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传播史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

2.《费加罗报》

3.新闻本位观念

4.知识沟

5.受众的“碎化”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清末基督教报刊对华传播的脉络和影响面。

2.新闻公共性的基本内涵。

3.从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出发,举例谈谈“第三人效果”和“第一人效果”所起的作用。

4.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的理论内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给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段讲话,重点是他在讲话中提出,在报道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时,新闻工作者要凭三个要素来决定是不是进行报道,即“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

(要求:从党报的政治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角度,对“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2.如何提升机构(政府和企业)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考察考生对重点中国新闻史实的识记水平。该题目知识点因为比较重要,所以拉分可能性不大,答出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讲话的主要内容即可。

答: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作了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主要内容如下:新闻事业在联系党和群众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新闻工作者应该对党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即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刘少奇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以下四个主要条件:a.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b.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c.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d.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2.《费加罗报》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考察世界新闻史的内容,人大基本上每年都会选取一个国家来考,重点需要识记的国家有美国、欧洲,近几年世界新闻史的考察偏重于部分小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但是2013年开始又转向了传统的重点国家。法国的《费加罗报》较为著名,注意将时间、报纸的发展脉络、特色回答准确即可。

答:《费加罗报》是法国现存历史最久的日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1866年改为日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柯蒂集团掌握。1949年售与普鲁沃斯特集团,1975年转手给埃尔桑报团。这是份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内容着重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及文学艺术,社会和体育新闻也很出色,是法国有名的“质报”。通常三十多版,图文并茂,逐日轮流出各种专版,周末出增刊《费加罗画报》。该报广告收入丰厚,读者对象主要是资本家、经理、政界和社会上层人士。

3.新闻本位观念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理论知识面的考察,在杨保军老师的《新闻理论教程》中有提到,其他诸多新闻理论书籍中也有涉及,因此答案并不唯一,难度适中,言之有理即可。

答:新闻本位是指新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讲述真实的故事,即新闻报道要遵循事实第一、新闻第二的准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反映报道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真实的事件或人物动态;讲述百姓的故事,即新闻报道要深入生活和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报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公平、客观得讲述故事,即新闻报道要不偏不倚,采取中立的态度报道事件中的当事者,发表的评论和解读也要基于客观事实,不做拔高;及时讲述正在发生的故事,即新闻记者要第一时间报道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争取时效,将第一现场的信息快速传递给广大受众群体。

4.知识沟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基本传播理论知识点的考察。主要答题要点包括:时间、任务、理论基本内容、影响等。题目难度较为简单,注意回答全面。

答:“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5.受众的“碎化”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这是喻国明老师最喜欢考察考生的一个概念。在2010年人大考题中曾经考察过受众碎化,这里是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考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受众碎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难度适中,回答尽量全面即可。

答:受众的“碎化”是指资讯的获得不再执着于某个媒体的“全程依赖”,而是在不同方面、不同的环节上使用不同的媒体。碎片化与碎片化倾向伴随的是传播领域的分众化,但这并没有改变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一个必要的中介阶段。碎片化之下的真正含义,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需求。先细分,再归聚。这样拥有的将是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受众碎片化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受众碎化是降低媒介受众与广告主目标消费者之间的重合度的重要力量;受众碎化使消费需求变得丰富,从而有利于促进节目产量的增加;受众碎化是大势所趋,使数据库营销广受青睐,同时也使广告媒体策划变得更为重要;在政策的允许下,承载信息的渠道将需求各异的受众分割成一个个专门市场。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清末基督教报刊对华传播的脉络和影响面。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考察中国新闻史,需要考生重点理解识记近代史中外国宗教报刊情况。总体上讲,这一题目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之前的考察重点主要在基督教报刊的影响层面,传播脉络较少涉及,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新闻史功底。

答:(1)清末基督教报刊的创办背景

清末这一时期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2年宣统退位多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外国人纷纷来到中国或战争侵略或谋求财富,以及为了宗教信仰积极投身传教事业的外国传教士,这一时期,基督教所办报刊对我国新闻传播史影响重大,很多教会办的报刊成为当地最早的中文刊物。

(2)各地区按时间脉络,清末以后创刊的基督教报刊

上海的基督教报刊

1857年由英国伦敦传教士亚历山大·伟列亚力创刊于上海的《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不同于此时之前的其他刊物,本刊物并非纯粹性宣传基督教义的宗教性刊物,而是综合性期刊。

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并任主笔。1874年9月5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仍为周刊,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淡化宗教宣传,时事色彩强烈,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

