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传播史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新华日报》

2.《纽约时报》

3.伯明翰学派

4.社交媒体

5.沉默的螺旋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新华日报》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本题较简单,书上可直接找到答案,像一些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名词解释都有套路可循,一般围绕创办时间、创办人、宗旨或者性质、编辑方针、内容特征、历史地位这个几方面作答。

答:《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报社迁往重庆继续出版,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在国统区,《新华日报》通过“开天窗”等方式反对国民党的新闻检查,揭露国民党摧残新闻自由的行径。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地揭露日寇的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

2.《纽约时报》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较为简单一道题,注意这类名词解释的答题要点:创办时间、地点、宗旨、内容特征、历史地位等。另外要注意答题要点要全面,可以不深入分析。

答:《纽约时报》原名《纽约每日时报》,1851年9月18日年由雷蒙德与两位同仁创办。对开四页,较为庄重,主张客观报道,国际新闻丰富,风格与《泰晤士报》类似。1896年奥克斯接手后将其发扬光大,首先确立了庄重严肃的新闻风格,报道重点是政府新闻、时事评论和金融地产交易;其次任用优秀主编范安达,是首家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的报纸媒体。以“客观、超党派”的态度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如20世纪70年代的“五角大楼事件”。《纽约时报》是一份以政界、企业界、知识界的读者为对象的高级报纸。1994年起进军有线电视业,向着媒介集团的方向发展。

3.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该题较简单,是雷跃捷《媒介批评》里的一个名词解释。这种题目在平时复习时要抓住核心的知识点:理论主张和代表人物,或者代表人物的观点。从这两方面入手,答题即可完成。

答: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核心,又称文化研究学派。7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成为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产生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会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如下:

(1)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受众的三种态度——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

(2)大卫·莫利的《〈举国上下〉的观众》:由于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受众使用的话语方式影响其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

(3)洪美恩的《解读〈达拉斯〉》:受众从文本中获得快感,大众意识形态驻扎在感性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

(4)约翰·费斯克:大众媒介进行了双重消费过程。受众在第二重对“多义的”文本生产出自己的快感,进行了创造性和抵抗性的消费。

4.沉默的螺旋理论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该题目较简单,属于熟知的知识点。答题要点有: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观点。能够结合最近的新闻案例来简单论证最好不过。

答:“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并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播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5.社交媒体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结合目前最热门的话题进行考察,平时复习时候要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经常关注一些学术期刊和新闻热点,复习时候做到这一点,这道题非常简单。即使不会答也要善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如可以从微博、微信入手,将其特征归纳出来,组成社交媒体的概念。这道题答题要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概念、特点、优势与不足。

答:社交媒体又称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它指的是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交媒体应该是大批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的过程。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受众人数众多,二是自发传播,缺乏这两点因素的任何一点都不会构成社交媒体的范畴。

社交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它可以实现及时更新,无限制的实时评论;有着即时对受欢迎程度进行统计、历史信息更容易查阅、所有媒体可以自由组合、任何个体均可发布、内容无限、鼓励分享和参与、自由发布等优势。在突发事件中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的具有更快,更真实,更接近的优势,在9.11事件,伦敦地铁爆炸案以及国内央视大楼火灾中,当事人将自己亲眼所见的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Faca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发布出来,更加生动真实,而这正是传统媒体所缺乏的。尼葛洛庞提甚至认为,每一个社交账号,就是一座电视台,而高粉丝量的微博号就是一个覆盖面广的、受欢迎的电视台。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英国BBC及其体制。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本题考的是细节,李磊老师的《外国新闻史教程》讲到过BBC,但是关于BBC的体制还需要自己去总结概括出来,此题难度适中。注意题目关键词:体制。答题时候务必围绕“体制”来作答,“体制”会衍生出很多的知识点,要把和“体制”有关的内容说出来。另外能够结合当下BBC最新的发展动向来答题特别好,比如BBC的性丑闻事件。

答:BBC的全称是英国广播公司,于1922年成立,它的创始人是被称为“BBC之父”的约翰·里思。在历史上BBC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广播电台运营体制,即公营的广播事业体制。与以美国之音(VOA)为代表的政府广播和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为代表的商业广播体制形成世界上三种典型的广播事业管理体制。

(1)发展历程。首先,BBC初创时期,里思把美国的商业广播电台和东方苏俄式的政治严控制度比较后,结合英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需求,产生了自己的一套关于广播事业和制度的理论,里思认为BBC的理念应该是“能够独立向社会大众传播教育、新闻、娱乐与信息并避免来自政治的干扰和商业压力。”这种理念形成了BBC公营制的广播事业体制。其次,1927年BBC改组,政府颁发皇家特许状,在十年间BBC成为公共营业性质的独立广播事业组织,经费来源是收听费和政府资助。

