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身一小(1)天地也。天地有日月,故能明。人有两目,故能视。目之在人,关系甚大,不容于不谨也。是故人之五脏六腑各属乎阴阳五行,两目则兼属乎阴阳五行,而通乎五脏六腑。医家以眼目为上科,盖有由矣。考之医家诸书,眼科略及之而未详方药,或用之而少效,求其详(2)而且备,不拘于前人之故迹,中间图(3)其眼目形状、治要诗决(4)、丸散制度之法,及推其轮廓发病之根源,未有若此明目神效之一书明且易见者。今巡抚江西都御史韩公大经得之陕省,藏之笥箧(5)久矣。曩(6)方伯(7)于广政务之暇,将是书授吾郡贰守(8)高君天章,且曰“此《明目方》,广人不多见,幸为我重刊于郡以广其传,亦济人利物之一端也”。命予引(9)诸篇端。予按此书,先是黄州府判饶君铎乃翁(10)得之辽阳一老兵,但不知创于何人。老兵以眼科鸣世,累试累验,真医目之奇书也。此板一刻于黄州郡斋(11),一刻于南京民曹公署(12),一刻于陕西藩省(13),而吾岭南独缺焉。况岭南乃卑暑之地,患目疾者最多,而医目者少效。都宪公(14)不忍□(15)民之罹斯疾,而汲汲(16)此书之刻,则其一念之仁见于此矣。推此心以泽及生民,功施百姓,而播为无穷之惠,又当何如哉?贰守公又能成人之美,即日捐俸,命工锓梓(17),不旬月而书成矣。虽然,方药固良矣,而按方投药又在胸中之活法,无徒泥纸上之陈迹。盖人资禀有强弱,风气限南北,染疾有□近,斟酌损益则可矣。否则不惟不能愈疾,而反剧疾,于人何补哉?呜呼,良医治未病,知者防未然。故善养目者在清心,清心又在节欲,能节欲以清其心,则五脏六腑之气和而百病不生,又何目疾之足患哉?此言外之意,敢并及之。
弘治十三年岁在庚申三月廿七日辛巳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奉勅整饬松潘等处兵备
四川提刑按察司副使致事(18)番禺江源书于晚翠堂
【注释】
(1)小:原空缺,据文义补。
(2)详:原字漫漶,据文义补。
(3)图:画。
(4)决:诀。
(5)笥箧(sìqiè寺窃):书箱。笥,一种盛器物的长方形竹器。箧,小箱子。
(6)曩(nǎng):以往,过去。
(7)方伯:殷周时的诸侯之长,后泛称统辖一方的地方长官,明清时用为对布政使的尊称。此用指韩大经。
(8)贰守:即同知,古代州府长官太守的副职。
(9)引:文体名,类似序。此指作序。
(10)乃翁:你的父亲。此泛指父亲。
(11)郡斋:郡守的府第。
(12)民曹公署:户部尚书的官邸。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南京置留守,也有六部尚书。
(13)藩(fān翻)省:布政使的衙门。藩,明清时布政使司的省称。
(14)都宪公:此指韩大经。都宪,明代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
(15)□:原字漫漶,据文义,疑或当作“吾”。
(16)汲汲(jíjí及及):迫切追求。
(17)锓(qǐn寝)梓:“锓”原作“侵”,据《明目良方》各本序文改。雕刻书版,也泛指刻版印书。锓,刻。梓,一种制版木材。
(18)致事:同“致仕”,也叫“致政”或“休致”。古代称官员因老、因病辞职或退休为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