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才是真的情商高(套装共9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9章 最好的沟通,是能够化解“行动的障碍”

聊天是一个多人参与的“思维共振”过程。我们要假设一些“可预知”的问题,交换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再由另一个人做出解答和提出疑问。我们在沟通中围绕一个明确的思路化解分歧,最后很多问题都会变得“不再是问题”,从而化解和减少行动的障碍。

一、假设一些新的问题,让聊天成为有益的讨论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聊天”,通常具有自由随意、无方向性、不可预见等特征,但即使是朋友间的“随便聊聊”,聊天这个“行为”也有其特定的构成与流程。首先,聊天中必然会有一个或数个话题。其次,聊天的目的是互相沟通,让大家感到开心,增加见识,解决困惑。所以,当聊天渐渐冷场时,我们可以假设一些新的问题,加入新的养分,让对话重新成为有益的讨论。

有问才有答。没有问题,聊天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提问,通过新鲜的问题去引导他人,而不是成为专家或知识的掌控者,将所知道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告诉他人,以展示自己的分析有多么正确,自己是多么聪明。后者的聊天方式是枯燥的,也是不讨人喜欢的。

在聊天中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1.用想象力增添谈话的乐趣

我们都喜欢充满想象力的人。他们天马行空,思路开阔,有创意。与这样的人聊天,会打开眼界,时不时地还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在聊天中,想象力是很好的气氛调节剂。当你感觉快要冷场时,不妨抛出一些具有想象力的话题,把昏昏欲睡的人们从无聊的状态中吸引进来。

我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曾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游戏。他让每个人说一句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把话题延伸下去。老师率先抛出了一个话题:“今天天气不错。”接下来,第一个同学说:“可我不能出去玩。”第二个同学说:“因为要考试。”第三个同学说:“总是考不好,回家又得挨训……”就这样接下去十多个同学,话题一直围绕着学习考试。

记住,直到第16个同学,他恶作剧地说:“天啊!地震了!”

此时教室里面哄堂大笑,但这个话题忽然变得有意思起来。大概是受到了这位同学的启发,接下来很多人开始大胆地说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话题。有人说外星人,有人说冰河时代,有人说动物要造反……课堂的气氛顿时变得异常活跃。

2.用想象力增加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想象力创造或者补充了现实中不存在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事,所以会让人们对一些事物产生“弥合心理”——虽然现实中难以得到,但我总能通过想象来让心理得到满足感。这种心理的产生,又会使人在交谈中相互取悦,增加谈话的乐趣。

在工作中,假设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外在的激励,将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好事提前兑现于当前的场景,能够迅速鼓舞士气。在管理沟通中,优秀的管理者很擅长这种方式。例如,在一个工作报告的讨论中,经理说:“假如这次工作完成得非常好,我们明天就可以一起去游乐园玩一天。”工作做好了,公司提供公费旅游。下属在听到这种话题时,通常会热情高涨,调动起最大的积极性深入工作业务的讨论中。如果经理觉得工作报告有很多的不足,他也可以说:“假设你自己是经理,工作报告的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才能方便阅览?”这种假设性的想象力,能让人们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增加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因为下属听到的是“假设你是经理”,这个话题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

正因为想象力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探索与思考,赋予了一个主题或一件事物本身无限的光芒。当受到假设问题的引导后,抽象的问题也会具象化。人们对于问题本身自然而然地就加强了探讨的积极性。效果好的话,还可以收获到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创意。所以,我在对话培训的项目中,总是鼓励参与者释放大脑的想象力,能够创造性的聊天,因为这样做可以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极大地加分。

3.用想象力补充谈话的内容

很多谈话或许多少都带有一些仪式性(比如公司每周一次的例会),讨论的固化模式也使得交谈本身也成了一种仪式的产物。那么,时间久了以后,人们参加这种讨论时就会兴趣全无,也许全程都睡眼蒙眬。

