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一万个为什么:基础检验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尿液检验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处理

272.为什么须规范尿标本采集与处理
答:尿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泄物,尿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正确、合理和规范化采集和处理尿液标本,是尿液检验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标本采集、转运过程中任何差错都会导致尿液标本不合格,即使采用质量最优的试剂、最好的仪器和最具经验的检验人员,也无法获得能够反映患者实际情况的正确结果。因此,必须制订尿液标本采集、转运和处理各个环节的标准文件,并将文件分发给所有相关人员,指导相关人员正确采集、转运和处理尿液标本。
273.为什么须告知患者尿标本采集要求
答:尿液标本的留取方式,以及患者状态、生活运动、个人嗜好、药物、吸烟等情况均可影响尿液检查结果,因此在尿液样本采集之前,应告知患者关于尿液标本采集的目的,并以书面的形式具体指导患者如何采集尿液标本。一般要求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按常规生活、饮食,避免因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影响某些尿液检查结果。同时患者应注意避免污染,留取标本前应先洗手并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特别要避免阴道分泌物或月经血污染尿液,男性患者要避免精液混入,同时避免一些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或粪便等其他污染物混入而影响检测结果。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液标本,必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使用无菌容器采集,以便于细菌生长。
274.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尿标本采集容器
答:为保证尿液检验质量及实验室标准化,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尿液采集容器。容器应是清洁、防渗漏、无颗粒、透明且不与尿液成分起化学反应的一次性材料组成。容器和盖子应无清洁剂等干扰物质。容器不可重复利用,可使用灭菌容器,容量应至少有50ml,圆形开口直径至少4cm,底部较宽以防倾倒,儿童用的容器可较小。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容器须无菌能密闭。如尿标本采集与开始检验的间隔时间超过2小时,建议用消毒容器。容器外部应有足够空间粘贴标签,防潮且粘贴牢固,冷藏或冷冻期间仍能保持信息清晰完整。标签不能粘贴在容器盖上,且有足够的空白可记录患者全名、唯一性识别码、采集日期和时间,如应用防腐剂,还应记录其名称。
275.为什么药瓶不能直接用于采集尿标本
答:清洁干净的药瓶可以用于采集尿液标本,但盛装过药物的药瓶未经清洗干净,直接用于尿液标本采集,瓶内残留的药物成分会对尿液成分或检测结果造成干扰。药物对检测项目的影响见表2-1。
表2-1 药物对尿液检测项目的影响
276.为什么不应采集尿布上尿液做检查
答:尿液检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能引起尿液成分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疗效观察、疾病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采集合格尿液标本非常重要,若方法不对,会直接影响尿液检查的结果,以致无法正确诊治。婴幼儿由于其特殊性,我们在采集前清洁患儿会阴部及臀部,应用一次性尿套进行采集,同时密切注意不可混入粪便或其他分泌物。经婴幼儿尿布滤过的尿液,难以保证不会混入粪便或其他分泌物等杂质造成污染,且难免会有尿液有形成分被排除在外,或者在滤过时有形成分受到挤压而破坏,对尿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婴幼儿尿液标本的采集最好在临床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便留取合格的尿液标本。
277.为什么尿常规检查标本应至少大于8m l
答:为保证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因尿量少导致离心后浓缩倍数小而影响最终检验结果,实验室应根据CLSI对尿液有形成分镜检标准化要求制定尿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尿常规检查的尿量应不少于8ml(比如8ml、10ml、12ml和15ml,通常采用10ml),采用有效半径为15cm、相对离心力400×g的水平离心机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留取底部剩余约0.2ml尿液混匀,吸取0.02ml于载玻片上,覆盖18mm×18mm盖玻片后镜检,计数并换算报告结果。以取10ml尿液用于沉渣镜检为例,一个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 field,HP)的直径为0.35mm,面积为0.096mm 2,盖玻片面积为324mm 2,则盖玻片下有324/0.096=3375HP。10ml尿液离心后取0.2ml用于镜检,浓缩50倍,则用于涂片观察的0.02ml沉渣相当于查看了1ml尿液,则3375HP=1ml尿液=3375HP/ml。因此实际报告的尿沉渣镜检结果为(计数/HP)×3375/ml。
