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莫利(David Morley,1949— )
学术生平
戴维•莫利1949年出生,在伯明翰长大,本科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时他最喜欢的课是罗宾•布莱克伯恩(Robin Blackburn)主讲的“社会中的信仰”和亨利•伯恩斯坦(Henry Bernstein)主讲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研究”。受到两位导师的影响,他开始关注认同研究。受成长经历、客观条件和历史原因的影响,电视成了他早期研究的焦点议题。在70年代的英国社会,关于媒体社会角色的争论开始涌动,莫利计划做媒体对于产业冲突的报道和表现的博士研究,并前往肯特大学找克里山•库马(Krishan Kumar)念博士。不巧库马要外出研究一年,他被要求师从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弗兰克•帕金(Frank Parkin)。帕金给了两点意见:一是自己根本不懂大众传媒,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指派为莫利的导师;二是如果不去研究电视观众的思考和行为,仅是研究电视媒体的报道是没有意义的。1972年,在帕金的建议下,莫利给伯明翰大学的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打了电话。之后,他处于游学状态。到1972年底,他已经与在伯明翰研究媒体的人有了十分频繁的接触。在霍尔门下,莫利被分派做关于电视的文化研究。1974年,他写下作为课业论文的《对媒介受众的再定义》一文,此后便沿着受众研究的路子一路向前。1975—1979年,莫利开始研究英国BBC的晚间新闻节目《全国新闻》的观众,旨在验证其导师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理论模式,了解不同观众对同样的节目如何进行解码。这一研究结果呈现在1980年出版的《“全国”受众》(The “Nationwide” Audience)一书中。之后,为了修正人为想象的电视消费情境,莫利将研究转而放在家庭之中,他于1985年开始了历时一年的“家庭电视”受众研究,采用民族志的方法研究家庭中的电视消费。
莫利自认为20世纪80年代获益于人类学,20世纪90年代获益于文化地理学。这一时期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媒体及使用,二是媒体使用与社会边界的产生与消逝。他与凯文•罗宾斯(Kevin Robins)在1995年合著的《认同的空间》一书试图在宏观层面论述“家”的边界,2000年写作的《家的领域》则讨论一系列从“家”拓展开的概念,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之后他的研究又拓展到信息和通讯科技(ICT)在家庭中的使用情况,而不再仅仅集中在电视上。他与罗杰•西尔弗斯通(Roger Silverstone)和埃里克•赫什(Eric Hirsch)于布鲁纳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所做的家庭通信和传播科技运用项目,对电视机、电话、广播和其他家庭传播科技手段都给予了同样的关注。他现任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College,又译戈德史密斯学院)媒体与传播系教授。他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研究议题多涉及媒介消费、新传播科技、文化理论与全球化以及文化地理学。他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全国”受众》(1980)、《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1992)、《认同的空间》(与凯文•罗宾斯合著,1996)、《家庭领地:媒介、流动性和身份认同》(2001)、《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2006)。
主要理论(方法)贡献
戴维•莫利是当代英国“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学者之一,他对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他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进行了验证和修正。1975年至1979年,在对《全国新闻》的研究中,莫利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符号学和社会学)分析对意义生成产生影响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制约因素:文本的内在结构和机制以及接受者的文化背景。项目一部分详尽地研究了《全国新闻》的特定的节目形式设计、对受众特定的说话方式以及文本组织的特定形式,另一部分探究了节目内容是如何被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个体解读的,同时试图了解个体的文化架构在影响其解读节目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多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解读证实了霍尔模式。但研究也发现,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可能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而处于不同阶层的人又可能在某个问题上表现出一致,而这些是霍尔模式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莫利提出人们的诠释的差异建立在嵌入社会结构的文化差异之上,也就是文化丛(cultural clusters),它引导并限制着个人对讯息的诠释。
二是他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来研究受众。1985年春天的“家庭电视”研究计划是《全国新闻》研究的继续,莫利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将地点由公共场合改为家庭。该研究以家庭中的收视为研究主题,从家庭内部的性别权力关系角度描述了观看电视的复杂性。莫利的研究重点从节目解读转移到收视语境,关注看电视时家庭内部的性别关系。莫利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更多地使用了民族志方法,呈现出家庭成员和他们的意见,说明电视使用情态的复杂性以及这些用途融入其他社会活动的方式。通过对18户白人家庭收视情况的考察,莫利从选择节目的权力、看电视的风格、收看电视有无计划、涉及电视的谈话、录像机的使用、节目类型偏好等方面考察了性别因素的影响。莫利得出结论:家庭收看电视时,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别是一种运作在所有受访家庭中的结构性原则。与上一个项目相比,莫利将注意力从符号学转向对影响收视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更具社会学意义的研究。他对媒体受众的理解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观众作为文化分析的对象逐渐受到更多关注。莫利在后来的著作《家庭领地:媒介、流动性和身份认同》中以新电脑为例说明一项新的技术装备进入家庭为家庭成员提供的机遇是不一样的,性别经常决定看到了什么节目和以什么方式观看。正如美国学者费斯克所指出的:“莫利的研究突破了霍尔在《编码/解码》中提出的理论模式。霍尔关注的是观众解码文本的方式,落脚点依然是文本,而莫利关注的是电视观众的观赏这一社会过程本身。”
