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传播史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廉价报刊

2.新新闻学

3.成舍我

4.媒体公信力

5.《循环日报》

二、简答题

1.简述邹韬奋的办报活动与特点。

2.简述媒介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3.简述CNN的创办情况及其特点。

4.评价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三、论述题

1.试述五四运动时期新闻业务的改革。

2.论述两个舆论场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廉价报刊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廉价报刊是指19世纪30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种报刊类型,其基本特征是大众化、商品化和机器化,一些新闻史学家们为此将它称为“机器的、群众的”报刊样式。廉价报刊以普通读者为对象,并极力满足公众求知、猎奇、娱乐、争论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注重报道内容的趣味性,售价便宜,着眼于盈利。廉价报刊是第一种真正建筑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上的近代报刊,是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化大众报刊的雏形,它奠定了当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许多原则和基础。

2.新新闻学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新新闻学,又称新集纳主义,新新闻体。简而言之,新新闻学是指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新闻故事。这种报道方式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一反新闻界过分依赖新闻来源提供消息的传统,由记者对现场一件事情深入观察,并作详尽分析。新新闻学强调的是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在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里,洋溢着浓郁的小说化气息和主观性色彩,甚至走着由事实转向虚构的道路。

3.成舍我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成舍我是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24年起,他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形成著名的“世界”报系,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报纸,最终创下资产达数亿美元的成氏“新闻帝国”,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成舍我的报业生涯虽然多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闻事业起步未久的阶段,但他在许多方面吸收了西方的办报经验,其报业经营主张和新闻思想与现代传播理论不谋而合。尽管成舍我办报也有局限和过失之处,但其办报经验不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繁荣中国新闻报刊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媒体公信力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对于媒体来说,媒体公信力就是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

5.《循环日报》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该报取名“循环”,是因为其创办人王韬是循环论的信奉者。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二、简答题

1.简述邹韬奋的办报活动与特点。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他一生主办过6刊1报,撰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出版了几十本译著。

(1)邹韬奋的办报活动

l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正式开始了他的新闻出版生涯。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后,对周刊的内容和形式均作了重大改革。在内容上,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并开辟“读者信箱”一栏,为读者解答各种问题。在编排形式方面,由4开小报改为16开册子形式,配制精美的照片和插图。

邹韬奋接办后早期所创办的《生活》周刊是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出发的,但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在《生活》上发表了《我们最近的思想与态度》和《我们最近的趋向》两篇文章,标志着邹韬奋已从一个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爱国者。

《生活》的抗日救亡宣传,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视,邹韬奋被迫流亡,《生活》周刊被迫查封。但邹韬奋不怕艰难显著,又继续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星期刊》、《生活日报》《抗战》、《全民抗战》这五个杂志或报纸,无一例外都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张。

邹韬奋l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在发刊词里,韬奋提出要把实现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克服个人主义作为三大目标。l936年2月,《大众生活》被国民党当局封闭。1936年3月邹韬奋被迫再次流亡到香港。不久,他又在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1937年8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抗战》3日刊,次年和李公朴办的《全民》周刊合并,改名为《全民抗战》。1941年5月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同年12月,香港沦陷,《大众生活》停刊。

(2)邹韬奋在长期的报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刊的经验,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见解:

关于新闻言论自由问题。邹韬奋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和资本帝国主义所侵略的殖民地,只有少数人享到言论自由的权利,因为强有力的言论都在这少数人的掌握中”,“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却有多数人享到言论自由的权利”,这表明他对新闻自由的本质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这是韬奋报刊活动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和经验。他称读者来信为“本刊真正的维他命”,热心为读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对读者来信,邹韬奋或亲自答复,或派专人处理,亲自签名。

报刊要有特点和个性。他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有“创造的精神”。他办的报刊,每一份都有独特的风格,这也是他的报刊为读者欢迎、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为了新闻事业,为了创办真正代表大众利益的报刊,他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他认为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文风要“明显畅快”。邹韬奋把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推广大众文化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因而一贯重视报刊文字的通俗易懂,对于广大读者和国民党当局采取完全不同的两种文风。

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他认为应妥善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2.简述媒介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2)媒介素养关注的是信息时代不同群体或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的问题,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即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的能力;

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对各种信息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相关信息的能力);

