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儿童肥胖问题来势汹汹
《2013年中国网民健康体重调查报告》指出:按照国际通用的体重评价指标——即?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 2]计算。发现参与调查的300多万网友中,23.2%的人体重超重,15.8%的人肥胖。对于超重和肥胖,世卫组织(WHO)给出的定义为:体质指数(BMI)≥25时为超重,体质指数(BMI)≥30时为肥胖。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显示,中国居民肥胖增长速度已居全球第二,中国青少年的肥胖比例已逼近美国。过去30年,中国居民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体重超重。儿童肥胖问题格外令人担忧:20岁以下的中国男孩中,有23%体重超重或肥胖(女孩中该比例为14%),远远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生命时报》曾经以通栏标题“肥胖的中国危机重重”发表专栏文章称:“过去10年,我们长了西方人30年的体重”。
1.预防儿童肥胖时不我待
儿童肥胖症是由于体内脂肪堆积,出现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由于流行广、发病率增长非常快,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流行病”。在导致肥胖的因素中,饮食结构失衡是最主要的原因,运动量不足与不良生活方式又在推波助澜。肥胖对儿童心理和生理均有不良影响,肥胖的少年儿童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皮肤病、骨关节病等,出现睡眠障碍,存在自卑心理,社交能力差,甚至出现自闭症。心脑血管损害也不断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2011年11月4日,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布,与2005年相比,在各个年龄段我国居民肥胖率和体重超重率均持续增长:江苏省幼儿肥胖率10年翻了一番;伴随饮食结构逐步“西化”,成长起来的下一代青年人肥胖率也不断增加,如上海20~29岁的男性,在11年里体重平均增长了2.8公斤。2012年,我国居民脑卒中患病率达1.82%,4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约1036万人。而20世纪80年代,全国平均脑卒中患病率仅为0.27%;从1986~2012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年平均增长率为7.6%,速度惊人。这一代人在少年儿童时期膳食营养严重失衡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
2.母乳喂养率过低是婴幼儿肥胖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全国0~6个月龄儿童中,纯母乳喂养率平均为27.8%,城市居民仅有15.8%;即使是在农村,母乳喂养率也只有30.3%,远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要求的50%的比例。
①母乳喂养有益控制体重:
现实生活中,由于母乳的分泌量有限,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进食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而配方奶粉的喂养量是不受限制的,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喂养过度,导致孩子肥胖的风险更高。研究证实,非母乳喂养的婴儿生长到12~18岁后,肥胖病发生的风险是接受母乳喂养的孩子的2~4倍。2014年2月2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称:含糖饮料消费量的下降和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使学龄前儿童肥胖率10年来下降了近一半。
日本冈山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分析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发现,母乳喂养造成儿女肥胖症的几率低于奶粉喂养。研究组通过日本厚生劳动省收集的“21世纪新生儿纵向调查”对约3万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比较了出生后到6~7个月为止只接受母乳喂养,与仅接受奶粉喂养的婴儿体质指数(BMI)。与奶粉喂养相比,母乳喂养婴儿7岁时患肥胖症的几率要低45%。对8岁儿童进行分析后也得出相同结论。
②造成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
2006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其制订的《婴儿发育指南》存在重大缺陷:“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偏轻”的错误结论,误导了世界各国母亲40多年。该《指南》一问世,食品公司就研究开发出各种“配方奶粉”,开展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家长为使婴儿体重“达标”,滥用“配方奶粉”,造成出现大量肥胖婴儿。当前,世界各国母乳喂养率均在40%左右,经济发达国家的母乳喂养率更高。
