSI(2011)方法均以魏氏法为基础,建立了新的血沉检验参考方法,制定了新的操作规程。新的参考方法:可将EDTA抗凝全血以枸橼酸钠4∶1稀释,然后在魏氏管中进行测定。标本的血细胞比容要求为0.35或以下,血沉管长度300mm,具有200mm的刻度,对血沉管的规格和标本的制备都有明确的要求。
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共用一份抗凝静脉血标本。并在分析结果时易于综合白细胞变化进行判断。参考方法由于对HCT进行了校正(HCT≤0.35),可忽略由于红细胞数量变化给血沉带来的影响。血沉测定迄今仍未建立决定性方法,目前首先是参考方法,其次为常规工作方法。参考方法常作为常规试验的质控方法。
验证方法是:用魏氏管和EDTA抗凝血,选择10份HCT为0.30~0.35的血液标本,血沉分布在15~105mm/h范围内;或通过离心法调节标本的HCT,去除多余的血浆或红细胞,然后再充分混匀(至少颠倒混匀标本8次),迅速移入血沉管中。用参考方法测量每个未稀释标本的血沉值,其结果在95%限定值范围内,表明方法满意。
138.为什么要做白细胞计数
答: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白细胞计数结果反映的是循环池中的细胞数量。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区间的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区间的下限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计数增高常见的病理意义有:①急性化脓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脓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②某些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③组织损伤(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④急性大出血;⑤白血病;⑥骨髓纤维化;⑦恶性肿瘤(肝癌、胃癌、肺癌等);⑧代谢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⑨某些金属(铅、汞等)中毒。
白细胞计数减少常见的病理意义有:①某些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等);②某些原虫感染(黑热病、疟疾等);③某些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等);④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巨幼细胞贫血等);⑤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⑥脾功能亢进(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⑦肿瘤化疗、电离辐射(如X线)及某些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等)反应等。
139.为什么要规范白细胞计数标本采集
答:白细胞计数标本的质量是计数准确性的先决条件,必须从几方面进行规范:①标本种类:新鲜静脉血液标本,血液与抗凝剂应立即充分混匀,标本中不得有肉眼可见溶血或凝块。②抗凝剂:EDTA-K 2作为抗凝剂,浓度为3.7~5.4μmol/ml血(1.5~2.2mg/ml血)。③采血速度:采血速度要快(避免血液凝固),不能过度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④稀释与混匀:稀释液应为无菌、无毒、适用于检测系统的缓冲液;稀释液应过滤(以免杂质、微粒干扰),血液标本量和稀释倍数要准确。⑤容器及条件:必须采用符合要求的塑料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系统,盛有标本的试管应有足够剩余空间,以便混匀,检测温度为18~22℃,从标本采集到检测的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检验前轻轻颠倒试管数次,以便标本充分混匀。
140.为什么白细胞计数应尽可能同一时间采集标本
答:外周血白细胞仅有一半随血液循环流动(循环池),另一半黏附于血管壁(边缘池),两者保持着动态平衡。血中白细胞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变异范围较大,白细胞数的个体差异亦较明显,且在不同时间内白细胞数变化也较大。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暴热等,两个池中的白细胞可重新分配。因白细胞计数仅计数循环池中的白细胞,即便在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体在上、下午的白细胞计数结果可呈较大幅度的波动。一天之内早晨休息状态白细胞数最低,下午最高,餐后较餐前高。一年之内,冬季较夏季高。妊娠、分娩、剧烈运动及体力劳动均可使白细胞计数增高。因此,为便于比较和动态分析检验结果,最好固定日间白细胞计数采血时间,例如每次均在上午8点左右。
141.为什么用血液分析仪作为白细胞计数筛查方法
答:白细胞数量可用手工法和仪器法检测。手工法白细胞计数的操作过程中,常产生较大的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及固有误差,影响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且费时费力,难以快速检测大批量标本和及时发出报告。20世纪50年代,库尔特利用电阻抗原理设计了血细胞计数仪,之后,血细胞计数的精密度成倍提高,并避免了繁重的人工目力计数的检验。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不仅操作简便、检测快速,而且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适合批量标本的检测。使用配套校准物或溯源至参考方法的定值新鲜血实施校准后,可确认或改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血液分析仪适宜作白细胞计数筛查方法。
142.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需显微镜复检
答: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但是,在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异常(如白细胞数量较低)需要确认,仍需采用显微镜法进行血细胞复检。显微镜检查是血细胞形态观察的传统方法。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其中白细胞计数的复检规则:①首次结果<4.0×10 9/L或>30.0×10 9/L要求涂片镜检;②3天内Delta值超限,并<4.0×10 9/L或>30.0×10 9/L要求涂片镜检。在规范操作条件下,当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存在干扰因素导致结果不可靠时,显微镜复检可用于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复核。
143.为什么要规范白细胞计数
答:白细胞计数影响因素众多,为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必须进行质量保证。计数前注意事项主要有:①向患者解释检验目的及采血过程,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②固定采血时间,有助于检验结果相互比较。③避免患者在大量静脉输液后采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否则可使检测结果偏低。④避免高脂肪饮食而影响检验结果。⑤避免剧烈运动后或情绪激动等生理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时严格按照厂家及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检测,并做好质量控制。
144.为什么血涂片镜检可估算白细胞计数
答:通过血涂片镜检观察,凭经验可大致核对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以显微镜下血涂片中所见白细胞数判断:在血涂片厚薄适宜情况下,高倍镜下所见白细胞数与白细胞总数呈一定关系,见表1-15。
表1-15 高倍镜下所见白细胞数与白细胞总数的关系
145.为什么有核红细胞会影响白细胞计数结果
答: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可破坏或溶解无核红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在某些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中可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而不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计数时常与白细胞被一同归入白细胞,造成白细胞计数结果假性增高。因此,当血液中出现较多有核红细胞时,必须校正白细胞计数的结果。
校正公式:校正后白细胞数/L=
其中,x为校正前白细胞数;y为在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所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例如:校正前白细胞数为10×10 9/L,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数得有核红细胞数为30个,则校正后白细胞数为7.7×10 9/L。
146.为什么临床要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答: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一是嗜酸性粒细胞可产生前列腺素E使嗜碱性粒细胞合成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过程受到抑制;二是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嗜碱性粒细胞所排出的颗粒,使其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不能发挥作用;三是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等酶类,破坏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胺等活性物质。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可借助于细胞表面的Fc受体和C3受体着黏附于蠕虫,并用细胞溶酶体内所含的过氧化物酶等酶类损伤蠕虫体。故在有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用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当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时,嗜酸性粒细胞持续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说明病情严重。恢复期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又逐渐增多。如临床症状严重,而嗜酸性粒细胞不减少,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大手术后4小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消失,24~48小时后逐渐增多,增多的速度与病情的变化基本一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较长;如大手术和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不下降或下降很少,均认为预后不良。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根据ACTH注射前后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来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①在正常情况下,注射ACTH或肾上腺素后,嗜酸性粒细胞比注射前应减低50%以上;②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而垂体前叶功能不良者,则直接刺激时减低50%以上,间接刺激时不减低或减低很少;③垂体功能亢进时,直接和间接刺激均可减低80%~100%;④垂体前叶功能正常,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良如艾迪生病(Addison disease)者,直接和间接刺激减低均<50%。
