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选择题
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D
【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这种思潮在18、19世纪的西方占据上风。因此,答案为D。
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B
【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明确肯定了教育一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人才;二是形成社会道德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把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满足社会的需要上,是一种社会本位论的观点。因此,答案为B。
3.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 )。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D
【解析】社会本位论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个体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答案为D。
4.提倡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斯宾塞
D.赫钦斯
【答案】A
【解析】柏拉图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理想国”需要的哲学王和军人,高等教育是为了建立理想的社会而对个体进行教化,柏拉图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者。因此,答案为A。
5.我国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为( )。
A.七艺
B.六艺
C.四书五经
D.军事教育
【答案】B
【解析】我国西周时期高等教育的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即“六艺”。因此,答案选B。
6.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入学人口的( )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A.10%
B.15%
C.15%~50%
D.60%
【答案】C
【解析】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英才教育阶段;当该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则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7.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 )。
A.私立大学
B.帝国大学
C.社区学院
D.公立大学
【答案】B
【解析】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国立的帝国大学。原来私立大学的力量较弱,政府长期采取不扶持态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立大学才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本题选B。
8.通才教育是一种( ),其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A.通识教育
B.全才教育
C.素质教育
D.英才教育
【答案】A
【解析】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因此,本题选A。
9.20世纪初永恒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 )弘扬自由教育的理念。
A.纽曼
B.卢梭
C.巴格莱
D.赫钦斯
【答案】D
【解析】赫钦斯是永恒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人类文化的“永恒不变”,倡导“人的理性”,弘扬自由教育的理念。因此,答案为D。
10.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 )。
A.专才教育
B.英才教育
C.大众教育
D.通才教育
【答案】D
【解析】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春秋以来,儒家学派占主导地位。儒家学派倡导以“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学习者重在修身。由此看来,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答案为D。
11.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自古希腊的( )。
A.道德教育
B.职业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答案】C
【解析】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教育内容为“七艺”。因此,答案为C。
12.一般来讲,实施放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 )。
A.素质教育
B.通才教育
C.全才教育
D.英才教育
【答案】B
【解析】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近代以来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一般来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通才教育;反之,则为专才教育。因此,答案为B。
13.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 )。
A.个人
B.国家
C.国家和个人相结合
D.学校
【答案】B
【解析】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英才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国家,国家几乎承担了对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因此,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在西方国家,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问题是( )和( )的价值取向问题。
【答案】个人本位;社会本位
2.个人本位论可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 )”理论。
【答案】自由教育
3.通才教育实行的是一种( ),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答案】博雅教育
4.英才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是指称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最初由( )提出。
【答案】马丁·特罗
5.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属于( )阶段。
【答案】英才教育
6.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 )的结果。
【答案】高等教育民主化
7.美国的高等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 ),但在“赠地运动”之后,( )发展起来。
【答案】私立大学;公立高等教育
8.( )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目前已达到普及化水平。
【答案】社区学院
9.在西方,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 )。
【答案】柏拉图
10.高等教育( )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答案】平等问题
11.世界银行把教育效率分为( ))和( )。
【答案】内部效率;外部效率
12.( )和( ))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
【答案】平等;效率
13.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的组合形式可以分为两类:( )和( )。
【答案】单一型;兼顾型
14.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是“( )”。
【答案】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15.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 )、( )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答案】起点;连续的过程
16.高等教育平等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到(学业成功机会平等),再到教育后( )机会平等的过程。
【答案】学业成功机会平等;就业及接受再教育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平等
答:教育平等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平等的涵义包含四个重点: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的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因此,教育平等的实现必然对每一个个体以不同的教育待遇。
2.教育效率
答:教育效率是指教育的社会效果与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消耗的比率。教育管理力求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效果,或在一定的社会效果下,花费最小的消耗。教育效率的公式是: 。在中国,一般认为提高教育效率的措施有: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既定教育任务;②合理确定学校的规模和布局;③合理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④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秩序;⑤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⑥提高在校学生的巩固率,降低退学率;⑦提高校舍及图书仪器的设备利用率;⑧广泛利用教学技术手段;⑨实行勤俭办学.严格财务制度,杜绝一切铺张浪费现象;⑩减轻学校的社会负担。
3.社会本位观
答: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儿童本位论”相对,是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作教育的目的的一种价值取向。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德国的那托尔卜、法国的涂尔干。其基本主张是: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个人社会化;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不利于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
答:历史上各教育学家由于各自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不同,对教育目的亦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可以将其分为“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调和”论。它们各自的基本观点如下:
(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等。其主要观点有:
①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②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③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并规定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把人作为选择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社会价值,但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它们的观点表现得也是不尽相同。
(2)“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
“社会本位”的思想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凯兴斯泰纳、孔德和涂尔干等。其主要观点包括:
①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3)“调和”论
有人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例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的,一是社会学的,主张“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其主要观点有:
①倡导儿童中心主义。反对脱离儿童的本能、需要、兴趣、经验对生长过程强加目的,认为这是对生长过程、教育过程的外部强制,是对儿童个性的粗暴干涉。
②主张“社会中心”,强调把“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要求教育“成为民主观念的仆人”,充当抵制所谓绝对主义、极权主义的工具。
③为了兼顾这两个方面,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要“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企图通过这种“小社会”的活动保证大社会的和谐。
2.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发展的过程,但加快发展要注意规模适度,防止大起大落。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为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者是因为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效益。
(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
尽管我国各地教育资源有限,但多数学校的原有办学条件尚未被充分利用,即人员、空间和设备等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尤其是我国的高校师资还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师生比处于低水平。
我们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学校尽量达到合理规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投资、缩短回报时间,而且还能促进现有各所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应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使资源优化配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使学校资源集中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合并学校各自的优势,提高效益,也可引导今后的学校建设走出小而全的模式。
(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
虽然高校的生均成本会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税收还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除了政府拨款,各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资助学外,个人分摊高教的成本也正成为必然趋势。提高学费在高等教育成本中的比例,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可以进一步保证政府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中小学教育,资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
