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是MPA的生命线
唐任伍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文理基础学科和教师教育、教育科学为特色的著名高校,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这样的应用型、实践型、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我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实施者,作为全国MPA教指委委员,亲历了北京师范大学MPA教育全过程。在这十多年中,有了很多的感受,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谈谈自己对北京师范大学的MPA教育的一些想法,求教于专家同行。
一、变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按照单一的学术标准去培养研究生,结果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高低不就,有些甚至心不能想,嘴不能说,手不能做,脚不能跑,上不着天,下不落地,科研教学部门不适应,企业实践部门不接受。现在引入专业学位教育,进行分类培养,这是高等教育的一大改革,有利于形成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向承担MPA培养任务的教师进行转变观念的灌输,要求教师在提高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的培养质量这个前提下,转观念、调比例、变模式、树品牌,按照职业性与学术型相统一、理论知识与应用理论相统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将过去训练学生专注于查文献、记概念、背观点的培养方式,转变到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和技术满足特定社会职业需求、创造性从事专业工作的方向上,也就是说,以能力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能力。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观念一旦形成,改变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MPA培养的需要。大部分承担MPA培养工作的教师没有在政府和NGO组织工作过,他们缺乏对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不熟悉公共部门工作规律,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经常说一些外行话,使得很多在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工作的学生经常提出质疑。因此,在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的同时,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促使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到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去实习,承担这些部门的课题,刚性要求教师自己制作案例,在教学中必须运用案例,这样教师教起来就得心应手。
观念转变了,我们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就按照新的标准,使得北京师范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初步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统一,学生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又能比较熟练地将公共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具备解决现实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精神、能力和素质。
二、求创新
MPA教育在中国本身就是一件新鲜事,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引入,不能照搬照抄。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有美国的特点。如果照搬美国的那一套培养方法,肯定会水土不服。北京师范大学与其他各兄弟高校一样,在现有的学科基础上办MPA教育,既无现成的方法可用,也无现成的路径可行。怎么办?我带领北京师范大学MPA教育团队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同时,围绕北京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有针对性地根据我校的文化和特色,制定出既有MPA专业学位共性、又有北京师范大学特色的MPA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创新很难,尤其是在培养模式上要走出一点新路更难。但唯其难才有意义。我们迎着困难上,首先,在招生机制上进行创新尝试,建立“统招+面试”的双轨招生制,构建更加多元、灵活、有效的MPA专业人才选拔机制与办法,加大面试比重,将那些长期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工作,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发展前景,同时又急需在职培训和学历提升机会的公共管理者选拔出来,形成MPA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生源。其次,创新培养模式,建立“学者+官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过程控制,实施MPA课程结构改革,引入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手段,落实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静下来能思,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跑出去能干”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最后,创新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精干高效、优质服务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育管理体制,构建“高校+政府”的共建机制,形成“学校+学院”的联动机制。这些创新性的做法,虽然简单,但确实起到了某种引领作用,见到了一定的成效。
三、抓落实
有了新的观念,具备创新意识,关键就是要如何落实。我在具体实施北京师范大学MPA培养过程中,按照面向实践领域部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应用和实践教育,以职业所需的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和教学,将职业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以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职业领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来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我们密切与学校管理部门关系,搞好MPA教育的顶层设计及组织、协调和管理,将落实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最后按照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考评。
由于落实到位,我们的MPA教育具有了自己的特色,紧紧抓住“应用型”“实践型”“专业性”这三个关键词,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提炼了“理论+方法”的课程结构,设计了“案例+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支“学者+官员的双师团队”,形成了“课堂+课外”的分类考核方式,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MPA专业学位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作为全国MPA教指委的两届委员,深深地爱着这份事业,爱着这件工作。在具体实施北京师范大学MPA教育过程中,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教指委兴旺发达,在未来中国的MPA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