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国宗教
宗教是一种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它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换言之,宗教是人对超越自然界与人自身的神秘力量的敬拜和遵从,并且神明与人一样具有意识、情感等生命特质,能够与人的生命相通。但诚如宗教学创始人Max Mueller所说:“成千上万的宗教信徒对宗教信心之诚笃可以移山,但若问他们宗教究竟是什么,他们可能张口结舌,或只能说说外表的象征,或信心所产生的力量,但说不出其内在的性质”。
【宗教起源】
自然宗教是人类文明史以前的宗教形态,有着一个较长的变化过程。随着人类对自然能力认识的提高,原始宗教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宗教形式,比如,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等。可以说,对自然的崇拜是宗教起源的一部分原因。
【早期基督教的传入】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虽早期受到统治阶层的迫害,但在2世纪已经牢牢扎下了根,3世纪得到迅猛发展,4世纪末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基督教也随之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和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
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它所处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基督教传教士可以从海、陆漫游整个罗马帝国。此外,在整个帝国境内都流行希腊语,为传教士传播教义创造了有利条件。罗马帝国的居民都是罗马公民,它的世界主义使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罗马凯撒大帝时期,他征服了高卢,然后渡海到了大不列颠岛,也直接抑或间接地把罗马文明包括基督教传播到了大不列颠。
【中世纪的基督教】
欧洲的中世纪(约公元5—15世纪)被称为教会的黄金时代。教会组织和国家世俗政权组织,同为中世纪统治人民的工具。在中世纪,西欧封建主统治地位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教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元6世纪初,在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各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国家政权组织和教会组织各成体系,形成其独特的政教两元体制。在11世纪前,虽然西欧各国的教会与修道院基本受国王控制,但为了王权的神圣化和合法化,国王需要得到西欧教会领袖罗马教皇的加冕和承认。中世纪是王权与教权长期博弈的时代,二者相互依存,此消彼长。
中世纪英国的封建王权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与封建制度的拓展而逐渐形成。英国封建王权自九世纪开始孕育,最终确立于1066年的“诺曼征服”,并在12世纪进一步加强。当时的英格兰国王既是君权神授的一国之君,又是封建宗主。在英国封建王权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基督教的神权政治文化传统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推动作用。基督教不仅为英国国王的统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也为之输送了诸多有用的人才。教会贵族及教士大量卷入王国政务,作为王廷朝臣与政府官僚辅佐王政。但当神权影响到君权利益的时候,二者又会发生矛盾。王权和教会的矛盾在于,基督教认为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都是属于上帝的,上帝只是暂时把世俗权力交给国王代为执行。但随着社会发展,国王出于王权集中的需要想摆脱宗教的束缚,发展到后期,王权与教权的冲突除了领导权,还有明显的经济目的,并与部分世俗贵族的反叛汇合,甚至罗马教廷也直接卷入其中。因此,教会的抗争涵盖了教、俗贵族乃至自由人阶层之权益。其次,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使得英国人感到抵抗外来势力包括罗马宗教的干涉,都是正当而合理的。
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约翰·威克里夫抨击教皇,反对教皇权力至上,教廷拥有巨大财产,主张建立脱离罗马教会的英国教会(这是民族意识在宗教领域里的反映),一切教产由国王没收,反对教廷在英国征税,要求简化宗教仪式和以民族语言做礼拜。他强调《圣经》是教义的唯一源泉,主张《圣经》权威高于教皇,教徒应服从基督,而不是教皇。他的主张得到广大人民和下层教士的拥护,形成一种教会改革运动,表明人们开始比较客观地审视天主教,反思天主教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当然,这些所谓“异端”遭到教皇及宗教裁判所的惩罚和镇压。
