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概述
一、心理的实质
尽管心理活动是人人具有并为大家所熟悉的,但是对于它的实质却有各种说法。例如,有人把心理看成虚无缥缈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的结果。有人则庸俗地认为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胆脏分泌胆汁一样。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理由是:人的情绪平静时心脏跳动正常,情绪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从汉字结构上可以发现,凡是表现心理现象的多带“心”字部,如“思、想、念、意、志、恋、忘”等。以上种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即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人脑,所有心理活动都是人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体会到心理活动不是与心脏而是与脑密切相关。例如,人在睡眠或酒醒时,心脏活动没有变化,而心理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脑受外伤或振动会使正常心理活动发生严重障碍,而当脑的机能恢复正常活动时,心理活动也就逐渐得到改善。生理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动物在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就有了心理机能;而且伴随着进化,动物越高级,脑的结构就越复杂化,心理活动相应地也发展得越复杂。
对脑的生理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和脑的一定部位有关。脑电图记录的脑中产生的生物电流能够用来判断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临床观察发现,任何脑部位的损伤,在其生理机能变化的同时也发生心理变化。例如,大脑的额叶损坏就会引起智力的降低和性格的破坏,使一个本来温和、宁静、有理智的人变成粗野、急躁、不能自制的人。
总之,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离开脑这一物质基础,任何心理现象都不会发生。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人脑本身能独立地产生心理。大脑的发育成熟只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前提,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依赖于客观现实。
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现实是指独立于人的心理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心理而存在的一些事物。首先,包括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这些都是人产生心理现象的来源,但它们只有与主体发生联系时才能成为心理的源泉。其次,包括社会现象,如人际交往、生产劳动、文化科学、社会风尚等,它们反映的是个体对存在的实践关系,是人的心理活动更重要的源泉,在产生人的心理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证明:只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种种实践活动中,由外界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传达到脑,引起脑的生理活动,才能产生和发展心理。如果没有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即使具备了人脑这一物质基础,有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形成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狼孩”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还是复杂的思想、观念与意识,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为其源泉的。例如,关于苹果的感知和表象,就是因为现实中存在过苹果,才会在人的头脑中产生苹果的印象。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存在,就没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没有人的心理。
心理活动是人脑对现实的一种主观反映。这种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机械、被动的,而是积极、灵活、主动的,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
主观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带有主体自身特点的反映。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个性特点和当前心理状态等因素在反映事物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反映,使反映带有个人主观特点,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即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能动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即意识)的主要特点。人能够自觉反映和意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首先反映的是那些对自己来说具有重要的直接的意义,并符合活动目的的客观存在。同时人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能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到本质,通过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以达到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的目的。而且人有意识,能在知识、经验、需要、动机、愿望的推动下,自觉确立目的,制订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适应和满足自身的需要。
二、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由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与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组成。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消失的动力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开始于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在脑中产生感觉,大脑将多种感觉综合并整合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知觉,再经过记忆、思维、联想、想象,借助语言并伴随注意来完成。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总是带着一定的态度(喜爱、厌恶、高兴、烦恼、愤怒、恐惧、悲伤等),这便是情感过程。人在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总是有目的的,在确定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必然要克服困难,这就需要意志。认知、情感和意志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是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认知是情感和意志的前提,意志又对认知和情感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你来到户外锻炼,当微风拂面时,你会感到凉爽;阳光照在身上又感觉很温暖;此时空气中不时送来阵阵清香;环顾四周看到五颜六色的东西,还可听到各种声音……凉爽、清香、五颜六色、各种声音都是外部世界作用于我们的皮肤、鼻子、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感觉是人最简单的认知活动,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事物整体的把握。在感觉的基础上,当你进一步认识到周围事物的意义时,辨认出风的凉爽、空气中花草的清香、鸟的鸣唱、汽车的轰鸣声等,这时你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就转化为对事物整体的知觉。
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往往不容易分开,所以有时合称为感知觉。
记忆是指感知的事物能够以经验的形式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回想起它们的特征和形象。当你回到家中,在户外锻炼过程中感知到的一切还会“历历在目”,其中的某些片段可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即便是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无法磨灭,这就是记忆。
思维是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概括的反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和言行,了解其内心世界;人们可以通过对古代化石的研究,进而推知远古时代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情景。这些都是凭借思维实现的。
人不仅能再现亲身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通过想象,我们不仅能设计未来发展的宏图,也可以在头脑中重构几千年前人类生活的图景,还可以进行文学艺术上美的创造。总之,以上提到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都属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就是人脑接受、储存、加工各种信息的过程。
(二)情感过程