147.为什么要做嗜酸性粒细胞手工法计数
答: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极低,只占外周血白细胞的0.4%~8.0%(仪器法生物参考区间),通过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乘以白细胞计数可间接计算得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但相对误差较大。因此,如要准确了解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应采用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法,方法是: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在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的同时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然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如此得到的嗜酸性粒细胞数较为准确。
148.为什么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需使用专用稀释液
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专用稀释液具有多种作用:①保护嗜酸性粒细胞成分的作用(如丙酮、乙醇),使嗜酸性粒细胞膜完整、无破损现象;②促进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破坏成分的作用(如碳酸钾、草酸铵或低渗状态),使其他细胞破坏完全;③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如伊红、溴甲酚紫、固绿),使其染色清晰,视野背景清晰,易于鉴别。此外,稀释液中的甘油可防止乙醇挥发,抗凝剂可防止血液凝固。
同时,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具有多种优点:①试剂简单,简便易行;②细胞较稳定,着色鲜明易于鉴别,不宜挥发,置冰箱可保存6个月以上。
(李萍)
149.为什么要做白细胞分类计数
答:白细胞是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核细胞,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治愈机体损伤的能力和防止病原体入侵及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外周血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临床血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即按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可用显微镜检查法或血液分析仪法测定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百分率或绝对值,由于各类白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可导致其数量或形态发生变化,因此,直接检测各类白细胞的形态或分类的变化,比白细胞总数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150.为什么白细胞分类计数可反映生理性变化
答: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生理性特点,主要与年龄、生理状态等有关。例如:新生儿白细胞数较高,一般在(15~20)×10 9/L,有的可高达30×10 9/L,通常在第3~4天降至10×10 9/L,分类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到第6~9天逐渐减低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第一次交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高,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可达70%;2~3岁后淋巴细胞开始减低,而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至4~5岁二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第二次交叉,青春期各种白细胞所占比例与成人相同。可见新生儿、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不断变化。单核细胞在出生2周的婴儿可达15%,儿童期亦较成人高。此外,剧烈运动、疼痛和情绪激动时,可引起白细胞显著增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疼痛缓解及情绪平静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恢复到原水平。中性粒细胞在安静及放松时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天之间的变化可相差一倍。孕妇分娩时因产痛与产伤白细胞可增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为正常。
151.为什么白细胞分类计数要做方法学评价
答: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有显微镜分类法、血液分析仪法(hematology analyser,HA)和血细胞形态分析仪法。三种方法特点不一,可供实验室选择。①显微镜分类法:为经典的参考方法,即血涂片经瑞特-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按外周血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相应白细胞的百分率,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异常;此法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分类结果较准确,但很费时费力,且准确性取决于检验人员的经验和水平,不适用于大批量血标本检测。②血液分析仪法:采用抗凝全血直接上机检测,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对生理性白细胞分类较准确,但对病理性白细胞的分类准确性仍不足,特别是对幼稚白细胞识别,最终还需用显微镜分类法进行复核;仪器法主要是提供常规筛查白细胞分类的信息,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③血细胞形态分析仪法:仪器作为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筛查,可在电脑中分类并保存各类白细胞形态和计数信息,并可供多人同时读图复核,也有利于细胞形态学的教学;但仪器尚不能完全自动准确识别所有病理形态的白细胞,且设备昂贵,对血涂片染色要求较高,目前临床应用尚未普及。
152.为什么要做中性粒细胞计数
答:外周血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最高,参考区间为40%~75%,绝对值为(1.8~6.3)×10 9/L,其数值的增减常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或减低常与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有关。
(1)生理性增多:
①下午较上午高;②活动进食后较安静休息时高;③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④新生儿、妊娠5个月后及分娩时的妇女。生理性增多通常是暂时的,在影响因素消除后即可恢复正常。
(2)病理性增多:
①急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阑尾炎、急性风湿热、扁桃体炎等;②急性中毒:某些药物及农药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等;③急性大出血:如肝、脾破裂或宫外孕;④严重烧伤、心梗及较大手术后;⑤各种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3)病理性减低:
①伤寒、副伤寒及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等;②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③慢性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应用或接触某些化学药物和抗癌药物等,可抑制骨髓细胞的分裂致白细胞减低;④脾功能亢进白细胞破坏过多;⑤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产生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导致白细胞破坏过多。
153.为什么要做淋巴细胞计数
答: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参考区间为20%~50%,绝对值为(1.1~3.2)×10 9/L。淋巴细胞计数增多或减低常与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有关。
(1)生理性增多:
婴幼儿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较成人高,至青春期与成人相同,属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2)病理性增多:
①病毒感染: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等;②细菌感染:百日咳、结核、布鲁氏菌病、梅毒、鼠疫等;③淋巴系统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重链病等;④其他:某些药物过敏、血清病、脾切除、Addison病等。
(3)病理性减低:
接触放射线及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淋巴细胞可绝对增高或减低,也可相对增高或减低。如:在某些白细胞减低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因中性粒细胞严重减低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因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低。