近年,国人出国采购“洋”奶粉,“横扫”欧美与澳洲货架。德、英、欧盟、澳大利亚都实施限购政策,采购大军遭到全球围剿,成为当代国耻。2013年,央视曝光配方奶粉公司控制医院的“第一口奶事件”震惊全国。人们意识到,抢购婴儿奶粉的风潮,正是配方奶公司违反《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进行促销活动的杰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处指出:配方奶粉制造商 “营销的确非常精明”,声称“在所有增强学习能力的配方奶中,都强化了母乳替代品,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并称“配方奶含有各种提高免疫力的物质。”这显然是谎言,母乳中保护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所含有的健康的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绝不是配方奶中的各类添加剂所能取代的。母乳中的脂肪酸含量从初乳、过渡乳、到成熟乳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哺乳期婴儿的需要。这也是配方奶粉根本无法做到的。并且,有不法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配方奶粉中过量添加麦芽糊精,也是导致婴儿肥胖的原因之一。
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方便快捷,不仅有利婴儿健康成长,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病患和过敏的发生;还能加快产妇康复,减少患乳腺癌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3.把牛奶当水喝诱发儿童肥胖
1914年,美国营养学界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动物实验,发现用动物蛋白质饲喂幼年大白鼠后,生长发育速度大大加快。美国食品企业即刻抓住商机,成立了所谓“非盈利机构”,把研究结果印成花花绿绿的小册子,发到所有的中学和小学。到1920年,“吃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才发育得快,才会强壮。”的观念被广泛接受,逐步演变成了把牛奶当水喝的局面。
2005年6月,美国《儿童青少年医学文献》刊载了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对1.2万名9~14岁的儿童观察发现:“喝牛奶多的儿童,体重比喝牛奶少的儿童要高;喝的牛奶越多,儿童就长得越胖。”研究发现,225毫升全脂奶含热量150千卡、低脂奶含热量100千卡、即使是脱脂奶也含有85千卡的热量。少年儿童把牛奶当水喝的习惯,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多,从而诱发肥胖。
据《生命时报》披露:2012年,全球各国奶粉消费量为608.1万吨,我国消费奶粉174.5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8.7%。2013年,我国婴幼儿奶粉的销售额高达680亿元。中国每个婴幼儿平均年奶粉的食用量大约20千克,远高于世界其他10多个国家的平均食用量(12~15千克)。在中国普遍存在婴儿配方奶粉的滥用,最近有位母亲告诉我,孩子接受母乳喂养一年零二个月后断奶,当时孩子身体很好。但是在去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咨询时,有关医生却告诉她,还要让孩子继续吃婴儿配方奶粉,到6岁才能停。这种商业利益驱动的“咨询”,真不知害了多少孩子,值得家长高度警惕。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沃尔特·威利特博士对铺天盖地的牛奶广告感到担忧,他指出:“少年儿童基本的饮料应该是水,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孩子根本没有牛奶喝,但他们长大成人后,却有着健康的骨骼。”
(见彩图1.什么食物真正会使你肥胖)
彩图1 什么食物真正会使你肥胖
4.孩子吃肉过多导致肥胖
由于膳食结构“西化”,“洋快餐”为代表的高脂肪、高肉食的饮食模式严重误导少年儿童,造成许多孩子餐餐离不了肉,成了“肉食动物”。
①儿童肥胖率与食肉量同步攀升:
在1997~2002年间,中国居民饮食结构迅速“西化”,居民所消费的十大类食物中,粮食和豆类食品的消费量分别下降了12.6%和6.8%;奶制品消费量5年间增长了69.2%;糖类食品增长了42.1%;植物油、肉类、禽类和蛋类等消费量均分别上升了20%以上。2005年,我国居民人均年肉类消费量达到创纪录的59.2公斤/年。同期儿童肥胖率持续攀升。1985~2005年,我国7岁至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中,肥胖人数增加了28倍。
(见彩图2.国民膳食结构严重“西化”)
彩图2 国民膳食结构严重“西化”
②孩子到底吃多少肉才合适:
饮食方式“西化”,导致孩子不仅蔬菜吃得少、主食摄入量也大幅度下降,家长对此非常担心。那么孩子到底应该吃多少肉呢?答案来自人类的牙齿结构。人有32颗牙齿,其中两侧有臼齿20颗,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其他种子类食物;包括门牙在内的切齿共有8颗,用于咬食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与蔬菜;唯独4颗犬齿——即“虎牙”是为了撕咬肉类所用。按照不同牙齿的比例,臼齿∶切齿∶犬齿=5∶2∶1推算,人类的食物结构中,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应该为7∶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揭示了合理的膳食结构。也就是说孩子日常膳食中有1/8是动物性食物就足够了。荤素搭配的食谱才符合少年儿童健康的需要。英国营养学家主张,每日肉食量以85克鲜肉为宜,同时还要搭配足量的蔬菜。