三是他对“想象的共同体”思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地理学、全球化、后现代性受到关注,莫利吸纳这些理论,更为关注传播在社会空间及社会关系的建构和重构中的作用。莫利认为家和民族都是想象的建构,节日是被高度建构的满载情感的庆祝仪式,不仅是家庭也是民族的象征。在《家庭领地》中他以1932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BBC发表的圣诞演说为例,说明媒介在联系分散的、各不相干的听众与象征意义上的核心国家的生活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受众的共同身份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可以从地方层次转变为国家层次甚至全球层次。莫利认为,广播电视技术让人们拥有对时间和空间的认同感,且传播和唤起共同记忆。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它由一些特殊的话语建构,广播电视在把群众演变成人民和民族再演变成一个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将国家这一政治概念转化为人们的生命体验、情感和日常生活,观看电视是一种人们维持安全感的仪式。莫利试图将家这个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接合起来,用双重焦点分析电视。他认为,电视不但可以建构家庭生活,也通过提供民族共同体参与认同的仪式传递意识形态。莫利持续关注新媒介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认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不受地域影响的世界新秩序,他的《认同的空间》一书研究了在后现代语境下运用有线和无线通讯工具的传播环境中,欧洲人如何重新塑造集体文化认同、如何解决传媒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尖锐矛盾的问题。
四是他对研究方法的贡献。莫利在方法上的贡献突出表现在民族志的方法上。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民族志方法开始被用于电视受众,成为一种典型的受众研究方法。莫利的《“全国”受众》这本书是较早采用民族志方法对受众进行文化研究的著作之一。莫利认为必须回到使用电视的语境和收视的实际场景中去,才能了解对受众而言看电视意味着什么。他的研究方法主要都是访谈和民族志调查,目的在于突破经验学派传统的以统计方法为基础的量化调查,发展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质化研究方法,同时有效弥补符号学和结构主义方法对文本主导意义的高估及对受众解读的忽视。在《全国新闻》的研究中,他还采用了“焦点访谈”和“团体访谈”的方法。莫利认为,采用焦点访谈的方法比较符合自然情境,使得探索更具结构意味的话题更为真实和自然。采取团体访谈的方法,是因为许多的个别访谈,把个人从社会情境中抽离出来,个人变成了“社会原子”,不具代表性。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他认为特定的问题需要相对比较合适的方法论来应对。
对传播学科建制的贡献
戴维•莫利是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研究领域从微观的媒体消费到宏观的媒体技术的作用,近年他还研究了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他的学术研究主线是电视受众研究。
莫利是英国文化研究领域将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他重构了受众的概念,超越了霍尔对受众的宏观阶级属性的关注,更深入地探究社会因素通过哪些机制和话语相连,从而影响受众对意义的解码。他挑战美国主流传播研究的实证主义传统范式,开创性地将传统受众研究范式引向民族志受众研究,实现了传统受众研究视角的转型。《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接合”了实证主义与批判理论、经验主义的受众研究模式与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定性与定量的不同研究方法;对《全国新闻》的受众分析验证并发展了霍尔的模式,并创造性地结合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同时将阶级、性别、种族等文化研究的核心概念引入受众研究,开启了“新型受众研究”。
莫利将“想象的共同体”的认同理论、日常生活的研究引入传播学领域,丰富了欧洲传播学研究的日常生活批判取向。他逐渐把电视受众研究的视野从私人领域发展到公共领域,甚至向全球空间延伸。90年代以后,他的研究范围更是扩展到家庭研究、人类学和地理学领域,与费斯克一起致力于在后现代语境下以更全面的视野为信息时代的媒介研究延展新的空间,对新传播环境下的公共与私人、全球与本土以及国族认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扩展阅读
原著
〔英〕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英〕戴维•莫利:《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郭大为、常怡如、徐春昕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David Morley,Charlotte Brunsdon,Everyday TV: Nationwide,London: BFI,1978.
David Morley,The Nationwide Audience,London: BFI, 1980.
David Morley,Family Television: 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86.
David Morley,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1992.
David Morley,Home Territories: Media, Mobil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2001.
David Morley, James Curran(eds.), Media and Cultural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相关思想史或评传
金惠敏:《积极受众论:从霍尔到莫利的伯明翰范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张华:《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戎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