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一、选择题

1.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为(  )。

A.通识教育 

B.公平教育

C.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人的自由发展学说

【答案】C

【解析】高等教育目的是依据总的教育目的,从高等教育实际培养任务出发制定的。我国对教育目的有明确的规定,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

2.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是(  )。

A.专业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的   

C.课程目标  

D.教学计划

【答案】B

【解析】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答案为B。

3.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D.形式教育论

【答案】C

【解析】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确立这一教育目的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4.(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因此,正确答案选C。

 

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的是(  )。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答案】C

【解析】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正确答案选C。

 

6.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答案】C

【解析】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发展体能和锻炼体魄。因此,正确答案选C。

 

7.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答案】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将智育和教学等同,以偏概全,教育教学应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B项将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性思维,缩小了创造性思维的范围;C项缩小了素质教育的范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是美育,还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形式的教育,实施了美育并不等同于就实施了素质教育。因此,正确答案选D。

8.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

A.感受美 

B.鉴赏美 

C.创造美 

D.领悟美

【答案】C

【解析】美育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其中,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创造美。因此,正确答案选C。

 

9.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

A.阶段性要求   

B.根本特点  

C.一般特征   

D.理想要求

【答案】B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10.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为(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答案】C

【解析】美育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其中,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创造美。因此,正确答案选C。

 

11.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

【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的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因此,正确答案选A。

 

1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A.个性自由发展

B.具有开拓精神

C.具有独立个性的 

D.具有创造才能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因此,正确答案选C。

13.“美育”一词最早是(   )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卢梭

【答案】C

【解析】这是关于美育起源的题目,根据历史资料,“美育”一词最早见于《美学书简》,其作者是席勒。因此,正确答案选C。

 

14.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  )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答案】D

【解析】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健体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D。

 

15.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 

B.普及和提高 

C.抽象与具体 

D.普遍与特殊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选D。

 

二、填空题

1.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  ),明确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   )。

【答案】指导思想;基本途径

2.(   )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答案】培养目标

3.(   )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答案】教育目的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  )中的论断。

【答案】《大学》

5.美国民主主义教育目的包括四方面的目标:(  )、(  )、(  )、公民责任的目标。

【答案】自我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的目标;经济效率的目标

6.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   )。

【答案】根本特点;质量标准

7.(  )的制定是在高校总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定向进行的。

【答案】专业培养目标

8.(   )主要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它是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答案】文化素质

9.马克思主义认为,考查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  )和(  )作为出发点。

【答案】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

10.柏拉图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养治理国家的(  )上。

【答案】哲学家

11.(  )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的基本途径。

【答案】教学工作

12.我国1980年颁布的(  )中,对于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培养目标都有科研方面的要求。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3.全面发展的人是(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和自由发展的人。

【答案】精神和身体

14.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  )。

【答案】创新能力的培养

15.高校体育以(  )为基本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

【答案】运动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方针

答: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

2.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3.培养目标 

答: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针对的是特定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的关系是特殊和普通的关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例如,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生,使其能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技之长。

4.德育 

答: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是历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制度,形成统一的社会规范,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具重要作用。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有密切的联系,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导向和促进作用。

5.智育 

答:智育亦称“智力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德育、体育、美育等密切联系,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审美观点、良好身体素质等的形成与发展准备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中国学校的智育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自然、社会、思维等方面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智力、操作等技能,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习惯,培养其学习兴趣与科学思维方法。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间接实现。智育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答: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其基本内容包括下述三点:

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必须反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反映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并以此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古今中外的教育方针虽内容有详有略,构成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以培养目标作为基本要素或主要内容,有的甚至就以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方针。因此,教育方针必须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最基本的规定。

实施的途径。实施途径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方针有不同的阐述,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的最新表述体现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答: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目的的性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它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属于相对抽象的范畴。教育目的作为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往往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的新人形象,同时也包含着对教育作用的理解。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如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要素主义教育目的、永恒主义教育目的、存在主义教育目的等。不过,教育目的与现实总存在或多或少的距离,也正因为如此,教育目的才可以为现实教育活动树立一个追求的目标,并能在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有形无形地对教育实践活动起定向和引航作用。

(2)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但其主观性质绝不意味着教育目的是意志自由的产物,是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在本质上,教育目的是受社会发展制约的,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都要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

可见,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3.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高等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都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使人们按照目标的要求控制自己行为的方向,修正偏离目标的行为。

(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

宏观上,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规划、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具有支配、调控作用;微观上,高等教育目的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组合,如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具有支配和调控功能,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也有调控作用。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学工作质量,教师评价和学生质量评价等等,都必须以高等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和标准。同时,高等教育目的还起着一种“准价值体系”的作用,可以借助高等教育目的判断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

(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在日常教育活动当中,高等教育目的一旦为活动主体所认识和理解,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其指导并承担起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来投身于教育活动之中,推动目标的逐步实现。因此,高等教育目的可以激发人的动机和需要,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4.制定培养目标应确立的几对关系有哪些?

答: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对关系主要有:

(1)德与才的关系

德与才的关系也被称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两者间不可偏废和相互替代,而是有机结合,只拥有其中一方面而缺失另一方面都不行。青年要处理好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把政治和业务结合起来。

(2)身与心的关系

身与心的关系即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关系。身与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健康的身体是良好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健全的精神又是健康身体的保证。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而文化素质主要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它是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挥,离不开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支持。

5.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

答: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各方面技能、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心理健康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形成等方面的教育贯穿到教学活动当中。

(2)科学研究

开展科学研究是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方式,扩大专业视野,促进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形成。同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其严谨的学风和合作精神等等。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其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其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6.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

(1)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层次

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种层次。

(2)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各层次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各层次的培养目标不相同,《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对此制定了如下学业标准: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见识广阔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四、论述题

1.请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继承了前人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精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理论要点概括如下:

(1)考查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

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在人类的理想社会,一切社会的成员都应得到彻底的解放,在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

在建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同时,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

2.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答: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这些组成部分既是相互独立,各有特殊任务,又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1)德育

高校德育是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1987年,中共中央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规定是:“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身;应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2)智育

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它主要体现在普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基本技能和其他各种专业技能教育,各种能力教育以及创新精神、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治学作风的教育等方面。

智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又给予了社会文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智育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类智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具有现代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创造能力,具有善于吸纳新知识、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才能。高等学校的智育就是要使学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这种要求,从而承担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

(3)体育

高校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是促进高校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增强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必要措施。高校青年学生时期,是个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以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运动、消化、呼吸、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学生心脏工作能力,加强学生的体质,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为他们今后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体育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热爱集体、遵守纪律的良好风尚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保证。体育活动能够调节大脑的活动,可以使大脑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松紧有度,消除疲劳,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保持注意集中、观察敏锐、思维活跃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的效率。

(4)美育

高校美育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

美育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鉴赏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高校美育是切实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