哈佛大学的一位社交关系学家说:“仪式感太强的讨论让人们的灵感枯竭,也让讨论的氛围变得无趣。除了少数主导者外,多数人麻木地坐在这里,看起来都说了些东西,可实际上心里都在数星星。”

这是一种集体走神的氛围。如何让谈话变得有趣起来?在明确你要缓解氛围的意图之后,直接的做法是尽量补充谈话的内容,用设想的方式,引导人们说出内心真正的想法(不再应付式沟通和程序式地聊天),从参与者那里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另外,要鼓励大家建言献策,主动性强的聊天不仅能锻炼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

拿破仑曾经说过:“想象力统治着这个世界。”假设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有可能成为我们获取答案的钥匙。有想象的人,他们当然也具有创新的潜力。知识和理论本身是有限的,所以能推动这个世界进步的是创新和想象力,而它往往就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环节中。

总而言之,在现实中那些毫无头绪、让人瞌睡的讨论中,要多加一些“假设”,多提一些假设性、建设性的问题,避开无意义的想象,话题之路就会越走越宽,思路也就会越来越清晰。

假设问题可减少行动障碍

现在我们知道,好的聊天内容一定需要主题和想象力的支撑。不过,我们仍要注意想象力的范围,不要扯得太远,偏离了主题。在主要事件交代过后,适当地进行延展性讨论,对未来进行展望和预测,这样可以减少行动的障碍,降低事件的未知性。这对于正讨论的事件本身来说是积极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1.“假设问题”可引发充分的讨论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全把握事情的全貌,在发表看法或采取行动时总会产生畏惧和犹豫。所以,在行动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必要的多样性的讨论。简单地说,就是要把问题聊透,产生成熟的观点,再采取行动。

深入的讨论是一个思维共振的过程。要假设一些可预知的问题,大家交换意见和想法,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担忧,再由另一个人做出解答和疑问。各种想法相辅相成,最后很多问题都会变得“不再是问题”,这样非常有利于减少行动的障碍。即使问题在充分的讨论中没有得到解决,当未来的问题出现时,因为人们有了基本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大致方向,也不会毫无准备。

2.积极地引导想象力的方向

有时候,事件的进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难以在事前一一料定。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加之人们本身就对未知充满了想象力,而且这种想象大多是消极、负面的,自然而然也会降低行动的效率。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有了被动行动、抱怨等。他们对未来缺乏乐观的想象,也很少进行积极的沟通。

在交谈中,如果你能够及时、合理地引导大家想象的方向,对于缓解焦虑和降低事件的未知性就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你要让自己成为其中的引导者,而不是盲目、情绪化的追随者。

3.增加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度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时间的假设:“丢失的日子如融入在人群里的好姑娘。我看着她沿途美丽下去,嫁给别人。”当这一句话慢慢在脑海中回响,显示的只是一幅幅时间流逝的画卷,并不是那个美丽的姑娘。这个假设就是成功的,把“时间”这个巨大抽象的问题,假设为一个具体可见的参考物——姑娘,但并没有影响我们对“时间”的关注,反而让“时间”这个概念变得生动起来。

为了不偏离主题,同时让聊天变得更加有趣和有益,在进行假设时,不要抛弃问题的限定条件以及制约因素,要集中关注核心议题。否则,就会降低我们的注意力,对问题的分析也会产生错误。

二、不要讨论“应不应该”,也不要纠缠于“是什么”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是和别人或者自己纠缠于“应不应该”和“是什么”的问题,这说明你的行动力出了问题,而不仅是聊天的技巧有问题。

我的一位表弟前几年准备学习法语。他做这个决定的缘起只是听了一节关于法国电影的讲座。后来他说,他想学法语,因为法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学习外语可以锻炼人的思维,等等。当然,没过两个月,他不再去那家学费昂贵的语言培训机构,也不再看法语电影,买来的法语资料也放在了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当别人询问他学法语的近况时,他总是会说自己很忙,而且正在“深思熟虑”自己当初学习法语的想法是不是出于“必要”。