1875年5月5日自广州迁至上海出版的《小孩月报》改名《小孩月报志异》,由上海基督教清心书馆发行,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主编,设有诗歌、故事、名人传记、博物、科学等栏目,文字浅近易读,每期销约2000份,l876年改名《小孩月报》,l881年改名《月报》,l914年改名《开风报》,同年夏因欧战爆发自行停刊,先后出版40年。

1887年11月成立的“广学会”是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出版机构,最初名为“同文书会”,1894年改为广学会。该会创办人为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广学会成立初期决定恢复《万国公报》,并将其作为机关刊物。复刊后的《万国公报》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另一方面非常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

1891年2月创刊,《中西教会报》,由广学会发行,林乐知任主编,内容以报道教会方面的消息和宣传教义为主,是《万国公报》的姊妹刊物。

1876年2月17日创刊的《格致汇编》,由英人傅兰雅主持。月刊,所刊文字对数、理、化、生物、医学都有所介绍,是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该刊一再重印,重印时往往补入一部分新内容,1882年1月下旬出至第4年第l2卷后停刊。

厦门的基督教报刊

l886年,《厦门新报》创刊,为当地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布德(C.Budd)主办,用闽语方言写作,内容以一般新闻及教务方面信息为主。

1888年,《漳泉公会报》在厦门创刊,月刊,为一份用闽南方言编写的基督教教会刊物。

1889年1月在厦门创刊,墨海书局发行,后改名《福幼报》,隶属广学会,为该会对中国儿童进行宣传的刊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儿童刊物之一。

l889年,《厦门画报》创刊,为教会方面主办的儿童画报,不久停刊。

通商口岸汉口的基督教报刊

1872年创刊于汉口的《谈道新编》,月刊,英国伦敦布道会教士所办,出至1876年停刊。

l875年,中文《开风报》创刊,由外国传教士主办,最高发行数字曾达3000份。

l880年,中文《昭文日报》、《新民报》先后创刊,均为基督教会主办。

1883年5月,《武汉近事编》创刊,周刊,伦敦会传教士主办。

l887年2月,《益文月报》创刊,为外入主办的中文月刊,内容以自然科学方面的报道为主,首先是天文、地理、物理,其次是各种“新机新法”的介绍,另以部分篇幅报道“各省近事”,末录诗词歌赋及医学。

1888年5月,英文《中国传教士》在汉口创刊,季刊,由基督教文华书院主办,以外侨及传教士为读者对象。

l893年3月23日,英商主办的《字椿汉搬》创刊,日刊,社址在汉口英租界,该报以上海《字林沪报》为后援,有英国方面的背景。

在其他通商口岸的基督教报刊

外报出现较早的有潮州、九江、烟台等地。1889年,《潮惠会报》在油头创刊,是一份以潮汕方言编写的基督教教会刊物。1890年,《护教者》在江西九江创刊,月刊,白话文言合刊,为基督教会主办。1894年,英文《芝罘快邮》在山东烟台创刊,周刊,由德商沙泰公司发行,1900年停刊,l901年更名《快报》复刊,日俄战争时期由美国人麦克米德接办,并得到沙俄政府的支持。

(3)影响

各地出现的第一份报刊大多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表明宗教性报刊仍是在华外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据l890年美国传教士法罕在“在华新教传教士”年会上宣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自1860年至l890年,基督教系统在中国发行的报刊累计已达76种,其中宗教性质的40种,“世俗”的即所谓“文化”性质的有36种。

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的基督教报刊是上海的《万国公报》,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变化,使该刊的读者对象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该刊也逐渐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其发行量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增加到38400份。《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

基督教报刊基本上是一种宗教主义文化宣传以及殖民主义侵略活动。在华基督报刊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人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

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基督教报刊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把自然科学知识,及一些新的科技发明通俗化的向中国读者介绍。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还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基督教的报纸在一定程度上将西方的民众、自由、公民权利等近代思想传入了中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和思想进步,也引发了中国思想界学习西方的热潮。

2.新闻公共性的基本内涵。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考察新闻理论知识点。这一知识点在郑保卫和杨保军老师的书中均有所涉及,所以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模式结合具体知识点进行作答,难度适中。

答:(1)新闻公共性的含义

就理想角度看,大众传媒的根本属性和价值维度应是公共性,即以塑造传媒公共领域为期待,以公共利益至上为目标,以公共话语实践为行动。传媒的公共性最终体现于坚持公共立场的新闻生产,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传媒表现。

(2)影响新闻公共性的因素

从新闻生产的责任主体、参与群体角度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角色认知,以及在传媒上进行观点表达的专家学者,都是影响传媒与公共性关系的内在因素。

