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现代汉语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语 音

2.1 考点归纳

一、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定义

语音是指人类说话的声音。它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的物理属性

(1)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

3.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以及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4.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只有作为意义的载体才能起社会交际的作用。语音与意义的结合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

(二)语音单位

1.音素——辅音、元音

(1)音素的定义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素的分类

音素可分为辅音音素和元音音素两类。

(3)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

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2.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能够自然感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声母、韵母、声调

(1)声母一般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一般称为“零声母”。声母不等于辅音。

(2)韵母一般位于音节后段,主要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不等于元音。

(3)声调是指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4.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

1.记音方法

(1)用汉字记音,如直音法和反切法。

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注音。“筹”下注“并音俦”,就是指所引各韵书“筹”都与“俦”同音。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莫”的声母m和“袍”的韵母和声调áo,合起来是máo,正是“毛”字的读音。

(2)“注音符号”(最早称为注音字母)记音。

例如:“弯”,ㄨㄢ。“威”,ㄨㄟ。这些符号都是民国时期所用的笔画式注音字母。

(3)《汉语拼音方案》。

例如:“皮袄”拼音注音为pí’ǎo。“脑袋”拼音注音为nǎodài。

(4)国际音标。

例如:“皮袄”国际音标注音为[phi35ɑu214]。“脑袋”国际音标注音为[nɑu214tai51]。

2.《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虽然都是记录语音的符号,但是它们的性质和功用很不相同。前者是为拼写汉语普通话而设计的,符号限于26个拉丁字母,字母的读音也是根据普通话确定的;而后者则是为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包括还没有文字的语言)而设计的。每个符号表示的音值,像阿拉伯数字的数值一样,在世界各国是统一的、固定的,所以称之为国际音标。它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在语言学,特别是语音学领域中专用的标记语音的符号体系。

3.宽式记音和严式记音

(1)宽式标音法

又称“音位标音法”。例如,普通话里“南、年、怒”三个字里的声母,就用一个音标[n]来标记;“给、高、古”三个字的声母,就用一个音标[k]来标记。

(2)严式标音法

又称“音素标音法”。例如,普通话里“南、年、怒”三个字里的声母,分别用[n]、[ȵ]、[ɳ]三个不同的音标标记。国际音标是一种坐标性质的语音符号,有时为了表示两个语音之间的细微差别,而又没有单独的音标可用,那就还需要用规定的附加符号来标记。例如分别用[]、[]、[]来标记“给、高、古”三个字的声母,表示它们之间有舌位靠前、舌位靠后、圆唇化的发音差别。

(3)宽式记音和严式记音的音标在性质上的区别

宽式记音和严式记音里的音标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种音标表示的是某种具体语言里包括好几个音在内的一类音。这种音类,语音学里用一个专门的术语“音位”来指称;而严式记音里的音标只代表一个音,其音值是固定的,由国际语音协会统一界定。

(四)声调符号

1.阴平:ˉ。例如,“开荒”kāihuāng。

2.阳平:ˊ。例如,“狼牙”lángyá。

3.上声:ˇ。例如,“水果”shuǐguǒ。

4.去声:ˋ。例如,“睡觉”shuìjiào。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轻声不标。例如,“队伍”duìwu。

(五)隔音符号

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皮袄”拼音注音为pí’ǎo。

(六)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观念

1.区别不同性质的语音层面。

2.通过字母学语音。

3.学习汉语拼音中字母与语音的对应关系。

二、声母、韵母、声调

(一)声母

1.辅音声母的发音

辅音声母的发音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

2.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被称为发音部位。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c、s)。

(4)舌尖中音(d、t、n、l)。

(5)舌尖后音(zh、ch、sh、r)。

(6)舌面前音(j、q、x)。

(7)舌面后音(g、k、h)。

3.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

(1)看阻碍的方式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又称带音;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又称不带音。浊音共有m、n、l、r四个,其余声母都是清音。

(3)看气流的强弱

塞音、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发送气音时,肺部(声门以下)呼出的气流比较强,共有p、t、k、q、ch、c六个;发不送气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共有b、d、g、j、zh、z六个。

4.声母辨正

(1)分辨不同的声母必须从发准语音和记住字音两方面入手。

(2)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需要分辨的几组声母:分辨n和l;分辨zh、ch、sh和z、c、s;分辨f和h;把方言中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z、c、s、g、k、h改成j、q、x;把方言中浊音改为清音;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5.声母及读音