最后我看到:

他深陷于矛盾之中,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学这种“不知道学习了有什么用”的语言。

表弟的故事很有代表性,几乎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因眼前的困难止步,深陷于“哲学思考”,以“应不应该”作为借口,实则不肯付出最大的努力。陷在反复与重复的低效讨论之中,无法做出最后的决策。即便有了决定,往往也坚持不下去。

“应不应该”这个问题并不是说完全不值得讨论,而是说,在讨论完“应不应该”之后,是否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探讨“怎么做”“做什么”“怎么解决”的问题上呢?纠缠于“合理性”的讨论时,人们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来反驳对方,为自己的问题寻找开脱的机会。

1.坚持不下去,不能成为怀疑事情本身合理性的理由

你总是太轻易地原谅自己,才会为自己的不作为寻找各种借口。当你开始考虑“一件事不得不如此”的合理性并试图说服其他人理解你时,这个想法本身就暴露了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是不足的。因为工作原因,我的朋友艾力克在2013年举家搬迁,从华盛顿特区搬到了加州北部的一个小镇。这里离他的公司只有12英里的路程。他每天开车几分钟就可以抵达办公室,十分方便。不过,在他准备搬家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朋友都对他说了同一句话:“艾力克,你在那儿待不了半年就得飞回华盛顿。”

艾力克对众人的质疑很不屑。他觉得我们太小瞧他的意志力了。结果还不到半年,他就又开始计划重新搬家——不是回华盛顿,而是搬到洛杉矶。在行动之前,艾力克用了许多理由来“说服”我们这些朋友——能够理解他的这次举动,而不是嘲讽他。

“此处虽然距离工作地点近,但购物太不方便了。”

“这座小镇的治安不好,晚上过了10点,街上的人80%都是小偷和抢匪。”

“这里风气太差,邻里之间缺乏沟通,关系冷漠。”

……

但是,所有的理由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艾力克不想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的环境。不管做什么,他都在试图说服别人能够理解他的决定,因为他的做法是“合理”的。

我们身边像艾力克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不停地改变自己的决定,同时又非常轻易地放过自己的过失,然后给出许多理由。和他们沟通时,你会发现无论任何事情,他认为自己的决定都有充足的依据。即使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也有值得理解的初衷。因为自己的意志力差,就怀疑事情本身的合理性,并试图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别人,这是今天很多人的通病。

2.做事不谨慎才会“选择错误”

还有一种存在的可能,就是我们坚持的事情本身并不存在合理性,却又想坚持自己的立场,体现在对话之中就是试图让别人同意或同情自己的想法。当一个人足够智慧,足够明辨是非,懂得取舍,那么“应不应该”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成为一个问题,也不会出现。事情的来龙去脉,优劣程度都是可以看得见的,包括自己的能力能否有效控制这件事情的发展进程,对于他来说都是简单到不用思考的问题。

为了避免“反思”的念头不停地中止有益的讨论和行动,最好的办法是在做决定的时候斩钉截铁,下定决心。比如,当你计划做一件事时,就不要听太多相反的建议。哪怕冲动莽撞,其后果在多数情况下也比“冷静地待在原地不动”更好一些。关于“应不应该”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发生在行动之前。如果行动已经开始了,就不要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在充分的讨论中明确:我必须这么做。

所以,除了跟其他人的沟通外,你还要学会在内心跟自己聊天——及时地肯定自己,在内心深处和自我充分对话,不要因为想象中的不安定感而迟迟不前。为此,我们要掌握一些自我沟通的技巧:

(1)分解原定的目标,进而简化目标。要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任务,降低自己的执行压力,并让自己明白这么做的必要性。

(2)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适当地奖励自己。用恰如其分地奖励给自己自信,这样对于下一步的计划也更容易执行,向人们介绍成果时也更加有信心。

(3)建议你做一个明确的计划,列出那些你必须明白的问题。或者叫作行动表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沟通和行动的效率。