从新闻生产的动态过程看,外部行政控制、商业控制的内在化也是影响传媒自主性、影响其公共立场的重要原因。

(3)新闻公共性的促进建议

媒体要围绕公权力这个关键澄清事实,坚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去除其中的政治化色彩与集体记忆,同时积极地表达民意,及时报道急流险滩,发挥船头瞭望者和社会解压阀的作用。

要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传媒公共性,需要强化传媒的责任,打破地域局限,培育不同层次的公民社会引导公共参与,并对传媒形成一种纠偏机制。

大众传媒应该设置关于公共事务的报道议程,促成公共商讨在大众传媒话语空间中停留、持续和演进。由此积极影响公共决策,发挥公共商议平台的作用。

3.从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出发,举例谈谈“第三人效果”和“第一人效果”所起的作用。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考察传播理论前沿问题。在2012年的《国际新闻界》中有关于“第三人效果”和“第一人效果”的相关阐述,因此考察这一理论也是考虑到学术前沿问题。主要难点在于很多考生并不知道“第一人效果”是什么,造成答题困难。

答:(1)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的提出及内容

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198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中提出。他认为第三人假设似乎是一种普遍观点的变体,这种观点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对其他人)上的影响与个人层面(对我)上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大。

戴维森通过分析二次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一些心理战方面的事例,提出为什么对手的传单如此有效的问题,对此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设”,即传播达到的效果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性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第三人效果,是因为第三人卷入了两种不同观察立场,按照那些试图对传播效果作出估价的人而言,它最大的影响对象不是“我”或“你”,而是“他们”,即第三人。

第三人效果的作用举例

第三人效果假说具体表现为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而且无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如在网络游戏传播过程中,受众往往因其对网游爱好和喜爱的程度,忽视了网游本身的暴力因素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受众认为自身所遭受的网游暴力干扰要远小于网游暴力对于其他玩家的影响,而网游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正是利用了此种第三人效果来获取暴利。

(2)“第一人效果”

“第一人效果”是在“第三人效果”研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新闻学界研究热点,西方对此研究较多,但是近几年中国学界较少有关与此方面的著作。

含义

“第一人效果”又被称为“反第三人效果”,它是指当受众接受符合社会期待、能够引起人们正面感情的信息时,倾向于认为此类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于对其他人的影响。

“第一人效果”的作用举例

例如,在调查中发现,某些公益广告会改变人们自觉的行为。关于乘坐地铁电梯时应该“左行右站”,手扶电梯等,在看过此公益广告的人中,大部分都会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表现,从而自觉的遵守这一准则。

关于第一人效果的研究,目前更多的是从心理学角度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同时,鉴于研究过程中的诸多不可控因素,目前第一人效果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深一步的从理论到现实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究。

4.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的理论内涵。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考察传播理论的重点内容,同时结合了陈力丹老师的一个研究课题,即政府对传媒的舆论引导问题。主要答题要点有:是什么,如何进行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等。

答:(1)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即是进行舆论引导,它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2)正向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向舆论则对社会发展起到破坏和阻滞作用。舆论导向是中共对思想宣传工作部门和新闻单位提出的政治方向要求,思想宣传工作部门与新闻媒体在反映舆论、评介舆论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进行报道,对社会舆论所起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即就新闻媒体反映的当前国内外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做出评定和判断,对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做出规划和提供相关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即就目前社会舆论和新闻舆论的具体情况和动态走势进行调控,确保舆论沿着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健康运行。

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即为了宣传某一理念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制造利于宣传的话题和报道主题,在全社会掀起针对此理念的讨论活动,将前期预热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给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段讲话,重点是他在讲话中提出,在报道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时,新闻工作者要凭三个要素来决定是不是进行报道,即“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要求:从党报的政治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角度,对“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分析】人大每年的论述题目中会有一道题目是根据党或政府领导人的讲话进行出题,这个题目其实并不难作答,主要就是按照逻辑,逐一对每个点进行论述,论述的时候注意有效的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即可。

答:在上述材料中,习主席提到的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的三原则:“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无论从党报的政治性还是从新闻报道的角度,都有其现实的社会意义。工作需要是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秉持的立场与原则;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标准;社会效果是增强舆论引导,体现党政方针的重要目标。下面分析如下:

(1)工作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这就要求宣传报道工作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宗旨,以繁荣和发展宣传文化事业为实践载体,全力推动文化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报道要有新内容、新形式、新创意,及时报道单位内外新的事件、新的动向、新的成就、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人物,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让职工感兴趣,易接受,印象深。在新字上做文章,增强宣传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引起职工的共鸣,营造舆论氛围,才能更好地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服务大局。