(2)组织架构。BBC作为独占性及非赢利性的公营企业,是英国政府形式独立的喉舌机关,最高决策机构为管理委员会、首相、反对党领袖、法院院长、邮政大臣等。名义上是“独立”不受政府控制的,但事实上BBC在经费、节目、改革等方面都受到英国政府控制。

(3)经营风格。BBC作为公营性质的广播组织,节目风格较为严肃,节目类型多为新闻和专题性质的节目。在新闻方面BBC标榜平衡报道,最为典型的是在冷战期间,BBC不像西方其他商业广播,赤裸裸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丑化和敌视,一味地宣教西方式的民主和自由,而是在两者间做到尽量平衡报道的风格,关于苏联方面的报道隐藏自己的感情色彩,社会主义报道次数也比一般的广播较多。这些都与BBC标榜的“独立”是有密切关系的。

(4)问题。BBC仅靠政府资助,没有广告收入来源。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BBC因为政府财政困难面临缩减经费的问题,影响力逐渐下降,后来被多家广播机构超过。

2.简述史量才的报业活动。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哈艳秋老师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重点讲过史量才与申报的改革,而史量才的报业活动没有专门提过,所以在答题的时候,着重点应该放在史量才对《申报》的改革。题目较简单。该题目具有迷惑性,因为教材没有专门提到史量才的新闻活动,所以分析题目时候要善于结合教材上提到的“申报改革”,将史量才的新闻活动转化为申报的改革。

答:史量才曾经担任《时报》的主笔,1912年买下《申报》,苦心经营使《申报》成为国内著名的资产阶级大报,1927年买下《时事新报》大部分股权,成为上海报业巨擘。史量才的办报活动,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对《申报》的改革。

(1)政治立场的变化。《申报》在1912年由史量才接办后,是一家商业上注重经营、政治上保守的资产阶级报纸。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申报》采取拥蒋立场;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之际,《申报》改变了态度,转向积极抗日,抨击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申报》提出保卫人权和言论出版自由的主张。《申报》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报道了十九路军积极抗战的情况,刊载了宋庆龄就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在南京被害一事发表的看法。

(3)《申报》编辑方针的变化。《申报》副刊《自由谈》,长期以来被鸳鸯蝴蝶派旧式文人把持,内容无聊、格调低下。史量才更换了新闻主编,确立了“务以不违世代潮流与大众化为原则”的编辑方针,专登大量文学作品特别是杂文。讽喻和批判现实陋习,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史量才对《申报》的改革,使得《申报》成为一家极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报纸,深受社会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亲睐。因为其反蒋的政治立场,《申报》遭受国民党的打压,1933年史量才遭到蒋介石的暗杀。史量才的儿子接办《申报》,但是《申报》没有恢复到史量才时期的辉煌年代,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3.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老生常谈的话题,题目较为简单。书上关于两者区别论述的特别详细,答题有时间限制,要注意详略有当,主次分明。

答:(1)新闻和宣传的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而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具体而言,其不同点主要如下:

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人们为了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地追逐信息,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让受众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而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传播的方式不同。在一张报纸上,绝不可能重复刊登同样内容的新闻。但宣传却常常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往往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

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信息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凡是能够证实观点的所有材料,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的都可以用,不管是新近的还是历史的,是新鲜的还是人们所熟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此外新闻与宣传在传播内容、传播原则也存在区别: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客观平衡,宣传主观倾向性强。

(2)新闻和宣传的联系

新闻与宣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本质上,都是为了宣传某种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和宣传两种传播行为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新闻和宣传存在以下共同点与联系:

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新闻事业充其量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早期的报刊均是特定的政治或宗教集团的宣传工具。

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都属于传播的范畴。新闻和宣传工作都离不开广泛的受众,如果没有受众关注、接受,新闻和宣传工作都不能进行。

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宣传是一种传播活动,可以通过任何传媒进行。新闻事业出现以后,报刊、广播、电视成为宣传者使用的基本工具。从世界范围看,报纸从“观点报”向“新闻纸”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终结的过程。

4.简要评价尼尔·波兹曼的媒介观。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这题考察专业研究能力,同时也提醒了考生,开拓自己专业知识的眼界很重要,行业热点、学界热门的研究课题、还有学界一些经典书籍我们都要有所了解。推荐一些书目给大家:李普曼《公众舆论》、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和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答: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媒介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两本书中。具体说来,他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媒介即隐喻;媒介变迁理论;对电视文化的批评。

(1)媒介即隐喻

“媒介即隐喻”所要传达的就是两层意思:

媒介的内容建构了世界。波兹曼认为一切可被称为“新闻”的素材,“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媒介运用隐喻这一手段,来表现周边环境。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替代我们自身对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和着色,人们把自己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不借助于人工媒介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这一点类似于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即媒介造就了能够被人意识和感知的“虚拟环境”。