154.为什么要做单核细胞计数
答:外周血单核细胞占白细胞分类计数的3%~10%,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系干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后发育为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然后释放至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增多或减低与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有关。
(1)生理性增多:
正常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2周的婴儿可达15%或更多。
(2)病理性增多:
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在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结核时,可致血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甚至呈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常达20×10 9/L以上,分类时单核细胞可达30%以上,以成熟单核细胞为主,亦可见少数幼稚单核细胞。②某些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常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和成熟单核细胞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和白细胞减低以外,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
(3)减低:
临床意义不大。
155.为什么要做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答:嗜碱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数量最少,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1%,在健康人群白细胞分类中一般很难见到。
(1)病理性增多:
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可高达10%~20%;②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罕见的白血病,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的嗜碱性粒细胞30%~80%;③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④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超敏反应等也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病理性减低:
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甚低,因此,其减低多无临床意义。目前,已知嗜碱性粒细胞可参与Ⅰ型超敏反应,因此,临床上常用来观察过敏反应,也用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在急性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可出现细胞退化现象。
15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可将白细胞分为三群
答:采用电阻抗原理的血液分析仪只能将白细胞分为三群,原因是:电阻抗型的血液分析仪,根据白细胞体积大小进行分群,而经溶血剂处理的原五类白细胞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在白细胞直方图上(图1-5),第一群是小细胞区(体积35~95fl),主要是淋巴细胞;第二群是单个核细胞区(体积95~160fl),即中间细胞(MID)区,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幼稚细胞,此区不能进一步区分出白细胞类别,因溶血剂的作用,原来体积比中性粒细胞大的单核细胞等变小,因此,成为第二群细胞;第三群是大细胞区(体积160~450f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血液分析仪根据各群细胞所占比例计算出百分比及绝对值,因此,电阻抗法只能将白细胞作三分类计数,分别代表不同大小的细胞群。
图1-5 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白细胞分类直方图
157.为什么要关注三分群血液分析仪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答:正常成人白细胞直方图(histogram)在35~450fl范围内,是一条从左到右具有3个峰的光滑曲线,分别为小细胞群(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群(单个核细胞)和大细胞群(中性粒细胞)或相当大小的细胞。当血标本白细胞比例和形态发生异常改变时,会导致白细胞直方图的改变及显示异常报警信号如 “H(high,高)”或 “L(low,低)”,分别提示检验结果高于或低于参考区间。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常见的原因有:①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有血小板聚集、有核红细胞、红细胞未溶解、巨大血小板及白细胞碎片等;②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有异常淋巴细胞、原始细胞、浆细胞、非典型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等;③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之间异常:有未成熟粒细胞、异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④中性粒细胞峰右移、抬高、增宽:成熟中性粒细胞增高;⑤直方图多区出现异常:表示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异常。因此,观察异常直方图可粗略判断细胞比例的变化或可能出现的异常细胞,根据直方图变化可决定是否要进一步做血涂片镜检。
15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 “体积-电导-散射”法可用于白细胞分类计数
答:体积-电导-散射(VCS)技术的白细胞分类法,能使白细胞在未做任何处理,保持细胞表面、胞质及细胞大小等特征与体内形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得出检验结果。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使用鞘流技术使溶血后的白细胞逐个通过检测器,接受三种技术同时检测:①体积(V)测量技术:应用电阻抗原理测量细胞体积。②电导(C)技术:根据细胞壁能产生高频电流的性能,采用高频电磁探针测量细胞内部结构,即白细胞胞核和胞质比例,细胞内颗粒大小和密度,以此来辨认体积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细胞群;例如,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直径均为9~12μm,当高频电流通过这两种细胞时,因各自胞核和胞质比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信号,因此,可加以区分。③光散射(S)技术:单色激光束直接进入计数池的敏感区,在10°~70°时对每个细胞进行扫描分析,提供细胞结构和形态的光散射信息,并鉴别细胞颗粒的构型和颗粒质量,细胞粗颗粒光散射要比细颗粒更强,以此可鉴别不同的粒细胞。
159.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细胞化学染色激光散射法可用于白细胞分类计数
答: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反应是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法,此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中,早期原始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反应为阴性,早幼粒以后各阶段细胞都含有过氧化物酶,含量随细胞成熟逐渐增高,中性粒细胞呈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反映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幼稚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反应较弱,淋巴细胞、幼稚红细胞、巨核细胞等呈阴性反应。设计有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的血液分析仪根据以上原理检测每个通过流动计数池中的细胞。因白细胞酶反应强度不同(阴性、弱阳性、强阳性)和细胞大小不同,激光照射细胞可产生不同的前向和侧向散射光。如以X轴为吸光率(酶反应强度),Y轴为光散射(细胞大小),每个细胞产生两个信号,可组合定位在细胞散点图上,仪器可结合嗜碱性粒细胞或分叶核粒细胞通道的检验结果,最终可得出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160.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可用于白细胞分类计数
答:血液分析仪(HA)采用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技术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原理是:一定体积的全血用鞘流液按适当比例稀释,白细胞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因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具有吸湿特性,因此,嗜碱性粒细胞的结构有轻微改变,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高于鞘液的渗透压,血红蛋白发生游离,而鞘液水分进入红细胞中,红细胞膜结构仍然完整,红细胞折光指数与鞘液相同,因此,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在鞘液系统中,血标本集中在一个直径30μm的液流中,稀释的细胞呈单个排列通过激光束,仪器检测四个角度的散射光:①0°:前角光散射(1°~3°)粗略测定细胞大小;②10°:狭角光散射(7°~11°)测定细胞结构及其复杂性特征;③90°垂直光散射(70°~110°):测量细胞内部颗粒和细胞成分;④90°消偏振光散射(70°~110°):基于颗粒可将垂直角度的偏振光消偏振的特性,可从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细胞中分离出嗜酸性粒细胞。最终,仪器完成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161.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电阻抗、射频和核酸荧光法可做白细胞分类计数