278.为什么有多种尿标本采集类型
答:尿液标本采集的类型和方式选择取决于尿液检验的目的(通常包括理化检查和有形成分镜检等)、患者状况和检验要求。依据患者状态留取的尿液标本可以分为:患者自己采集的尿液标本,分为随机尿、晨尿和计时尿标本(包括24小时尿);医务人员采集的尿液标本,分为导管尿和耻骨上穿刺尿标本;需要医务人员参与或指导采集的尿液标本,主要为清洁尿标本和婴幼儿尿液标本,包括随机尿和微生物培养尿标本。依据时间或检验项目内容可以分为晨尿、计时尿、随机尿和特殊尿标本。尿液标本类型与应用范围见表2-2。
表2-2 尿液标本类型与应用范围
279.为什么要采集晨尿标本
答:晨尿是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一般在膀胱中的存留时间达6~8小时,其各种成分浓缩,已达到检验或培养所需浓度。可用于肾脏浓缩功能的评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以及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及肿瘤细胞等有形成分检查。住院患者最适宜采集晨尿标本,在标本采集前1天,给患者提供尿液采集容器和书面说明,如外阴、生殖器清洁方法,采集中段清洁尿的注意事项等。晨尿采集后需在2小时内送检并检查完毕,否则会受到一些化学成分的影响,导致红白细胞及管型出现破裂,影响检查结果。未能在2小时内及时送检的晨尿标本应根据实验室检查项目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
280.为什么晨尿标本不能用于排卵试验
答:排卵试验是指通过排卵试纸以金标法检测尿液中的黄体生成素的峰值水平来预知是否排卵。排卵试验不可使用晨尿标本,因经过一夜的累积,晨尿中所含的黄体生成素不能代表实际水平。排卵试验通常留取月经结束后1周的早上10点至晚8点内的任意一次尿液,连续几天的检查应尽量采集每天同一时间的尿液。若尿液呈现混浊,需先离心、过滤或待其沉淀后取上清液检测。收集尿液前2小时内应减少水分摄入,否则会稀释尿液导致黄体生成素检测结果比实际结果偏低。若不能及时送检,尿液样本可在室温下存放4小时或在2~8℃冷藏12小时。长期保存需冻存于-20℃,切忌反复冻融。
281.为什么尿常规检查可采集随机尿标本
答:随机尿是指在任意时间采集的尿液标本。尿常规检查是医学检验 “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理化检查和有形成分检查。尿常规检查虽应首选晨尿标本,但因晨尿标本留取复杂,且若患者送检过程操作不当,可影响尿常规检测结果。比如运输过程中长时间不避光保存可导致胆红素见光分解,引起尿胆红素假阴性结果;留取容器选用不当可影响结果;送检时间超过2小时,受尿液中一些化学成分影响,尿液中红白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会出现破裂,影响镜检结果。随机尿标本留取方便,新鲜易得,通常标本留取完立即进行检查,避免了标本留取和运输环节造成的干扰,因此最适用于门急诊患者尿液筛查。随机尿标本仅反映患者某一时段的状况,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运动、饮食、用药等情况均可导致尿液成分浓度变化从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282.为什么要采集计时尿标本
答:计时尿指根据临床需要,按特定时间采集的尿液标本。计时尿包括3小时尿、餐后尿、24小时尿和特殊试验尿。3小时尿一般收集上午6点至9点间3小时内全部尿液,多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排泄率检查;餐后尿通常指收集午餐后2小时内全部尿液,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有助于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溶血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断;24小时尿指患者上午8点排尿一次后,收集此后直至次日上午8点所有排出的尿液。由于不同时间段内尿液某些成分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儿茶酚胺、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需要采集24小时尿。特殊试验尿包括12小时尿及尿三杯试验。12小时尿即晚上8点至次晨8点内全部尿液,用于爱迪氏计数。尿三杯试验用于初步判定男性下尿路及生殖系统疾病定位。
283.为什么要规范采集24小时尿标本
答:采集24小时尿液标本的规范与否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最常见的问题是未能采集到全部24小时内的尿量而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因此,采集24小时尿必须要求患者密切配合,明确告知患者尿液标本采集的具体步骤,并提供书面说明。24小时尿液标本采集的步骤与要求见表2-3。
表2-3 24小时尿液标本采集的步骤与要求
284.为什么采集和转运24小时尿标本有特殊要求
答:采集和转运24小时尿标本,除了须对患者进行指导,对实验室也有特殊要求,主要有:
(1)标本采集和运输:
如整个过程均有冷藏条件,则采集24小时尿标本多可用洁净、无防腐剂的非金属(如塑料)容器采集;如无冷藏条件,则需根据检查项目添加相应防腐剂。实验室应提供24小时尿采集容器、防腐剂、和可用于记录时间和尿量的标签(可粘贴于尿容器和转运试管上)。
(2)接受尿标本应:
①充分颠倒混匀全部尿标本15~30次;②测量尿容积;③记录时间和尿容积。
(3)确定所需尿量、保存方法和可接受转运条件:
如尿标本用于单项检验项目,可直接参考实验室检验项目手册后确定。如尿标本用于多项检验项目,则可能需在不同时间各自开始采集24小时尿标本,并用多种保存方法(如不同的防腐剂);如只有一份24小时尿标本可用于多项试验,且指定要用一种以上防腐方法,则应先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充分混匀标本,然后取出用于无需防腐的检验项目所用尿标本,并测定其pH。
(4)转运尿标本:
除非另有规定,应使用实验室的标准尿试管,每管5ml尿液,盖紧试管盖;填好尿标本采集时间和尿量标签,并粘贴于每支分装试管。
(5)完整填写标签信息:
每份尿标本应有患者姓名和标识号、采集时间和日期、尿容积量、使用的防腐剂或无防腐剂尿pH、申请的检验项目名称。
285.为什么采集尿三杯试验标本有特殊要求
答:尿三杯试验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定位和尿道炎的诊断。患者一次连续排尿,分别采集前段10~20ml于第一杯、中段30~40ml于第二杯、终末段5~10ml的尿液于第三杯中。血尿如三杯尿呈均匀血色,镜检都有大量红细胞,多见于肾结核、泌尿系统炎症、尿路结石、肾结石、肾炎。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仅有前段血尿者,见于尿道损伤、肿瘤、前列腺炎以及尿道肉阜等;仅有后段(第三杯)血尿者,见于急性膀胱炎、膀胱结石或肿瘤、前列腺病变等。根据血尿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将血尿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脓尿如三杯尿均呈混浊,镜下全程有大量脓细胞,多见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积脓、肾肿瘤合并感染、泌尿生殖系邻近器官或组织的脓肿向尿路穿破等;脓尿仅见于第一杯者,见于急性、慢性前尿道炎;仅有终末脓尿者,见于前列腺炎、精囊炎、后尿道炎等。为避免污染对结果造成影响,采集前患者应先清洗尿道口,女性患者应清洗外阴,避免白带里的上皮细胞及白细胞进入尿液。女性患者还应避免月经期间进行检查,以免红细胞干扰结果判断。
286.为什么采集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标本有特殊要求
答: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尿标本采集有特殊要求,患者应保持正常饮食,检查前一天晚8点以后应禁止饮水,使尿液浓缩。次日清晨5~6点清洁外阴后,排去第一次尿液,采集第二次晨尿的中段尿10ml,倒入一次性锥形刻度离心管,2小时内送检,以防止红细胞破坏对结果判读造成影响。400×g水平式离心机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后留取0.2ml尿沉渣备用。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诊断。尿红细胞分为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大类。均一性红细胞是指尿中>70%的红细胞形态和大小正常一致,细胞膜完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即使偶见异常形态红细胞但种类不超过2种。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血尿其红细胞多来自肾小球以下部位,又称非肾源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指尿液中>70%的红细胞为畸形红细胞,且异常形态红细胞类型在2种以上,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4倍,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锯齿形红细胞、影红细胞、半月形红细胞、颗粒形红细胞等,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一。非均一性红细胞多来源于肾小球,故又称肾小球性血尿。混合性红细胞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种红细胞。该检查需要尿中红细胞数量充足,每个高倍视野不少于30~40个,低于该数量可影响结果的判断。
287.为什么采集尿浓缩稀释试验标本有特殊要求
答:尿浓缩稀释试验检查用于评价远端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试验要求于24小时内不同时间段连续留取7次尿液样本,要求较为特殊,具体试验方法为:患者保持正常饮食,不再另外饮水,于早8点排尿弃去后,自早10点起至晚20点为止,每隔2小时采集尿液1次,共6次,晚20点至次日早8点合并采集1次,总共采集7次尿液,测量并记录每次的尿量与尿比密。尿浓缩稀释试验的临床意义为:①当夜间尿量超过750ml时提示肾脏浓缩功能不全;②夜尿量与昼尿量之比<1∶3且最高尿比密<1.018,最高与最低尿比密差<0.009时,提示早期肾功能不全;③夜间尿量超过昼间总尿量,昼尿最高一次比密不及1.018,昼间尿最高与最低比密之差降到0.001~0.002,或尿比密在1.010左右,提示严重肾功能不全;④昼间尿比密在1.018或更高,多见于急性肾炎,肾被动充血及出汗过多等。