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在信息洪水中选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内容的质疑和批判能力(包括对各种信源的动机、目的、背景的了解以及对媒介信息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分析能力);

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作为传播者的基本能力)。

3.简述CNN的创办情况及其特点。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CNN是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由特纳广播公司(TBS)董事长泰德·特纳(Ted Tumer)于1980年6月1日创办,通过卫星向有线电视网和卫星电视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新闻节目,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CNN受到关注的转折点是1981年里根遇刺事件,其里程碑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报道。CNN的卫星直播不仅让全球亿万人看到了战争的第一现场,也使交战国首脑们及时了解战况。由此,CNN确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电视新闻网的地位。

(2)CNN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报道迅速,十分讲究时效性。CNN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卫星传送新闻,提供24小时全天候从不间断的新闻报道,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报道。在报道突发事件上,CNN实战经验丰富,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观众获取新闻的“第一停靠站”,无论是1981年率先在电视上报道里根遇刺事件,还是2001年以领先全世界媒体的速度首播9•11袭击事件,亦或者最近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CNN均有不俗表现。

注重独家性。CNN发展起来后,以报道独家新闻作为出奇制胜的经营之道。第一个发现和报道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浅我深,人平我新”。这种新闻不可能是大量的,却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媒体的实力、威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独家新闻以及独家新闻的多少。没有独家新闻的媒体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注重独家性,所以CNN虽然创办时间较晚,却能在新闻报道领域占领重要一席。

尽可能地详尽。CNN在第一时间播报重大新闻后,还会对新闻事态发展作详尽的追踪报道,在现场传递最新信息。CNN对于柏林墙拆除、苏联解体等的报道都是持续、详尽的。正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快速、详尽的报道,使CNN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源。CNN不仅是观众的第一选择,也是供应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电视新闻机构的庞大新闻源。

强调“我在现场”。CNN的报道新颖生动,可视性强,是因为在报道方式上采用的都是现场报道的手法。每逢重大事件发生,CNN记者力争第一个赶到现场,在现场向观众“面对面”地播报新闻信息。CNN将现场报道与卫星传播相结合,使新闻变成现场直播,这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富有深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CNN创办人泰德·特纳开始采取措施以加强新闻的深度报道程度,加强了对国外记者的投资比重。为提高名牌节目知名度,CNN重金聘请著名节目主持人,创办了更多的富有主持人独特风格的新闻节目。拉里·金、伯纳德·肖等著名主持人主持的颇有深度的节目《拉里·金现场》《火力交叉》等,使CNN新闻朝着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独特风格的高水准方向发展。

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CNN作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新闻网站,与美国的VOA和《纽约时报》一样,对东方的社会主义事业抱有天然的偏见。在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中,CNN肆意歪曲造假,颠倒黑白,误导受众,严重违背了西方新闻媒体一贯标榜的“客观中立”原则,也损害了其媒介公信力,被网友调侃为“做人不要CNN”。

4.评价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拟态环境的含义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舆论》等论著中便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己相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大众传播以提示环境变化为己任,但它所提示的并不是环境的全部,而是一种“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之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社会中人的行为是对环境的直接反应,而在现代社会,“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成了对“拟态环境”的反应。

(2)对拟态环境的评价

李普曼的这个观点,不仅让人们认识到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它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还为以后的学者提出培养理论以及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供了理论契机。

(3)“拟态环境”理论在当今网络时代的重建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自由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甚至变成制度设置,公众的信息渠道和交往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展,随之而提升的是他们运用理性关注公共事务的能力。李普曼认为的处于20世纪初的“拟态环境”中的可以被社会精英随意操纵的公众已为历史陈迹,代之而起的是有着交往需求和行动能力的公众。这些公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他们参与现代社会中“拟态环境”的构建:

“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趋向

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理论的20世纪初是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那个时代,经媒体操作进行选择、加工的“信息环境”是具有内部统一性即结构化的特征。而在当今时代,公众接收信息的渠道里增加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地位的提升给信息环境带来两大变化,一是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二是信息把关的弱化。

网络是崛起中的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它是促使“拟态环境”出现非结构化趋向的主要动力。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信息平台,甚至是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模拟。相对于传统媒体,公众可以在网络上更自由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被动接受,还会对当前的信息做出判断进而有选择的接收,甚至会否定已有信息的真实性,动用网络的力量扩展交往范围或亲自行动起来去挖掘信息。近年来“人肉搜索”的兴起及“躲猫猫”事件中网友们的亲自调查就是例证。

