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定位及目标
(一)总体思路
经过“十二五”时期以来的发展,两江新区完成了“打基础、建平台、形成框架、首战告捷”的历史任务,为“十三五”时期进入“功能开发、形态塑造、提质升级、再上台阶”的新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部署,按照中央赋予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主动“适应、顺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坚持以发展推动转型,在转型中促进发展,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现代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塑造、开放平台提升、体制机制优化”为抓手,整合区内资源,铸造“两江”文化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源泉,提升综合发展能力,围绕“三区三中心”战略目标,建成功能齐全、产业高端、人才集聚、生态宜居、人民幸福,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努力实现两江新跨越。
2. 发展原则
两江新区应遵循五大发展原则:
(1)科学发展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互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互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集聚与现代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互动;坚持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调发展。
(2)开放引领
创新开放体制,推进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新模式创新;提升开放平台,引领口岸经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更高水平的“引进来”与积极有效的“走出去”深度融合互动。
(3)改革创新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新区现代治理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4)产城融合
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集聚以人为核心的要素,促进城市功能形成,以产兴城;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和形象,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城业共生。
(5)民生共享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开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居民增收致富、安居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发展定位
1. 五大定位
两江新区成立之初,国家对它有五大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 五个功能
在新形势下,应重点考虑两江新区在五个层面承担的功能:一是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互动发展的战略支点;二是重庆主城区的战略支撑和引擎,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样板;三是国家深化改革和创新创造的排头兵;四是重庆内陆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大开发的示范平台;五是联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的助推器。
3. 六大目标
“十三五”时期,两江新区要发挥重庆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成为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及“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深化改革的主战场、创新创造的主战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新型服务贸易的主战场”。
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定位及在新时期应承担的五大历史使命,“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应突出建设“三区三中心”六大目标:
(1)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区
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发挥两江新区作为新形势新环境下全市重大战略的核心载体功能,突出改革开放两大引领作用。按照中央赋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使命,大胆探索,勇于突破,重点推动建立创新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模式的探索,在行政审批、投融资、要素市场、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努力实践,为全市乃至内陆地区探索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发挥特殊区位及四个“三合一”等开放要件集中布局优势,树立大开放理念,在完善开放功能要件、推广复制自贸区经验和精神、建设国际性合作产业园等方面发力,推动深层次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全市深层次改革和全方位开放做出样板。
(2)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
重庆正致力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两江新区担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载体的重任,坚持以“生态+智能+人文”为抓手,以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低碳化为发展方向,夯实开放型经济实力,提升现代金融、物流、文化会展等核心服务能力,注重文化软实力打造,增强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构筑国际畅通交流的大通道、大平台和优环境,提升国际交往交流能力。塑造国际都市形态,注重城市文化精神建设,把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国际化的功能性、标志性建筑群,传承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构筑现代化城市综合配套设施体制,建设融现代元素、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促进“都市大旅游经济”发展,在城市功能国际化等方面走在前列,成为重庆乃至西部的现代城市发展高地。
(3)内陆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抓住世界产业格局调整和技术变革新机遇,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牢牢把握中国制造业两化融合、“互联网+”“工业4.0”等发展大势,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引领地位。发挥两江已奠定的良好产业基础优势,巩固提升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三大优势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强大的集群发展竞争力,打造两江制造升级版,建设内陆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4)西部国际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发挥两江新区地处国家开放战略“叠合”区的特殊区位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腹地及拓展空间优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西部一流的全球性现代物流与贸易枢纽节点。立足重庆及西部发展需求,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搭建集公、铁、水、空及数据信息于一体的软硬件平台。以现代物流平台为支撑,壮大现代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口岸贸易、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电商贸易和重大商品交易大市场。大力发展五大新型服务贸易业态,构建开放高效、功能完备、环境优美、辐射带动力强和口岸贸易特色突出的西部国际现代物流贸易中心。
