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感化
情感感化,是指监狱民警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活动,加强与顽危犯之间的情感沟通、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等,以便刺激、影响和感化顽危犯的情感,降低其心理抵抗程度,增加其心理认同感,进而使其能够接受监狱民警的教育和引导。情感感化要做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一)加强情感沟通
监狱民警借助情感手段,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与顽危犯在情感上建立沟通和相容,进而激发、鼓舞其处于抑制状态的良性情感,促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改造动机。
1.尊重人格。《监狱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因此,监狱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依法保护顽危犯的合法权益,尊重其人格。只有这样,顽危犯才不会丧失自尊心,才会逐步提高接受思想教育的自觉性。为此,监狱民警在与顽危犯进行谈话时,要有真诚之心,言辞恳切,平等相待;在处理顽危犯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时,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允许其提出疑问或辩解,并以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耐心细致地启发引导,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使其心服口服。
2.适度宽容。监狱民警在与顽危犯进行情感沟通时,着重在于通过对其进行寓理于情说服教育,在感情上拉近两者间的距离,消除内心的疑虑,缓解紧张的情绪,让其体会到全社会的关爱,从而激发其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为此,监狱民警对顽危犯的言行举止的小过失,要学会克制,适度宽容。要对其前后言行进行对比,查找原因;要教育其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3.相互理解。监狱民警要理解顽危犯所处的环境,所具有的个性及心理,在进行教育改造的过程中,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要帮助顽危犯认识社会,教育其理智地对待家庭的问题、朋友的交往、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在解决罪犯的思想问题时,要从理解其感情的角度出发,顺着其思路进行交谈,并适当进行分析,提出见解。还要促使顽危犯明白民警所承担的责任,理解民警的良苦用心。
4.增进信任。监狱民警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深入顽危犯的劳动、生活、学习、休息及日常活动中,针对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拉家常式的交谈,对其劳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感到温暖。要善于捕捉、发现顽危犯身上存在的细微的长处优点,肯定其自身的“闪光点”,使其产生自信。要消除其与民警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逐步增进其对民警的信任。
(二)提供必要的帮助
针对顽危犯在改造和生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监狱民警应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帮助,消除其后顾之忧,有意识地为其传递一种正能量,以唤醒其感恩之心。
1.收集相关信息。监狱民警欲对顽危犯提供帮助,首先,必须全面掌握其存在的却又鲜为人知的问题。收集的主要途径有:①从顽危犯身边的其他服刑人员入手,采取集体座谈、个别交谈等方式;②从顽危犯来往的信件中查寻;③从来探监的顽危犯家属处了解;④从与顽危犯进行的个别谈话中获取;⑤走访顽危犯的家庭。其次,要对收集到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逐一核实。
2.处理个人问题。顽危犯的个人问题主要表现为:欺压或被欺压,导致与周围服刑人员关系紧张;受到监狱民警否定性评价;所分配的劳动岗位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技术专长、个人理想等不相符;病情治疗情况不理想;婚姻破裂、恋人分手;与父母、子女关系不和;文化技术学习存在困难;刑期太长看不到出路等。这些个人问题,很容易使顽危犯产生悲观、绝望、烦恼、忧愁、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监狱民警除应及时对顽危犯进行帮助教育外,还应尽其所能地予以协调处理,打消顽危犯的顾虑,为其转化铺平道路。
3.解决实际困难。对顽危犯的老人赡养、子女就学等家庭的实际困难,提供尽量帮助,以促使顽危犯尽快转化。
(三)进行心理疏导
为消除顽危犯的危险心理和消极改造心理,监狱民警还应了解其在改造中的个体心理需求,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压力,提高其服刑适应能力。
1.学习心理常识。监狱民警应根据顽危犯不同的心理状况,帮助其学习一些心理常识,适时开展心理咨询,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增强自身心理的承受能力;引导其发展积极的心理因素,在思想认识上逐步得到提高。
2.说服劝导。针对那些因认知偏差而导致情绪困扰或行为异常的顽危犯,监狱民警在认真地倾听、仔细地分析、全面地汇总的基础上,采取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或自我开放技术等方法,对其进行开导、启发、规劝,帮助其纠正错误认识,恢复理性思考,进而促使其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3.合理宣泄。当顽危犯在监狱民警面前欲吐露心声却又顾虑重重时,民警应积极为其提供一个宽松、安全、保密的环境,以平等、热情的态度,采用倾诉、运动、书写、哭泣或呐喊的方式,促使其把压抑的情绪倾诉或表达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稳定其思想情绪。
4.放松调节。针对那些脾气暴躁、精神紧张或神情抑郁的顽危犯,监狱民警可以采用一般身心放松、想象性放松、注意力转移、呼吸放松等方法,让其达到肌肉和精神放松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主动找其聊天、打牌、开玩笑,或劝其给亲人写信、看电视、参加自己喜爱的文体活动,以此来放松情绪,调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