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医学源流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孟河医学的起源

笔者关于孟河医学和孟河医派的故事是从明代后期费氏家族迁至孟河城开始的。费氏先祖曾经是极具权势和影响力的朝廷官员,在本章中,笔者考证了费氏家族从学术谱系到一个著名儒医谱系的全过程。为此,笔者定位于费氏与孟河其他医学家庭、社会网络的关系,这些家庭和网络把费氏与更为广阔的江南社会连接起来。笔者的调查提供了一幅关于封建帝制末期中国精英医学的社会组织及其与社会日常生活实践融合的详尽画卷。笔者认为这些组织模式及社会实践模式是理解孟河的乡村医生成功转变为全国知名医生原因的一把钥匙。

明代的最后几十年,费氏家族在孟河定居。他们属于一个优秀的江南谱系的分支,这个谱系自诩为追溯源流至东汉时期明帝(58—76)的后人。这种说法找不到任何佐证。无论如何,这种说法起到了一定有代表性的作用,通常指出有持久的基础来强调它当时所具有的权势。在距今比较近的历史中,费氏认为他们的谱系创始者是名为费聪的一位祖先,早在宋代,费聪把家族搬迁至江西铅山。从此以后,费氏的历史谱系便从铅山开始。渐渐地,他们成为一个繁荣的谱系,经历了数次朝代变迁。在15~16世纪,费氏家族出现了很多进士,他们在国家政府中晋升到很高的职位。

在这些人中,最突出的一位是费宏(1468—1535)。1487年,费宏成为整个明代年纪最轻的进士(图3.1)。在1511年至1535年间,费宏曾三次出任内阁大学士。他的胞弟费采(1483—1549)是同时期的礼部尚书,他的叔叔费瑄为工部主事。费宏的两个儿子懋中和懋贤、他的孙子尧年和曾孙曾谋也通过了进士考试。

南宋时期,当第五代后人费冕(1229—1266)举家迁往江苏省镇江县丹徒后,费氏家族中被后世称作“京口费”的一个分支从铅山支系分离出来(图3.2)。当时,镇江名为京口,位于长江南岸,靠近大运河入口处,极具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镇江在孟河以北50公里处,通过长江或大运河到达孟河都很方便。“京口费”很快建立了一个新的谱系,获得了超出铅山同族人的成就,在元代产生了一位进士,在明代则产生了五位进士。这些人中最为突出的人是费(1436—1493),他在行政政府中晋升到了副宰相的位置。

978751322941801010001-Part01-10.jpg

图3.1 费宏(费伯雄,1869年)

两个规模较大的家族支系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在必要时相互提供帮助。于是,当费宏在卷入明代朝廷各种纷争时,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先是1514年他被罢官,之后,在1518年,费氏家族在铅山的房屋被烧毁,祖坟被掠夺,与王子朱宸濠有关的暴行迫使费氏家族的很多家庭成员逃散到各地。据传,费宏本人因找“金口费”寻求避难而逃过一劫。

在通过考试晋升追逐上等阶级地位的过程中,费氏家族是中国上层社会的典型例子,他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他们强调政府应积极推行仁义道德,这与明代后期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色彩形成了共鸣,那段时期,众多学者不惜牺牲生命,意将推翻腐败的朝廷,推翻这个摧残他们梦想的朝代。

从他们的家谱可以看出,费氏家族这两个支系的很多主要人物都赞同无锡东林学派倡导的思想体系。当时,东林学派是中国最主要的知识中心。那些支持东林学说的人被统称为东林党人,他们把自己定义为“正人君子”,反对堕落腐败,贬低政治行为。他们为力求把仁政推上政治舞台,开始与腐败的官吏和朝廷宦官展开斗争。而这些人在朝中拥有显赫的权势,东林党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在由此引发的激烈的权利斗争中,东林党成为不断被强势镇压的对象。最为暴力的一次运动发生在天启皇帝(1621—1627)短暂的统治期间,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1568—1627)残酷迫害。魏忠贤是一位控制了王朝统治政权的宫廷宦官。

由于镇江的战略重要性,被地方敌对势力和政府官员认定为与东林党有关联的士阶层家庭很容易受到魏忠贤行动的牵连。费氏家族在金口的几位成员为了躲避这场劫难,分别搬迁到了江南的其他县城或市。在他们之中,费尚有(1572—1662)认为其考试晋升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愿贿赂腐败的官吏。1626年,费尚有举家从丹徒迁至孟河,建立了一个新的费氏谱系(图3.3)。

978751322941801010001-Part01-11.jpg

图3.2 费冕(费伯雄,1869年)

978751322941801010001-Part01-12.jpg

时间轴 第三章中出现的重要事迹

978751322941801010001-Part01-13.jpg

图3.3 现在费氏在孟河的房子(西科·莱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