本法虽然简单,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饮食状况、营养状况、肾血流量及内分泌因素等,月经期女性不适宜进行此项检查,老年人尤其伴有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此项检查。目前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288.为什么采集尿培养标本有特殊要求
答:临床上怀疑患者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或感染时,往往需要通过尿液菌落计数、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来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了避免人体正常寄生菌等对尿液培养标本污染引起的假阳性结果,临床上均会采集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来进行尿液细菌培养。CLSI对中段清洁尿留取有明确标准化操作步骤:
(1)在留取尿液标本前,患者应先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消毒。
(2)指导包皮过长的男性患者翻开包皮露出龟头,用无菌消毒毛巾等,从尿道口开始擦拭,清洁消毒龟头。女性患者则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周边部位。
(3)患者开始排尿后,弃去前、后时段排出的尿液,以无菌容器采集中间时段的尿液。
(4)在患者不能自行完成上述操作时给予帮助。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清洁消毒尿道口可以使用0.1%清洁液如苯扎溴铵等,但不可用抗生素和肥皂等清洗尿道口,以免影响细菌的生存力。在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排出的尿液,以无菌容器采集中间时段的尿液,其目的是避免生殖道和尿道远端细菌的污染。因留取过程复杂,且操作不当极易影响检查结果,根据CLSI的要求需要医务人员在旁指导,必要时给予操作帮助。
289.为什么要采集卧位8小时后的尿标本
答:为了鉴别诊断直立性蛋白尿,对于临床无症状的蛋白尿阳性患者可采集卧位8小时后尿液标本检测尿蛋白。直立性蛋白尿又称体位性蛋白尿,是在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出现的蛋白尿。其特点为清晨在卧位时尿蛋白排泄量正常,而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直立、行走或活动时,尿蛋白增多;但平卧休息后可转为阴性。直立性蛋白尿可分间歇性与持续性两种。间歇性蛋白尿多见于生长发育迅速的青少年,一般多有循环系统不太稳定的表现,其预后良好。持续性蛋白尿患者,存在轻微的肾小球病变。因此,一般预后较差。目前,直立性蛋白尿的发病机理不详,一般认为是由于直立位时肾局部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肾静脉回流障碍或肾动脉过度收缩而致,定量检查结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0~80mg(其中白蛋白占40%、球蛋白占15%、泌尿道组织蛋白占40%)。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有专家认为系因直立位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引起。近年,还有专家认为此类患儿常有肾小球轻微免疫损伤的基础,加上直立时肾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引起。
290.为什么应由医务人员采集儿童尿标本
答:儿童和新生儿自理能力尚未健全,为留取合格尿液标本应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CLSI中对儿童留取随机尿和清洁尿标本有明确要求。①分开儿童双腿。②确认阴部、会阴部清洁干燥,没有黏液。勿在皮肤上涂抹粉末,油及洗涤剂。如需留取清洁尿标本用于细菌培养,则需进一步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儿童外阴及尿道并擦干,确保尿道及会阴部干燥清洁,没有清洁液残留。③将儿童尿液收集袋贴在儿童尿道口。女孩应将收集袋的袋口完全贴合覆盖外阴部,但避免接触到肛门;男孩则完全包裹阴茎及会阴;确保粘贴部位完全贴合;稍大的儿童可以指导其按成人留尿方式留取尿液。④定时检查收集袋。⑤尿样收集完成后回收收集袋并粘贴标签,进行检查。

(蔡祺)

291.为什么要正确粘贴尿标本标签
答:尿液标本调错是尿液检验最常见的差错。为了正确识别尿标本,尿标本采集后须粘贴标签。为了防止标签脱落或遗失,标签必须粘贴于尿液采集容器(瓶子或试管)的外壁上,不能粘贴于容器的盖子上,且须粘牢、防潮,即使放在冰箱内仍能保持信息清晰与完整。尿液标本都需要采用唯一标识,因此标签信息应至少包括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性别、年龄、检查项目、采集尿液标本的日期和时间、标本量和类型等。目前不少实验室开始采用电子化的条形码、二维码、射频等标签,粘贴于容器上,可实现扫码识别或仪器自动识别,提高识别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而且能有效解决标本传送过程中的监控和签收责任的落实。
292.为什么尿胆红素检查标本须新鲜和避光保存
