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利益的充分体现
企业价值评估是将一个企业当作一个有机行为的整体,依靠其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以及运用资产整体获利的能力,充分考虑到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其行业背景,以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根植于现代经济的企业价值评估方式与传统的单项资产评估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建立在企业整体价值分析和价值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把企业看作一个经营的整体来评估企业价值。
这里的企业整体价值指的是由全部股东投入的资产创造的价值,本质上是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在一系列的经济合同与各种合约中蕴含的权益,其属性与会计报表上反映的资产与负债相减后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不同的。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1.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的需要
企业价值评估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管理当局有效改善经营决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判断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是否可行,必须得看这一决策是否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
价值评估方法可以用于投资分析、战略分析和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要重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为核心要义的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去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与融资决策,不断地提高企业价值,增加所有者的财富。
2.企业并购的需要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从重置成本角度了解某一时节点上相应企业的价值,更希望从企业现有经营能力角度或同类市场比较的角度了解目标企业整体的价值,这就需要评估师进一步提供有关股权价值的信息,甚至需要评估师分析目标企业与本企业合并能够带来的额外价值。同时资本市场需要更多以评估整体获取利润的能力为代表的企业价值评估。
3.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已经明确,但要保证人们投资行为的合理性,必须对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企业改制、合资、合作、联营、兼并、重组、上市等各种经济活动中,以有形资产和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形成的优化的资产组合作价入股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合资、合作者在决策中,必须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量化,由评估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估,评估的结果既是投资者与被投资单位进行谈判的重要依据,又是被投资单位确定无形资本入账价值的客观标准。
4.量化企业价值,核清家底,实现动态管理的需要
对各个企业管理者来说,知晓自己企业的具体价值,并且清楚如何计算价值至关重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一般关心的是有形资产的管理,对无形资产往往是忽略不计。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形资产已渐渐受到重视,而且越来越被认为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在国外,很多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形资产价值远高于有形资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非常可观。希望清楚地了解自己家底以便加强管理的企业家,非常有必要通过评估机构对企业价值进行公正的评估。
5.董事会、股东会了解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需要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各项经营决策是否可行,取决于这一决策是否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体现。会计指标体系不能够有效地衡量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会计指标基础上的财务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因为企业的实际价值不等于企业的账面价值。
因此,企业管理层仅仅以现阶段的财务报表来评估企业的经营成果是片面的,要以价值评估进行价值最大化管理,这也是推进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6.扩大企业影响,展示企业发展实力的手段
随着企业的形象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对名牌的宣传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企业如果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可以给企业创造超出一般生产资料、生产条件所能创造出来的超额利润,但其在账面上反映出来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评估企业价值并不断进行宣传是强化企业形象、展示发展实力的重要手段。
7.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价值评估不仅是向企业以外的人传达企业的健康状态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向企业内所有阶层的员工传递企业信息,从而培养员工对本企业的忠诚度,以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其实就是提供产品,产品既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又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总而言之提供产品是本质。企业存在就有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需要是合理的价值。合理怎么体现呢?第一是它的产品是合格的。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就是合理”,但是有的企业的存在可能对社会是一种伤害,它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像假冒伪劣产品就是不合格的,它就不一定有存在的价值。第二是企业一定要有所盈利。一个企业家必须使企业赚钱,如果不赚钱,利润是负的,仅仅靠股东持续地投入,这样的企业不仅不能持续存在,而且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企业不赚钱,只靠持续地讲情怀,靠股东持续地投入,企业居然还可以把“泡泡”吹得很大,估值还挺高,很多这样不赚钱的企业还能上市,上市又持续多年存在,这都是不合理的现象。
(二)企业的市场价值
企业是有价值的,但是价值评价标准是多样的,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市场价值,就是市场对企业的估值和评价。
对公众公司来说这很好理解,企业价值就是市值,股票价值是多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企业利润、存在和发展目标的一种合理估值。当然也有少数的企业,通过做庄来拉高股价,但对公众的公司来讲,大部分市场价值是比较合理的。
那私人公司有没有价值呢?如果不上市,有没有市场价值?
