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刚柔相济,教管结合
——青岛大学MPA办学经验总结
MPA教育中心 赵普光
青岛大学是第三批开办MPA教育的学校,十年来在教指委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MPA教育特点的教育管理之路。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对于MPA教育而言,办学理念是最重要的,是指引办学方向的。我们在开办之初,就对MPA的办学理念展开了讨论,最后上下达成一致,认为MPA教育的开展,是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不能将MPA教育当作创收的工具。MPA教育主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因而要牢牢树立育人为先、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所谓育人为先,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所谓创新发展,就是以提高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中心任务,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办学水平,集全校之力,打造MPA教育品牌。
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从经费上、政策和条件上给予MPA教育大力支持,MPA教育中心在教育、管理上狠抓落实,将这一理念贯彻于实际工作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我校MPA教育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要依托,整合法学、政治学等学科资源、配备师资。MPA教育中心是MPA教育的办学实体,负责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动的运行。中心工作团队精干,由1名主任,2名副主任,1名办公室主任和1名教学秘书组成,各司其职。每周一举行例会,总结验收上一周的工作,布置新一周的工作。工作团队团结、高效,除常规工作外,还承担了诸如承办全国MPA教学案例编写研讨会、建立并运行“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案例中心青岛研究基地”等工作。
三、“刚柔相济”保证质量
MPA学生的特点是在职学习,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做到既“以生为本”,又不降低质量要求,是MPA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教学和学位论文管理上,必须做到“刚柔并济”。所谓刚,是指要严明制度,必须讲规矩,教育主体和客体都要在制度的框架内行事。我们既有对学生出勤考核、考试及学位论文写作、答辩等的制度要求,也有对中心工作人员、教师、导师在日常工作、教学、指导论文等方面的制度要求,并严格执行。所谓柔,是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和论文写作管理中,加强过程管理。如,建立基础数据库,掌握学生学业进度,对未能按时完成课程或者论文的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提醒。对于因个人、工作原因未能完成课程及论文的,创造条件,采取跨级听课、延期毕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在学位论文写作上,建立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帮助学生写好论文。我们还采取过程性盲评论文的方式,不仅指出问题所在,还提出修改建议。这样的过程性管理,既不失严格的质量标准,又充分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四、“教管结合”打造品牌
教育和管理是MPA项目的两个支柱。严格说,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也有教育。我们在实践中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非常重视入学教育,由中心主任上第一课,介绍学校和MPA教育情况,提出要求和建议,同时配合拓展训练等活动,凝练团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中心主任、副主任兼任班主任,和学生建立沟通渠道,确保无障碍地沟通和交流。建立班委会,选举具有服务和奉献精神的学生出任学生干部,并考核其工作,在毕业时对优秀学生干部给予奖励和表彰。建立了师生见面制度,并定期检查导师和学生见面沟通的情况。我们还经常邀请往届校友回校讲座,开展校友活动等。通过这样一些制度和活动,使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认同感,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对MPA教育的好评,形成了品牌效应,获得了我校第一批专业学位优秀品牌称号。
以上是我校MPA教育十年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今后还将努力学习、探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我国的MPA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