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湘菜
湖南地处我国中南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湘西多山,盛产笋、野菜和山珍野味;湘东南为丘陵和盆地,经济发达;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称“鱼米之乡”。在《史记》中曾记载了楚地“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这些是湘菜形成的物质基础。
湘菜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已基本形成菜系,加上唐宋以来不断丰富,湘菜特点愈加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
从湖南的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陶食器和酒器,以及谷物和动物残骸推测,早在八九千年前当地人就开始吃熟食了。春秋战国时期,湖南主要是楚人和越人生活的地方,多民族杂居,饮食风俗各异,祭祀之风盛行。
祀天神、祭地祇、祭祖先、庆婚娶、办丧事、迎宾送客都要聚餐,对菜肴的品种有严格要求,在色、香、味、形上也很讲究。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被流放到湖南时,就看到了当时祭祀活动中丰富美味的菜肴:有又软又香的肥牛蹄筋;有酸苦风味调制的吴国羹汤;有烧甲鱼、烤羊羔还加上甘蔗汁;还有醋烹的天鹅,焖野鸡、煎肥雁、鸧鹤、鸡,炖龟肉汤,味美而又浓烈,经久不散。此外,屈原还提到了“楚酪”——楚式奶酪,“醢豚”——小猪肉酱,“苦狗”——狗肉干,“炙鸦”——烤乌鸦,“烝凫”——蒸野鸡,“煎”——煎鲫鱼,“雀”——黄雀羹等菜肴。这说明,当时人们的饮食形式十分丰富多彩,烹调技艺成熟,基本形成了以酸、咸、甜、苦为主的特色风味。
秦汉两代时期
这个时期,湖南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一个从用料、烹调方法到风味风格都比较完善的体系。其原料之丰盛,烹调方法之多样,风味之独特,都非常突出。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资料显示,湖南的宴饮佳肴已有上百种。其中,“太羹”是用纯肉烧制的羹,“白羹”是用清炖方法煮的清汤,“鱼肤”是从生鱼腹上割取的肉;“牛脍”“鹿脍”等是把生肉切成细丝制成的食物;“熬兔”“熬阴鹑”是干煎兔或鹌鹑等。
西汉时期
从出土的西汉文物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汉代湖南饮食生活中的烹调方法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发展到羹、炙、煎、熬、蒸、濯、脍、脯、腊、炮、醢、苴等多种。烹调用的调料就有盐、酱、豉、曲、糖、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等。
唐宋时期
由于湖南物产丰富,又是文人荟萃之地。唐宋时期,湖南饮食文化中的食谱与烹饪方法,与中原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同时还吸收和融合了一些西部和东南的饮食风俗,使湖南的饮食文化具有南、北方两大饮食系统和烹饪技艺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南宋以后,湘菜自成体系已初见端倪,一些佳肴和烹艺由官府逐渐步入民间。
明清时期
在这一时期,湘菜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此时的湖南门户开放,市场繁荣,湘菜技艺随商流、人流而得到广泛的拓展和交流,湘菜的独特风格基本定局,湘菜食风大行其道,一些在湖南和从湖南走出去的官僚权贵,竞相雇用湘厨烹制湘菜,而豪商巨贾也纷纷仿效。湘菜声名鹊起,技艺显著提高。
民国以后
从民国初开始,湘菜自成一体已进入相当的成熟期,不同门派的厨师也自成一派,出现了著名的戴(扬明)派、盛(善斋)派、肖(麓松)派和组庵派等多种烹饪流派。不同流派的竞争,带来了湘菜的空前繁荣,他们以各自的特长淋漓尽致地展现着湘菜的特色:捣烂的酸腌菜,平得像镜子可以照见人面;馄饨汤清彻明净,可以磨墨写字;面条柔韧似裙带,可以打成结子;醋味醇美香浓,能当酒喝……
大浪淘沙,“吹尽黄沙始见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湘菜终于在全国众多菜系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