宣传报道工作要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上下功夫。当今社会,信息迅捷畅通,宣传报道必须独辟蹊径,才能引起职工的注意,引起重视,为职工提供有参考价值、有说服力的信息,使他们感受到要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参与单位建设,从最直接、最切身、最贴近生活的事件入手,加深理解个人价值与单位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其素质,使宣传报道工作更为直观立体全方位,提示他们关注热点问题,引领工作方向,推动工作前行。

(2)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要素,是指新闻事实自身具备传播价值的主要因素,也称新闻价值标准,它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主要依据。

新鲜性

时间上要及时,内容上要有新意。新闻事实所包含的内容具有新颖性,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或者事情发生了变动。新鲜性可以保证读者在获取新闻是的好奇心,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

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新闻报道要能够反映社会上出现的重要事件和重大变故。这里的重要事件从党政新闻的角度主要包括重要方针的出台与实施、国家重要的政治会议、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政治事件等。

接近性

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两种。地理上的接近,是指新闻事件发生地与读者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接近,因为人们总是首先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心理上的接近,是指新闻事件在心理上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显著性

人物、地点的知名度高,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趣味性

奇闻趣事。报纸、网络、电视等发表的新闻,不一定都是国家大事,罕见的自然现象、奇趣的动物、人的超强能力等能够给人以精神抚慰,使人心情愉快,使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3)社会效果

一方面,报道要做到人民利益至上,要求新闻报道工作追求良好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工作中所追求的社会效果主要是社会公正、和谐与有序。新闻记者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以民意民需为原动力,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实现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权。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守望者,要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点,凝聚力量和团结群众。

另一方面,报道要体现“受众原则”,即将受众作为新闻报道重要的接受者,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新闻报道的主要效果取决于受众的接受程度;因为受众在有限的注意力经济中,会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因此,社会主义的党政新闻报道应该增强其可读性,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同时也增强自身的新闻稿件质量,保证受众接受效果。

2.如何提升机构(政府和企业)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这是一个新媒体热点问题,较为开放,但是得高分并不容易,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有发散性思维,同时注意要抓住得分点,不能天南海北的说一通但是没有重点信息。同时,注意答题规范,最好是按照“总—分—总”的方式进行。

答:继2011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应用元年”后,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媒介使用平台。其中,政府和企业的微博,亦可被称为“政务微博”,在传递政府和企业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提升官方微博的传播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务微博应学会直面负面信息,继而实现自我批判

政务微博特点之一就是报喜不报忧,对负面的曝光信息唯恐遮掩不及。随着民间舆论场日益强大,民间监督的不断加强,政务微博应该敢于向公众自我揭短,勇于承认工作不足,并在公众的督促下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拉近与普通网民的距离。

(2)政务微博可以形成政府舆论场,抢占舆论引导权

北京“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消防、水润京华、平安北京、交通北京与16区县政务微博持续不断发送官方消息、雨情信息,合力形成了官方舆论场。暴雨过后,有谣言称房山一养老院200名老人死于暴雨灾害,房山区政府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调查结果,敬老院死亡人数为零,有力地澄清了事实。作为此次灾害较为严重地区的政务微博,房山区政府官方微博,在微博中直播救灾工作,时时播报灾情,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为政府应对灾害赢得了主动。

(3)提高活跃度

提高政务博文的数量与质量,时时发布民众最关心的最新政务微博,关注周围热点,回答民众关切的问题,增强与民众的互动性。

(4)整合传统媒体信息筛选及公信力资源,构建多级传播体系

微博上虚假信息泛滥,对于虚假信息,真实客观恰恰是官方微博的优势所在。官方微博可将自身的信息筛选能力、累积的公信力和微博的快速、互动、便利等传播特点相整合,可以在真伪莫辨的海量微博信息中占据制高点,将个人力和群体力相结合,构建多级传播体系。

(5)广泛采用“微访谈”、“微直播”等技术

微访谈是指建立在微博基础上的访谈类节目。与传统访谈不同,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回答,真正做到嘉宾与网友之间零距离交流。

(6)为微博增加独特原创内容,提高传播力

多发精彩的原创微博,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微博用户的关注,同时多转发图文并茂的微博,将图片和视频的优势组合起来发挥作用。根据本地的特色和网民所关注的当地热点话题,多发一些本地内容微博,从心理和地理接近性入手,吸引本地微博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