心理过程的第二个方面是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对事物的态度体验。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的,总是要对它采取一定的态度,产生某种主观体验。例如,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得到的快乐,失去的失落;得到理解的感激涕零,遭人误解的无可奈何;对不道德行为的憎恨,对祖国名山大川的赞叹;等等。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据说,1824年5月,贝多芬的《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第一次演奏时在维也纳,这两首充满爱国之情的交响曲演奏一结束,全场就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场的许多人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巨大的成功、震撼人心的场面,使贝多芬激动得不省人事。这种强烈的激情就是情感的体现。
(三)意志过程
如果说感知觉是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的转化,那么意志过程就是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的转化,因为意志过程总是要伴随着行动,并指向外部的特定目标。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对客观事物不仅要感受它、认识它,同时还要处理它并改造它。人们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还要制订计划,选择方法,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才能实现预定目标。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常言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我们不能半途而废,要迎难而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就需要启动人的意志过程。
要完成一个意志过程大致要经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持之以恒这样三个阶段。选择目标的过程就是立志的过程,需要下定决心。然后,还要树立信心,相信目标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最后,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努力,才能达到目标。这需要恒心,缺少恒心就可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认知、情感与意志这三者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认知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只有正确与深刻的认识,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所谓“知之深,则爱之切”;另一方面,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知活动的进行与发展,因为情感和意志既在个体的认知过程中起过滤和动力的作用,又是衡量个体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样,情感也会对意志行为产生推动作用,而意志行为又会有利于丰富和升华情感。因此,各种心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曾说,心理学虽有着漫长的过去,但仅有着短暂的历史。就是说,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说心理学古老,是因为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历史。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是把心理说成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探索自然界支配力的驱使,原始思维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但人们又无法理解自身的结构和机能,单凭直观的感受和梦境的影响,于是出现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灵魂的活动:人出生时,灵魂在身体里,控制人体的活动;人在睡觉时,灵魂暂时走出人体;人在觉醒时,灵魂回到人体;人死时,灵魂则永远离开人体。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人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形式。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G.Murphy)曾说,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这是一个颇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因为两千年前,在我国思想家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就有不少关于心理学的思想。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因材施教”,等等。这些观点已蕴涵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战国时期的荀况关于“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的学说阐明了先有身体而后有心理、心理依附于身体的身心观。关于心理与大脑的关系我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认为大脑是神经中枢,它聚集着人的精神。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根据大脑的临床研究和尸体的解剖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后人称之为“脑髓说”。
在西方,两千多年前,被尊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哲学家、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并解释说,这四种类型是由人体内四种液体所占的比例不同造成的。后来,古希腊的盖伦(Galen)提出了气质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作人的气质类型。由于他们对气质类型的划分比较符合实际,所以至今还沿用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的第一部专著。自那时起,直至19世纪中叶,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许多学者论及心理学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心理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而无独立地位,是哲学家与思想家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领域。
仅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算起,对心理的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现象的探讨都是在哲学的范畴中进行的。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独立是16世纪以后的事。1590年,德国麻堡大学教授葛克尔(R.Gockel)开始用“心理学”来标明自己的著作,从那以后,有关心理学的著作、派别逐渐问世。然而,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式的,研究成果多带经验描述性质,因而心理学还不能被称为科学。
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讲师、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Wundt)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刊登心理学实验成果的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冯特此举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当心理学采用了实验方法之后,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就从对心理、行为的现象的描述,深入到对因果关系的揭露。而心理学一旦能够揭露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心理活动的规律,它就获得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权利。于是,1879年心理学终于从哲学的母体中诞生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冯特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因此,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自19世纪末,由于实验方法的广泛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不断提出,围绕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展开的争论,到20世纪30年代终于形成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等学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派林立、理论纷纭的局面演变为学派减少,呈现相互吸收、互补并存的势态,这也标志着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它们以新的思潮或发展方向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其中最具影响的有新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已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显露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在教育领域,心理学知识十分重要,它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在工商业领域,对工程设计、人际关系、组织管理、产品营销等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人类健康领域,心理学的知识越来越发挥它特有的重要作用,心理咨询已被人们广泛采纳与接受。心理学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教育、生产劳动和卫生保健范围,在军事、司法、文学艺术、体育、航空等领域中都有用武之地。由于心理学渗入到各个实践领域中,服务于社会,这就大大加快了心理学的发展步伐,由此产生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据统计,心理学现已有近百个分支学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