受众的能动性增强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是基于其个人经历及所处的特定时代赋予他的某些理论前见而提出的,但这些理论前见正是其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反映。那个时代,公众处在对媒介的未启蒙状态,当他们相信了媒介提供的那看似符合理性与逻辑的一切事实,会渐渐地形成媒介依赖,不由自主地减少思考的过程,甚至再也不思考了。

李普曼只是从媒介的视角出发,塑造了一个“拟态环境”的媒介神话。在这个神话中,李普曼把社会精英塑造得能力非凡,而只把受众当作击而必中的靶子。现实中,受众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和行动能力。尤其在当今时代,受众自己已经具备了建构“拟态环境”的能力,他们更加不会对“拟态环境”不加判断就全盘接受,更不会根据自己所不相信的“媒介真实”去做出下一步行动。

因此,现如今,李普曼所谓的被社会精英操纵的结构化的“拟态环境”已转变为公众积极参与构建的非结构化的“拟态环境”。这种非结构化的“拟态环境”内部呈现原生态、多样性、无序化的特征。

三、论述题

1.试述五四运动时期新闻业务的改革。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业务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纸版面编排的改进

重要新闻以头条形式出现。头版头条此时已变成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原先作为头版头条的“大总统命令”已被排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当做补白性材料来充填版面。

专栏增多。报纸版面分为4栏、5栏、6栏、7栏、8栏等多种形式,且注意创新,如各种时事述评专栏、《要闻》、《社论》、《随感录》、《新文艺》、《通信》、《译丛》、《国内劳动状况》、《新刊批评》等比较新鲜的栏目。

标题的制作得到重视,力求醒目引人,努力做到便利读者。

排版形式日趋多样化。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在报刊上的广泛应用,《新青年》作出了影响巨大的表率。

(2)新闻采访业务的改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国没有发国际新闻稿的通讯社,英国路透社又垄断在中国的发稿权,因此不能满足国内报纸的要求。但在“五四”时期,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善。

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如邵飘萍在担任《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期间采写的大量独家新闻和北京通讯,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

国际通讯报道的开展和加强。有些报纸聘请国外兼职通讯员、特派员,从而丰富了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1918年《大公报》总编辑胡政之出席巴黎和会,为该报发回一批专电、通讯,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职业记者。192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联合向欧美5国一次派7名特派记者,其中瞿秋白等成为我国采访报道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的第一批新闻记者;周恩来采写的旅欧通信,为这个时期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增添了光彩,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旅欧华人的斗争和中国留学生的艰苦生活。

(3)副刊的重大革新

我国报纸的副刊有较长的历史,但直到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报纸副刊才突破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即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四大副刊”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宣传社会主义,是传播新思想的园地;它们大量刊登新诗、散文、短篇小说、知识小品以及“论时事、贬锢弊”的杂文,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重要阵地。现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都与这些副刊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一生就主办和利用过很多副刊。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一个显著特点。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的使用

“五四”之前,中国有少量白话文报刊,但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文学革命旗帜、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开始,白话新诗、白话小说才纷纷出现,这引起了我国报刊文体的空前变革。《新青年》从第4卷第5号起,全部文字改成白话文。《新青年》这样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刊物改用白话文,对其他报刊起了榜样的作用。在《新青年》的影响下,《每周评论》、《新潮》、《湘江评论》、《少年中国》等先后采用白话文出版。一些全用文言文的旧式大报,为不致于失去读者,有的把副刊改为白话文,有的在部分消息、通讯、评论中采用白话文或半文半白的文字写作。在提倡白话文的同时,新式标点符号也在《新青年》等报刊的提倡下逐步推广开来,改变了过去报刊文章不分段落、没有标点的结构形式。

2.论述两个舆论场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两个舆论场”是由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首先提出的。他把马克思关于“表达社会舆论”的观点同新闻实践结合起来,在1998年提出了正确处理“两个舆论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一个是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