(1)本音。

(2)呼读音。声母的呼读音都是在声母的本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

(二)韵母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它们都包含元音。元音根据不同的特性又可分成若干类,如单元音和复元音。

1.单元音的发音

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有三类:

(1)舌面元音

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七个,即a[A]、o[o]、e[ɤ]、ê[ɛ]、i[i]、u[u]、ü[y]。舌面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

(2)舌尖元音

-i[ɿ]、-i[ʅ]:舌尖前元音-i[ɿ]只出现在辅音声母z、c、s的后面,舌尖后元音-i[ʅ]只出现在辅音声母zh、ch、sh、r的后面。

(3)卷舌元音(er[ɚ])

er[ɚ]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er是个舌尖上翘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e[ə]。发音时,口形略开(开口度比[ε]略小),舌位居中,舌头稍后缩,唇形不圆,在发e[ə]的同时,舌尖向硬腭卷起。

2.复元音的发音

(1)定义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2)发音特点

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过渡,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还有一串过渡音;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发的音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一个整体。

(3)复元音的分类

复元音可分为以下几类:前响复元音(ai[ai]、ei[ei]、ao[ɑu]、ou[ou])、后响复元音(ia[iA]、ie[ie]、ua[uA]、uo[uo]、üe[yɛ])、中响复元音iao[iɑu]、iou[iou]、uai[uai]、uei[uei]。

3.韵母的发音

(1)韵母的分类

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按韵尾的情况进行分类,可分为无韵尾韵母(a、er、i、uo、ua、ie等15个)、元音韵尾韵母(元音i、u作韵尾,如ai、iao、ou、iou等8个)、鼻音韵尾韵母(有鼻音n、ng作韵尾,例如an、ong等16个)。

(2)带鼻音韵母的发音及鼻音尾韵母的分类

可以分为带舌尖鼻音“n”的(又称“前鼻尾韵母”)和带舌面后鼻音“ng”的(又称“后鼻尾韵母”)两类。

4.韵母的结构

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三者的轻重长短并不一致。

5.普通话韵母与方言韵母的比较

同汉语其他方言比较起来,普通话的韵母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复合韵母多。

(2)鼻音韵母分-n,-ng两套。

(3)有撮口呼。

(4)有卷舌韵母。

6.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1)声、韵配合。

表2-1 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

(2)声母和韵母配合的特点。

从声母方面看

a.双唇音和舌尖中音d、t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撮口呼韵母拼合。双唇音拼合口呼限于u。

b.唇齿音、舌面后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声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

c.舌面前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

d.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从韵母方面看

a.“o”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

b.“ong”韵母必须与辅音声母相拼,“ueng”韵母不能有辅音声母。

c.“-i”[ɿ]韵母只拼“z、c、s”三个声母,“-i”[ʅ]韵母只拼“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d.“er”韵母不与辅音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7.押韵和韵辙

(1)押韵

押韵,又称压韵,是指韵文(诗、词、歌、赋、曲等)中常在每隔一句的末尾用同“韵”的字。

(2)押韵的要求

押韵的字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不要求韵头(介音)也都相同。

(3)韵辙

明清以来,北方民间戏曲把“韵”称为“辙”(车轨的意思),把押韵称为“合辙”,人们于是把“韵”和“辙”合称“韵辙”。

(4)合辙押韵的作用

合辙押韵可以使韵文音调和谐悦耳,富于音乐节奏,诵唱顺口,好唱易记。

(5)十三辙

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中押韵时广泛运用的是“十三辙”。十三辙就是十三韵。

(6)小辙儿

北方戏曲里还有两道“小辙儿”。由于北方口语词儿化的结果,使不同韵韵字,(儿化后)变成同韵的字。人们根据儿化音变之后的异同,把十三辙归纳合并成几道“小辙儿”。“小辙儿”不只有两道,不过以“小言前儿辙”和“小人辰儿辙”最宽,儿化韵的诗也以这两道小辙儿为最多,所以通行的十三辙才只列这两个儿化韵部。

8.韵母辨正

(1)分辨鼻音尾韵母。

(2)分辨i和ü。

(3)分辨e和o。

(4)分辨eng和ong。

(5)避免韵头i或u的丢失。

(三)声调

1.定义

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2.汉语声调的分类

汉语声调可以分为调值和调类。

(1)调值

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2)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3)调值和调类的关系