答:血液分析仪可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结合核酸荧光染色技术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原理是:半导体激光照射在通过鞘流技术处理的细胞上,可根据每个细胞所产生的三种信号来鉴别细胞类别,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ing,FSC)可反映细胞体积大小,侧向散射光(side scattering,SSC)可反映细胞颗粒和胞核等内含物,侧向荧光(side fluorescence,SFL)可分析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含量。仪器主要检测通道有:
(1)白细胞分类(differential count,DIFF)通道:
溶血剂表面活性剂可溶解红细胞和血小板,并在白细胞膜上打出小孔,试剂中聚次甲基染料经小孔进入白细胞,与细胞核的核酸和细胞器结合,在波长633nm的激光照射下产生荧光,其强度与细胞核酸含量呈正比;试剂还与嗜酸性颗粒特异结合,仪器根据侧向散射光强度可区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2)WBC/BASO通道:
另一种溶血剂可将红细胞、血小板形成淡影化,使除嗜碱性粒细胞以外的白细胞成为裸核形态,仪器采用FSC和SSC技术,可分离出嗜碱性粒细胞。
(3)幼稚细胞(immature myeloid information,IMI)通道:
主要应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技术测量胞核大小和胞质颗粒多少,并应用直流电阻抗法(direct current,DC)测量细胞体积大小,识别出幼稚细胞。
162.为什么要用散点图显示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
答: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散点图(scattergram,scatterplot)上,每个点代表被测定的一个细胞或某种颗粒,此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细胞或某种颗粒的两项特性,因各种细胞理化性质不同,因此,具有特征性的细胞或某种颗粒在坐标上点的位置(与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上下、左右距离)也不同,如不同颜色的点代表各类细胞或某种颗粒,则可见于散点图不同区域,从而加以区分(图1-6)。不同类型HA因检测原理和技术的组合不同,散点图表达形式也有显著差别。各种异常散点图包括病理性和非病理性的因素,在观察分类散点图时,应结合临床资料和检验过程是否规范加以确定。
图1-6 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散点图
163.为什么要区分白细胞中毒颗粒与嗜碱颗粒
答: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与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颗粒是两类不同的颗粒,两者的临床意义也完全不同,因此,在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要注意区分。①中毒颗粒:为中性粒细胞毒性变的一种病理形态,特征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深蓝色或蓝黑色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颗粒,有时较小或稀疏散杂在中性颗粒中,而胞核轮廓清晰;中毒颗粒被认为是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生成受阻或变性所致;含中毒颗粒的细胞在中性粒细胞中的比值称为毒性指数;毒性指数越大,感染和中毒的情况越严重,常见于严重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②嗜碱颗粒:为正常嗜碱性粒细胞胞质颗粒,特征是呈嗜碱性、紫黑色、粗大、大小不均、排列不规则,常覆盖于胞核而使胞核轮廓不清晰;生理状态下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不足1%,如增高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病理状态。
164.为什么要观察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变化
答: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标志着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即从原始、早幼、中幼、晚幼、杆状核到分叶核粒细胞各阶段。正常时,外周血分叶核中性粒细胞以2~3叶为主,如分叶5叶及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则称为核右移。此时,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退,可因缺乏造血物质等原因所致,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也可见于应用某些抗代谢药物之后。在炎症恢复期,如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则属正常现象;但在疾病进展期如突然出现核右移,则表示机体抵抗力极差,预后不良。因此,当血液分析仪提示 “核右移”时,应特别重视显微镜血涂片复核,不仅应做白细胞分类计数,还要观察是否有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及毒性变化,以作出准确的检验报告。
165.为什么要观察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变化
答: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合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为核左移,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一系列细胞毒性变化,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时称为再生性核左移,表示机体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大量释放粒细胞至外周血,机体抵抗力强,如急性化脓性感染等。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时称退行性核左移或变质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释放功能受抑制,机体抵抗力低下,见于伤寒、败血症等。
核左移程度可分三种:①轻度:杆状核粒细胞>5%;②中度: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量晚幼粒、中幼粒细胞;③重度:杆状核粒细胞>25%,可见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质的改变。因此,当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提示 “核左移”时,应特别重视血涂片复核,以作出准确的检验报告。
16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要镜检复核
答:血液分析仪(HA)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电阻抗法的二分群、三分群计数和联合光、电、染色等多项技术的五分类计数。电阻抗法仅根据溶血剂作用后的白细胞体积大小分群计数;联合光、电、染色等多项技术的五分类计数法,除依据细胞体积大小外,还综合胞核形状及胞质颗粒等特征。虽各种HA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明显增强,但尚不能准确识别人为干扰因素或病理性细胞如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核左移、核右移、血小板聚集、难溶红细胞、红细胞膜碎片,特别是白血病细胞、反应性淋巴细胞及其他异常细胞等,此时,血液分析仪常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检验人员必须复核仪器初步检验结果,进行显微镜血涂片镜检,以最终确定检验报告。
167.为什么要做血小板计数
答: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巨核细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及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生理功能,参考区间为(125~350)×10 9/L。PLT计数可反映生理性和病理性特点。
(1)生理变化:
正常人血小板数每天波动可达6%~10%,一般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居民略高;女性月经前减低,经后逐渐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1~2天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静脉血较毛细血管血高10%左右;急性酒精中毒时可减低;某些药物也可使PLT增高或减低。
(2)病理变化:
①血小板减低:PLT<50×10 9/L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出血;PLT<20×10 9/L可有较严重出血;PLT<5×10 9/L可导致严重出血,主要因PLT生成障碍、破坏过多、消耗过多及分布异常等所致。②血小板增多:PLT>400×10 9/L,主要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及脾切除手术后等。
168.为什么要规范显微镜血小板计数
答:显微镜血小板计数过程环节多、操作繁杂,要保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充分重视各操作环节的注意事项:①全部器材和稀释液应十分清洁:因PLT形态不规则且细小,任何灰尘颗粒都可干扰计数;②针刺皮肤要适当(2~3mm):血液应自然流出,避免挤压,操作要迅速,防止PLT聚集;③血液和释液液混匀要充分:混合液充池后一定要静置10~15分钟,PLT沉淀时间短计数结果偏低,但沉淀时间长,稀释液易蒸发,尤其在夏季;④遵循计数原则:用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中央1格共5个中方格内的PLT数,采用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避免重复计数或遗漏计数。如PLT数过低,可计数25个中方格内的PLT后再做相应计算。
169.为什么应熟悉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原理和技术
答:不同血液分析仪(HA)计数血小板的原理和技术不尽一致,当血标本存在干扰血小板计数的因素、超出了仪器分析能力时,仪器常作出报警;因此,应熟悉HA计数血小板的一般原理和技术,有助于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是否准确,并分析其原因。目前,HA计数血小板的原理和技术大致分为:①电阻抗型:HA在同一通道检测PLT和RBC;PLT平均体积为6~10fl,仪器设定的计数范围在2~20fl(血小板体积阈值上限定为36fl,或依据血标本特征而不同),经PLT拟合曲线,可从RBC中区分出PLT。②激光型:光电二极管检测通过激光束的PLT颗粒产生的散射光,比如,有的仪器根据PLT体积(1~30fl)和折射率值(1.35~1.40)确定散射图上的PLT。③同时采用光学、电阻抗和免疫(CD61)3种技术型:计数同一稀释液中的PLT。④采用RNA荧光染色技术型:结合光学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确定PLT计数。
