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特别是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它的发展水平及程度如何?目前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如何?

(2)有关我国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的实证研究。当前我国就业者和失业者选择的工作搜寻渠道是什么?工作搜寻渠道是否存在变化?个人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社会关系网络、公共就业中介、劳务派遣、网站等在个人工作搜寻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和发挥的作用如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如何?

(3)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组织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 政府如何加强对中介组织的有效管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中介服务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和计量分析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课题组查阅了100多篇国外有关中介组织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并对收集到的我国政府有关中介组织的法规和政策以及部分中介组织的档案资料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读。

(2)问卷调查。课题组在文献检索和试访谈的基础上,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要求,设计了《企业使用就业中介情况调查问卷》、《企业在职员工使用就业中介调查问卷》、《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职者使用就业中介调查问卷》和《登记失业人员工作搜寻渠道调查问卷》4类问卷,并对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等地3 165位在职人员(其中保险公司从业人员1 166人)、284个招聘单位(其中保险公司22家)以及1 321位求职者(其中882位失业者)进行了工作搜寻和招聘渠道的问卷调查。

(3)统计和计量分析。我们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并形成了6个报告(参见附件1《我国企业使用就业中介情况统计分析报告》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个人特征对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的选择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检验了不同地区、不同劳动力市场环境下的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的选择是否存在差异(计量模型及计算结果参见曾湘泉、崔钰雪的分报告《工作搜寻、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一项基于北京、上海和石家庄三地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实证研究》)。

(4)深度访谈。课题组对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人事部人才交流协会、北京市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北京市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北京市海淀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北京信立强劳动服务中心、海淀工会职业介绍中心、北京京仪控股有限责任公司、ABB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苏州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苏州工业园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无锡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了现场深入访谈,并形成了10万多字的访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