答:胆红素(bilirubin,BIL)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产生的色素。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检测尿胆红素常用偶氮反应法。检测原理: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试剂膜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的含量呈正比。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易转变为胆绿素,而胆绿素不能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从而影响尿胆红素结果的检测。当尿液久置后,尿液中细菌滋生,亚硝酸盐(nitrite,NIT)成分增加,而亚硝酸盐的增加干扰尿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不能生成红色复合物,导致胆红素检测假阴性。因此,收集新鲜标本,并使用棕色容器避光保存标本,以保证尿胆红素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93.为什么患者情绪紧张时不宜做尿液检查
答:尿常规检查前患者准备对于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尿液检查前应叮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平稳。有些患者在检查前容易情绪紧张,这样对于尿常规检查非常不利。当人情绪紧张时,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得水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量减少。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直接作用于泌尿系统。交感神经兴奋能使膀胱壁松弛,内括约肌收缩,因而阻止小便排出。此外,我们在做尿液检查时还经常会涉及到激素类项目,例如儿茶酚胺等,患者情绪紧张,导致自身激素分泌紊乱,对于激素类项目检查也会产生干扰,检查结果不能如实地反映机体生理状态。
294.为什么采集尿标本前3天需禁服某些药物
答:尿液分析作为三大常规之一,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诊断或辅助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标本合格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药物仅是其中的一项,因为药物具有生物活性,且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干扰尿化学成分的测定,如含碘造影剂、头孢菌素类可使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试验呈假阳性反应。维生素C(vitamin C,Vit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对尿液化学成分测定的影响是使结果减弱或出现假阴性。高浓度的VitC可影响尿中的葡萄糖(glucose,GLU)、红细胞(erythrocyte,ERY)/隐血(blood,BLD)、BIL和NIT的测定。另外,很多药物的代谢产物可干扰各化学项目的测定。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尿液成分浓缩,结果偏高。服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后,尿量增多而影响尿液各成分在尿液中的含量。因此,为了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尿液采集前3天需禁服溴化物、碘化物和VitC等药物。
295.为什么尿常规检查须在标本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
答:用于尿常规检测的随机尿标本采集后如不能及时检测,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可发生一系列理化性状改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见表2-4。
表2-4 尿常规检测随机尿标本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发生的理化性状改变
296.为什么尿常规检查标本不宜首选冷藏或防腐
答:冷藏是保存尿液标本最简便的方法,在24小时内可抑制细菌生长,但有尿酸盐和磷酸盐沉淀可影响镜检结果,不推荐在2小时内可完成检测的尿液标本进行冷藏保存。尿液常规检查尽量不要使用防腐剂,常见的尿液防腐剂如甲醛、麝香草酚、浓盐酸、硼酸等,均会对尿常规检查结果产生干扰。比如甲醛虽然对尿液中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有固定作用,但甲醛的还原性会影响尿葡萄糖检查结果;麝香草酚可用于尿液结核分枝杆菌镜检,以及化学成分检测的标本保存。但过量的麝香草酚可导致尿蛋白定量试验(加热乙酸法)结果假阳性。浓盐酸常用于定量测定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儿茶酚胺、草酸盐、钙、磷等的尿液防腐,但因可破坏有形成分及沉淀溶质,不能用于尿常规标本检测。硼酸在24小时内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可用于尿蛋白和尿酸检查标本的防腐,但可干扰尿pH检查。