私人公司不上市,也是有它的市场价值的。那么这个市场价值体现在哪里呢?一个体现是公司是否有人投资,现在也有很多私人公司不断地创造好的商业模式,创造好的产品,被别人收购,或者不被收购但持续地接受投资,天使基金、私募基金,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基金就是这么存在的。有人愿意给你投资,或者说银行愿意借钱给你,这都证明了企业有合理的市场价值。
因此,企业价值的核心是市场价值。在企业价值当中,应该不以销售额的多少作为价值导向。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价值导向,就是一些企业不是以利润和市值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单纯追求销售额的多少。
《财富》杂志中有一个排行榜,中文翻译不标准,叫五百强,这是不准确的,其实《财富》公布的就是公司销售收入的多少。这个多和强有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多不一定强。我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十几年前,世界五百强的第七名,是销售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安然公司,但是因为被揭露出财务造假,三个月之内这个公司即破产。1000多亿美元收入的公司,出现危机,连半年都不到就破产了,所以,销售收入不可以当作企业价值的导向。100亿元收入有1亿元的利润,和10亿元收入有1亿元的利润,哪个公司的价值更高呢?显然后者更加有价值,因为收入少,利润高,可以说这个公司的利润率高,利润率高就说明公司生产的产品有竞争性。现在一些企业,总是爱强调公司的收入多少,这是错误的,不可以以销售收入为价值导向。企业就是应该追求价值导向,价值导向的核心当然是利润导向,除此之外也包括产品创新等。
(三)企业的社会价值
企业价值可以分为很多层次,有存在的价值、市场的价值,但是企业追求或者说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分三点:
第一,企业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政府、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比方说现在社会提倡环保,企业就应该发展环保型的产品,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现在提倡增加人民收入,那企业发展方向就应增加员工的收入,企业发展的成果尽可能要让员工分享等。总而言之,企业的目标取向、价值取向和社会应该是一致的。
第二,企业利润诉求要和群众、政府一致。企业肯定是逐利的,那应该怎么逐利呢?公司利润、公司利润来源或者利润目标,是和人民群众、和政府的目标相一致。这三者能一致,企业追求的利润就会变得很合理,而且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比如说前些年的万达广场,以及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的万达城,为什么全部是各地政府纷纷上门来邀请呢?为什么他们的项目如此受欢迎呢?而且到各地去,还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优惠政策。其实就是因为万达设计的产品和人民群众、政府追求的利益方向是吻合的。对于群众来讲,他们的诉求就是生活方便、幸福指数提高、就业率提高,一个万达广场建好之后,生活方便了,甚至是超前地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人们文化娱乐需求增加了,就业也增加了,各方都很高兴。和政府的诉求为什么也是吻合呢?比如税收,万达的项目和一般的地产项目不同,一般的地产项目就如同一棵树砍了就没了。而万达的项目持续经营,税收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每年都有,而且持续上升。多了一个广场,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周边的土地也升值了,可能也带动了交通设施的发展,民众住宅相对来讲也都升值了。所以,政府也有好处。对于万达集团也有好处,它发展得快,获得了比较高的利润率。企业利润率很高,民众高兴,政府愿意,这就说明这个利润诉求中的三者是吻合的。
第三,社会评价良好。既然企业价值追求的最高层次便是社会价值,那就是说社会评价和企业自我评价应相一致,不能够说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群众和舆论都对其嗤之以鼻,这是不可以的。因此,追求社会价值,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社会评价是良好的,社会认为这个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有贡献,大家喜欢,愿意支持该企业。
总之,不同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企业发展所在的阶段不同,对企业的社会价值认识有所不同,初创企业、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可能还不一定能够做得到把社会企业作为主要发展的目标,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初创企业、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特大企业,它的最终目标都应该是成为社会企业。如果大多数企业都能这样做,国家就会发展得更好,社会更加安定,百姓更加幸福。
从本质上讲,企业价值不仅仅反映的是企业的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会反映企业的未来。它是企业在过去和现在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是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提升,也是企业的所有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一种共同预期。企业价值是企业商品化的产物,只有企业被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才会表现出相应的价值。企业本身的可交易性,以及这种交易的可获利性引起了企业行为目标和管理方法的革命性变化。企业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价值最大化,企业管理由利润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
从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来看,数十年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企业的价值。在我国,企业价值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对企业价值的研究只是着眼于衡量企业价值的模型以及与企业价值相关理论的介绍。在对企业价值理论的内涵理解、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分析、企业价值的有效提高途径等方面则缺乏综合的研究。我们认为企业价值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对企业价值的研究,不仅应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进行研究,也应对企业价值的来源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影响企业价值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从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立足点出发,探求企业价值的内涵,寻找到真正影响企业价值的各种因素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挖掘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不是只增加企业资产的价值。应该从整体、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企业,它是一个特定的资产综合体,是一个有机的生产能力载体和一个有获利能力的机体。
要认识企业价值的内涵,主要是考虑两部分:即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以及将来潜在的获利机会。伴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风险投资的兴起,高新技术企业得以大量涌现和上市,越来越多的案例使我们认识到,企业价值不仅仅被未来可预见的收益大小所决定,也是被企业所拥有和把握的投资机会的多少决定。因此,企业价值应该是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之和。这一创新思维反映了人们对企业价值内涵认识的深化与扩展,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
