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高等教育结构

一、选择题

1.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这指的是(  )。

A.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B.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C.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D.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

【答案】A

【解析】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2.高等教育在我国可分为工、农、林、医、师范、财经、政法等13大类,这指的是(  )。

A.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B.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C.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D.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

【答案】B

【解析】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军事学等13个学科门类的学位。

3.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为(  )。

A.私立主导型  

B.双轨型  

C.公立主导型  

D.混合型

【答案】C

【解析】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结构主要是公立主导型,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规模不均衡、办学效率不高等现象,针对于此需转变公办高等教育的垄断局面,确立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方针,完善高等教育的投资机制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4.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微观结构的是(  )。

A.层次结构 

B.形式结构 

C.课程结构 

D.地域结构

【答案】C

【解析】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其中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因此,答案选C。

5.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宏观结构的是(  )

A.能级结构 

B.学科专业结构 

C.教材结构 

D.队伍结构

【答案】A

【解析】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其中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因此,答案选A。

6.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从(  )开始的。

A.18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答案】B

【解析】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区学院大规模兴起后才开始的。因此,答案为B。

7.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系统战略性调整的特征的是(  )。

A.创新性   

B.前瞻性 

C.短期性 

D.效益性

【答案】C

【解析】高等教育系统战略性调整的特征是创新性、前瞻性、效益性和长期性。因此,答案选C。

8.(  )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A.科学、技术因素 

B.教育因素 

C.文化、传统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D

【解析】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和传统因素、教育因素、科学和技术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答案为D。

9.按照所授学位的不同来划分高等教育的层次,美国高等教育可分为(   )层次。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D

【解析】根据所授学位的不同来划分高等教育的层次,美国高等教育可分为六个层次:授予准学士学位的初级学院教育、授予学士学位的四年制学院教育、分别授予硕士学位、研究生中间学位和授予博士学位的三种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因此,答案为D。

10.下列位于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中第一层次的地区是(  )。

A.湖南 

B.福建 

C.云南 

D.湖北

【答案】D

【解析】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一大突出模式是梯度结构模式。其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经济发达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辽宁、山东、湖北等。湖南和福建都属于第二层次,而云南则属于第三层次。因此,答案为D。

11.下列选项不属于一体化教育结构模式的特征的是(  )。

A.可以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B.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基础

C.英才教育部门有更大的自主权

D.有利于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机会

【答案】C

【解析】教育一体化模式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这种模式有众多优点,A、B、D选项都包括在内,而C选项反映的是多样化模式的特点。因此,答案为C。

12.高等教育(  )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

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次结构 

D.科类结构

【答案】C

【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高等教育结构可分为层次结构、科类、专业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以及地区结构。层次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地区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因此,答案为C。

13.高等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级结构 

D.科类结构

【答案】A

【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高等教育结构可分为层次结构、科类、专业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以及地区结构。地区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层次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因此,答案为A。

14.教育一体化模式是在哪一时期达到高潮的?(  )

A.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B.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答案】A

【解析】教育一体化模式是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一体化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达到高潮。因此,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大致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答案】宏观结构;微观结构

2.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在(  ),而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安排在(  )层次。

【答案】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

3.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  )和(  )上。

【答案】层次结构;科类结构

4.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  ),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水平结构

5.高等教育的(  )应该与一定的经济结构及相应的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适应。

【答案】科类专业结构

6.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形式。

【答案】公立;私立

7.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  )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学校)。

【答案】本科教育;专科学校

8.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模式包括:(  )和(  )。

【答案】梯度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模式

9.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是:(  )和(  )。

【答案】一体化模式;多样化模式

10.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要以(  )为出发点,以(  )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答案】社会需要;经济供给能力

11.高等教育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应建立合理的(  ),随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

【答案】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结构

答:教育结构是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国家整体结构的重要部分。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教育层次结构。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组成。教育类型结构。由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特殊教育等组成。办学形式结构。由全日制、半工(农)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函授、刊授、广播、电视等学校组成。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由公办、民办、社会团体办、企业事业办以及私人办学等组成。就各级教育内部而言,又有各自的教育类型结构、教育层次结构、专业设置结构。从一个地区的办学格局看,有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及布局组成教育地域分布结构。受一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制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需要。合理的教育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有重要作用。调整教育结构是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结构都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更加关注教育结构的改革。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展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2.高等教育专业结构

答: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的系、科、专业的构成。中国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按大、中、小科类划分为三个层次。大类包括:理、工、农、医、文、艺术、财经、政法、体育、师范等,称为专业的科目结构。大类再分为若干个科类(中类),其中工科、文科、理科各若干类,其他科若干类,称专业科类结构。小类中,研究生、大学本科和专科各分为若干个类别,形成极为复杂的专业类别结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其结构要适应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部门结构等对劳动力、专业人才的需要,以提高教育结构的经济效益。

3.教育纵向结构

答:教育纵向结构亦称“教育水平结构”、“教育层次结构”、“教育程度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级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中国教育的纵向结构是幼儿教育、义务教育、义务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是发展义务教育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义务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反映教育水平提高的程度。教育纵向结构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结构。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一般呈金字塔形结构,基础教育比重较大,中等与高等教育比重相对较小。合理的教育纵向结构可以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高等教育分布结构的特点。