(1)两个舆论场的特点

官方舆论场和官方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官方舆论场和众多官方媒体在形成主流舆论、引领社会前进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官方舆论场和不少官方媒体,由于种种原因,公信力日差一日,对民间的影响力不断下滑。

a.体制的原因。党报作为党的喉舌,报道内容除了有明确的规定,有时还要特别请示报告。这样,势必在时效性、客观性甚至真实性等方面给报道带来损害。有时,这类报道的空白和乏力,正好使坊间舆论场有了用武之地。后者不仅占据了报道的优势,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

b.理念的影响。有时片面地以宣传价值代替新闻价值,有时以新闻人物的地位和影响力误判新闻价值。这种情况下,发表的新闻也不会引起受众兴趣。久而久之,媒介和官方舆论场的公信力自然打了折扣。

c.关注和关照的机关及官员较多,使得版面上往往出现的是水分过多的关系稿、阿谀之词或违背民众心愿的“先进典型”。而人民群众关心的事件,人民群众咬牙切齿的“问题官员”,由于这个求情,那个威胁,统统都不见踪影。

d.新闻生产程序复杂繁琐。无线移动网络程序简单,报道快捷,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转发容易,很快就能传遍天下。因此,某种程度上,在报道内容的丰富性和报道程序的快捷化方面,坊间媒体远在官方媒体之上,使官方媒体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官方媒体也并非无动于衷,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纷纷开办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试图重新夺取网络时代的话语权。

坊间舆论场的非理性

坊间舆论场由于“全民皆记者”,互联网和手机就是“编辑部”,所以海量信息和意见论坛成为同官方舆论场竞争的最厉害的武器,并由此而获得了比官方舆论场多很多的受众和支持者。但难以改变信息的失真和意见的失当的现象。互联网用户或手机拥有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便上网发布,很少人想到去验证事实,缺乏像正规媒体那样的把关机制,这种情况下,网络言论就很容易滋生“网络谣言”。这种坊间舆论场和群体传播的非理性特征,是其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坊间舆论场这个新闻生产与消费的空间,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和生产技艺要求不高,人人都可主阵,所以各种信息不经甄别就满世界流传,各种观点、意见、评论和看法不用审查、研究、掂量就自由表达与发表,尽管其中确实有不少真知灼见,但荒唐的言论也比比皆是,网络水军四处肆虐,个人隐私任由践踏,许多人被扣以莫须有的帽子。有时候,坊间舆论场甚至成为少数人泄私愤和中伤他人的污浊之地,好端端的新兴媒体,成为令人惊叹不已的恐惧之域。

  坊间舆论场一方面成为亿万民众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知情、参与和表达的工具,另一方面,头上又总是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担心政策的改变而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现在看来,后者的担心已越来越没有必要,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走历史的回头路是不会有出路的。

(2)两者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的使命就是进行舆论引导。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

要处理好这两个舆论场的关系,一方面要使“官方舆论场”在“三贴近”上下大气力,让受众看得懂、易接受、更亲切;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回应和引导民间舆论场出现的热点舆论,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在官方网站搭建互动平台,吸纳和承担部分民间舆论场的功能。具体而言要以下面两条原则为导向: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公共利益为两个舆论场的整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公共利益是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它能聚合社会各方面的舆论力量,形成团结统一的舆论场。在整个社会的舆论场中,各种舆论不能否定或偏离这一根本利益。在公共利益至上这个理念的共识之下,民间舆论场中那些非理性的、消极的部分自然会被纠正和淹没,而官方舆论场中正面的、高尚的部分自然会被民间话语推崇、认可。在追求公共利益的道路上,两个舆论场就形成了强烈的共振效应。

坚持理性对话,实施有效互动

舆论场是开放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旦被引爆,就会出现两个舆论场的互动。作为社会大舆论场的组成部分,网络舆论场扩展了民众话语的空间范围,增强了民间“口头舆论”的影响力,更快速地传递了非主流的舆论。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只有良性互动,才能保障民众的话语畅通,才能保障舆论场的正常形成与消解,才能有助于社会内部的团结与稳定,而促进良性互动可以从网络意见领袖和媒体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发挥网上“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意见领袖”理性发言,发布有深度、客观全面的信息,及时沟通采纳其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降低网上噪音分贝,促进社会舆论正能量的发挥。另一方面媒体也要做好社会的润滑剂,平衡两个舆论场的声音。媒体有义务也有能力扮演好“润滑剂”的角色,既要从政府立场出发,指导实践,也要从群众立场出发,反映民情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