(四)企业价值是企业利益的充分体现
1.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的表现与大股东的经济利益紧密地相连,股权的激励机制又使股票市值与公司管理层、全体职工利益高度一致,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开始由质量管理、盈利管理转变为市值管理。不是资产值高,股东的财富价值就一定大;也不是利润高,带来的增值就一定大。市值才是股东财富最有意义的指标。因此,为股东创造价值,应该把利润当作过渡性指标,而把市值当作经营的终极指标。
2.提高公司融资能力的需要
有效的资本市场一方面以极低的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融资通道;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资金需求者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优势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因此,应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那些效益最好的企业及行业,进而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优质公司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要向资本市场进行大量的低成本融资,而该企业市值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融资规模的大小和融资成本的高低。市值规模与企业的融资能力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在公司股本不变的情况下,市值越大意味着股价越高,意味着公司行业地位越高,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越强,从而对社会资本的吸纳能力也越强,获得融资的规模也越大,公司也就能够获得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另一方面,市值越大,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得到更高的资信评级,融资成本也就越低,从而提高公司竞争力。
3.对外投资并购的需要
市值管理能够提高公司对外投资并购的能力。资本市场中“大鱼吃小鱼”的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将使围绕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能够大规模展开,合规的资本运作将成为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而市值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的能力。此外,市值管理也为拓展对外投资并购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际资本市场,换股吸收合并是一种十分成熟和流行的兼并收购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现金交易,从而减少公司因兼并收购而产生的巨大负债压力,还可以使公司以最少的资本来获得最大的控制力。为了在换股吸收合并中占据优势,以最少的股权换取最大的控制力,公司股价就十分重要,市值管理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五)上市公司在企业价值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
1.新的直接融资通道
企业不仅可以在上市时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上市后还可以筹集再融资,如增发股份,发行公司债,用企业的股票进行兼并、收购,等等。公开上市是企业最具吸引力的长期融资形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另外,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亦会降低。
2.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理清发展战略,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1)上市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企业必须提高运作的透明度,提升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水平,使得企业从一个“草莽企业”“家族公司”逐渐演变为现代企业。
(2)企业通过改制并且上市的过程,就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改善公司治理、实现规范发展的过程。在企业改制上市前,要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着重评估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在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的专业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清产核资等一系列手续,来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并且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为符合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可能会引进外部董事、战略投资者,这些外部资源可以为公司所用,而且也能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和保护。
(4)公司上市后要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其他法律要求,这些都会增加公司运营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3.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很强的品牌传播效应,公开上市对企业的品牌建设作用巨大,直接提升了公司的行业知名度,将会使公司得到更多的关注。由于上市公司的运作是相当透明的、运营是受到监管的,肯定比运作不透明、运营不受监管的非上市公司更让人放心。所以,客户、供货商和银行会对上市公司更有信心,公司将更容易吸引新客户,供货商更愿意与其合作,银行会给予更高的信用额度。
就像是本章开篇故事中的你,在第一年硕果累累的时候,并不安于现状,对自己的池塘进行改造,对自己的鱼苗进行精细筛选,挑选更好的饲料和养殖方式,为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在下一个丰收季赚得更好的报酬。其实,无论做哪一行哪一业,都是从小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经历坎坷慢慢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有个目标,要往前走,要把小做成大,要在把握市场脉搏的时候不断地全方位地提升公司的能力,而不是在某个阶段企业自身刚有突破获得了高预期报酬就停滞脚步。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公司不做改变就会慢慢偏离市场的轨道。当然改变不可能是一瞬间的事情,只要每天跟紧市场一点点,摸着市场的脉搏,那么公司就会向前迈出一步。但无论如何改制,都不能离开自己最初的目标,就是在已有规模的基础上做到自己的极致,这样才有力量跨越到更高的台阶,为公司寻找到更加广阔的舞台。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不但要向市场要效益,还要向内部要效益,尤其是向企业发展的目标要效益,让企业自身为提升企业价值创造更大的空间,学会感知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导航作用来观察方向、发现机会,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战略选择的依据,并且树立起这样的理念:市场永远是对的,在资本市场,投资者就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