170.为什么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小板计数结果有差别
答:通常建议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尽可能采用静脉抗凝血标本,而采用末梢血血小板计数仅用于不适宜静脉采血的婴幼儿、烧伤或血液科患者。这是因为,静脉血中各种成分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且采血时较少混入组织液,因此,可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而末梢血易受外界环境、情绪、应激反应、局部瘢痕等情况影响,造成末梢循环障碍,且采血时,常因挤压血管及混入组织液导致血小板聚集和稀释,使血小板计数偏低;此外,末梢血标本还可被皮肤碎屑、脂肪小滴、棉纤维等非血液成分污染,造成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差。因此,为了向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应首选静脉血标本。
171.为什么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
答:婴幼儿、烧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因种种原因,常需采集EDTA-K 2抗凝末梢血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PLT计数结果会假性增高。这是因为,标本长时间抗凝后,红细胞破坏而产生碎片,仪器误将碎片计入PLT所致。如显微镜PLT计数法用许汝和稀释液,则稀释液尿素成分不仅破坏红细胞等血细胞,还能使PLT胀大,虽易于辨认,但PLT胞膜较薄,也易破碎,因此,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破坏越多,导致显微镜法PLT计数假性减低。为保证血小板计数准确性和及时性,建议血液分析仪测定EDTA-K 2抗凝末梢血PLT计数宜在采集标本后10~30分钟检测,可提高计数结果准确性。
172.为什么要做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
答:血小板计数方法有显微镜法、血液分析仪(HA)法及流式细胞仪法,但各种计数方法特点不一。
(1)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分为:①溶血法:一般使用草酸铵稀释液、许汝和稀释液(复方尿素稀释液)等血小板稀释液;草酸铵稀释液对红细胞破坏力强,血小板形态清晰,为手工PLT计数首选稀释液。②非溶血法:如复方碘稀释液,虽使用方便,但不破坏红细胞,可掩盖PLT,因此,此法已淘汰。
(2)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用草酸铵稀释液,在相差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并可于照相后核对计数,此法易于识别PLT而准确性高,为手工计数金标准。
(3)HA计数法:
主要是采用电阻抗法和(或)光散射法计数PLT,重复性好,但仍不能完全准确识别、排除非PLT成分(如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灰尘等杂物)及PLT聚集等干扰,因此,仪器常出现PLT计数异常的报警,此时须用显微镜计数法复核或血涂片细胞形态复核加以确认。
(4)流式细胞仪计数法:
采用免疫法荧光素标记特异的血小板单克隆抗体计数PLT,是目前ICSH推荐的PLT计数参考方法。
173.为什么采血后不宜立即做血小板计数
答:血小板是血液有形成分之一,在血液中数量变化很大,当新鲜血液离体后加入至EDTA的抗凝管内时,因管壁周围和温度环境发生改变,使PLT形态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或因肌动蛋白纤维丝向中心方向延长时遇到阻力而产生向膜外方向的反作用推力,从而在PLT周围形成丝状伪足,伪足相互缠绕,形成PLT可逆性聚集体,这种可逆聚集的PLT随着全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可逐渐解聚,最终形成均匀分布的单个PLT。因PLT可逆性聚集体不被溶血剂溶解,采用电阻抗法原理PLT计数的大多数血液分析仪,不会将体积似红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聚集血小板计入PLT计数结果,因此,使PLT计数假性减低,PLT直方图出现锯齿波或尾部抬高。因此,血标本采集后不应立即进行仪器PLT计数,宜在10分钟后检测,以避免错误计数结果,并可减低结果复核率。
174.为什么要关注血小板计数直方图
答:关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直方图,有助于准确分析血小板计数结果。PLT直方图可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
(1)正常PLT直方图(图1-7A):
仪器通常在2~30fl体积范围内分析PLT,正常PLT主要集中在2~15fl范围内,一般在25~30fl之间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曲线。
(2)异常PLT直方图:
PLT与红细胞虽在同一个通道内测量,但两者在体积上有明显差异。仪器在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但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可落在PLT分析范围内,巨大血小板或血小板聚集可误计为红细胞,因而出现异常PLT直方图。①大PLT直方图(图1-7B):曲线峰右侧右移,在>30f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MPV值增高。②小PLT直方图(图1-7C):曲线峰右侧左移,在<20f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MPV值减低。③PLT聚集直方图:如以>20个PLT聚集为主,则曲线峰变低、变平,右侧抬高不明显(图1-7D),见于标本采集不当或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等;如以<20个PLT聚集为主,则曲线峰变低,右侧抬高呈拖尾状,不与横坐标重合(图1-7E)。④小红细胞干扰PLT直方图(图1-7F):在曲线峰右侧抬起并上扬,不与横坐标重合。
图1-7 血小板直方图
A:正常血小板直方图;B:大血小板直方图;C:小血小板直方图;D、E:血小板聚集直方图;F:小红细胞干扰血小板直方图
175.为什么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减低
答:血小板计数减低可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某些药物。PLT计数<100×10 9/L即为血小板减低,如PLT计数<50×10 9/L可有出血倾向。根据PLT减低程度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出血,重者可表现为脏器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因此,PLT计数减低有重要临床意义。
(1)PLT生成减低:
①遗传性: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及May-Hegglin异常等;②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转移、化疗药物、病毒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维生素B 12和叶酸缺乏。
(2)非免疫因素引起PLT破坏增高: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烧伤等。
(3)免疫因素引起PLT破坏增高: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感染、药物因素等。
(4)PLT分布异常:
脾功能亢进等。
(5)PLT丢失:
出血、体外灌注、血液透析。
176.为什么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增高
答:临床上血小板计数>400×10 9/L即为血小板增高,常见原因多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1)原发性PLT增多:
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骨髓巨核细胞持续增生和PLT增多为特征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属于髓系克隆性疾病,PLT可高达(533~3740)×10 9/L,但缺乏特异性;因PLT增多也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其他MP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继发性PLT增多:
①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可引起一过性反应性PLT增多;②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肿瘤生长和转移;③类风湿性疾病:PLT数量与ESR、C反应蛋白呈直线相关,在疾病活动期PLT明显增高。
(3)其他:
外科手术后、脾切除及某些药物因素等。
177.为什么要规范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
答:规范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质量管理对于PLT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临床意义,主要环节有:
(1)检验前:
①采集末梢血应顺利,避免挤压使组织液渗入,造成PLT减低;②采集静脉血时要顺利,避免多次穿刺,组织损伤,使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标本,产生凝块,造成PLT减低;③EDTA-K 2抗凝血标本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测定PLT计数,可提高结果准确性;④室温下血标本不可久置,因采血后置放过长时间PLT可逆聚集解聚后,可发生变形、自溶、体积缩小。
(2)检验中:
应先做稀释液空白计数,确认稀释液是否污染;仪器检测标本前必须先符合质控要求。
(3)检验后:
必须认真复核PLT计数结果,特别有报警信号时,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显微镜血涂片复核,如估计PLT数量等。例如:①用同一份标本制备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PLT,正常可见8~15个/油镜视野,注意有无血小板聚集和大血小板等,还须注意有无异常增多的红细胞及白细胞碎片等,否则易干扰PLT计数的准确性;②用参考方法核对;③同一份标本2次计数,误差<10%,取2次均值报告,如误差>10%,需做第3次计数,取2次相近结果的均值报告。
17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会产生假性结果
答:目前,血液分析仪(HA)PLT计数在多数情况下,检测结果既快速且准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产生假性计数结果。迄今为止,已知产生假性PLT计数结果的因素有血标本量不足、血标本抗凝剂影响、患者病理性特殊变化,以及不同性能的血液分析仪检测技术。PLT假性计数结果包括:①PLT假性减少:与血标本EDTA抗凝剂有关;已发现EDTA依赖的血小板聚集机制与循环血自身抗体有关;在EDTA存在时,通常隐蔽的血小板膜糖蛋白αⅡb/βⅢa复合物抗原决定簇暴露,产生自身抗体;EDTA相关的PLT假性减低还包括血小板卫星现象(血小板围绕白细胞形成玫瑰花结)和PLT-WBC凝集(其形成机制尚不明)。②PLT假性增高:与破碎红细胞、有核细胞胞质碎片、冷球蛋白、细菌、真菌和血脂等有关。