297.为什么要根据尿液检查项目选用防腐剂
答:检查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儿茶酚胺、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总蛋白质、尿素、香草扁桃酸、电解质等化学物质定量或结核菌检查等项目,需要采集患者24小时尿标本。为了防止尿液中化学和有形成分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质或破坏,影响检测结果,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尿液中加入适当的防腐剂。防腐剂对检测项目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根据所要进行的检测来选择相应的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
(1)甲醛:
100ml尿液中加入40%甲醛0.5ml,对尿液中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有固定作用。
(2)甲苯:
100ml尿液中加入甲苯0.5ml。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定性或定量检查。
(3)麝香草酚:
100ml尿液中加入麝香草酚<0.1g,可用于尿液镜检,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检查以及化学成分检测标本的保存。
(4)浓盐酸:
1L尿液中加入10ml浓盐酸。常用于定量测定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儿茶酚胺、草酸盐、钙、磷等的尿液防腐。
(5)硼酸:
100ml尿液中加入1g硼酸,在24小时内可抑制细菌生长,可有尿酸盐沉淀。用于蛋白质、尿酸、5-羟吲哚乙酸、羟脯氨酸、皮质醇、雌激素、类固醇等检查。
(6)碳酸钠:
24小时尿液加入约4g碳酸钠。用于卟啉、尿胆原检查。
298.为什么要正确保存尿标本
答:尿液标本收集后应及时送检及检查,以免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等。尿标本也应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少。标本收集后应于2小时内完成检查,室温中久置后(尤其是夏季)尿标本中磷酸盐等可析出结晶而干扰镜检。某些化学物质,如尿胆原,可因光分解或氧化而减少,如不能及时检查,可采用冷藏或者加入化学防腐剂(甲醛、甲苯、麝香草酚、浓盐酸等)保存。原则上新鲜的尿液越早送检越好,特殊项目检查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尿液标本保存。
299.为什么须用水平式离心机离心尿标本
答:目前,实验室离心机常用的转子是水平转子和角转子。离心机水平转子的工作特点是:①水平转子静止时,转子中的离心管中心线与旋转轴平行;②水平转子旋转加速时,离心管中心线由平行位置逐渐过渡到与旋转轴接近垂直的位置;③水平转子降速时,离心管中心线由与旋转轴接近垂直的位置逐渐趋向平行位置;④水平转子可以做到大容量分离和利于从离心管中分层取出。所用分离的试管放进转子后,试管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或与机器的垂线呈90°角。尿液标本检测需通过离心机离心使有形成分沉降于管底,水平式离心机可以使有形成分离心后沉降于管底,而角式离心机只能使有形成分沉降于试管底部的斜面上,在倾倒去除上清液获取有形成分时,会造成有形成分的流失或上清液倾倒不干净造成浓缩的有形成分再次被稀释。因此,为了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结果的正确可靠,应使用水平式离心机离心尿液获取尿液有形成分。
300.为什么尿标本检查后不能直接丢弃
答:尿液标本,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采集,也不管是否含有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都应视为感染物。检验后的尿标本,除特殊标本须继续保存外,其余标本都要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后才能弃去,以符合卫生防疫法及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一般的处理方法是:
(1)向下水道排放:
尿液标本检验后,加入过氧乙酸(浓度约为10g/L),或者含氯石灰处理,再向下水道内排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与疾病传播。
(2)由环卫部门处理:
设立专门容器,采集弃用的尿液标本,统一集中消毒后,交由环境卫生部门处理。
(3)容器消毒:
患者使用后的标本容器均应视为感染性生物污染物,必须由医院统一处理。使用过后的一次性尿杯,应先消毒、毁形,再按照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如果所用的容器及试管不是一次性的,必须在30~50g/L漂白粉或10g/L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2小时,也可在5g/L过氧乙酸中浸泡30~6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301.为什么受检者生理状态会影响尿液检查结果