【文艺复兴与基督教】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封建社会处在动荡和转变的时期。一场跨时代的复兴文化的运动在文化、艺术、宗教,政治、自然科学和哲学等各个领域发生,被称为欧洲文化史上的“文艺复兴”。恩格斯这样评价:“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在思维能力、激情、性格方面,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虽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和事件,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神权的突出使得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并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缥缈的神话,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这对于天主教权威思想是巨大的冲击,唤起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动摇了天主教的统治,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当时英国的人文主义者对那个时代做出了贡献;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歌颂人的力量,提倡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等。弗朗西斯·培根反对经院哲学,主张唯物主义,认为新的哲学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研究自然。文艺复兴和科学发展,在外部对神学垄断的天主教会进行冲击;宗教改革则在内部对教会形成突破,因此瓦解了天主教会对西欧思想意识的专制和垄断,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系统。
【16世纪的宗教改革】
这是指西方基督教世界在16世纪导致几个新教教会出现的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即关于如何正确地解释基督教信仰。宗教改革派认为宗教改革是恢复真正的基督教信仰,而天主教会则认为宗教改革是一次反叛。
改革背景:16世纪的英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王权的势力已经很大,民族意识也不断增强。随着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打破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神权垄断成为建立和巩固君主专制政体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此时教皇的谬误日渐明显,教士阶级生活糜烂,加之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宗教改革应运而生。
改革过程:英国的宗教改革并不是由教会内的宗教改革家发动的,而是国王亨利八世完全出于世俗的动机,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措施自上而下推动的。当他在位初期,在马丁·路德于德意志发动宗教改革以后,英国很快就受其影响。英国天主教会拥有全国地产的近三分之一,享有各种特权。由于国王、贵族、新贵族等觊觎教会财产,或者国王要集中王权;总之,最直接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导致他最后与罗马教廷的决裂。亨利八世利用国会与教廷对抗,1531年,召开国会和教士会议,对教士会议全体成员以拥护教皇和蔑视王权罪起诉。1533年,国会通过禁止罗马教廷上诉的法案,隔断了英国与罗马教廷的一切联系。新任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兰麦主持法庭,宣布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并批准他与安娜的婚姻,使他诉求如愿。1534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亨利八世及王位继承人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国王有权召集宗教会议,审理各种异端。英国国教会(Anglican Church)正式产生。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她取缔了天主教,否认教皇的权力,所有的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女王,并改革了宗教礼仪。在其统治时期,国教会(又译安立甘教)基本形成,并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成为国教。
清教的产生与发展: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中,宗教改革家群体发生了分化:一些人主张“纯洁”教会,彻底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不良影响,还反对教会上层的封建统治者奢侈、浮华的生活,因此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伊丽莎白当政后虽然确立了基督新教的信仰,但并未使英国许多新教徒满意。初期,新教徒主要反对宗教礼仪,后来斗争重心转向制度领域。16世纪70年代,清教徒开始在各地组建长老会。然而,清教长老会运动始终受到国教派的遏制并逐渐衰落、让位于清教独立派运动。清教独立派的理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人物也成为革命的领袖人物。
宗教改革的意义:英国的宗教改革并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发生大动荡,但是由于其妥协和包容,使其表现出持续性和绵延性。英国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质上是以强化王权为目。改革十分曲折,中间经历几次反复,但最终改革者还是取得了胜利。在政治上,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天主教会在英国的政治、经济特权,王权得以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在经济上,没收了大量原属天主教会的财产。在精神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17世纪英国新教与天主教的博弈】