(5)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坚持金融创新方向引领,抓住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机遇,完善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生态,形成自身特色。突出开放创新功能,以江北嘴CBD为核心载体,以国家级结算中心建设和跨境融资服务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发展货币、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体系,构建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文化等支撑体系,面向长江上游地区,积极融入国家和国际金融体系,提升金融集聚力和辐射、服务力。发挥金融体系枢纽功能,使其成为上市公司和股权投资基金活跃的高地,建成以金融结算为特征的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6)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
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紧贴市场需求,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的优先战略和根本大计,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战略途径,争当全市、全国创新发展排头兵。以构建现代创新产业体系和研发体系为重点,推动企业以资本运作方式集聚创新要素,引入跨国公司和大型国企研发总部,加快建设国家级研发总部和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培育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集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潜能。创新与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提升两江新区创新驱动能力,建成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
(三)发展目标
1. 目标体系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连续性等原则,参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以及东部沿海发展地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体系,对接两江新区“十二五”发展目标体系,构建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内陆开放、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绿色发展六个子系统,进而构成“十三五”时期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系。如图0-3-1所示。
图0-3-1 两江新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
2. 指标选择
指标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包括:①紧扣“三区三中心”战略定位,即结合两江新区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②指标衔接性,本研究以两江新区“十二五”规划中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十三五”发展指标选择的基本依据;③对接重庆市“十三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5);④参考、比较并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等新区,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的“十二五”规划指标。见表0-3-1。
表0-3-1 两江新区“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
续表
3. 增速建议
“十三五”期间,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预计国内经济增长将保持在7%左右,重庆经济增速预计放缓至9%~10%(6);综合考虑两江新区面临的环境和任务,按“高、中、低”三种方案预测,课题组建议“十三五”两江新区经济规划目标按“中”方案,即地区GDP增速考虑为15%左右。见表0-3-2、表0-3-3。
表0-3-2 “十三五”时期两江新区经济增长目标测算三种方案
表0-3-3 “十三五”时期重庆市经济增长目标测算三种方案
4. 主要考虑因素
(1)适度高速增长的必要性与客观要求
两江新区是全市重要的开发开放平台、未来全市人口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理应领先于全市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年均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0%以上,根据“十三五”重庆市经济年均增速9%~10%的预测,两江新区GDP增速至少在14%以上。
(2)新区间赛势发展要求适度高速增长
重庆两江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相比,在体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发展速度上还略显缓慢。同时,后续成立的国家级新区均呈现追赶式发展态势。四川天府新区2016—2030年规划年均增长11%,而“十三五”是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五年规划发展期,期间年均速度定在15%左右可能性较大,追赶势头强劲。见表0-3-4。
表0-3-4 “十二五”时期主要国家级新区经济增长情况
注:由于上海浦东新区2014年数据未公布,暂缺。
(3)经济增长要有可持续性
两江新区成立以来(2010—2014年),经济年均保持18.7%的高速增长,在当前经济增长转换阶段,为了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保持较高就业水平和维持社会稳定,两江新区“十三五”期间必须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4)实现适度合理的高速增长要有支撑
“十三五”是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与产业能级逐渐扩大的重要时期。分区域来看,根据渝北片区、江北片区和北碚片区的“十三五”规划目标测算,地区GDP总量约为4950亿元(7),接近年均15%的方案值。重点产业方面,汽车产业在现有基础上瞄准高端与新能源汽车,实现提档升级,在上汽通用五菱整车二期、北京现代重庆工厂30万辆整车及30万台发动机项目、长安鱼嘴汽车城、长安福特发动机二期、东康新能源汽车等重点新增项目支撑下,预计2020年(下同)其产值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电子信息产业在笔记本电脑5000万台、平板电脑800万台等产能释放,尤其是中电科集团6英寸项目、HKC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等新增项目的有力支撑下,预计其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随着单轨交通产业化项目、页岩气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华创机器人减速器、广数机器人本体、固高机器人控制器等的投产达产,轨道交通、节能环保、通用航空、高端摩托车等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预计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快速发展并实现规模化,从而促进两江新区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水平。此外,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其中国家级石化商品交易中心、保险交易市场、果园后方物流园、国际性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现代服务项目加快建成,均将有效支撑两江新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但是,考虑到“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供给要素成本上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外部需求放缓,影响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保持较高增长的接续动力仍在培育之中。因此,一方面应当考虑经济波动性的客观存在,心中有底线;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更高更好的增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