HA报警可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可能出现的异常PLT结果,继而可发现问题。因此,只关注HA血小板参数还不够,而应同时注意HA白细胞分类散点图上的变化,这对解决PLT报警的问题有重要帮助。HA报警功能取决于检出异常结果的软件,即使是同一制造商的HA,其报警能力也不相同。操作人员须熟悉HA检验特性,以识别和避免异常结果。
179.为什么要重视与血液分析仪假性血小板计数结果有关的检测参数
答:按血液分析仪(HA)计数原理,大多数情况下PLT计数的结果均较准确,但有时血标本在体内外干扰因素下,可使HA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结果,此时仪器无法鉴别出PLT,便可触发报警。值得注意的是,HA报警的信息不局限于PLT参数,还涉及血细胞其他参数。已知引起HA血小板计数和其他参数变化的因素有:
(1)PLT假性减低:
EDTA及其他抗凝剂引起血小板聚集,可计数为WBC;血小板卫星现象,主要与EDTA相关,PLT围绕中性粒细胞或其他正常或病理性白细胞;PLT-中性粒细胞聚集,主要与EDTA相关,使WBC计数假性减低;大血小板,可计数为WBC;血标本凝血,可出现全血细胞计数异常;标本充盈过度时标本混匀不充分,出现HA全血细胞计数异常。
(2)PLT假性增高:
RBC碎片(DIC、严重缺铁性贫血、烧伤)可使RBC计数假性减低;有核细胞胞质碎片(白血病、淋巴瘤时)、冷球蛋白和冷纤维蛋白原可使WBC计数假性增高;细菌、真菌(念珠菌)、脂质(餐后血标本,脂滴)可使WBC计数和HGB测定假性增高。
180.为什么小红细胞增多会影响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
答:血液分析仪(HA)计数血小板和红细胞可用直方图显示:一般在体积2~30fl范围内分析PLT,正常PLT体积主要集中在2~15fl内,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在体积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正常RBC体积主要分布在50~200fl范围内。因HA在同一通道检测RBC和PLT,仅以体积大小为区分标准,难免将部分小红细胞计入PLT计数范围,使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左右两峰,左峰为真正PLT峰,右峰为小红细胞干扰峰,此尤见于MCV低于参考区间而RDW结果明显增高的患者标本,导致血小板直方图右峰落入20fl以内,甚至前后两峰融合(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慢性失血),结果PLT计数假性增高。小红细胞峰左移越明显,对PLT计数结果的影响就越大。因此,HA出现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及报警信息,必须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核。
181.为什么有时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光学法比电阻抗法相对准确
答:准确计数PLT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非常重要。目前,血液分析仪(HA)血小板计数一般有电阻抗法和光学法两种。电阻抗法计数根据体积大小区别不同的细胞或颗粒,而不能识别相同体积但不同类型的细胞。因PLT和RBC在血液分析仪同一通道内检测,当出现小红细胞(<36fl)时或当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与PLT大小相似时,仪器均会误认为PLT,使PLT计数结果假性增高;当PLT>30fl时,仪器也可将PLT误认为RBC,使PLT计数结果假性减低。HA光学法用专用检测通道计数PLT,采用激光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用纵坐标表示前向散射光强度,反应PLT大小,用横坐标表示荧光强度,反应PLT染色强度,因RBC(包括小红细胞)及其碎片不会被荧光着色,因此,可与PLT区分。综上所述,光学法PLT计数要比电阻抗法相对准确些。
182.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会假性减低
答:在血液分析仪检测PLT计数中,常见计数结果明显减低而患者并无临床出血症状的现象,此原因很可能是患者的非病理因素所致。例如:①末梢血采集不当:如过度挤压采血部位,使组织液渗入,造成PLT聚集;②静脉采血不顺利:多次穿刺使组织损伤,激活凝血因子,产生凝块;③EDTA抗凝血标本置放时间过短:EDTA抗凝血在采血后可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如立即检测,计数结果会假性减低;④EDTA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有时,EDTA抗凝剂可诱导PLT聚集和血小板卫星现象,使计数假性偏低;⑤血标本室温置放时间过长:可发生PLT破坏。
183.为什么要重视抗凝剂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
答:血液分析仪(HA)PLT计数的抗凝血多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是由血标本中特定蛋白引起的一种体外现象,此特定蛋白仅与EDTA抗凝血PLT发生反应,产生PLT聚集。HA不能计数聚集块中的PLT,导致实际正常的血标本PLT计数假性减低,可低至20×10 9/L;除EDTA抗凝剂之外,有时枸橼酸盐、草酸盐和肝素抗凝剂与假性PLT计数减少也有关。如将患者标本的假性PLT减少误为真减少,则患者可面临非必要的骨髓穿刺和(或)输注PLT,故认识假性PLT减少现象的本质非常重要;与假性PLT减少现象最重要的患者特征是患者无任何出血征象或症状,但有时,假性PLT减少可掩盖真正的PLT减少症或PLT增多症,影响对患者疾病诊治的临床决策。
184.为什么改用抗凝剂等方法可避免出现假性血小板计数减低
答:要避免EDP现象,可立即稀释无任何抗凝剂的血标本,或采血改用草酸铵抗凝,并用相差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做PLT计数,或用10%枸橼酸三钠抗凝(有时此抗凝剂也可发生EDP现象);其他可避免PLT聚集的物质包括:枸橼酸和葡萄糖(ACD抗凝剂)、枸橼酸盐、吡哆醛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混合物、茶碱、硫酸镁或添加氨基糖苷,可解离和防止PLT聚集。EDP发生率:一般为0.07%~0.20%,在血小板单采供体为0.2%,在住院患者为0.1%~2.0%;在门诊患者可达17%。虽然,大多数情况下,EDP与PLT功能异常无关;但在EDTA存在下,骨髓增生性肿瘤异常的PLT比正常的PLT对聚集更为敏感。凝集素反应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较强烈,但有时在37℃反应更强;凝集素与天然自身抗体或获得性抗体有关,源自血小板破坏性疾病如败血症、妊娠毒血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骨髓增生异常等。
185.为什么血液分析仪测定婴儿末梢血血小板计数会假性增高
答:血液分析仪(HA)测定PLT常有很多干扰因素,尤其检测的标本来自婴儿末梢血。原因有:①婴儿末梢血采集较困难,常会过度挤压及混匀而致标本溶血,产生红细胞碎片;②婴儿出生后生长发育快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而存在较多小红细胞;③因婴儿配合力差,一般采血量达不到合适抗凝所需的比例,造成抗凝剂过剩而引起PLT肿胀、破坏,产生血小板碎片。因HA计数PLT多采用电阻抗法原理,易将小红细胞和各种细胞碎片误计为PLT,造成婴儿末梢血PLT计数假性增高。
186.为什么可从白细胞分类计数报警中发现假性血小板计数减低
答:PLT聚集大至WBC体积时,则血液分析仪除了出现假性PLT计数减低结果外,还可将PLT误计为WBC。通常,血液进入EDTA抗凝管后几分钟内就发生聚集,在室温保存的血标本PLT聚集更明显。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或在染色血涂片上观察到的PLT聚集的大小很不一致,有时3~5个PLT聚集,但超过100个PLT的聚集块也并非少见,此聚集块对RBC溶解剂具抵抗性。在血液分析仪WBC分类散点图上,PLT聚集块小至中等。如PLT聚集至WBC大小时,则可出现假性WBC计数增高。当血液分析仪不能确定PLT聚集块为WBC时,则可出现 “PLT聚集、大PLT、巨PLT”等报警信息。至关重要的是,这些均与仪器有关WBC计数不准确或WBC无法分类的报警相关,而不是与PLT计数不准确性的报警相关;在WBC分类时,检验人员常因此而忽略出现假性PLT计数的可能。几乎所有发生EDP的情况,WBC直方图均产生特定的PLT凝块报警,此灵敏度达90%,特异性达100%;而在PLT分析通道,则较少出现异常或特定报警。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充分注意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出现的报警信息。
187.为什么血小板卫星现象可致仪器检测结果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
答:PLT卫星现象或玫瑰花结形成,是体外PLT黏附成熟中性粒细胞、偶尔黏附其他细胞的一种罕见的异常现象。在EDTA抗凝血标本中,PLT围绕WBC,有时与自身免疫过程相关,但大多数情况与疾病无关,故临床意义未明。PLT卫星现象,有的与冷纤维蛋白原有关,有的与血小板应答蛋白相关。在EDTA存在下,针对隐蔽抗原的IgG自身抗体参与了卫星现象的形成,此抗体同时抗暴露的PLT膜GPⅡb/Ⅲa和抗中性粒细胞Fc-γ受体Ⅲ(CD16)。卫星现象也见于PLT同时围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PLT-单核细胞卫星现象还与肝素有关。此外,还可见PLT-嗜碱性粒细胞卫星现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标本)、PLT-嗜酸性粒细胞卫星现象、PLT-淋巴细胞卫星现象或PLT-淋巴瘤细胞卫星现象。
发生PLT卫星现象时,PLT计数呈中度假性减少(50×10 9/L~100×10 9/L),但各血液分析仪(HA)出现的报警不一致。大多数情况下,HA在分析WBC分类散点图后产生报警,散点图上中性粒细胞位于异常部位,难与淋巴细胞分开(阻抗型HA)或看上去比通常大(激光型HA);在HA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上,可产生高值过氧化物酶白细胞相应的报警。
PLT卫星现象随血标本存放时间而变化:血标本采集后几分钟内就可观察到卫星现象,1~3小时后,PLT逐渐迁移至中性粒细胞的一极,拟似PLT团块黏附于中性粒细胞;4~6小时后,PLT团块脱离中性粒细胞,至此,PLT团块(不再黏附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无PLT黏附)分别游离于血液中。从血标本采集到分析所历过程中,可观察到异常的PLT卫星现象或PLT聚集。
188.为什么要重视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大凝集块
答:在体外血标本,如发生EDTA依赖性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大凝集块,虽然血液分析仪(HA)检测不到,但大小不一的凝集块可不同程度地影响HA的WBC分类,HA因此产生WBC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复核。大多数情况下,HA可出现假性PLT和WBC计数减低。因此,当发现未知患者的血标本WBC急剧减少时,必须用低倍镜检查每份血标本的外周血涂片,以明确是否存在PLT-中性粒细胞巨大凝集块。镜下可观察到含数百个PLT和超过100个中性粒细胞的巨大聚集体,似是特别的PLT卫星现象演变过程的终点。因PLT-中性粒细胞巨大凝集块发生频率极低,故其发生机制尚无法区别于经典的PLT卫星现象的形成。PLT-中性粒细胞巨大凝集块形成与EDTA有关并出现于体外,此与发生于体内的PLT-WBC聚集完全不同,后者可见于炎症性疾病和血栓形成性疾病(PLT激活后,P-选择素表达增强)。