(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指正规的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包括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
3.什么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答:(1)通才教育的概念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2)通才教育的特征
①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通才教育非常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通才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它不仅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
③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才教育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如设置通博类型的课程,开设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等。
4.现代社会为什么要实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
答:要实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1世纪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特征,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门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只有如此,才能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
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科学领域的专家。近一个世纪以来,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们认识、适应、掌握、发展物质世界,教学内容是一些以知识、技术为主的纯科学的东西,而忽视了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教育纯“工具意识”以及“职业至上论”的偏颇,导致人只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上去判断事物,思考问题。因此,在人的和谐发展及完整人格形成中,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上。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根据21世纪高素质、厚基础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并依此确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该由“一维”、“深井型”向“二维”、“T型”转变,拓宽专业口径,在精深上不断扩大知识面。在教学中加强一些具有“平台性”知识的教学,如数学、计算机、汉语、外语等各科的教学。文科类的专业要进一步加强文史哲基础,理工科专业的物理、化学等数理基础课程的要求也要提高。同时,加强文理渗透,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性,并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另外,大量开设一些学科前沿课程、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
5.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
答:高等教育平等是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解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应准确把握以下两点: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是指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应有的权利,从而要求任何人都能不受限制地享受这种权利。高等教育与个人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充分享受这种权利,任何人为的障碍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三个方面。
因此,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高等教育平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关心着它,每个国家和社会都在积极探求有效的对策。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将长期存在。
(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高等教育平等问题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是不同的,它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教育发展而不断发展,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到“学业成功机会平等”,再到“教育后就业及接受再教育机会平等”的过程,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高等教育平等的概念还将进一步扩展。同时,高等教育平等的衡量指标也在不断变化,由“进入高校就读的机会是否平等”到“受教育年限、学校类型、课程内容是否表现机会平等”,再到“受教育过程是否有利于个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这些都表明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可见,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平等实现的程度是不断变化的。而特定的历史时期,既要求实现特定程度的高等教育平等,又为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四、论述题
1.试述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关系,并说说我国当前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答:(1)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但效率的实现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同时,公平的逐步实现又取决于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
①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高等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社会活动。目前,任何国家都还没有富裕到能不受限制地发展高等教育的程度,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用有限的投入从事一项昂贵的服务活动,就必然出现高等教育的效率问题。但是在注重效率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平等。
例如,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就要集中资源并对谁受高等教育进行选择。选择的目的是减少浪费(如避免留级、退学),也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最常用的选拔方法是文化知识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则优先享受高等教育。但这种方法却忽略了由于家庭背景等因素造成的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本身正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这进一步复制和扩大了不平等。其次,选择的手段、标准本身也不是很可靠的,有幸进入高等学校的人,要根据社会需要接受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教育,这又加剧了不平等。再次,高等教育的平等追求的是享受教育权利的均等,主要是享受资源的均等。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处于低水平运作,降低高等教育的效率。可见,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总是处在矛盾之中,此消彼长,似乎无可调和。
②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高等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一部分,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而效率又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也是人们所不懈追求的。平等与效率虽然在一定条件下相抵触,但从根本上说两者是统一的。
首先,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没有质量,高等教育的平等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的最终实现绝对不能离开质量这一前提。效率不仅仅指质量,它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使得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终产出尽量多的产品,这与平等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从长远来看,效率的发展最终为平等提供了可能,而平等的实现必然依赖于效率的提高。
其次,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社会的合作是实现理想效率的关键。
最后,人类之间的竞争不同于自然界自发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它是由人类所特有的自觉性来支配、并通过理性的协调与合作而实现的。所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效率本质上离不开平等。
(2)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指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做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应做到:
①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这有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③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建立和完善面向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制度,也是保证高等教育平等的重要措施。
2.试述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
答:高等教育发展可分为英才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两个阶段,这种分段方法最初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他认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英才教育阶段;当该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则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1)英才高等教育阶段
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英才教育阶段的大学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成为明显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国家,国家几乎承担了对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
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只培养为数很少的精英,受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对智力、品行等各方面的考察、考试等选拔方式而获得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而面向劳动者的教育往往是低层次的职业教育。在阶级社会,它主要是统治阶级筛选并培养统治人才的工具。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这也是它区别于大众教育最最著的标志之一。
(2)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的数量。按照美国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后,就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特罗认为,进入此阶段后,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比英才高等教育阶段有所发展,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学校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与办法等方面,均发生质的变化。
这一阶段的大学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者。国家、政府虽然提供一部分的高等教育经费。但高教的主要支撑者已是老百姓,即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为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投资。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选拔考试不通过率极低。教育的机会增多,受教育者分布广泛,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学,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通过平等竞争进大学,从而重新选择社会角色和地位。这一时期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一方面表现为学校数量增多,学生入学人数比率达到相当程度,且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远远高出学校数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的多样化。同时,与各种职业相对应的技术逐渐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高校向学生提供实用的、能为产业界利用的短期课程。
英才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只代表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但并非意味着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对立,实际上在已经进入大众甚至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的西方国家,少数高等教育机构依旧带有鲜明的精英高等教育的特征。
总体而言,马丁·特罗的量化界定虽然比较直观,但却不能反映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实际上不同阶段的选择都是由特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因此它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