答:在尿液检查前,受检者的准备及生物学变异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妊娠、月经等因素,患者生理状态对尿液检测的影响见表2-5。
表2-5 患者生理状态对尿液检测的影响
302.为什么受检者生活习惯会影响尿液检查结果
答:受检者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尿液检查结果,具体情况见表2-6。
表2-6 受检者的生活习惯对尿液检查结果的影响
303.为什么要制定尿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
答:尿液标本正确、合理、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尿液分析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不合格尿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并不反映患者的实际状态,即使用质量最优的试剂、最好仪器设备、最具经验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弥补标本采集、转运过程中的差错。因此必须有详细规定尿液标本采集的标准文件,并将文件分发给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尿液标本采集作为整个尿液分析质量控制第一步,对于保证尿液标本检测质量至关重要。尿液标本在检验前需经过采集、运送、接收和保存四个步骤,任何一项的操作失误都会影响尿液标本质量。采集时要避免采集过程中细菌和药物的影响,运送过程中要避免过分震荡产生泡沫影响有形成分,接收时需注意尿量是否适合做检测,保存过程中要注意添加防腐剂。尿液标本检验前处理得当,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尿液刚排出时的原有成分保证检验结果可靠。尿液分析前过程是复杂的,它开始于测试需求,结束于标本处理。重视尿液测试工作流程和强调减少分析前变异的重要性,可提高整个过程质量、提高效率、降低尿液检测成本,减轻医疗保险成本。
304.为什么要规范尿液检验项目的选择和申请
答: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以循证医学的观点,有的放矢地选择尿液检验项目。在开具检验申请单时应注意不同尿液标本的要求。例如,尿路感染患者需要检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应分别开出申请单,方便患者以不同方式采集标本。纸质检验申请单应由钢笔书写,字迹清楚,检验目的明确,不得涂改,申请医师要正楷签名或盖章。医院信息系统的电子申请单可以有效地解决手工书写容易出现的问题;检验报告单的激光打印可以有效防止因申请单污染造成的交叉感染。检验申请单要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房、门急诊(住院)号、床号、检验目的、临床诊断或疑似诊断、送检日期、医师签字等。
305.为什么要指导患者正确采集尿标本
答:为了检验结果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医护人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和影响结果的非疾病性因素,并将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书面、影视等方式告知患者,如细菌培养的中段尿、24小时尿液标本采集,要求患者给予配合,尽可能减少非疾病因素对标本的影响,保证标本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前的疾病状态。同时,指导受检者采集尿标本,可以控制饮食、用药、活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306.为什么要监控尿标本转运过程
答:尿标本转运是保证尿液标本分析前检验质量的重要一环,必须时刻监控尿标本的转运过程。首先是监控尿标本转运时间,时间越短越好,尽量减少转运环节和缩短储存时间,标本转运要做到专人、专业且有制度保障,以避免标本传送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其次,防止气泡产生,轨道传送带或气压管道转运时务必防止尿液产生过多的泡沫,以避免因此而引起的细胞溶解。最后转运过程中要注意生物安全,应该意识到尿液是有潜在生物危害的标本,并应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如防止标本漏出或侧翻,污染环境、器材和衣物等。
307.为什么要有尿标本验收制度
答:为了保证尿液标本信息的正确无误,尿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量和标本采集类型等能够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确保检验结果正确可靠,实验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标本验收制度,对标本标识内容与检验申请内容不一致,申请单项目不全、标本类型错误、尿量不足、有粪便或杂物污染、防腐剂使用不当、容器破损、标本流失等不合格的标本予以拒收。对不合格标本要及时与送检部门相关人员联系,建议其重新核实或重新采集标本。对难以得到的尿液标本或再次采集确有困难时,则可与临床协商后 “继续”检验,但必须在检验报告上注明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 “检验结果仅作参考”的说明。

(金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