调值和调类具有密切的关系,确立调类的依据是实际基本调值的多少。

3.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

(1)阴平(一声):55。

(2)阳平(二声):35。

(3)上声(三声):214。

(4)去声(四声):51。

4.声调的平仄抑扬

(1)“平仄”释义:“平”指古四声中的平声;“仄”是古代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2)“平仄”的应用:诗词、戏曲、唱词、快板、快书等。

5.北方方言声调的分布与特点

(1)北方方言各地声调数目一般只有四个,部分地区有五个声调,极少地区只有三个声调。

(2)北方方言大多数没有短促的入声调,但少数方言有入声调。

(3)古入声分化有大致相同的趋势。

(4)各地区声调调类大致相同,同一调类的调值却相差很远。

6.南方方言的声调特点

(1)南方方言的声调多,大多数是7个左右,最多达10个。

(2)比较完整地保留中古汉语的调类,大多数南方方言平、上、去、入都分阴调、阳调两类,个别地方上声不分阴阳。

(3)各方言声调的对立特征呈多样化。

(4)绝大多数南方方言都有入声调。

7.古今调类和四声平仄

(1)古今调类比较

古今调类最大的不同是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在演变到现代汉语的过程中经历了“入派四声”“浊上变去”等变化,最终重新归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普通话的阴平声字,大致跟古清声母的平声字相当;

阳平声字,也大致跟古浊声母的平声字相当;

上声字包括古清声母上声字和部分浊声母上声字(指声母是边音、鼻音和今读零声母的阳上字);

去声字包括了古去声字和另一部分古浊声母上声字;

古代入声调类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古清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分别读成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古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成去声或阳平。

(2)四声与平仄

古代的平声字现代普通话分为阴平和阳平。清声母字变阴平,浊声母字变阳平。“平”就是古代四声“平上去入”中的平声,调值不升不降,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仄”就是其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

(3)古声的演变:浊上归去,入派四声

古代全浊声母的上声字现代普通话变去声。古代入声字转入现代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中,入声消失。

8.声调和声母、韵母的配合关系

(1)普通话m、n、l、r四个浊音声母的字很少有读阴平调。

(2)普通话里b、d、g、j、zh、z这六个不送气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同鼻音韵母配合时没有阳平调的字。不符合这条规律的字只有三个:“甭”béng、“哏”gén、“咱”zán。

三、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

1.音节的定义

音节是交谈时能够自然感知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儿化音节则是两个汉字读作一个音节。

2.音节的结构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也可以用一至三个音素符号拼写。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4)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二)拼音

1.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声母要用本音。

(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3)要念准韵头。

2.拼音的方法

(1)双拼法,包括两种方法:声韵双拼法、声介与韵合拼法。

(2)三拼法,用声母、韵头、韵身三部分进行连读。

(3)整体认读法。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方案》对普通话音节的拼写有如下具体的规定:

1.隔音字母y、w的用法

(1)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i作韵腹时,加y-,i不作韵腹时,改写为y。

(2)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u作韵腹时,加w-,i不作韵腹时,改写为w。

(3)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ü是韵头还是韵腹,一律要在ü前面加y。加y后,ü上两点要省写。

2.隔音符号的用法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3.省写

(1)ou,uei,uen前面加辅音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

(2)ü跟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写两点。

4.标调法

(1)声调符号一般要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即韵腹)上。

(2)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声调符号规定标在后面的u或i上。

(3)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或盖住)。

(4)轻声音节不标调。

5.音节连写和大写

(1)同一个词要连写,词与词一般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用大写。

(2)专用名词和专用短语中的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

(3)标题中的字母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6.音节分析法

(1)音素分析法。该分析法要求分析出声母、韵头、韵腹、韵尾。

(2)声韵调分析法。该分析法要求分析出声母、韵母和声调。

四、音变

(一)变调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称为变调。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下列几种:

1.上声的变调

(1)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

(2)三个上声相连,前面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在原为上声现改读为轻声的音节前头,则有两种不同需要特殊记忆的变调:35+轻声,21+轻声。

(3)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则要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来,由此确定出语义段,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

(4)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调值由214变为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

