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易感人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一、易感人群
人群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普遍易感性,全球总体感染率超过50%,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超过90%。我国成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4.76%,血清学阳性范围为40%~90%,以无临床症状感染居多。大部分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在儿童阶段,儿童期为感染率剧增期,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5%~64%,每年以0.5%~1%速度递增,增长速度由快速逐渐减慢,50~60岁后渐呈递减趋势。幽门螺杆菌在年老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中感染率超过70%,而无症状患者中超过60%。易感人群还包括受教育程度年限短、家庭居住密度较高、低收入、外出就餐多、无良好卫生习惯人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
二、传染源
人们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染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的传染源主要包括人类传染源、动物传染源和环境传染源三大类。
1.人类传染源
人类是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亲密接触,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已有研究报道,相对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母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情况下,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对危险度是对照组的8倍;而在父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情况下,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对危险度是对照组的4倍。Malaty等最近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受感染的母亲作为家庭内部传染源的重要性。在46例有孩子的日本家庭与48对无孩子的日本夫妇开展的研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母亲的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对风险是对照组的5.3倍,并且后续的血清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成人-儿童传播的重要性。然而,在孟加拉国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差异,提示在一些国家中还存在重要的家庭外传染源。
2.动物传染源
已有报道指出与人类接近的动物如猴、猪、猫、羊、家蝇等可能是潜在的动物性幽门螺杆菌传染源。目前已从家猫、猪胃内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但尚缺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支持。有研究发现,家蝇可通过接触粪便进而污染食物再经粪-口传播。最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人兽共患病的是两个血清流行病学的研究,研究发现在屠宰场从事屠宰工作的工人较非屠宰工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高。随后亦有研究报道撒丁岛牧羊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牧羊人与羊及牧羊犬的接触程度呈正相关,研究中的牧羊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98%,远高于作为对照的那些较少接触羊群的亲属和献血者。亦有数个研究报道从恒河猴体内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Handt等研究者则从家猫的胃内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提示宠物也可能是一个传染源。
3.环境传染源
环境中被污染的水体是目前越来越受重视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潜在传染源。幽门螺杆菌暴露在恶劣环境时可能会形成球形体,并且有研究认为这种球形体具有新陈代谢活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典型形态。许多研究指出,通过饮用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的情况在许多国家存在。最早一项针对秘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研究发现,依赖室外水源的家庭中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室内水源家庭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3倍,虽然没有能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但是在同一个地区的饮用水中检测到了幽门螺杆菌的DNA。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得到类似的结论。即便是具有较高卫生标准的发达国家也存在污染水体作为传染源的可能。一项来源于德国的研究,检测了91位饮用了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井水后,受试者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而一些日本的研究也注意到了污染的井水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利用尿素酶基因的保守区段的引物从井水、泉水、河流和池塘等自然水体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的特异性DNA,但是没有在自来水中发现幽门螺杆菌的特异性DNA。城市其他供水系统亦可能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中起了重要作用,已在城市地表水、废水和饮用水中均检测出了幽门螺杆菌。对饮用水的处理可以降低通过污染的水体传播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三、传播途径
虽然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个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仍未能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具体传播途径。现有研究中可以从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分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分离出来幽门螺杆菌,表明胃-口、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可能的重要的传播途径。
1.经胃-口传播途径的证据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人群中大约58%的人可以在反流的胃液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直接与胃液接触可以增加被感染的风险。早期人们推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中包括胃分泌物或呕吐物。Leung等的一项研究中,对4例因胃肠炎相关呕吐的儿童进行了血清学检测,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其中一名儿童的呕吐物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而在另外两名儿童的呕吐物中通过PCR扩增出了幽门螺杆菌的DNA。研究中还有一名18岁的女孩,虽然血清学检测为阴性,但是6个月后从其呕吐物中检测到了幽门螺杆菌的DNA,提示血清学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是偏保守的。最近的一项研究中,Parsonnet等通过催吐剂诱导后的成人受试者的呕吐物中均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并且16例中的6例在距离呕吐物0.3m的空气样本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进一步支持了胃-口传播途径的存在。一些间接的证据也支持胃-口传播途径的存在,例如,Luzza等研究者利用 13碳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同胞兄弟姐妹,发现既往有过呕吐病史的受试者,同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更高。
2.经口-口途径传播的证据
在许多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从口腔内采样培养幽门螺杆菌,大部分情况下都未能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但是仍有报道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Krajden等研究者在29例胃黏膜活检确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中,对他们的牙菌斑进行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从其中1例患者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并且经过鉴定和胃黏膜活检中检测到的幽门螺杆菌菌株相同。相似地,人们还从唾液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菌株。Cellini等研究者对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行内镜检查的患者的牙菌斑进行检测,从其中的1例患者的牙菌斑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后续通过对蛋白质模式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比较,确定了牙菌斑中分离出的幽门螺杆菌与胃活检中的幽门螺杆菌是同一菌株。Ferguson等研究者利用限制性内切片段的多态性,鉴定出从唾液里分离出的幽门螺杆菌与胃组织中分离出的幽门螺杆菌为同一菌株。Parsonnet等研究者成功地从3名受试者的唾液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而利用催吐剂诱导后,有9例患者的呕吐物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Song等研究者,利用高度敏感和特异性PCR方法,对4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检测,在55%的患者唾液以及97%的患者牙菌斑中都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的DNA,但是其中只有11例能够在胃内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提示可能幽门螺杆菌是正常的口腔定植菌群。流行病学资料提示一些文化习惯也可能增加经口途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主要是口对口喂食和共餐。
3.经粪-口传播途径传播的证据
虽然有一些支持的证据认为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肠道传播,但是幽门螺杆菌对胆汁较为敏感,并不适应肠道环境,提示幽门螺杆菌经过肠道而存活的可能性很小。有大量的研究比较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这种典型的经粪-口途径传染的病原体感染。在我国南方的城市和农村中,通过对甲型肝炎病毒和幽门螺杆菌的流行模式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在农村甲型肝炎病毒和幽门螺杆菌的流行趋势具有相关关系,但是在城市中并未发现这种趋势。其他研究也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甲型肝炎病毒的流行趋势之间缺乏相关关系。对于尝试从粪便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的努力,大部分都失败了。但是1994年,有研究首次报道从人类的粪便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在这项研究中,Thomas等研究者在一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成人和9名生活在冈比亚农村地区的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同年Kelly等研究者采用类似的分离方法从1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不良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但是目前认为,只有当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极短时才有可能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Parsonnet等研究者未能从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成年人粪便中分离成功幽门螺杆菌,给予泻药进行导泻后,有7例患者的粪便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总体而言,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可能的传播途径,但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支持。
此外,通过内镜操作、经胃肠腔道的手术等医源性的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的案例亦有报道。
参考文献
1.Roma E,Miele E.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Pediatrics,Helicobacter,2015,20 Suppl 1:47-53.
2.Mentis A,Lehours P,Mégraud F.Epidemiology and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Helicobacter,2015,20 Suppl 1:1-7.
3.Aziz RK,Khalifa MM,Sharaf RR.Contaminated water as a sour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 review. J Adv Res,2015,6(4):539-547.
4.Axon A.Helicobacter pylori and public health.Helicobacter,2014,19 Suppl 1:68-73.
5.García A.Salas-Jara MJ,Herrera C,et al.Biofilm and Helicobacter pylori:from environment to human host.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19):5632-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