(4)每周进行一次自我总结。要问问你自己做成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说对了什么,以及说错了什么。对于自己的懈怠,要及时批评、调整和弥补,不要让那些随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在体内存在太久,以致疯长蔓延,吞噬你自己。

总的来说:“言不胜行。”沟通之后采取果断行动的意义远远大于去讨论“应不应该”或者“是什么”。不是说透了才明白,而是做对了才明白,坚持到最后才会懂得。因此,说得再多都比不上迈出一步,沟通总是为行动做铺垫的。

三、对比一下你们各自的定性,找到坚定的共识

加州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观察过多位著名演讲家的演讲过程。他发现这些演讲家之所以能够牢牢地吸引听众,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引导听众,调动人们的热情,让听众认同自己的观点,并且产生强烈的共鸣。

他说:“他们所讲的故事与案例,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普遍的体验,从经历上就与听众达成了共识。之后,他只需要引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就能抓住听众的眼球,震撼人们的心灵。”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不同之中寻找共性是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聊天的时候也是如此,“求同存异”向来是各种合作交流的主题,拥有坚定的共识是密切沟通的前提。只有大原则一致了,差异才有可能最终被解决掉。

商业社会中的一个优先法则是信用和公平交易,两者同等重要。而在农业社会中的优先法则是恩惠和情义。农业社会之所以把恩义作为重要资本,主要在于农业社会缺乏货币,因此只能用代价高昂、兑现能力差的“恩义”作为代币进行投资与借贷。而在商业社会,资本可以直接兑现,所以人们更为重视诚信。那么,在现代社会的沟通中,诚信就是一个基础性的共识。

言出必行,就是人们对沟通的基本定性。

不管遵循什么样的社会准则,有一个大前提,便是达成互信的共识,即人们普遍认同这样的规则和秩序,在同一种准则下进行交易。言出必行,即使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同样具有极高的约束力。

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有深层次的成果。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当一些“三观一致”的人聚在一起时,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共同话题。

如何理解“求同存异”?

“异”是一个人的个性,是一个人的特色标签,也是在社交中存在感和魅力的关键所在。有共性,才能谈合作;有“异”性,才能谈吸引。对双方的个性保持尊重,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找共识,达成一致。这就叫求同存异。志同道合是一种友好合作的状态,有了这种共性,交流便会顺畅许多,才能有后续的顺利合作。

四、替代式的聊天——用另一个问题来替代,看看会聊出什么

聊天时,有些话题可能比较敏感,我们不好意思开口直接提问,对方也会有意回避作答。这时,为了避免引起对方的反感,维护双方良好的聊天氛围,我们就要选择替代式的聊天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替代式的批评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有段话,令人印象深刻:“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请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并非人人都有你所拥有的那些优势。”

意思就是说,当你想要批评一个人时,不要急于脱口而出,先冷静地想一想——别人之所以会做错,可能是因为对方不像你那么优秀,也不像你拥有那么多的资源。因此,对于别人的不足,我们应该宽容一点儿。如果你必须要指出对方的不足,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换一个态度、换一种语言、换一个问题,用幽默的语气,替代式的比喻把对方的问题说出来,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既不会损害对方的自尊,又能被他接受。

比如,当你与对方在“吃狗肉到底合不合理”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时,用激烈的言辞针锋相对势必会引起一场旷日持久、互不相让的口水大战。但你却可以使用替代式的聊天法。你可以这样说:“嘿,哥们儿,如果你养了很多年的一只小狗,被端上了别人家的餐桌,你会怎么想呢?”

