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究:探寻现代组织管理中的传统文化力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中庸的哲学内涵

透过中庸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中庸思想的重要观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孔子对中庸思想的阐述主要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过犹不及”,指的是应该要用“中”去协调事物的两端,在行动时把握合适的“度”,以追求恰到好处的最佳状态。

“二程”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在《中庸章句》将“中庸”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从现代学者对中庸内涵的解析来看,黎红雷(2013)的总结颇具概括性和代表性:“中”的本义是“中间”(需要注意的是,所谓“中间”,不是指刚好正中的那一点,而是指两个极端之间任何适中的点),进而可以推出三义:中正、中和、时中;“庸”的本义是“用”,进而也可以推出三义:用中、平常、不变。结合起来,“中庸”的本义是“合适”,进而则推出三义: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动态平衡。三三得九,这“中庸九义”就是中庸之道的真谛。

由此,我们将中庸的哲学内涵概括为“执两用中”“权变时中”“和而不同”“慎独自修”四个维度,下面将具体对这四个方面的内涵进行解读。

(1)执两用中

《中庸》有言:“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孔子在赞颂舜的治国经验时对“执两用中”思想的描述:用包容的心态隐恶扬善,把握事物的两端,取其中道来治理国家。在《论语·子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表现出孔子对求知求学的态度,在回答问题时,孔子就鄙夫所疑之事的两端叩而问之,循循善诱,使其心自知开悟。“执两用中”的思想包含着立足整体、适度取中的方法与原则。“执两”就是执其两端,以整体性和全局观来把握事物的本质,以达成“用中”的最佳状态,在这个层面上,“中”是目的,而“执两”则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策略。此外,孔子所说的“中”,并不是简单绝对的“五五分”,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在“用中”的过程中,我们要“跳出小我”,全局思考,执其两端,不偏不倚,分析“过”与“不及”两种情况,把握适度原则,从而求取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中和”状态。

(2)权变时中

孔子倡导的“中道”,并不是机械的固执的执中,其中还包含着“时中”的思想内涵。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将“通权达变”视为学问的最高境界。“权”原义指秤锤,在秤杆上来回移动找到平衡点确定物体的重量。由此,我们引申出“权变”的含义: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灵活应对,立足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变通地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同样的言行,应用于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其实际效果很可能迥然不同,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实现其目标,在行动过程中遵守“合乎时宜”和“随时变通”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权变时中”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执中”,是在把握事物两端的基础上,随时间、条件的不同而做出具体化的选择,审时度势,通权达变,使行动方案合乎时宜,进而实现行动目标。《中庸》有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真正意义上的中庸之道强调的并非是一成不变、僵死固化的“执中”,而是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施以合时、合理、合宜的中道,如果一味“执中”,而忽视“权变”,就很有可能流于偏执,最终沦为“举一而废百也”的境地。

(3)和而不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致中和”,是天地万物理想中的最佳状态,是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庸思想中就包含着一种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以和为贵”的和谐思想,自孔子提出以来,代代相传,早已成为所有中国人脑海里或是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中国人所追求的“和”,是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有序、均衡的最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中庸所追求的“和”,并不是没有原则的一味讨好,而是以从容的心态、合理的方式把事情圆满解决,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与误解。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所强调的“和”是一个有别于“同”的概念,其所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反对无原则的苟同与附和。中庸的“和谐”观,所表达的是一种“异中求和谐”和“变中求和谐”的思想(邵爱国,2003)。“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指导我们在进行行为选择时,以维护整体的动态平衡与和谐为目标,注意观察周围的人际情境,仔细考虑自己的行为决策可能会对其他人带来的影响,在不违反自身原则的条件下,适当让步,顾全大局,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标。

(4)慎独自修

《中庸》首章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行为的地方,也时刻遵循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君子行事合乎时宜,时时处处做到无过无不及。中庸思想强调“修身正己”“慎独自修”,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应该修养德行,顺应圣人之道,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此外,中庸的内涵也包含着“素位而行”的价值取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君子以其当下的地位行事,不谋求本职之外的事,不越俎代庖。这并不等同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在自己目前的位置上努力做好应当做的事情,“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调整自我,适应当下。更为具体地说,杨中芳(2009a)在解析“中庸”的修养时认为应该有以下四个重点:(1)谨言慎行。凡事要想清楚再做,先审时度势把事情的两端抓好,在寻找恰到好处的行动方案;(2)情绪掌控。要学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能过于张狂也不能过于压抑;(3)自我收放。要依情境做到“收放自如”,在争取机会与过分机会主义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4)至诚的修养功夫。至诚的最高境界是做到“尽心尽性”,以“忠恕”之心对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