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后,指示坎特伯雷大主教迫害清教徒,任意逮捕、施以酷刑、罚款和监禁,激起民愤。1642年2月,下议院通过决议,将主教成员全部逐出国会。后通过立法,系统地改造了英国宗教。内战结束后,以清教独立派的领袖克伦威尔为首建立了共和国。查理二世复辟登位后,着手恢复专制统治与天主教。他首先利用国教迫害清教徒。许多清教徒被投入监狱,更多的逃亡国外。革命人士则受到疯狂捕杀,甚至连死去的克伦威尔等革命领袖的尸体也被掘开坟墓施以绞刑。之后力图恢复天主教,但受到国会的强烈反对。查理二世死后其弟詹姆士二世继位。他是狂热的天主教徒,废除反天主教和非国教教徒的法律,逮捕不服从命令的主教,竭力着手恢复天主教。1688年,国会决定推翻詹姆士二世,到荷兰迎接其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者威廉,尊为国王和女王,史称“光荣革命”。同年,国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国会,无权废止法律,保证议员的言论自由,规定凡开征新税,招募军队与对外政策等重大决策都必须由国会决定。1701年,国会又通过排斥天主教徒继承王位的《王位继承法》。英国终于确立了以国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权以及新教的地位。
【近现代英国基督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地的扩张,基督教被传播到世界各地。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劳动阶层的剥削严重,引发福音运动。近现代英国基督教出现多元化、宽容共处、信仰自由等特点。
基督教的海外传教: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西班牙、葡萄牙等传统罗马天主教国家的力量衰微,新教的荷兰、英国开始成为欧洲的主导力量。加上虔诚派在各地引发的福音活动,新教的海外传教开始步入正轨。随着海外殖民地的建立,英国成为传播新教的发源地。当新教徒移居美国以寻求宗教自由和经济利益时,他们把新教思想也带到了北美殖民地,并先后成立了“新英格兰海外传播福音会”、“基督教知识传播会”等。之后又传入亚洲和非洲。新教传入非洲和美洲,是伴随着黑奴贩卖走私;传入亚洲,是伴随着商品倾销。所以整个新教的传播可以说是伴随着英国在全世界的殖民扩张。
福音运动及其影响:英国是欧洲最早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产业革命为新兴资产阶级创造出了财富,同时也带来社会的极度贫困,劳资矛盾十分尖锐。在工业化初期工人没有选举权、工会组织、工厂法,更没有起码的居住、卫生和受教育的条件。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下,下层百姓普遍对宗教持漠视态度,中上阶级则热衷敛财,对宗教持世俗态度。英国福音运动就是在社会道德低落,宗教感情普遍淡漠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批基督教新教人士试图以复兴宗教来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他们复兴教会生活,改善信徒的道德状况,兴办教育,筹建孤儿院,并把福音运动传播到了北美。
牛津运动及其影响:19世纪,随着英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其海外贸易扩大到世界很多地方,殖民地领地和人口迅速增长,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在英国国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例如宪章运动。此外,功利主义、浪漫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圣经》批判、进化论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基督教的发展。国教会的保守人士感到国教会与国家基础正在发生动摇。于是,他们重新强调教会的权威,反对世俗政权干涉教会事务,要求恢复正统的教会传统和礼仪。牛津大学一些人领导的“牛津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他们主张复兴早期基督教会的传统,比如坚持认为得救的方式是在圣餐仪式上领受基督的肉和血。与福音运动不同的是,牛津运动主要在神职人员中间影响较大,它是对19世纪20年代以后英国国教至尊地位的丧失和神职人员的特权日益被剥夺的一种反攻。牛津运动后期,一些国教的信徒改信天主教。
天主教在英国的复兴:19世纪初,英国只有极少数天主教徒。随着30年代法国天主教会的复兴,英国天主教徒也开始活跃起来。19世纪40年代,大批爱尔兰天主教徒移居苏格兰和英格兰,促进了英国天主教会的发展。1850年,教皇在英格兰重新恢复了自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一直停止的主教区。
20世纪的英国宗教:趋于多元化和世俗化的英国宗教,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既是早期宗教改革的产物,也是20世纪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发展的产物。物质丰裕与消费主义、对传统文化和权威的反叛、妇女解放运动、政教关系的变迁、新教自由主义神学的复苏以及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等因素,使得当今英国宗教日趋多元化和世俗化。尽管宗教规模和虔诚程度都在下降,参加宗教仪式和活动的人数也在减少,但对上帝的信仰并没有动摇,绝大多数的英国人都依然信奉基督教。另外,宗教自由使得英国各中心地区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蓬勃发展。除了两个基督教新教“官方”教堂:即英格兰教堂(英国圣公教会)和苏格兰教堂(长老教派)之外,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教派在英国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清真寺、锡克庙宇、犹太教会堂、佛都堂、印度教堂与各种基督教堂和谐并存。目前,五旬节教会(Pentecostal)由于形式新颖而吸引了大批青年人,成为继国教和天主教之后信众人数第三大教派。此外,英国的各种宗教节日也反映了它多种宗教信仰共存的文化特征。
问题与思考:
1.你怎么看待宗教?你周围的同学、朋友、亲戚有什么宗教信仰?
2.你对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有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