189.为什么血标本中大血小板增多会干扰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
答:在生理情况及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液中大PLT有时会增多。血液分析仪(HA)可将体积在30~36μl的颗粒仍计数为PLT(在有些激光型HA可计数体积达60μl的PLT)。然而,不同类型HA和血标本,仪器可漏计一些非常大(>30~40μl)的PLT。在病理情况下,如在骨髓增生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PLT体积大如白细胞,则HA不能鉴别出PLT,而误计为RBC或WBC。在PLT减少症,如漏计大PLT,则会严重干扰临床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因为临床需要真实的PLT计数结果。在这些情况下,即使HA采用了许多鉴别各种颗粒性质的技术(如拟合曲线、改变PLT和RBC之间的计数阈值、多角度散射、折射率),但PLT计数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用显微镜复核血涂片细胞形态,如大PLT数量很高,则建议使用流式细胞仪免疫标记法计数血小板。
190.为什么血标本采集不规范可致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
答:检验前变异如血标本采集技术不规范,可导致假性PLT计数减低。例如:血标本采自血液稀释的静脉输液管道或近输液处,可明显导致假性PLT计数减低;静脉穿刺困难或新生儿血液难以采集导致采血量不足,血标本抗凝剂浓度和量增高,或血标本采集真空管血液充盈过量造成标本混合不充分,或采血过程中的全血接触抗凝剂的时间延误,均可激发凝血并产生PLT凝集块,造成的PLT计数假性减低。真空管血液充盈过量造成标本混合不充分时,血标本可经多次吸取混匀后再做HA检测,可恢复至几乎准确的PLT计数结果。此外,血标本采集和检测之间时间延长可致PLT体积改变,使HA无法生成血小板计数拟合曲线或无法确定用于定义计数PLT颗粒的标准。因此,规范血标本采集技术,可避免许多导致假性PLT计数减低的干扰因素。
191.为什么红细胞碎片可引起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
答:正常人的PLT和RBC两者大小明显不同,因此,血液分析仪(HA)在同一通道可准确计数。阻抗型HA计数PLT,直方图拟合曲线可提高PLT计数的准确性并区分在大多数患者的PLT和小RBC。有的HA在固定的体积阈值36μl处区分PLT和RBC,有的区分体积的阈值可自动变化,以便更好地确定PLT与RBC,从而提高鉴别PLT和小RBC的能力。在激光型HA,有的用体积和折射率二维法测定PLT,有的用PLT荧光染色法精确区分多数标本中的正常PLT、大PLT、小RBC和RBC碎片。然而,在某些病例,PLT拟合曲线可发生错误:例如,严重的小细胞性缺铁性贫血时RBC体积极小,微血管性溶血时伴有大量裂红细胞,或在急性烧伤时小球形红细胞明显增多,这些均可导致假性PLT计数增高。急性烧伤时,RBC碎裂,生成大量极小的碎片干扰PLT计数,PLT直方图呈现出犹如血标本存在细菌或冷球蛋白等极小颗粒情况下的表现。在这些情况下,RBC计数值也已发生了改变。
因此,当PLT直方图曲线未能恢复到基线20μl、PLT直方图出现小红细胞群、PLT平均体积(MPV)或RBC分布宽度(RDW)明显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应采用镜检血涂片或手工PLT计数,或用另一份血标本和另一种PLT计数方法如流式细胞术计数PLT,以最终确定PLT计数准确的结果。
192.为什么白血病治疗时可导致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
答:血液分析仪出现假性PLT计数增高,除了因血标本存在RBC碎片或裂红细胞外,也可因白血病治疗时生成的有核细胞胞质碎片所致,包括白血病原始细胞、原始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在分化不良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诊断和化疗期间及毛细胞白血病,均存在白血病细胞的胞质碎片,并被细胞化学丁酸酯酶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D61)、过氧化物酶染色或电子显微镜检查所证实,在这些血标本中仅少数为真正的PLT颗粒。在有些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例,假性PLT计数可能与粒细胞表面出芽有关,这些假PLT在血涂片上难与真正的PLT区别,而在电子显微镜下则易于识别,因其髓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常规血涂片染色显示,有核细胞胞质碎片大小和内含物比PLT更不均一,此种异常的发生率并非少见,占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涂片的25.4%。
假性PLT计数增高可严重延误有出血症状的患者输注PLT。须知,在急性白血病患者PLT计数结果正常或增高并不常见,因此,如出现 “PLT增高”就应注意是否有假性增高的可能。如患者有出血症状,则必须使用另一种PLT计数方法进行验证。在许多情况下,当发生假性PLT计数增高时,仪器可发出多处报警,如 “血小板减少、大PLT、影RBC”或无法生成PLT拟合曲线,故须进行复核。
193.为什么血标本存在微生物可致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
答:体内血液存在细菌,因其体积或细菌团块的体积似血小板,故可引起假性PLT计数增高。此种情况在脓毒症患者中罕见,血涂片可观察到细菌,并出现血培养阳性。血标本存在微生物时,PLT直方图偏移至小体积颗粒的一侧,处于相应于细菌或细菌团块大小的位置。在微生物感染患者,异常PLT直方图与血涂片所见细菌和临床情况相关。当血标本采集和检验之间时间延迟时,受感染患者血标本的细菌常过度生长。使用未消毒的采血试管可引起血标本细菌过度生长,此时,虽然PLT计数和PLT直方图均发生改变,但患者并无临床感染症状。真菌与PLT大小相仿,可见于感染后污染的外周血涂片,引起假性PLT计数增高。PLT减少症患者感染念珠菌,血液分析仪计数PLT可假性增高。此外,疟疾患者接受治疗,HA可将恶性疟滋养体感染的小RBC误计为PLT,反而造成假性PLT计数正常。
194.为什么高脂血标本可致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
答: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餐后或肠外营养治疗后采集血标本,这些高脂血标本在体外可形成小脂滴,干扰PLT计数和(或)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参数和白细胞计数。使用光学法的血液分析仪(HA)与电阻抗法HA相比较,PLT计数可中度增高。如患者实际PLT计数正常,而用HA测定出现假性PLT增高,增高的幅度较低或无重要性,那么对于实际PLT计数低下的患者就不能忽视,特别对用L-天冬酰胺酶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因为,此药物可引起脂质异常。脂质具有高折射率,在HA散点图位于PLT附近或所谓碎片(相应于正常受试者的小RBC或影RBC)的相同位置产生异常信号。有的HA在两个通道上分析WBC,但每个通道所用试剂对脂质的敏感性不同,两个通道的WBC计数之间可存在差异。因此,复核HA的报警信号和散点图是评估血标本脂质是否干扰全血细胞计数的关键。
195.为什么冷沉淀物、气泡可致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
答:冷沉淀物可包括冷球蛋白和冷纤维蛋白原,其颗粒大小的差异对HA检测的结果干扰不一。如冷沉淀物足够小,则可导致假性PLT计数异常增高,有时可达真实PLT计数的8倍,室温下HA的检测结果异常更为明显,但HA使用加温试剂也并不能完全避免计数结果的异常变化。冷球蛋白可致假性PLT计数增高,在少数情况下可引起RBC计数变化,特别是引起WBC计数的错误,即对于冷球蛋白血标本,最常受影响的是WBC计数结果。假性PLT计数增高也见于存在冷纤维蛋白原的血标本。此外,HA检测管道机械性泄漏时气泡进入流动池和计数孔,可引起假性PLT计数;同样,HA试剂污染和碎屑也会引起HA错误的计数结果,因此,要避免这些干扰,就须强调仪器清洁、背景计数程序及质量控制。
19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荧光染色计数低值血小板准确性较高
答:准确计数血小板、特别是准确计数低值PLT,对临床诊治各种疾病、尤对临床判断患者是否需输注血小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血液分析仪PLT荧光核酸染色(PLT-F)通道用荧光染料染色PLT,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前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可明确区分PLT和其他血细胞及类似PLT的其他颗粒,通常准确性高于单用电阻抗法的PLT计数,且与显微镜手工法计数PLT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当电阻抗法PLT计数≤50×10 9/L时,应综合PLT-F血小板计数值,向临床准确报告PLT计数结果。
197.为什么要识别血涂片血小板异常形态
答:掌握外周血涂片中血小板正常和异常形态特征,并结合PLT计数,对临床判断PLT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
(1)正常PLT形态:
呈双面微凸圆盘状,直径为2~4μm;新生PLT体积大,成熟PLT体积小;胞质呈淡蓝或粉红色,中心有颗粒区,周围为透明胞质称透明区,无细胞核;在血涂片上散在或成簇分布。
(2)异常PLT形态:
①大小异常:直径>7.5μm,称巨大PLT,常见于脾切除术后及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直径<2μm,为小PLT,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②形态异常:可出现杆状、逗点状、蝌蚪状、蛇形及丝状突起等,正常人可见异常PLT(<2%),如异常PLT达到10%即有临床意义。③分布异常:正常时,在非抗凝外周血涂片中可见3~5个PLT聚集成簇,在EDTA抗凝血涂片中,可见PLT散在分布。在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时,可见PLT呈大片聚集。血小板卫星现象(platelet satellitism)即PLT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周围的现象,是血液分析仪计数PLT假性减低的原因之一。某些PLT减低和功能异常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可见血涂片上PLT呈散在分布,无聚集现象。
198.为什么血涂片镜检可估算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答:血液分析仪计数PLT快速、重复性好,是目前PLT计数主要方法,但因仪器分析原理的局限性,仪器不能识别形态异常的PLT及非血小板颗粒,可造成PLT计数结果不准确。因此,当仪器检测PLT出现报警信息及异常直方图时,仍须借助显微镜血涂片检查进行复核。①血涂片估算PLT计数:一般可粗略估计PLT血液浓度,即:血涂片PLT数×10 9/L=计数100个白细胞时所见PLT数量/100个白细胞×白细胞计数,可与相差显微镜PLT计数结果相似;②复核血涂片PLT形态:除观察形态是否异常,还需识别一些非血小板颗粒如小红细胞、细胞碎片、血小板大小、聚集性和血小板卫星现象等。