请谨慎地说出那些锋芒毕露的“直言”,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语言。并且,“直言”的背后确实存在一种潜在的“威胁性”。当你说出那些话时,就像在告诉另一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我看不惯你。”而换一种表达方式,用其他话题来替代,把批评变成暗示,就能产生另一种效果,他从心理上容易接受。

替代式的假设

在交流中,每个人都要更多地考虑对方的感受,对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转换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对于想要了解的事情,我们可以用替代的方式间接地询问,避免因为“直言”引发对听者的二次伤害,降低问题的敏感程度,也方便对方回答问题,减少他们对问题的回避、对沟通的抗拒。替代式的聊天在很多情景下都适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尺度。比如,你要选好替代的事物,尤其要选择那些对方较感兴趣又熟悉的话题来进行替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多用“假如”

对于一些敏感问题,或者比较宽泛和抽象的问题,无论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难以具体描述。面对这类问题,使用替代式的聊天效果比较好。一方面,假设性的话题可以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对于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假设问题也可以避免问题和答案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与不必要的麻烦。在询问时,多用“假如”“例如”“比方说”等可以转换概念的替代式问题,既能引起对方的兴趣,也能规避谈话本身的风险,降低问题的敏感性。

我在洛杉矶认识一位女性朋友。她在美国留学3年了,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她对现在的感情问题非常困惑,内心充满苦恼。她觉得男朋友不够爱她,因为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总是不在身边,自己还要委屈地迎合他的习惯。这的确是一个麻烦。突然有一天,她开始怀疑自己的现状——“是不是一个人会比两个人在一起更幸福?因为在一起了就有太多的牵绊”。

这时她就问身边的人:“我到底要不要分手?要不要和那个并不怎么爱我的人继续下去?”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没有人能替她说出答案,也没有人敢为此负责。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有一天,她找到我,向我吐露心声,寻求帮助。我就问她:“假如,我是说假如,他向你求婚,你会答应吗?”

她几乎没有考虑地说:“我肯定不答应。”

这就是我给出建议的方法。我对她说:“你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并不需要问别人。如果你不准备和他结婚,或者他不是你心目中的最佳结婚对象,那么,你还困惑什么呢?”

多使用“假如”的方式,用一个新的问题来替代旧的问题,话题就会打开一个新的空间,我们便能够帮对方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带着建议一起提问

在上大学时,因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我常常需要去请教老师。因为老师平时工作比较多,时间很少,而我的问题又比较零散,无法集中提问,总是不能及时获得答案。后来我就换了一种方式:在向老师提问时,自己也会提出一两种解决方法,方便老师参考,这样就可以提高问答的效率。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只要涉及请教问题,在问题的后面,我一定会加上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以及自己暂时想到的解决方案。当对方告知我最好的解决方式时,我再按照这个方式对照自己的答案,从中找到差异,分析它们的不同,以此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

带着建议一起提问,是对被提问者的一种尊敬。你在递上自己的答案时,对方会觉得你已经进行了一番思考,而不是未动脑子便等着别人“指点”。被提问的一方也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尊敬的,因为你是在没有更好的答案的前提下,才来向他请教。这说明你认为他是一个水平比你高的人。

五、“乐观预期”比“最坏的情况”更值得讨论

对于预期的乐观是人们基于对“乐观结果”的强烈的期待,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人们对结果都有一种积极的心理预期,希望能够得偿所愿。不管情况有多糟糕,人们都有一种隐藏的乐观。我们常说的“乐观精神”强调的就是一种对于未来的积极的预期,它又是一种对命运的正向的期待。

一个人的性格乐观,对于正在做的事情充满自信,心理上表现为无比期待,行动上又积极迅速。于是,他就会持续地投入更大的精力来完成这件事。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表现消极倦怠,对于时间的投入以及行动上的效率都会远远地落后于乐观的人。当然,他心理上或许也会充满期待,但这种期待也包含了最坏的结果。

口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商界更有“金口玉言”的说法。每天我们都要跟不少陌生人打交道,并且想办法与陌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并非没有捷径可循——捷径就是多和人们讨论“乐观预期”,这会让你展示出很强的感召能力。