不同媒介形式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内容的变化,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麦克卢汉的缺憾就在于对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把握上过于简单或直接,忽略了中间环节即“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形式对内容反作用的间接性。“媒介即隐喻”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到不同媒介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为了理解这些隐喻的功能,我们应该考虑到信息的象征方式、来源、数量、传播速度以及信息所处的语境。”“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那么理解这些隐喻就会容易多了。”

(2)媒介变迁理论

波兹曼的媒介变迁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媒介即隐喻”的基础上,认为媒体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的形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

在此理论支撑下,波兹曼通过大量的历史学和人口学的资料分析“童年”的诞生和消逝这一过程来阐述他的媒介变迁理论。

a.中世纪的欧洲是没有“童年”概念的,当时社会传播模式以口语为主导,造成了以“口语文化”为主的社会文化。因此没有识字文化和教育观念,儿童与成人之间没有交往的困难,彼此分享着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因此“童年”并不存在。

b.在印刷技术普及之后,成人的世界首先发生了改变。文字阅读开始成为主导性的传媒,中世纪的口语环境开始衰退,印刷术统治了大众媒介。儿童不得不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学习和训练,在“长大成人”之后才能够获得属于成人的知识与“秘密”。成人和儿童出现了分化,他们之间有了巨大的差异。事实上,儿童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不识字的成人,成人文盲常被认为在知识上相当幼稚。

如果说印刷时代在童年与成年之间建立了一道文化鸿沟,电视时代的来临则重新填平了这条鸿沟。电视是一种敞开大门的技术,不存在物质、经济、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儿童不再需要长期的识字训练就能够与成人一起分享来自电视的信息,这样它就排除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也就排除了儿童和成人间的一个根本的不同。

a.儿童被电视这个媒介所改变的社会文化逐出了“童年乐园”。在电视时代,儿童日益能够接近“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性、犯罪、毒品、色情、暴力等,童年原应具有的纯真失落了,童年的魅力也削减了。

b.电子媒介迅速、平等地揭示成人世界的全部内容,从而产生了几个影响深远的后果:首先,羞耻的概念被冲淡了,也不再神秘了。其次,“由于羞耻感的逐渐衰退,行为举止的意义自然也相应地降低”。最后,“代沟消失”。母亲看上去跟女儿一样年轻,女儿看上去跟母亲一样成熟,这不只是一种视觉的错位,而是文化的异化。

c.波兹曼在明确指出童年消逝的同时,还认为电子信息环境正在使成年消逝。印刷术在创造“童年”概念的同时也创造了所谓“新成人”(文字人)的概念,而文字时代被“叙事时代”(娱乐时代或图像时代)取代,图画不会提出一个意见,它不隐含自身的对立面和对自身的否定,它无需遵守任何证据规则或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图画和其他图像可被看作是“认识上的一个倒退”,倒退到一个与蒙昧的中世纪没有多少差别的时代。因为在观看图像的能力上,儿童与成人并没有多少差别。在儿童与成人合一成为“电视观众”(大众人)的文化里,政治、商业和精神意识都发生了“孩子气”的蜕化降级,成为娱乐,成为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使印刷时代的高品级思维以及个性特征面临致命的威胁。成人在电子世界里逐渐褪化,成人又重新回到心理年龄上的童年。

(3)对电视文化的批判

电视的诞生包容了所有的话语形式,并迅速成为我们了解文化的最主要方式。电视媒介通过镜像文化创造出的是一个没有关联、没有语境、没有历史和没有任何意义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习惯了用趣味性代替复杂而连贯的思想;在这样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里,既不要求,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情。而电视的声像话语形式最易于展示的就是娱乐。正因如此,波兹曼将所有的“投枪”和“匕首”都掷向了电视,他对电视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最终让我们认识到了电视对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冲击。

电视文化将我们带入一个追求感官刺激的“感性时代”。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电视话语的“声像”结合,直接刺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于是人们开始了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文化生活”。“娱乐”迅速成为满足人们视觉和听觉需要的最简便路径。波兹曼认为,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

电视娱乐至死。波兹曼认为:“电视的思维方式和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娱乐的声音”与“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这使波兹曼对电视的传播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道貌岸然的政治广告、利欲熏心的商业运作以及严肃新闻的娱乐化,所有这些都让波兹曼头痛不已。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有专门一节讲过这方面内容,这题基本从书上就能找到答案,比较容易。当然要注意细节,比如第一座电台的全称什么,北洋政府颁布的广播法则全称是什么等等,所以看书时候要注意细节,否则到了答题时候只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内容。

答: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流程如下:

(1)1923年初,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同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首次播出为一小时,内容以音乐节目为主,也有新闻,包括本埠新闻、路透社电稿、市场与汇兑信息、《大陆报》刊载的消息等。1月25日,该台广播了孙中山《和平统一宣言》和他祝贺中国引进广播的消息。但是,由于它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因而被取缔,当年4月间停止播音。同年5月底,美商新孚洋行也在上海办起广播电台,但因经费拮据很快停办。

(2)北洋政府交通部于1924年8月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规则中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从而改变了原来严加禁止的办法。规则还就收音机装设范围、收听内容、收音机收费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这个规则的颁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3)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OH(后改为COHB),发射功率100瓦(后增加到1000瓦),每天播音两小时,广播内容有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等。这是中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时隔半年,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同年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广播。1928年初,沈阳广播电台正式广播。

(4)上海、北京等地很快出现了几座中国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其中最早的一座是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创办于1927年3月18日。同年底,北京商办的燕声广播电台也开始播音。

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设备简陋、规模很小,收听范围只限于广播电台所在地区附近。特别是由于收音机价格昂贵,广播听众大多是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以及外国人等。当时全国有收音机一万台左右。

2.试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意义。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是一种全新的无产阶级的新闻观,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他们对新闻领域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另一部分是他们关于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一系列思想观点。这方面的题目通常考点变化不大,但也是近几年来各高校的热门考研题目。这题要注意审题,问的是意义,答题时候不要简单陈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符合当代中国国情。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由于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中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不是执政党强加的,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我们的新闻工作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是新时期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2)在中国转型时期,舆论监督的尺度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把关。

舆论监督是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体现着社会民主法制化的进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时期利益相关性凸显,群体性矛盾增多。新闻媒体既要做好“舆论的陪审团”,又要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必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把标尺来进行丈量。尽管舆论监督是体制内的监督,但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出现“日拉丹式宣传”和“路德式揭露”的效果,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和耸人听闻,引起负效应,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

(3)《新闻法》没有出台之前,只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统领新闻事业的全局。

中国至今仍然没有专门的新闻法,一些关于新闻传播的相关规定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中;或者是在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以及部分司法解释中有相关的条款里。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应该怎样把握好度,怎样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思想准绳,从各个方面指导着新闻工作者如何带着镣铐跳舞。

(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动态发展的理论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性、动态性、发展的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不断地丰富、更新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新闻的论述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新闻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观点都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前人新闻思想的深化和延展。

3.联系实际,谈谈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以及主流媒体应该怎样提升舆论引导艺术。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考查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书上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从最近新闻行业的热点、学界最新研究动态可以知道答题思路,这就要求考平时复习时,除了关注书本内容外,还应多关注时事动态,包括新闻传播业界的新闻、颁布的政策法规等。答题时应结合书本知识点和时事热点进行作答。该题要注意问了两个问题,要分点论述,另外这两点是有逻辑关系的,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因此答题不可将两者分割开来。

答:新媒体作为近几年热议的话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舆论引导艺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1)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

媒体泛社会化导致主流媒体议程设置权力弱化

新媒介技术深刻改变了社会传播格局,主流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信息的发布权向草根阶层转移。从主流声音一统天下到草根阶层众声喧哗,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权力被弱化。通过掌握有限的媒介资源控制舆论场的局面已被打破。

新媒体改变舆论生成演化路径,网络舆论场充满变数和不可控性。新媒体成为舆论生成和发酵的重要场所,并深刻地改变了舆论生成和演化路径。在新媒体语境中,信息和意见的复杂程度非以往任何时候可比,一些偶然发生的“小事件”或“小事端”在新媒体语境中借助于舆论的放大作用而被瞬间引爆,从而演绎成重大公共危机事件。2012年受到公众关注的四川什邡事件、微笑局长事件、重庆官员不雅视频事件等均源自网络,并在网络空间瞬间发酵。另外,拥有大量粉丝的意见领袖深刻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这给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带来极大挑战。

(2)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工作,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传统的舆论引导思维。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已不再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惟一途径,主流媒体必须转变惯性思维,摒弃“唯我独尊”的固化思想,适时调整对热点事件尤其是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姿态,积极主动介入,动态、客观、全面地发布事件。

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自身特性。互联网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发端于网络上的舆论有着区别于传统舆论的自身特性,如意见主体自由而分散,传播渠道多元共生,网络内容散乱复杂等。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要认识到这些特性,并加以利用。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网上舆论热点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不少也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搜集、报送、分析判断机制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网络舆情汇集报送工作,第一时间掌握民情,强化对舆论的有效引导。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重大新闻事件、突发事件面前要做到报道全面、及时、准确、公正,以此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强化舆论影响力。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这类事件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强烈的震撼力,有的报道敏感、复杂,直接影响社会安定。事实证明,广大群众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对主流新闻媒体的权威资讯有着特殊的依赖,主流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影响着事件处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