2.“一”“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

(2)在去声前,一律变35。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51)。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

3.“七、八”的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

(二)轻声

1.轻声释义

轻声也是变调,是四声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2.特点

轻、短。

3.轻声和音强、音长、音高、音色四要素都有关系

(1)音长变短。

(2)音强变弱。

(3)音高不固定。因受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不同。一般地说,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平、阳平字后头的轻声字偏低,去声字后头的轻声字最低。

(4)有时还引起声母、韵母中辅音、元音音色的变化。

4.轻声的作用

(1)区别词义。

(2)区分词性。

5.北京话中轻音的分类

(1)有比较强的规律性的语法成分。

(2)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词。

(3)按照习惯第二个音必须轻读的双音词。

(4)第二音节可轻读可不轻读的词。

(三)儿化

1.定义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称为“儿化韵”。

2.儿化韵的发音

普通话韵母中,单韵母的e没有儿化音,er本身就是e的儿化音读法,除此之外都可以“儿化”。

(1)儿化韵的发音过程

儿化时由于舌头上翘,致使舌位又高又前的韵尾(-i、n)发不成而丢失,同时使韵腹元音也受影响而“央化”(或把非央元音变成央元音,或增添一个央元音),还使后鼻音韵尾(-ng)丢失而使韵腹元音“鼻音化”。

(2)儿化韵母的音变的结果

音变表现在韵尾、韵腹上,对韵头、声母无影响,伴随着脱落、增音、更换和同化等现象。

3.儿化音变的规律

(1)韵母儿化音变的规律。

表2-2

(2)由词根语素和后缀“儿”合并为一个音节而产生的儿化音变。

4.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2)区分词性。

(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5.北京话的儿化词的分类

(1)儿化与否会影响意义的词。

(2)按习惯一定要儿化的词。

(3)儿化不儿化两可的词。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a[A55]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

“啊”的音变规律是:尾音口大加上y-(写作“呀”),其余粘连上字尾音念。

表2-3

五、音位

(一)音位简说

1.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1)音位的性质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2)音位的分类

音位可分为音质音位(音段音位)和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两类。音质音位又可分为辅音音位和元音音位;非音质音位可以分为重音音位(势位)、声调音位(调位)和音长音位(时位)。

2.音位变体

(1)定义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2)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音位与音位变体属于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音位变体的分类

音位变体可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类型。

3.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归纳音位的标准主要有三条:

(1)语音的辨义功能;

(2)互补分布;

(3)音感差异。

(二)普通话音位

1.普通话元音音位

普通话元音共有/a/、/o/、/ə/、/e/、/i/、/u/、/y/、/ɿ/、/ʅ/、/ɚ/十个音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音位变体。

2.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p/、/ph/、/m/、/f/、/t/、/th/、/n/、/l/、/k/、/kh/、/ŋ/、/x/、/tɕ/、/tɕh/、/ɕ/、/tʂ/、/tʂh/、/ʂ/、/ʐ/、/ts/、/tsh/、/s/二十二个辅音音位。

3.普通话调位

普通话有阴平/1/、阳平/2/、上声/3/、去声/4/四个调类(四个调类其实就是四个调位),/1/和/2/的变体分别为[55]和[35];/3/在后面没有别的音节时变体为[214],在上声音节前变体为[35],在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前变体为[21];/4/后头没有别的音节时变体为[51],在去声音节前变体为[53]。

六、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要朗读得好,应该注意理解朗读的内容和运用朗读的技巧。

1.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要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二)语调

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这些总称为语调。

1.停顿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或后面出现的间歇。

2.重音

(1)定义

重音,又称语句重音,是指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

(2)分类

根据产生的原因,可以把重音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的,称为语法重音;一种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称为逻辑重音。

3.句调

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1)句调的四种形式: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2)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三)断连

“断连”是指语言单位之间的顿断分割与连延组合,它其实是语言结构关系的语音标志形式。“断连”也有人又称“停延”,在书面形式上,语句部分语言单位间的结构关系可以有相应的标点显示,但充当语法成分的某些词或某些短语往往没有标点显示,可是由语言结构关系所规定的顿断与连接依然客观存在。断连主要出现在短语与句子中。

(四)语音规范化

语音的规范化,是指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来确立和推广标准语音。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1.要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讨论确立正音标准。

2.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推广标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