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给人最大的启发是,种田须“守天时”,教育则要“顺童心”“合人意”。养育孩子实际上是一个“守望”与“发现”的过程。守望靠耐心,发现靠用心。父母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发现他在某一领域的兴趣、特性与天赋,以便因势利导,切忌盲从,看到别的家长带孩子学英语、绘画、奥数,不问自己孩子喜不喜欢,就逼他跟着学,超前开发,这是违背儿童天性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尽管人们对于它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要求人的行为必须顺天时、合人意。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在《大教学论》中曾说过,人存在个体差异,教育不能强求一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则强调,教育是帮助个人成为他自己,而非千篇一律,教育诉诸自由,而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教育以从自然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其内容。为此,有机教育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尽管这种生命成长是有差异、个别化的。大自然就是这样,有长得快的,也有长得慢的;有长成栋梁之材,也有长成无名小草。正因为自然界充满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才构成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政治家、企业家,绝大多数人都将会是普通人。事实上,社会是由不同的岗位构成的。教育若培养出像工厂生产出来的统一产品一样,反而会使人才过剩,最后导致被弃用。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儿童脑结构发育与其功能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最简单的例子是,孩子在0到15个月期间,属于语言、听力神经元突触密度最高期,但词汇量只能达到5到15个词。5岁以后,当这一区域的神经元突触的密度不断稀疏时,儿童每周学到的词汇量则会超过此前一年的词汇量。这意味着儿童脑结构和能力之间并非直接相关。
很多人都曾经看过神经元突触的发育图片,刚出生的婴儿的神经元突触密度非常稀疏,2岁时,神经元突触密度则达到了一生的高峰。很多早教机构都会拿这一图片作为宣传点,说大多数孩子说话、视力、听力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1岁前就达到了最高峰,掌管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高级思维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2—3岁时达到最高峰,因此,“3岁是敏感期”,家长此时不开发,孩子一辈子就完了。然而,早教机构从来不会向家长展示0—10岁儿童的神经元突触密度的连续完整图片。其实,儿童在3岁以后神经元突触的密度就开始逐渐降低,到10岁时则呈现为一个非常稀疏的状态。
虽然2—3岁时儿童掌管抽象思维的神经元突触密度达到高峰,但此时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好。这就是为何7—8岁儿童的认知脑结构线疏朗了,其抽象思维能力反而明显增强了。这一结果提示家长,幼儿期的家庭教育,不能对儿童进行以记忆、正确率为主的大脑认知强度训练。这个阶段主要应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多交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花期不同,不要看到别人家孩子萌芽,提前怒放了,自己家的还没有动静,就着急了。要相信,只要是种子,耐心守望,就一定会看到它发芽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