199.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减低须制定复核流程
答:2005年,国际血液学共识小组提出血液分析仪(HA)检验结果复核措施41条标准,其中,PLT计数<100×10 9/L时需进行复核。因不同HA计数PLT原理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实验室使用仪器的检验原理特点,制定PLT计数减低时复核的规范流程。例如,对应用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及荧光核酸染色法(PLT-F)的仪器,复核流程可包括:①HA首次检测PLT减低的标本:可用PLT-F及血涂片复核,检验结果与临床符合即可发出报告。②HA非首次检测PLT减低的标本:如仪器无报警,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的结果均可靠;如出现PLT报警信息,PLT-I法计数结果可能误差较大;用光学法通道再复核,如两次结果相近,可直接发出报告;如两次结果差异较大,则须血涂片复核。③血涂片镜检:如验证仪器PLT计数真性减低,则可直接报告临床;如见血小板聚集等,则验证仪器PLT计数假性减低,之后,应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或在血标本中加阿米卡星后复核,用光学法通道检测,并进行血涂片镜检,如见PLT聚集消失,则可报告结果,如PLT聚集未消失,则须用流式细胞仪计数PLT,可做出准确报告。
200.为什么要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
答: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是血小板体积大小均值的指标,常用于判断出血、骨髓造血功能变化及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MPV参考区间是9~13fl。MPV异常的临床意义:①鉴别PLT减低的原因: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使PLT减低时,MPV减小;外周血PLT破坏增多而减低时,MPV增大;血液分布异常致PLT减低时,MPV正常。②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减低;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大且常先于PLT增高。③MPV增大: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镰刀细胞性贫血等。④MPV减小:见于脾亢、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01.为什么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对贫血有鉴别作用
答:正常血小板直径为2~4μm,但在某些贫血患者,PLT和MPV均会有不同程度改变。缺铁性贫血(IDA)时,机体处于缺铁状态,但PLT会代偿性增高,MPV也增大,因巨核细胞有8、16、32三种倍体,可产生不同大小的PLT;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时,红细胞和白细胞体积均增大,而MPV却很小,因MPV与巨核细胞倍体数呈正比,DNA合成受损时,巨核细胞倍体数较低以至MPV较小;再生障碍性贫血(AA)时,因骨髓受抑,当巨核细胞受抑时,高倍体的巨核细胞减低更为明显,造成MPV减低。因此,在IDA、MA、AA,除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可作为检验指标之一,MPV对此三种贫血也有鉴别诊断的参考价值。
202.为什么血小板平均体积是输注血小板的有用指标
答:MPV能反映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PLT的生成情况及循环血中PLT的年龄。随着MPV增大,PLT聚集和释放功能明显增高。目前,认为出现大PLT是机体的一种应激代偿反应,以适应PLT减低时的需要。低蛋白血症是引起PLT聚集功能亢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清蛋白减低,MPV作为应激反应指标,随着血清蛋白浓度的减低,巨核细胞释放出大PLT,或结合于PLT上的纤维蛋白原增多,PLT易于聚集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低,使MPV增大。因肝脏是合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在肝脏严重受损如肝硬化时,可引起低纤维蛋白血症,同时伴有凝血因子Ⅱ、Ⅶ、Ⅹ的减低,发生严重的出血倾向。在PLT<20×10 9/L时,如患者MPV>6.4fl,则出血倾向明显少于MPV<6.4fl的患者,提示,MPV是衡量出血倾向及是否输注PLT的一种有用的检验指标。
203.为什么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可提示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答:骨髓巨核细胞可生成和释放血小板,PLT数量的多少可直接反映骨髓造血的功能。成熟度高的巨核细胞形成的PLT体积较大且致密,因此,MPV大,反之,形成的PLT较小且疏松,即MPV小。骨髓功能良好时,外周血PLT破坏过多则MPV可增大,而骨髓受损造成的PLT减低,则MPV减小。放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最常见最重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PLT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非常密切,肿瘤患者在较大剂量或数次放化疗后,骨髓受抑制,且受抑程度随放化疗时间及剂量的增大而加深,即在PLT减低的同时MPV减低;当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被解除后,巨核细胞倍体数增高,MPV可增大,且常先于PLT的恢复,因此,MPV可作为PLT减低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指征。如MPV与PLT持续减低,则骨髓造血衰竭。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不仅PLT减低,而且还存在质的异常,检测MPV的比单纯检测PLT更能反映患者骨髓抑制状况,对病情估计、预后判断、能否进一步放化疗的临床决策均有参考作用。
204.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会增高
答: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其大小和密度在不同人群中是有差异的。而MPV代表循环池中单个PLT的平均体积,与PLT聚集、血栓素形成和黏附分子的聚集有关。MPV越大,其活性越强,大PLT含有致密颗粒较多,并且能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和β-凝血酶球蛋白,产生更多的血栓素A 2,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越高。糖尿病患者PLT活化早于血管病理改变的出现,其活性明显升高,随着血糖的升高或部分葡萄糖代谢产物增加,导致PLT渗透肿胀是MPV增大的原因,提示MPV受血糖水平的影响,MPV越大,其聚集能力越强,包含致密颗粒越多,释放更多的致血栓因子,导致血管损伤越重。所以,MPV增大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一个预测指标。
205.为什么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
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最基本的发病机制,其中,活化PLT的黏附、聚集和释放等反应发挥着关键性作用,PLT的活性状态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MPV是PLT活性的主要决定性因素。MPV增大即大PLT增多,大PLT含更多致密颗粒、更年轻、更具有活性、促血栓更强。MPV增大与出血时间缩短、血小板血栓素A 2释放增高、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和Ⅱb/Ⅲa受体表达增高呈显著性正相关。冠心病患者随病情加重而PLT活性增高,MPV增大,因此,MPV增大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MPV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心病患者MPV的变化还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及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而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呈负相关。
206.为什么要联合检测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答:MPV能反映血小板大小及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代谢和PLT生成情况,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是反映PLT大小的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骨髓功能正常时,MPV增大,PDW也增高,两者呈正相关。ITP属于周围血小板破坏增高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自身抗体破坏PLT,同时,形成免疫复合物聚集进一步消耗PLT,从而导致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PLT更新率增快,释放出幼稚而体积大的PLT,使MPV增大,也使外周血PLT体积之间的离散程度增大,即PDW增高;当ITP患者治疗后,随着病情恢复,PLT增高,而MPV和PDW则缩小,因此,MPV和PDW的变化有助于ITP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207.为什么要联合检测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答:PLT和MPV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主要有:
(1)PLT减低而MPV增大:
如骨髓自身正常,外周血PLT破坏过多造成PLT减低而反应性增生时,巨核细胞DNA倍体数及细胞大小都增高,MPV增大;如骨髓受抑制而造成PLT减低时在恢复初期MPV增大;新生儿发生败血症时,MPV增大,因疾病过程中PLT消耗、破坏过多,PLT功能发生缺陷,导致PLT减低及骨髓代偿性增生,从而形成大量新生PLT释放入血液循环,有利于维持PLT的生理功能及疾病康复。
(2)PLT增高而MPV正常:
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等。
(3)PLT与MPV均减低:
艾滋病(AIDS)病毒直接影响巨核细胞并导致PLT减低,大约2/3患者PLT减低,92%患者MPV减低;发育不良性贫血的患者通常PLT与MPV均减低;骨髓纤维化或肿瘤细胞浸润危及正常造血时,PLT和MPV均减低;白血病化疗后、败血症等骨髓受抑制,PLT和MPV都减小。
(4)PLT与MPV均增高:
急性大出血患者,PLT反应性增高,MPV通常也增高。
(5)PLT正常而MPV增大: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主要是骨髓增生异常,PLT体积经常增大并大小不均,且MPV变化先于PLT的变化
(茅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