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松紧有度,把握好教育“节奏”
种庄稼,不除草,任其疯长,庄稼长不好;过度施肥,超过了度,庄稼吸收不了,也长不好。教育孩子同样需要松紧有度。教育的艺术就似拧自来水龙头“开关”,太松太紧都不合适,关键是把好松与紧这个“度”。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认为,自然是活的,生命在本质上是周期性的,四季交替、劳逸结合,都是这种周期性的反映。教育必须根据这种周期性、阶段性把握教育的节奏与规律。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覆盖儿童生活最初的12年。这一时期,儿童尚处于直接认识事实的阶段,知识不具有条理性。精确阶段包含了儿童在中等学校受教育的整个时期。综合运用阶段,则是进入大学后、踏入社会的人生展开时期。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教育节奏、内容都应有所区别,不能搞反了。比如在童年阶段,由于孩子抽象思维尚未充分发展,应更多运用基于“事实”的教育。在这方面,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在德国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基本都是自由活动的形式,孩子们爱玩啥玩啥,老师只在一旁观察、鼓励和启发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并维持游戏秩序。维持秩序的意思是指在孩子们发生如争抢玩具等矛盾时,如果孩子无法和平解决而欲诉诸武力,老师会出面制止和调和纷争;如果有孩子不按规则排队,老师也会出面明确地告诉他不可以插队。有人纳闷,德国幼儿园那么自由散漫,没有老师的严厉管教,出来的孩子能懂得遵守规则和自律吗?可德国人恰恰是世界上比较遵守规则的。而我们的教育,则强调整齐划一和纪律训练。在早晨幼儿园操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喊着“一二一”口令,带领着两队小朋友整齐踏步走到操场。孩子们到了室外开始情不自禁地说话嬉闹。老师忙活了半天就只干了一件事——整顿纪律,让孩子们按照她的要求站好队。
那么“守纪律”教育好,还是“守规则”教育好?有人说规则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让每个人都生活在公平、安全的社会里。在一个规则健全、人人遵守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规则的受益者。而纪律的制定通常是为了让一方绝对服从另一方,不能质疑,更不能挑战。纪律的本质是规训与害怕,而规则的本质是认同与内化。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仅仅是遵守纪律,那么一旦他脱离那个令他害怕的权威环境,比如回到家,孩子害怕的因子消除了,也就感到没有必要继续遵守纪律了。这种教育模式下,容易培养不健全的人格。相反,如果孩子学到的是规则,在互相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认同人人都应遵守的规则,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有没有人监督他,他都会自觉地去遵守规则,主动去维护公平和正义。
在我看来,纪律与规则,也不完全是割裂、对立的,两者对童年期孩子的训练都是必须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区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责任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群秩序的关系,并通过“情境教育”让孩子体验与内化。比如德国幼儿园通过“餐桌规则”“收纳整理规则”“先来后到和轮流玩规则”“喝水规则”“午睡规则”等“自然后果法”的实施,让孩子们懂得遵守或者违反规则会受到什么奖惩,分得清、记得牢,这对我们依据青少年思维特点、分层递进开展行为习惯训练是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