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心理,过度物质满足
让孩子学会等待与延迟满足
对孩子过度物质满足,易造成孩子不惜物、爱虚荣、喜攀比、自私等缺点,把父母给予的所有都视为理所当然,无感恩之心。对孩子的欲望,正确的做法是延迟满足,或者适当不满足。即时满足、有求必应、超量满足等均是错误的。学会等待和忍耐,这是每个人面临逆境时需要的能力。孩子的容忍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1960年,美国心理学界做过一个“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个房间,给他们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就吃掉它,就只能得到这一颗糖;如果20分钟之后再吃它,就能得到第二颗糖。等他离开房间,一些孩子急不可待地吃掉了软糖;一些孩子则选择等待,暂时不吃手中这一颗软糖。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当然,成功熬过20分钟的孩子都吃到了第二颗软糖。
实验之后,心理学家对参与实验的孩子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结果他们发现,那些坚持等待的孩子不急于求成,懂得为更远大的目标暂时牺牲眼前利益,到高中时都表现优异。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到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高中时表现相对较差。无疑,前者未来的成功几率远远高于后者。
最近,心理学家对一群中国和澳大利亚的4岁孩子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中国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只吃到一颗糖,而澳大利亚的孩子有很多得到了第二颗。这说明,现在中国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是比较弱的,父母需要加强孩子这一能力的培养,那么怎么培养呢?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想要什么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延迟一下再满足他,让孩子通过等待的过程学会忍耐。次数多了,孩子就会明白:我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耐心才能得到这个东西。有些父母会担心,这样做是否会使孩子产生匮乏感?这取决于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当孩子提出要求时,父母不能很生硬地拒绝,而要温和坚定地给孩子做出解释。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耐性得到磨炼。而在愿望被满足后会倍感愉悦,体会到付出耐心是会有收获的。
相反,如果孩子要什么,父母立刻就满足,孩子就会形成“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的思维定式,性格变得急躁、耐力差。一旦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这种性格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有些人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觉得别人跟自己过不去,总与周围人处于一种对峙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酿成忧郁、偏执等心理问题。这些绝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习惯于被父母即时满足的孩子走进社会后,他人是不会对其有求必应的,因此其心理会产生落差。与其让孩子到时交这笔痛苦的学费,不如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有意识地延迟满足他,让孩子学会等待。父母不即时满足,增强孩子被拒绝后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在坚持与努力中获得所期待的事物。延迟满足其实是对意志力和自控力的培养,适当延迟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对挫折和拒绝的免疫力更强,未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有一个故事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位中国志愿者到非洲卢旺达做义工。到达目的地,下了卡车,他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黑人小男孩朝他们跑来。义工顿时动了怜悯之心,转身拿了车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这时,一位美国义工对他大喊:“放下,你要干什么?”
中国义工愣住了,他搞不懂美国义工的意思:我们不就是来做慈善工作吗?只见美国义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说:“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报酬的。”
小男孩迟疑在原地。这时又有不少孩子跑来,美国义工又对他们说了一遍相同的话。有个孩子尝试着从车上往下搬了一桶饼干。美国义工把一床棉被和一桶饼干递给他,说:“非常感谢你,这是奖励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帮忙吗?”
其他孩子劲头十足地一拥而上,没多久就卸货完毕。义工给每个孩子一份救济物品。这时又来了一个孩子,看到卡车上已经没有货物可以搬了,觉得十分失望。
美国义工对他说:“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你的歌声会让我们快乐!”孩子唱了首当地的歌,义工照样也给了他一份物品,说:“谢谢,你的歌声很美妙。”
中国义工看着这些若有所思。晚上,美国义工对他说:“对不起,我为早上的态度向你道歉,我不该那么大声对你说话。但你知道吗?这里的孩子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你轻而易举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因此不愿意再努力去摆脱现在的困境。那么,他们变得更加贫穷,就是你的错了!”
无独有偶,很多人去中国西藏,见了小孩就发笔、发糖、发钱,导致今天西藏的一些小孩公然站在路上拦车要钱。这种所谓行善会带来更坏的后果,做慈善需要智慧呀!家庭教育也如此,不要让孩子以为享受父母的照顾是理所应当的,应该让孩子懂得须凭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取想要的东西。懂得延迟满足的父母,才是真正优秀的父母。
父母不应以物质满足来替代陪伴孩子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做企业高管培训时,我问过很多学生:“每个月有一半以上时间回家吃晚饭的同学请举手。”我问过多次,每次只有一半左右的同学举手。我感到很疑惑:和孩子相处时间这么少,又怎能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孩子又怎能感觉到父母的爱呢?有一个故事曾打动很多人的心。
夜晚,一位父亲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到家里,发现5岁的儿子还没睡,正在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儿子说。
“什么问题?”父亲有点不耐烦。
“您一小时赚多少钱?”儿子问。
“这与你无关,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父亲有点生气。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您一小时赚多少钱?”孩子不放弃。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元。”父亲答道。
“哦”,孩子低下头,接着又说,“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借钱去买那些无聊的玩具的话,现在就给我回你的房间去,好好想想为什么你这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地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孩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过了一会,父亲平静下来,有点后悔自己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想买什么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儿子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
“还没有,爸爸,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才的语气太重了”,父亲说,“这是你要的10美元。”他边说边把钱递给了孩子。
“太好了!爸爸,谢谢您!”小男孩欢快地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零碎的钞票来,慢慢地数着。父亲疑惑地问:“你不是已经有钱了吗?为什么还要?”