插图1 人体的牙齿与食物结构有关
5.导致孩子肥胖的其他原因
造成儿童肥胖的关键期是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主要原因是副食搭配不合理。经常看到的情景是,老一辈看到孩子哭,往往就喂食物来安慰孩子。养成了一旦情绪波动,就要进食的坏习惯。
①肥胖可能伴随“巨大儿”一生:
出生时体重超过4公斤的新生儿医学上叫“巨大儿”。20世纪70年代,我国“巨大儿”的出生率仅2%,21世纪初上升到7%~8%,东部沿海地区达10%,个别地区竟高达12.5%。“巨大儿”难于顺产,所以多采取剖腹产,剖腹产的新生儿因未经产道挤压,不易适应外界环境,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的液体,易出现产后肺部并发症;“巨大儿”出生后易发生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成年以后患肥胖症、糖尿病的机会也会增加。
研究证实,很多成年疾病都起始于胎儿。前几年某医院产科接产2个婴儿,一个体重5公斤,一个体重6公斤,检查发现这两个孩子全患有“先天性糖尿病”。询问产妇怀孕时吃了什么?答复是,怀孕期间不仅常吃“洋快餐”,而且食量大,葡萄一次吃一斤,大西瓜一次吃半个。“傻吃”的结果就是生下了有病的孩子。难怪明代医学巨匠李时珍指出: “饮食者, 人之命脉也。”
②过度喂养酿成肥胖:
过度喂养易酿成婴儿肥胖,婴儿过早接触高盐、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都会导致肥胖。婴儿期应坚持母乳喂养,避免过早添加固体食物。母乳喂养一年断奶后,不要再把牛奶当作主要食物。长期饮用牛奶,对孩子而言弊大于利。中国育儿传统喜欢给孩子喝粥,用小米粥、大米粥喂养孩子的习惯应得到继承和弘扬。
③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肥胖:
孩子最突出的不良饮食习惯就是嗜好甜食和油炸食物,爱喝浓汤和含糖饮料,不喜欢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杂粮、薯类、蔬菜、水果等。一般来说,孩子见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索要,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重视晚餐、享用夜宵,以及食用“洋快餐”,也是导致孩子肥胖的重要原因。
④贪食与偏食易导致肥胖:
贪食是儿童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 “欲得 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家长应控制孩子进食量,要给孩子准备低热量的食品。有的孩子偏爱高热量的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甜食、“洋快餐”等,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体内多余的热量能够转化为脂肪,最终诱发肥胖。
⑤不吃早饭的孩子也容易发胖:
学习忙、起床晚、没时间……,都可以成为孩子拒绝早餐的理由,然而不吃早餐却会给健康埋下隐患。对香港1.1万名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吃早餐的小学生肥胖率比吃早餐的孩子要高1.6倍。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研究发现,不吃早餐会让孩子大脑误认为机体需要高热量的食物,而过多摄取高热量食物,孩子体重会不断增加,最终诱发肥胖。特别要注意克服儿童的惰性,让孩子生活充满乐趣,免得总想吃东西;平时家长进餐也要适量,避免孩子模仿。要让孩子多做家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
6.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不良后果
儿童肥胖如不及时治疗,成人后约50%会患肥胖病,并伴发难以治愈的并发症。肥胖会使孩子体形与身高、头形等均发生变化,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影响智力发育,部分儿童还因肥胖导致性器官发育出现障碍。
①肥胖儿近半数伴有脂肪肝:
上海某医院对306名肥胖儿超声检查发现,轻度脂肪肝患者62例、脂肪肝患者70例,检出率高达43.1%。对上海市两所中学755名学生的体检发现,肥胖者90名,占11.9%;患脂肪肝的学生占46.7%。其他86名体重超重的孩子,脂肪肝检出率为12.8%;正常体重的541名儿童中,脂肪肝检出率仅0.7%。而且发现脂肪肝的检出率,随孩子体重增加而增加。
②儿童和青少年动脉老化不容忽视:
2014年2月8日,芬兰坦佩雷大学完成了长达30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了“冠状动脉疾病起始于童年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结论。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疾病的先兆在童年就已显现。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成年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就会明显增高。当前,有一种评估动脉健康的简便方法——即依靠常规生化数据,计算出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对900名儿童及青少年检测发现:该项比值越高,儿童动脉硬化或动脉受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血管硬化会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动脉硬化在儿童时期出现,就是血管“老化加速”的迹象,它会增加青壮年时期患重病的风险。调查发现,血液甘油三酯水平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与膳食失衡、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③肥胖儿成年后易患肾病:
以色列研究人员搜集了120万名年轻人的信息,并与肾脏病晚期患者的就医记录进行比对,经过30年跟踪调查,发现有700多名男性和160多名女性患了晚期肾病。分析发现,青少年时期体重超重的孩子,成年后患肾病的可能性会增加6倍;青少年时期患肥胖病的孩子,成年后出现肾病的风险会增加19倍。研究还证实:只要能把体重降下来,患肾病的风险就会明显降低。
④睡眠少的肥胖青少年易患心脑血管病:
研究发现,睡眠越少,“心血管代谢风险值”越高。美国“密歇根大学代谢组学与肥胖研究中心”指出:“睡眠充足的孩子患病的风险低。”研究人员考察了37名11~17岁的肥胖青少年,测定了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以及每个人的睡眠模式。发现接受测试的青少年中,有5个人每晚睡眠8.5小时;其他学生每晚只睡7小时。说明睡眠不足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
7.如何防止孩子体重超重与肥胖
儿童肥胖大多为单纯性肥胖,虽然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即不良饮食习惯与缺乏运动造成。最常见的就是爱吃甜食,孩子把碳酸饮料(如可乐)、果汁、甜饮料、汽水当水喝;大量吃油炸食品、肉制品、“洋快餐”;挑食、偏食、常吃零食,加上孩子“吃”与“动”不平衡,运动量严重不足,结果导致肥胖。因此,教育孩子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坚持体育锻炼,才能避免肥胖。
①坚持婴儿期母乳喂养:
人类的乳汁是预防儿童肥胖最好的天然食品,即使在母乳哺乳期孩子很胖,在停止哺乳并科学合理添加辅食后,孩子的体重会恢复正常。母乳喂养的婴儿成年后肥胖风险很低。而食用配方奶粉、完全人工喂养的儿童,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4.5%)都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的儿童(2.8%)。
②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研究发现,胎儿期母亲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孩子终身。从孩子幼儿开始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烹饪时少放盐、少放糖,保证菜肴口味清淡,适量的鱼肉蛋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保证主食谷物的摄取量。此外,要引导宝宝不偏食、不挑食,告诉宝宝吃有营养食物的好处,同时尽量把每天的饭菜安排合理,努力做到色香味俱全,做孩子容易消化吸收的饭菜,增加孩子的食欲,让宝宝有良好的就餐环境和就餐习惯。
③不要用食物作为奖励手段:
尽量不要用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孩子的手段。老一辈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特别不要为了鼓励考出好成绩,就带孩子去吃 “洋快餐”。
④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孩子睡眠时间越少,患肥胖症的机会越多。睡眠缺乏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进食量增加,体内过多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特别要控制孩子玩电脑和手机的时间,当前手机与ipad的使用非常普遍,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已不能等闲视之。儿童每天在电脑、电视屏幕前就坐的时间不得超过15~30分钟。要让孩子坚持室外运动和锻炼,从婴幼儿时期就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8.“管住嘴,迈开腿”,加强户外体育活动
要想控制肥胖发生,最简单的原则就是“量需而入,量体择食”,就是要控制合理的进食量。宝宝的能量消耗包括3个方面:即基础代谢,体力活动,以及食物的热效应。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进食热量过多,而运动量不足。基础代谢是一个人保持安静,不做任何运动时消耗的热量。每个人的基础代谢率都会有差异。有人说喝凉水都会长胖,可能是此人基础代谢率低、又缺乏运动,摄取食物后体内就会过多地储存热量,导致肥胖。
第二是体力活动不足,充足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肥胖发生。例如爬楼梯,上一个台阶要消耗0.1千卡热量,下一个台阶要消耗0.06千卡热量,日常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的发生。香港卫生署健康教育处宣传的健康口号是: “爬楼梯、长气力,坐电梯、伤身体!”。孩子天生喜欢运动,婴幼儿时期家长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对孩子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所以,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坚持日常锻炼。建议孩子每天上午10点前以及下午4点后,都到外面玩耍一个小时。坚持体育锻炼,可以燃烧体内多余脂肪。只要 “管住嘴,迈开腿”,就能有效预防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