答:我国高等教育分布结构的特点如下:

(1)高等学校呈梯层结构,梯层中的最高层是发达地区,其次是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地区,最低层是边远省区和内地经济不发达地区;

(2)高等学校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市,30多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本科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5.4%;

(3)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和边疆的高等教育布局,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2l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改革要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布局相适应。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分层次、分类型指导,各地在规划、调整和设置高等教育机构时,应将各类高等学校统筹考虑。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定位,尤其要配合我国城镇化发展,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2.简述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答: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从内部联系、外部关系两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性,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没有结构的功能是不存在的,反之,也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结构。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过程中,各国通常借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应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随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

(2)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虽联系紧密,但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同的功能常常可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如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而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安排在高等教育层次,基本由社区学院来完成。中等学校教师的培养,在中国是由师范大学或学院单独完成的,但在许多国家,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参与师资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结构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实的和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文化的。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各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也决定了一国无法照搬他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

3.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和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高级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等。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

(2)文化、传统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的总体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等。文化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却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因而其影响和意义深远。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往往带有各国文化传统的烙印。

(3)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结构等。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社会科技发展越快,对更高层次特别是研究生层次的人才需求越旺盛,而现代科技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又要求高等教育调整科类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培养跨学科人才,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

(4)教育因素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教育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各级普通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教育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的调整上,也体现在因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引起的高等教育需求扩大而要求对高等教育进行整体结构性调整上。

4.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和能级结构。

答:(1)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不同,可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根据办学及授课时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大学以及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目前,一个结构不断合理的公立与民办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并举的局面正在我国形成。

(2)我国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学校。我国目前实施的“211工程”、国家重点支持少数高水平大学办学的策略,以及对众多原来行业办院校权力下放的举措,其目的都在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合理能级结构的形成。

5.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模式有哪些?

答: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模式包括以下两种:

(1)梯度结构模式

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也呈现一种梯度结构。第一层次为经济发达的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辽宁、山东、湖北等;第二层次为一些原先高校数目不多,但发展较快的省市,包括:浙江、福建、河南、黑龙江、吉林等,这些地方一般有高校30~40所;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一些边远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中有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域结构因此呈现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度层次,这一结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伴随我国经济区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有其合理性。但同时必须考虑的严峻问题有:一是各地间高等教育落差的过度扩大;二是人才资源在地域配置上的“马太效应”。

(2)中心城市模式

这种模式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然后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从而使高等教育布局更趋合理。其优势表现在:○地方政府调整战略,优惠政策向与地方发展直接相关的院校倾斜,同时规整有关学校的隶属关系,使资源得以更集中、合理地利用,有利于调动中心城市的办学积极性,集中使用教育经费,提高办学效率。

6.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术的因素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少数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单科性院校并存的格局,各类高校也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学术风格,因此,在考虑综合化发展时,结构调整应慎重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2)体制的因素

受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分布格局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因此,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合理协调中央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地方主管部门间的关系,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3)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

由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已有的高等教育基础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调整,只能从各地实际出发,有所区别对待。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

答:(1)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

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一体化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达到高潮,提倡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理由是:

第一,减少机构间的质量等级差距。一体化模式提倡者认为,年复一年建立起来的多样化结构有导致“纵向结构”和把各种教育途径分割开来的倾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集中在低一级的机构并被剥夺了进入更有吸引力的教育部门的机会。

第二,一体化的机构能特别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设备、图书馆、教室、教师等。

第三,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第四,把以前相互割裂的学术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思想结合起来。

第五,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基础,所有高教机构的教师都能参与科研活动。

第六,一体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某种程序上是充足的,如果提供适当的教育机会,学生之间学习成就的差异就可以得到控制。

第七,有利于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机会。在一体化模式中,前一阶段成绩不佳但有学习潜力,或前一教育阶段学业成绩较好但对学术性课程缺乏兴趣的学生有机会进行第二次选择。

多样化模式。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模式大致有以下的典型特征:

第一,多样化模式的目标是为学习能力、动机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应的教育环境,它重视的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而不是设法消除差异。

第二,在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中,不同结构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

第三,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英才教育部门与其他教育部门在管理上有区别,英才部门有更大的自主权,以保证其英才教育的传统特征。

第四,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项目不仅存在纵向的等级差别,而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存在横向的区别。

二战后,许多国家通过在高级职业学校或中专中建立新的组织和课程计划来建立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西德的高等专科学校、挪威的地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等。

(2)对我国高教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

各种类型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在层次上应有高、中、低之分,在性质上应有学术和职业之别。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都是有益的。

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我国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造成各地对人才数量、规格的要求不一致,地方高等院校应适应地方要求,办出地方特色。

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建立一种灵活的机制,允许少数有进一步升学要求和能力的学生转入四年制的大学继续学习,这对于个人和国家都是有益的。

2.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答: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由于高等教育内部有着不同的层次、学科、类型,我国行业、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又很不平衡,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只能实行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1)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在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高科技发展需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扩大我国专科层次应用性、技艺性人才的培养规模。

在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规划。

在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适当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缓解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而高等教育需求紧张的局面。

在能级结构上,国家重点支持少数大学的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的大学,同时应鼓励其他学校探索自我发展的途径和办学形式。

在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同时适当从政策角度缩小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落差。

(2)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中央应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

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

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