“最坏的情况”会产生巨大的消极效应

有一个小孩子某次英语考试的成绩很糟糕。回家后他沮丧地说:“我恐怕是永远都学不好英语了!”又说,“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这种情况下,有的父母可能会安慰孩子:“老爸老妈的英语就不好,看来你也不是学英语的料,学不好没关系。”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天生脑子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这样的解释就是消极的。如果你将某种暂时的失败解释为永久、普遍、难以改变的原因,很容易让人产生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彻底改变这件事情在未来的走向。

就拿这个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父母消极的解释会让他更加自卑,乃至更加绝望,难以继续努力。实际上,许多消极的解释既不利于沟通,也不符合客观实际。它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多谈论“乐观预期”能够营造积极的效应

1.营造积极的谈论氛围

对于乐观预期的讨论,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谈论氛围,减少由于未知感所带来的恐慌。很多心理学家都表示,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在工作和生活中谈论积极的结果,增加人们对于理想预期的想象,可以使人们对工作任务的理解更透彻、更清晰,使人们工作更加积极,更加努力。而那些悲观、不理想的预期因为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对行动和心理方面都会带来消极的作用。当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在周围游荡,充斥每一个角落,就会感染更多的人,逐渐让一个团队不击自垮。

在一场讨论中,人人都讲述自己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对未来乐观的期待,就会把自己的正能量带给其他人,带动大家都积极地看待问题。而如果人人都唉声叹气,对未来充满忧虑,士气低落,整体的谈话氛围就会被一股阴影笼罩。即便能解决的问题也会因为消极情绪的大面积存在,而变成一个无解的难题。

2.摆出强大的乐观姿态

乐观的一个近义词就是“自信”。一个人是否自信,最直观的参照,是看其是否乐观。一个乐观的人也必然自信。在聊天时,一个人是倾向于谈论“乐观预期”,还是“最坏的结果”,哪一种情绪比较多,就说明对方是哪一种人。比如,一个经常讨论最坏结果的人,他必然是一个极度理性并且略有些消极的人——哪怕他是在用底线思维严谨地考虑问题,他在沟通和工作中都会表现得缺乏一些激情。

我有一位朋友在绘画方面造诣极高。在一个交流会上,她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台下的观众已经连续坐了4个小时,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快到了极限。她站在台上,看到台下有人玩手机,有人在瞌睡,有人在小声交头接耳,几乎没有人在听她说话。但是,她却非常从容地走到台前,自嘲地说道:“不好意思,让大家等这么久。不过别担心,我是最后一个。20分钟后我们大家都能回家吃饭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发出了笑声。接着,她又幽默地说,“请给我一个向你们炫耀自己的机会,也给我一个记住你们面庞的机会。相信我,我的故事不是胡编乱造的,我的作品也不是哗众取宠的。只要大家愿意献出点儿掌声,我一定不会吝啬自己的经验和故事。”

这番自信幽默的演讲,成功地为她赢得了所有人赞许的目光,也为交流会画上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号。

她这种自信的乐观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现在生活中有太多心思敏感的人。他们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如果站在台上讲话的人是你,你会像她那样自信和淡定,还是会草草地结束这折磨人的时光,以失败者的角色走下台,免得经历“热脸贴冷屁股”的遭遇?

做事都要有最坏的打算,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甚至是可以提倡的。但是,如果在谈话中、在工作中弥漫着消极情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都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坏的情况”只能让该知道的人知道,并非这件事的参与者都要知晓。试想一下,一个企业正面临巨大的危机,可能需要大量裁员。如果坏消息在公司中蔓延开来,人人自危,就会导致严重的人才资源流失,使公司的危机雪上加霜。但如果企业的领导人积极乐观地对员工讲述公司的情况,描绘难关过后的美好未来,很多人就可能会与公司患难与共。因为这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也是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

“乐观预期”所承担的风险与所带来的收益相比,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忽略的。因为“乐观预期”和“最坏的情况”都不会改变事件的基础,与其在悲观中惶惶不可终日,到处散播消极的言论,不如怀着最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地面对,用自己的信心引导别人,鼓舞人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