“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并把手里的所有钞票连同父亲刚给的10美元一起递给他,“爸爸,现在我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您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您早一点回家,我想和您一起吃晚餐。”
听到这个小男孩对父亲的请求,作为父母的你心里是什么感受?你是否也经常因为工作、应酬或其他事情,一再挤压本应陪伴孩子的时间?没有父母认为自己不爱孩子,可是,孩子要的爱和我们给的爱真是一回事吗?当工作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甚至侵占家庭时间时,又有几个人会为了陪孩子而放弃工作时间呢?
美国人十分重视晚餐的时间,一般都会和家人共度。如有重要的会议或商务洽谈,一般都安排在早餐或午餐,很少占用晚餐的时间。美国人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多会回到各自家中,陪伴孩子和家人。中国人正好相反,把晚餐当成应酬的主要机会,所以一到下班,很多人都掏出手机打电话,说的内容都一样:“今晚有饭局,不回去吃了!”看似简单的一餐饭,却传递出迥异的价值观:一般美国人特别重视家庭生活,认为孩子最值得陪伴和珍惜,家人比事业重要;中国人也重视家庭,但认为反正孩子是自己的,多陪一会少陪一会都没关系。
想要改变孩子,先得改变自己
有一位父亲曾向我求助,说他们家是典型的“气功家庭”:他做生意很累,太太做媒体很忙,孩子读书很辛苦,三个人很少有全都在家的时候。不是他出差,就是太太出差,平时应酬又多,保姆倒成了“主人”。他俩只要同时在家,家里就会矛盾大爆发,他和太太互相埋怨对方不顾家,又会联合起来“修理”孩子,抱怨孩子成绩差、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但孩子嘴巴更“硬”,抨击他们只考虑自己,居然还说什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很苦恼,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对他说:“想要改变孩子,先得改变自己。解决你们家的问题,时间是关键。你们每一个人都被时间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透气的机会,一见面人人都成了‘出气筒’。”心理学家说,时间不宽裕的人,对别人就不宽容,要求别人快、急,还要满足自己的心意。父母平时没时间和孩子沟通,又一定要做出当父母的样子,所以只好拿成绩和名次来要求孩子,试图约束孩子的行为。但对孩子来说,父母失职还这样苛刻,当然不会买账,家庭自然会爆发“战争”。
为什么父母必须先改变自己呢?孩子说父母是为了他们自己工作,想想孩子的感受,连父母的面都见不着,怎么能相信父母是为了他们在奔忙。孩子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爸爸妈妈跟他们每天一起吃饭、散步、说说话,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烦恼。所以,夫妻两个至少有一个人要调整工作,能够经常待在家里,了解和关心孩子的情况。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可能改变对父母的态度。
在这个快节奏的竞争社会里,我很能理解父母的无奈。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很多父母在努力打拼,积累财富。但钱是赚不完的,时间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孩子最渴望和你在一起的时光,当有一天你感觉赚够钱了、可以享受生活了,想好好拉着孩子说说话,想好好补偿一下孩子,可能他们已经不再需要。缺憾就成了永远的缺憾,再也无法弥补。那么我想请问你,到底哪一个重要?
把幸福寄托于将来,却不去把握现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样的父母绝不是成熟的父母。有一句话说得好:“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时光。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相见。”希望这句话能点醒为了工作而忽视孩子的父母,不要为了“未来”而错失当下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要把家只当成旅店,不要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圆满的生命在于平衡,幸福的生活在于取舍,只有真正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父母,才是理解了幸福哲学的父母,才是能够为孩子创造幸福家庭生活的父母!
常常陪伴孩子会培养孩子强烈的家庭归属感。当孩子每天回家推开门,就能看到父母的笑脸。当孩子憋了一肚子话想说时,父母就能在他们身边倾听。当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时,全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可口的晚餐。当深夜来临、倦意袭来时,家中每一个人都能以平静而轻松的心情进入梦乡。而当第二天太阳升起,孩子和父母又能精神饱满地迎来新的一天,为各自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愿这样幸福的场景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愿每一对父母都能从容智慧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