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甘温除热法的应用
中医的精华,可说是“辨证论治”。“甘温除热”法,则是这个精华的一个写照。此法主要是治疗气虚发热的方法,适应身热自汗,渴喜热饮,少气懒言,纳呆,面黄唇淡,舌嫩色淡,脉虚大或细数无力。采用补中益气汤等一些甘温补益之剂,调补脾胃,达到退热的目的。虽然这种治法适应证不算多,但临床上,对一些发热日久不退,经多方治疗无效,而属气虚者,采用本法,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在治疗上的独到之处。所以,“甘温除热”法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现举例介绍如下:
例一:何某某,女,32岁。经产三胎,这次一产4婴,产后宫缩无力,大量出血,血压难以测到,而送入医院。入院后经补液2000ml,输血600ml。但因胎盘滞留,阴道仍继续流血,因而行刮宫术,施术中又大量出血,术后三天出血虽止,但高热达38~40℃,经用大量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热不减退,病情仍在发展。
适逢本人1971年在广东曲江县带教西学中班,乃应邀前往会诊。当时病者神疲懒言,极度衰弱,面色及皮肤苍白,自汗,头晕心悸,虽发高热而怕冷,需盖棉被,渴喜热饮,唇舌淡白,脉虽大而中空(芤脉),血象:白细胞5.1×109/L,中性粒细胞75%,血红蛋白32g/L。细推其证,乃一派虚象,由于大出血引起气血两虚,阴阳失调,出现高热形寒。虚为本,热为标。乃拟“甘温除热法”,补气益血,调和营卫,以期阴平阳秘,使正气得复,虚热可退,以十全大补汤加减。
处方:北芪60g、党参30g,白术15g、当归15g、川芎9g、熟地24g、白芍18g、首乌24g、益母草15g、艾叶9g、香附9g、炙甘草6g。服药2剂,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明显改善,可以起坐,继服数剂,身体基本恢复,步行出院。
例二:岑某某,女,1岁半。发热缠绵不退、咳嗽,已有45天。胸片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曾经数间医院治疗。西药初用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后用庆大霉素等;中药用麻杏甘石汤、苇茎汤等,发热仍持续不退,咳嗽不减,病情有增无减,于1977年6月5日来诊。
其母代诉,患儿发热,近来早热夜凉,体温38~39℃之间,咳嗽,痰多,汗多淋漓,胃纳呆,大便稀烂,时有完谷不化。视病孩面色苍黄,肌肉消瘦,哭声低微,神疲懒动,唇舌淡白,苔白腻,指纹淡红。病孩因过用寒凉,损伤脾阳,中气疲惫,健运无力,体温早热夜凉,为阳虚发热。病属虚证,治当从本,“虚则补之”,“损者益之”,拟甘温除热法,以陈夏六君子汤加味,补中益气,调补脾胃兼理气除痰。
处方: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炙甘草3g,法夏6g、陈皮3g,北杏9g、青蒿6g,3剂,每天1剂。
二诊:药后身热退至正常,痰转少,咳嗽减,纳仍差,大便烂。药已对证,紧守前法。处方:党参12g、白术6g、茯苓12g、炙甘草3g、陈皮3g、法夏6g、川贝末1.5g(冲)、谷芽12g、苏子6g,3剂,每天1剂。
三诊:体温维持正常,咳嗽大减,胃纳好转,大便成条,能行走玩耍。此乃中气已复,胃能受纳,脾能升清,清阳得升,虚火得降,病已基本治愈,继用补气健脾之品以善后。
例三:陈某某,男,5岁。因发热十余天不退而来诊。患儿初发体温39.5℃,到某儿童医院诊为扁桃体发炎,经用青霉素热不退,后用庆大霉素,仍不退热。现病孩发热,体温37.5~38.5℃之间,易出汗,倦怠懒动,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胸透:心肺正常;血象:白细胞6.8×109/L,中性粒细胞0.23。病属中气大虚,正虚邪恋,遂拟甘温除热法为主,少佐清热之品。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五指毛桃根15g、党参12g、升麻4g,青蒿9g、白薇9g,甘草3g,红参须6g(另炖)。3剂,每天1剂。
二诊:服药2剂热已退,精神好转,汗出大减。宗上方去青蒿,加谷芽15g,再进3剂,以巩固疗效。
[按]
(黎炳南 曾德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